APP下载

书香浸润朱砂村

2021-09-27孟娟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21年9期
关键词:朱砂小院书香

初夏,龙坪。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车子沿着蜿蜒曲折的柏油公路一路前行,透过车窗向外眺望,群山连绵,满目苍翠,阡陌交错,炊烟袅袅,一派祥和的景象。这里没有城市的喧嚣,也没有高楼的压力,有的只是乡村生活的恬适和安宁。车子行驶到聚龙山下,在一个岔路口开进乡间小道,不远处即是朱砂村。

村庄不大,村道宽阔,树木丛生,花草摇曳,屋舍散落在山麓下。路边田野里,三三两两的农民正在地里整畦挖穴,挥锄铲草。唐代诗人王维有诗曰:“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形容的大概就是如此场景吧。

忽见路边有家小院,掩映在一片绿荫之中,甚是别致。小院四周围墙用石头堆砌而成,砌墙石大小不一,形状各异,或粗糙,或平滑,错落有致,朴实无华。路边石墙上,挂着一块纹理清晰、古色古香的木板,上面写着“怡心居”。最吸引人的是小院房屋外墙上两行大字:耕读传家久,忠厚继世长。字呈朱砂红的颜色,透出一股浓郁的书香气息。院墙与山坡之间不大的空间里挤满了树木花草,远远望着有藤在攀爬,有花在绽放,“动枝生乱影,吹花送远香”,颇有虞世南诗句之美啊。

我不由自主地走进这个充满诗情画意的小院。

小院主人名叫李桂凡,是一位退休教师,今年七十九岁。他鹤发童颜,衣着朴素整洁,言行从容有常,不像一般的山里人。“我的父母都是农民,靠双手夜以继日的劳作养活了六个子女。我读书最多,一直读到高中毕业。后来成为镇上一名中学教师。”李桂凡笑着说,“家里都是农民出身,种了不少地,我退休后主要在家帮助妻子做农活。”生活条件改善以后,李桂凡开始拾掇他的小院。他就地取材,依山而造,用地里的石头堆砌石门、石径,并挂以簸箕、木板装饰。上面题写的诗句赫然醒目,“岁寒三友松竹梅,宅居宜家父子孙”、“居无竹则俗,食有肉不瘦”、“四季有序,顺其自然”,让整个小院充满了浓厚的耕读文化意味。“这些都是我自己作的诗,自己写上去的,代表了我们的家风家训。”见我不停拍照、称赞,李桂凡不无羞赧地说。

每天干完农活把农具往墙根一放,李桂凡就搬来一把椅子,习惯性地坐在小院里看书。他看书种类很多,古典诗词、小说名著、书画作品等什么都喜欢看。有时候干完农活累得浑身无力,但只要一拿起书,他就精神抖擞,两眼放光,好像读书能够驱逐他一天的劳累一样。耕田解决温饱,读书愉悦身心,读书是一种精神追求、精神享受。李桂凡推了推脸上的眼镜说。在他身上,我感受到了一个乡土文化人的情怀。

渐渐地,“耕读”成了朱砂人的傳统。忙碌之余,乡亲们总爱聚集到李桂凡的怡心居,或向他借书,或听他讲书,李桂凡很乐意给大家讲,每次总是讲得滔滔不绝,兴致勃勃。李桂凡经常说,没有文化,这片土地终究还是贫瘠的,我希望生活的这片土地能够真正实现精神脱贫。心怀这样的愿望,李桂凡想为乡亲们做点实实在在的事,他想在小院里建一个农家书屋,让更多的农民朋友来这里增长知识,开阔眼界,想让自己热爱的文化在这里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说起农民,大家第一印象就是“面朝黄土背朝天”,与“文人墨客”似乎联系不大。而在朱砂村,像李桂凡这样“文武双全”的农民却不在少数,他们农忙时下地干活,农闲时便在一起舞文弄墨,让乡村的泥土气息里时刻散发着书香。

秦明臻是一位农民书法家,从小爱好写字,二十出头就开始为村里写宣传标语,办宣传专栏,帮助左邻右舍写春联,红白喜事中写账簿,还会撰写碑文。后来因为字写得好,他被选为村干部。村里事务繁杂,自家又种了几十亩地,可不管再忙他都要抽出时间练字,多年来笔耕不辍。在这个电脑打字的时代,秦明臻始终保持着手写的好习惯。他常说,现在我们的物质生活已经富裕了,还要做精神上的富翁。

见村里喜欢书法的农民朋友越来越多,于是村委会专门腾出一间房布置了一个书法创作室。闲暇之余,大家三五成一群地聚集到这里,提笔蘸墨,有的写,有的画,尽情地挥洒着农民的精神风貌。漫步朱砂村,你会发现村民房屋外墙上富有乡村气息的墙体画,画上“践约守信,诚实做人”、“光明磊落,出淤泥而不染”等通俗易懂的文字,让人如同走进了农村文化的长廊。谁也不曾想到,这些字都是出自一个农民书法家之手。秦明臻用手中的笔扮靓了朱砂村,也在不知不觉中滋润了村民的心灵世界。

“耕为立命之本,读是修身之策”。在这片散发着泥土芳香的土地上,像李桂凡、秦明臻这样的人还有很多。他们扛起锄头是地地道道的农民,拿起笔是实实在在的文化人儿。正是有了这些乡村文化人的存在,才使得农民的生活有了更高的追求,更高的品味。他们像一个个文化使者,在潜移默化中播撒着文化的种子,引领着农村新风尚,朱砂村因他们增添了几分氤氲书香,也多了几分文化底蕴。我相信,朱砂村文化振兴的路也一定会越走越宽阔。

孟娟,青年作家,现居湖北保康。

猜你喜欢

朱砂小院书香
有梦小院(节选)
书香万卷,前行万里
衡南朱砂坳为何再也不出朱砂了
幸福小院
小院四季
一场被书香浸染的演讲
最是书香能致远
书香何来
朱砂记
春到小院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