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特色立刊是期刊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路径
——写在《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创刊20周年之际

2021-09-27李凌宋雪飞刘浩蒋玮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编辑部江苏南京210095

关键词:农学办刊学报

李凌,宋雪飞,刘浩,蒋玮(南京农业大学 学报(社会科学版)编辑部,江苏 南京 210095 )

2021年是《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以下简称《南农学报》)创刊20周年,又恰逢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在这短短的20年里,《南农学报》以上乘的学术质量、鲜明的学科特色,在全国几千家社科学术期刊中脱颖而出,先后入选CSSCI来源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AMI综合评价(A刊)核心期刊,以及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期刊、教育部“名栏工程”期刊、人大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并被评为“全国高校社科名刊”。

自创刊以来,《南农学报》坚持思想性与学术性相统一,以及质量第一的办刊理念,以“依托学校学科优势,办出刊物特色”为主导思想,既助力了学校学科建设,又占据了学术前沿,从而走出了一条“以问题为中心”的特色化办刊之路。《南农学报》现已成为“三农”研究的公共学术平台,在“三农”学界和期刊界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一、《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年办刊历程

(一)规范期(2001—2010年):完善制度,保障学术质量

南京农业大学人文社科领域教学与科研历史悠久,历经多次调整融合,其文脉始终得以延续,学科领域拓宽并日具规模,拥有“农业经济管理”“土地资源管理”等国家重点学科,以及“农村发展”“农业史”等省部级重点学科。《南农学报》作为南京农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教育和理论工作者的园地,作为展示南京农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教学和研究成果的窗口,经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于2001年创刊。在初创期的10年间,《南农学报》的栏目主要包括:“农村·农民·农业研究”“经济管理”“公共管理·土地管理”“农史研究”“哲学·政治学·法学·社会学”“文化·教育”等,属于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

创刊之初,《南农学报》编委会就确立了“高起点、高品位”的办刊宗旨。《南农学报》对外积极组稿约稿,也获得学术界的关心和支持。在初创期,《南农学报》相继刊发了Josef Schmidhuber、杜鹰、Hunter Colby、Joachim von Braun、Stephan von Cramon-Taubadel、钟甫宁等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的论文。这些具有鲜明问题意识和真知灼见的高水平论文,既有一定的理论高度,也有很强的政策性;既奠定了《南农学报》的学术基调,也彰显了《南农学报》的文风特色,从而提升了《南农学报》的整体质量和学术影响力。另外,在编辑部管理制度建设方面,《南农学报》在参考兄弟高校社科类学报管理制度及工作制度的基础上,确立了“编辑部工作规范”“三审三校制度”“匿名审稿制度”“档案管理制度”等基本运营制度。在办刊过程中,《南农学报》不断加强编委会建设、完善同行评议机制,并严格执行管理制度,以此加强制度建设,提升期刊质量。加之,编辑部成员有着良好的工作作风和敬业精神,不断提升学习力,增强自身理论素养和政治素养,努力提高业务水平,确保了编辑部工作平稳有序地开展。

在初创期编辑部人员不足、办刊经验不足的情况下,《南农学报》依然砥砺前行,取得了一些办刊成绩:2004年,《南农学报》在第五届江苏期刊质量评估分级工作中获得“优秀期刊提名奖”。2007年,“农村·农民·农业研究”栏目荣获江苏省委宣传部省直重点社科理论优秀栏目二等奖;同年,最为重要的是,《南农学报》首次入选CSSCI来源期刊。2009年,“农村·农民·农业研究”栏目被评为“江苏期刊明珠奖·特色栏目”。2010年,《南农学报》被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评为“全国百强期刊”,“农村·农民·农业研究”栏目被其评为“特色栏目”。

学报作为学术期刊,绕不开学术期刊评价,而学术期刊评价又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在当时,以学术共同体为评价主体的评价机制尚未建立,只能借助于一些专业评价机构的定量评价,常被用于学术期刊评价的数据有中国知网的影响因子等,CSSCI他引频次、影响因子等,四大文摘的转摘量和转摘率等[1]。2010年,《南农学报》在中国知网的复合影响因子为1.116,期刊综合影响因子为0.555,在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类名列第19位;《南农学报》论文被四大转摘机构全文或者部分转摘2篇,在全国理工类大学学报(社科版)中排第50位。

(二)转型期(2011—2015年):突出优势,形成期刊风格

期刊体制改革和2003年教育部启动的名刊工程,迫使高校学报正视自身发展的瓶颈问题:如何实现专业化转型、如何打破高校门户之见、如何适应数字化发展、如何应对期刊评价等[1]。无论是综合性大学主办的学报、专业性很强的院校学报,还是行业高校学报、地方院校和职业院校学报,都在此浪潮中积极寻求适合自身发展的差异化路径。而行业特色高校的学术资源往往集中在少数几个学科,其学报则可能因其所在高校具有的行业特色和学科优势,逐渐形成具有本校行业特点的特色化,且行业特色的学科交叉性和综合性是其特点[2]。例如,各农业高校综合性学报充分利用农业学科品牌优势、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学科特色、独特的科研队伍和科研成果,相继走上了特色化之路。而特色化的确也成为提升行业高校学报学术影响力的有效手段,直接反映在学报的栏目设置和调整上[3]。

在这一时期,面对办刊过程中的困惑和迷茫,《南农学报》大胆创新,取得了不错的成绩:2011年,《南农学报》不仅再次入选CSSCI来源期刊,还首次入选全国中文核心期刊。2012年,《南农学报》以特色优势入选第二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期刊。2013年,“农村·农民·农业研究”栏目入选教育部名栏建设工程;“粮食安全保障研究”专题荣获“江苏期刊明珠奖·优秀策划”奖励。2014年,《南农学报》被评为“全国高校精品社科期刊”;“农村·农民·农业研究”栏目荣获江苏省委宣传部省直重点社科理论优秀栏目一等奖。在学术指标上,2015年,《南农学报》在中国知网的复合影响因子为2.230,期刊综合影响因子为1.503,影响力指数在综合性经济科学类名列第9位;《南农学报》论文被四大转摘机构全文或者部分转摘24篇,在全国理工类大学学报(社科版)中排第3位。

(三)成长期(2016—至今):创新机制,加强内涵建设

近几年,《南农学报》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出版导向、价值取向,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切实把好政治导向关、学术质量关和价值取向关,并为此做出一系列努力和探索:一是《南农学报》聚焦国家政策以及“三农”领域的现实问题和前沿问题,以问题为导向,以质评文,坚持创新性和学术性,积极策划选题,组稿约稿,打造重点栏目、组织专题专刊,以此提升学术引领能力和编辑策划能力。二是《南农学报》通过主办协办学术研讨会,融入学术共同体,加强作者编者读者的交流与沟通,增强学术吸引力和号召力。三是《南农学报》注重扶植新人,与青年作者互相提携、共同成长,培养及拓宽核心作者群,扩大作者的单位和地区覆盖面。四是《南农学报》顺应媒体融合发展趋势,推动期刊数字化转型和媒体融合发展,进一步提升传播力。五是《南农学报》目前正在积极筹备加入国外数据库,以期提升国际传播力和影响力。

成长期的《南农学报》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取得了喜人的成绩:2016年,《南农学报》荣获教育部“名栏建设优秀奖”。2018年,《南农学报》入选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中心《世界学术期刊学术影响力指数(WAJCI)年报》的农业经济Q2区;同年,首次入选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A刊)核心期刊。2019年,《南农学报》被评为“全国高校社科名刊”。2020年,《南农学报》首次被评为“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是高校学报中唯一一家入选的期刊。2016—2020年,《南农学报》连续5年被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文献中心评为“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学科最受欢迎期刊”;《南农学报》连续5年被评为“江苏省委宣传部省直重点社科理论优秀期刊”。在学术指标上,自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以来,《南农学报》影响因子大幅度提升。2019年,《南农学报》在中国知网的复合影响因子达6.227,期刊综合影响因子达3.941,影响力指数在综合性经济科学类名列第4位;2020年,《南农学报》论文被四大转摘机构全文或者部分转摘28篇,在全国理工类大学学报(社科版)中排第1位。

二、《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特色化建设

2011年之前,《南农学报》的栏目大而全,属于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而对于行业高校学报来说,期刊的韧力与活力在于办出特色。《南农学报》的特色化建设并非一次到位,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南农学报》不断调整栏目设置,积极创新办刊模式,逐渐明晰办刊理念,通过调整栏目形成“三农”底色,通过策划专题提升“三农”成色,通过出版专刊彰显“三农”亮色。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和探索,《南农学报》从大而全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成长为边界清晰、聚焦“三农”问题研究的特色刊物。

(一)通过调整栏目形成“三农”底色

2011年,《南农学报》主要依托南京农业大学“土地资源管理”这一国家重点学科,将“公共管理·土地管理”栏目改为“土地问题”栏目,使栏目选题更加聚焦。“土地问题”栏目属于一个交叉学科的栏目。栏目选题包括耕地保护、农地产权制度与改革、农地流转与土地市场构建、土地规模经营、宅基地制度改革等经典话题和热点问题,且刊发的论文涉及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法学等多个学科。这不仅丰富了我国土地方面的相关理论,而且为国家相关土地制度的改革和完善提供了建议和对策。该栏目论文在引用和转摘等方面表现亮眼。2012年,《南农学报》又依托南京农业大学“农业经济管理”这一国家重点学科,将“农业经济”从“经济管理”栏目中单列出来,这一做法大大吸引了涉农稿件,学科覆盖面也逐渐收窄。至此,“土地问题”“农业经济”两个栏目借助南京农业大学的学科优势迅速发展起来。

2014年,“农村·农民·农业研究”栏目入选教育部名栏建设工程。围绕教育部名栏建设工程要求,《南农学报》从2014年开始对栏目进行结构调整,并从选题和研究内容上重新作了界定和划分。该栏目下设“农村社会发展”“农民问题”“农业经济”3个子栏目及相关专题,每期呈现涉及农村社会、农村政治、乡村治理、农民问题、农业经济等政策性、现实性、学术性和理论性的研究成果,《南农学报》整体的特色化得到进一步凸显。

2015年,紧紧围绕教育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出版工作的意见》、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以及教育部名栏建设工程“鼓励高校综合性学报向专业性学术期刊转型”的相关精神,《南农学报》于2015年第3期再次对栏目进行较大调整,撤销了“农村·农民·农业研究”栏目,与原有相关专栏专题结合,共同形成“农村社会发展”“农民问题”“农业经济”“乡村治理”“土地问题”等固定栏目,至此完成了特色化转型。

(二)通过策划专题提升“三农”成色

《南农学报》虽然通过栏目的调整,论文主题的集中度越来越高,但有些研究因栏目的限制而无法展现;或者对一些热点问题、作者感兴趣的问题需要进行集中反映时,也会受到固定栏目的限制。因此,《南农学报》策划了一系列专题,聚焦某个主题或者热点问题开展针对性的研究。即以“固定栏目+专题研究”的模式进行跨学科、综合性研究,更加细致地反映涉及我国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农产品流通、农村土地、农民生计和保障、农村金融、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精准扶贫、脱贫攻坚、贫困治理、乡村振兴、农业社会学、乡村文化等“三农”领域热点问题。

例如,近年来,《南农学报》精心策划的专题研究有:2013年的“中国式小农经济” “粮食安全保障研究” “转基因专题研究”等;2014年的“农村社会保障专题”“农村金融专题”“农民合作组织”等;2015年的“农村公共品供给”“农村教育问题”等;2016年的“农产品流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治理问题研究”“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专题”等;2017年的“乡村文化传承与重建”“土地托管与农业社会化服务”等;2018年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乡村振兴”“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等;2019年的“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 “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村落发展与乡村振兴”“农耕文化与当代社会”等;2020年的“土地制度改革与农业农村现代化”“同乡同业”“农业社会学理论与前沿问题”等;2021年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与集体经济发展”“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面向2035年的中国粮食安全战略”“农业农村现代化”等。这些都是很有学术价值、颇受关注的专题。

这些论文聚焦国家政策以及“三农”领域的现实问题和前沿问题,打破了各学科间的界限,推动了相关领域的理论创新,为推进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献计献策,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尤其是,2013年的“中国式小农经济”专题,一共8篇文章全部被转摘。2016年的“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专题” 4篇文章被转摘5篇次。2020年的“土地制度改革与农业农村现代化”专题4篇文章均被转摘。近年来,《南农学报》每期都会策划1到2个专题,而“固定栏目+专题研究”的模式,进一步凸显了《南农学报》的特色和风格。

(三)通过出版专刊彰显“三农”亮色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南农学报》在国务院原扶贫办中国扶贫发展中心的指导下,策划了一期“决胜全面小康 决战脱贫攻坚”专刊,邀请了多年从事扶贫理论研究的知名专家学者和新锐作者撰写相关论文,并刊发于2020年第4期。专刊从多维度总结脱贫攻坚的伟大成就和经验,以期对2020年后的防返贫治理形成参考。这期专刊充分展现了《南农学报》的学术引领能力。

专刊能够顺利出版,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南农学报》已经成为“三农”研究的公共学术平台,具有一定的学术关注度和号召力。二是《南农学报》从2015年就密切关注贫困问题,并相继刊发了一系列相关专栏和专题,积累了一批对其比较认可的扶贫理论研究的作者,形成了稳定的作者群。三是《南农学报》在办刊过程中,勇于尝试和创新办刊机制,通过主办协办学术会议的形式,积极融入学术共同体。其中,国务院原扶贫办全国扶贫宣传教育中心和南京农业大学共同主办,《南农学报》编辑部承办了2次学术会议:2017年的“深化精准扶贫的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和2019年的“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学术研讨会。以这2次会议为契机,最终促成了专刊的顺利出版。专刊出版发行后,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专刊文章被相关文摘全文或部分转摘8篇次。另外,有文章的相关内容被相关部门制定相关规划时作为参考;有文章的相关内容获得相关部门重要领导的批示。这些成果体现了《南农学报》作为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重要载体之一,除了发挥学术传播和学术交流的功能外,还能服务于政府决策、服务于社会,切实帮助解决问题,发挥咨政的作用[4]。

三、《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办刊经验和启示

回顾20年办刊历程,《南农学报》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经历过短暂的迷茫。梳理总结办刊经历,《南农学报》可以从中汲取有益的办刊经验和启示,增添继续前进的信心和动力,更重要的是希望助益解答新时期社科学术期刊如何更好发展这一重要课题。

(一)坚持正确的办刊导向,严把政治关和价值取向关

高校社科学报具有鲜明的政治属性和意识形态属性,是宣传阐释党的政策、弘扬主旋律的重要阵地。《南农学报》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和意识形态导向,始终坚持社会效益第一。《南农学报》编委会一直重视《南农学报》的办刊导向问题,并且在制度上给予保障:学校党委书记、《南农学报》主编和分管宣传的学校党委副书记、《南农学报》副主编两人共同担任稿件终审,重点是严把政治关和价值取向关。在历年的编委会会议上,主编每次都强调坚持正确的办刊导向不动摇,这从办刊指导思想上保证了刊物的政治质量。《南农学报》一直坚守以质评文,加强编委会建设,实行匿名审稿制,完善同行评议机制,严格执行三审三校制,做到审稿记录长期可追溯、可核查。同时,在判定稿件质量环节,发挥编辑主体性,对匿名评审的潜在风险进行治理和把关[5]。在遇到政治性及专业性问题把握不准的时候,《南农学报》坚持多请教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这从工作机制上确保了刊物政治质量不会出现问题。

(二)立足本校行业特色,深耕优势领域

南京农业大学是一所具有鲜明特色的农业高校,有一批优势、特色人文社科类学科,如“农业经济管理”“土地资源管理”“农村发展”“农业史”等,这些为《南农学报》服务解决“三农”问题提供了有利条件。近年来,南京农业大学不断出现新的学科生长点,如“农村社会保障”“农业社会学”等,这就为《南农学报》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支持。同时,《南农学报》也注重与相关学院合作,共同主办协办学术会议,助力学校学科建设。在办刊过程中,要有所为,有所不为,不盲目跟风;依托本校的学科优势、学术资源和学术平台,立足于自身的优势,才能站在研究领域的前沿,对所研究的问题有纵深的思考。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新发展阶段‘三农’工作依然极端重要,须臾不可放松,务必抓紧抓实。要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举全党全社会之力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让广大农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这显示了我国“三农”问题的长期性和艰巨性,也决定了“三农”问题研究未来在学术界的重要地位。未来,《南农学报》不懈追踪“三农”领域的学术前沿,把握相关学科的前沿动态,捕捉新的学术增长点,继续走好特色化办刊之路。

(三)精准定位,形成期刊的个性和风格

只有定位精准,能够让作者感受到这个期刊的学术追求和选稿取向,才容易培养出核心作者群。与综合性大刊旨在做大做强,追求选题宏大的风格不同,《南农学报》旨在做精做细,选题风格追求精致。比如,《南农学报》在选题上以社会现实为本,一方面,紧跟国家政策,密切关注“三农”领域的主流问题;另一方面,关注农村基层的实际问题。《南农学报》在选稿上,注重以问题为导向,注重创新性、学术性、思辨性和可读性。特别是可读性,被很多作者读者称道,他们认为,《南农学报》紧跟时代命题,注重文章思想性,不流于数理模型的技术形式追求,文风质朴,观点性和思辨性极好。《南农学报》在栏目设置上,体现了整体性思维,栏目之间相互呼应,研究内容有一贯的延续性。再比如,《南农学报》在办刊的价值和认知上,清醒地认识到,办刊的目的不是为了影响因子,不是为了转摘,而是为了理论创新、理论关怀以及服务于社会、服务于政府决策。尤其是以应用学科见长的农业高校,理论创新是短板,我们必须发挥农业高校的学科优势,其研究成果服务于“三农”,并发挥咨政作用,才能彰显农业高校学报的价值[4]。总之,有个性的期刊才有生命力。

(四)融入学术圈,介入学术生产链前端

《南农学报》作为“三农”研究的公共学术平台,在办刊机制上不断进行创新和尝试,通过主办协办学术研讨会,积极融入学术共同体,加强作者编者读者的交流与沟通,不断拓宽核心作者群。《南农学报》主动尝试介入知识生产的上游,不局限于自由来稿,而是发挥编辑主动性,提升编辑策划能力和把关能力,围绕重大主题与作者一起组织策划专题专刊。

比如,2020年刊发的“土地制度改革与农业农村现代化”专题,2021年刊发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与集体经济发展”专题、“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专题都是按以下步骤完成的。首先,《南农学报》与重点课题主持人、长期保持良好合作关系的作者进行前期讨论,聚焦“三农”领域的前沿问题和热点问题,确定好选题方向。其次,《南农学报》组织合适的作者围绕拟定的选题撰写相关论文。再次,《南农学报》尝试开放审稿,组织召开作者和审稿专家面对面的现场审稿会,由相关领域的专家对初稿进行现场评议。同时,旁听者也可参加自由讨论。作者、审稿专家和编者以此可以进行有效的互动,碰撞出思想的火花。最后,作者将修改后的论文投到采编系统,再接受匿名评审。集体开放审稿的这一方式,使得文章得到充分的和深入的讨论,最终呈现的文章质量得到很大的提升。再比如,2020年第4期刊发的“决胜全面小康 决战脱贫攻坚”专刊,《南农学报》先拟定了几个选题方向,然后跟从事扶贫理论研究的学者进行前期讨论,确定各自的选题方向。在此期间,《南农学报》一直保持与各位学者的良好沟通,有新问题新情况及时讨论、及时调整,并适时跟踪文章进度等,从而保证了专刊的顺利出版。

(五) 推动媒体融合发展,进一步提升传播力

随着互联网技术和数字技术等的迅猛发展,作为学术研究阵地、意识形态阵地和传播学术成果阵地的传统媒体,学术期刊如何贯彻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的精神,实现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进一步提升学术期刊传播力,已成为办刊的重中之重。媒体融合能够提升学术期刊传播速度,拓宽发布渠道,扩大传播范围,增加研究成果获取途径,增强知识创新服务功能,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6-7]。但学术期刊媒体融合的探索和实践起步较晚,还处于媒体融合发展初级阶段;在媒体融合探索方面,人文社科期刊又整体落后于科技期刊[8]。

《南农学报》顺应数字化转型和媒体融合的浪潮,努力做着力所能及的尝试:从2013年开始,《南农学报》采用在线采编系统;同年,《南农学报》作为创始单位之一,与中国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几家学报一起,创建了中国高校系列专业期刊系列之“三农问题专题研究刊”,拥有了与名校名刊地位相等的成果展示平台。从2015年第4期开始,《南农学报》进行HTML全文制作,Email-Alert电子目录推送等;2016年,《南农学报》与超星合作,重点打造“域出版”数字平台,创建“农村社会学”和“农村土地”两个专题域。目前,《南农学报》还利用中国知网的网络首发,将时效性强的论文及时上网,不受限于纸质出版日期。而传播效果最好的是2015年开通的《南农学报》微信公众号,目前已拥有6400多位用户。用户可以最快速地接收到《南农学报》推送的当期目录、优秀论文、年度选题及会议信息等,篇均阅读量为1200次左右。随着微信公众号的运行常态化,多个学术微信公众号,如“乡村发现”“中国农村学”等,持续转发《南农学报》的优秀论文。根据“CSSCI源刊微信公众号传播力指数”(测试版)报告(高校学报类,2020年第二季度),《南农学报》传播力指数为3558.9,排名第10(1)传播力指数是由南京大学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综合评价研究院和中国传媒大学媒体融合与传播国家重点实验室联合编制。以近500种CSSCI来源期刊微信公众号为样本,建立了以期刊公号活跃度、认可度、流行度、覆盖度、互动度的五度模型,力图从多个维度反映学术期刊融合传播的状况。。

(六)扶植学术新人,与青年作者共同成长

《南农学报》坚持以质评文,关注学术新人的成长,不唯身份、不唯学历,开放办刊,近几年刊发讲师及研究生的论文占其刊文量的50%以上。由于《南农学报》持续跟踪作者新的研究动态和研究思想,保持良好的沟通渠道,高效办刊获得一批青年作者的认可,期刊与作者之间形成了良性循环。《南农学报》通过不断积累,现已凝聚了一批来自各高校的青年学者组成的核心作者群。例如,《南农学报》于2013年刊发的“中国式小农经济”专题,其中7个作者都是极具潜力的青年学者。多年来,这些青年学者与《南农学报》保持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南农学报》还邀请这些青年学者担任专题召集人,相继策划并刊发了一系列优质专题:“土地托管与农业社会化服务”“土地制度改革与农业农村现代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与集体经济发展”“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自创刊以来,《南农学报》见证及陪伴了一批作者从博士、讲师、副教授、教授一步步成长为知名学者,并与青年作者之间互相关注、彼此提携、共同成长。

在20年的办刊历程中,《南农学报》始终秉持“依托学校学科优势,办出刊物特色”的主导思想,追求“关照社会现实,服务于三农”的价值目标。这样的目标和使命,既切合学术期刊对学术品位、特色旨趣的追求,也切合当前在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学界的关注重点。站在20年的新起点上,我们将继续积极探索我国在乡村振兴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使特色不断出新,赋予《南农学报》新的活力,不断增强“三农”研究的独特性、持久性和坚韧性,更加凸显“三农”研究的学术性和特色性,推动《南农学报》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

猜你喜欢

农学办刊学报
《农学学报》入选“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蒲松龄《农桑经》的农学思想及其当代启示
农学类专业校企协同育人的探索与实践
《广西农学报》投稿指南
以工匠精神打造专业媒体——《浙商》杂志办刊14年垂直领域耕耘的启示
全省首届少儿期刊办刊经验交流会在长沙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