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形式动词的焦点标记功能

2021-09-27李海梅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21年9期
关键词:语体

李海梅

内容摘要:本文通过类比形式动词“对A进行B”结构与“唯A是B”结构,推测形式动词可能具有焦点标记功能;其次结合形式动词特征,得出形式动词确实具有焦点标记功能;最后尝试从语体语用角度探讨形式动词的形成机制。

关键词:形式动词 焦点标记 语体 语用

形式动词一直都是汉语本体研究的重难点,根据语法研究的三个平面,前人就形式动词的研究主要从句法、语义和语用三个方面着手。本研究从句法层面,通过类比古汉语“唯A是B”结构,推测出形式动词的焦点标记功能;之后结合形式动词特征,进行了确认。至于形式动词的形成机制,可以认为有句法和语义上的要求和语用语体上的要求两个方面,关于第一个句法语义上的要求,已经有大量前人的研究,但是很少有人从语用语体角度说明形式动词的形成,本文从语体与语用上的要求尝试说明形式动词的形成机制。

一.形式动词具有焦点标记功能

1.焦点与焦点标记

袁毓林(2003)指出,焦点是一个句子中在意义上比较突出的部分,是说话人希望听话人格外注意的部分。从信息包装的角度看,说话人通常把上文已经交代过的已知信息用话题来包装,把比较重要的新信息用焦点来包装,焦点是句子中说话人假定的不是他跟听话人所共享的那部分信息。不同的语言可能采用不同的语法手段来表达不同类型的焦点。

焦点可以分成多类,所处位置也不尽相同。由于焦点是新信息强度最高的成分,而一个句子越往后信息越新,所以焦点在通常情况下出现于句末的位置。句末焦点称为自然焦点,它是句子的常规焦点。但是有时候为了对比和强调的表达需要,句子其它位置上的成分也可以成为焦点,这时候就需要采取一些手段将这些成分凸显出来。徐江胜(2006)指出,古代汉语凸显焦点的方式可以有四种:“一、使用重音;二、改变词序;三、使用焦点标记词;四、使用句式标记。”我们认为现代汉语也可以分为这几类:

第一,使用重音:他英语不好;他英语不好。

第二,改变词序:王明从北京来;从北京来的王明。

第三,使用焦点标记词,最典型的如“是”:他是昨天到的。

第四,使用句式标记,如疑问句:你什么时候去北京?

2.“对A进行B”结构与“惟A是B”结构类比

(1)鬼神非人实亲,惟德是依。(《左传·僖公五年》)

在古汉语中,有一个“惟A是B”的结构。如例1,“惟”是一个语气副词,“是”是焦点标记(徐江胜,2006),且是一个前指性的焦点标记。“惟A是B”是一个框式结构,通过语气副词“惟”和焦点标记“是”,突出中间A的焦点性,使得A的焦点性达到最高。

我们可将有介词帮助引介的形式动词结构如“对A进行B”,与“唯A是B”结构,进行类比,两者结构类似。“唯”是一个语气副词,表示小范围事物,用极限法思考,当范围极小时,可以理解为限定某一特定对象,也和“对”或“就”类似,表示限定或指定某一对象。那么,“对A进行B”与“唯A是B”类似,是一个框式结构,通过介词“对”和焦点标记“进行”,突出中间A的焦点性,使得A的焦点性达到最高。

因此,通过类比我们推测形式动词可能具有焦点标记功能,下文进行验证。

3.形式动词特征与焦点标记

关于形式动词的定义张斌(2010:100)指出,“形式动词具有动词的形式但不具有动作的实在意义,在句法结构中不能独立完成谓语的陈述功能,而是引导着具有实在意义的动词出现,以完成谓语的陈述功能,所以把它叫做形式动词。”例如“进行、加以、借以、予以、给以、致以”等。朱德熙(1982)把它叫做准谓宾动词,认为这类谓宾动词的宾语不能是主谓、述宾、连谓等结构,只能是某些双音节动词(名动词)或偏正结构,而且这种偏正结构里的修饰语只能是体词或形容词,不能是副词,除了“进行”以外,“有、作、加以、给以、受到、予以”等等也是这样的动词。还有“致以”等准谓宾动词都属于形式动词(黄伯荣,廖序东,2011)。当然,吕叔湘(1980/ 1999)指出,“予以、借以、用以、难以”等是一个动词,不必拆开解释,后面的宾语只能是动词。

张文指出,“形式动词后边必须带上宾语,通常是双音节及物动词或以双音节及物动词为核心的短语。充当宾语的动词作为形式动词的后续动词,不能再带宾语,因此后续动词所要施加的对象或事項,在句子里常常出现在形式动词的前面。”通常两种方式可以帮助形式动词后面的动词宾语要施加的对象或事项提前到形式动词前面。

第一类:

(2)a大家正在就这个问题进行热烈的讨论。

b大家正在热烈得讨论这个问题。

(3)a请法庭对我的辩护理由予以考虑,给以足够重视。

b请法庭考虑我的辩护理由,足够重视(我的辩护理由)。

吕叔湘(1980/1999)指出,“‘进行这一形式动词用作宾语的动词不能再带宾语,如果在语义上要求受事,表受事的名词可用介词‘对引进”。那么我们知道“予以”等其他形式动词也类似,可以用介词“对”引进表受事的名词,如上文例3“我的辩护理由”;此外,“就”也可以帮助引进表受事的名词,如上文例2“这个问题”。

那么这类形式动词可以通过介词(如“对”“就”等)帮助,使得动词宾语提前到形式动词前面。根据焦点理论,为了对比和强调的表达需要,句子其它位置上的成分也可以成为焦点,这种将动词宾语提前的方式,是通过改变词序的方法使得句子的焦点落在介词后的那部分受事名词上。因此,我们认为这是形式动词具有通过改变词序凸显句子的焦点成分的功能。

第二类:

(4)a这是一个好机会,我们的方案可以借以实施。

b这是一个好机会,可以实施我们的方案。

(5)a我们精神上的许多负担应该加以解除。

b应该解除我们精神上的许多负担。

还有一类,这类形式动词不需要通过介词帮助,直接把动词宾语提前到形式动词前面,如例4,例5。根据焦点标记的特征,即句法上是语气助词,语义上几乎没有意义,语用上起强调作用。因此,我们认为形式动词是一种焦点标记,标记前面的动词宾语的受事成分为焦点,且是一种前指性的焦点标记。

二.探讨形式动词的形成机制

形式动词的形成机制,可以认为有句法和语义上的要求和语用语体上的要求两个方面,关于第一个句法语义上的要求,已经有大量前人的研究,例如高逢亮(2017)根据Chromsky的“最简方案”指出,“形式动词因为语义虚化,并不能指派论旨角色,而充当形式动词宾语的双音节动词词汇意义强,能够指派论旨角色。……形式动词的句法作用就是取消宾语核心动词的赋格能力,即增强宾语的指称性,使宾语部分实现由动态向静态的转化”。沈家煊,张姜知(2013)根据“名动包含”,认为“形式动词的功能为增强谓语的陈述性和宾语的指称性”。以上观点已经能够代表大多数观点,在此不多赘述。但是很少有人从语用语体角度说明形式动词的形成,以下从语体与语用上的要求尝试说明形式动词的形成机制。

1.公文语体的要求

吕叔湘(1980)就“进行”一词写道:

“进行”只用于比较正式、庄重的活动,不用于非正式的或短暂的活动,例如:

(6)进行谈判 *进行说话

(7)进行反抗 *进行反对

“给以”必带双音节动名词做宾语。前面常用助动词或“一定、必须”等副词。多用于书面,例如:

(8)他有困难,我们应当给以帮助。

(9)对于工作上作出成绩的同志,要给以适当的鼓励。

笔者搜集中国政府网公文,发现“进行、加以”等形式动词,较多得用在公文语体中,例如:

(10)为了依法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国務院对取消行政许可项目及制约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发展涉及的行政法规进行了清理。(2011年1月8日《国务院关于废止和修改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

(11)根据国务院领导同志指示,对赴港澳地区培训考察要严格加以控制。(1989年06月04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严格控制赴港澳地区培训考察的通知》)

因此,我们认为,形式动词实际上是一种多用于正式的公文语体中的结构,且多有介词搭配。这可能是因为公文语体的要求,因为需要意义比较虚但同时动作性较强的词汇来帮助传达一种“官腔”(刘玙,2019),而形式动词恰好能够同时满足,这大概是公文语体的要求导致的形式动词的形成,后来人们使用得多了,便更加普遍了。

2.语用上的要求

语用上要求的主要是语音上的韵律和谐。吕叔湘(1980)对几个形式动词的搭配进行了说明。

“加以”必带双音节动词宾语,且“加以”前面如用副词,必须是双音节的;单音节副词后面不能用“加以”,只能用“加”,例如:

不加研究 多加注意。

“进行”代表所从事的活动的词不能是单音节的。如:

*进行查 *进行比 *进行谈。

“给以”必带双音节动名词做宾语。

根据吕文,我们知道形式动词后基本都必带双音节动名词做宾语。汉语常用四字格来表示一种和谐整齐的韵律感,尤其是正式语体中,如上文所述,是一种语用效果的需要。因此,正是因为汉语要求语音上的韵律和谐,而形式动词的形成原因之一即是汉语语音上的这一需求。比如例11,“对赴港澳地区培训考察要严格加以控制”,如果不用形式动词表述,则是“要严格控制赴港澳地区培训考察”相比于不用形式动词“加以”,使用形式动词能够帮助形成四字格“加以控制”,满足了汉语语音在特殊表达需求下对韵律和谐工整的需要。

综上所述,本文通过类比形式动词“对A进行B”结构与“唯A是B”结构,结合形式动词特征,得出形式动词确实具有焦点标记功能,最后从公文语体角度和语用方面的语音角度探讨形式动词的形成机制。

参考文献

[1]袁毓林.2003.《句子的焦点结构及其对语义解释的影响》,《当代语言学》第4期.

[2]徐江胜.2006.《试论古汉语句子的焦点和焦点的凸显方式》,《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第1期.

[3]张斌.2010.《现代汉语描写语法》,商务印书馆.

[4]朱德熙.1982.《语法讲义》,商务印书馆.

[5]黄伯荣,廖序东.2011.《现代汉语5版:增订本》,高等教育出版社.

[6]吕淑湘.1980/1999.《现代汉语八百词》,商务印书馆.

[7]高逢亮.2017.《试论形式动词的句法功能》,《大理大学学报》第2期.

[8]沈家煊,张姜知.2013.《也谈形式动词的功能》,《华文教学与研究》第2期.

[9]刘玙.2019.《“官腔”的语言特征》,《四川文理学院学报》第29卷第3期.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

猜你喜欢

语体
事务性语体的语体标记及教学建议——以产品说明书为例
语言表达与语体选择
语体语法:从“在”字句的语体特征说开去
阐述新词语在新闻语体中的运用
语体转化的量度与语体规范
汉代语体思想浅谈
现代汉语介词结构的语体考察
论语体与语体变量
“把”字宾语的指称类型及其语体相关性
论仿拟在新闻语体中的生存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