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国中小学家校协同开展劳动教育的特点及启示

2021-09-26汪静李炳煌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2021年8期
关键词:家政家校劳动

汪静 李炳煌

摘   要

劳动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劳动教育更注重实操性,力求实现知行合一,但我国大部分地区开展劳动教育尚未充分调动家庭和学校双方的力量。美国已经形成了家庭、学校、社区一体化的具有美国特色的劳动教育模式——以课程和活动为载体、组织和协会为媒介、意识和生活渗透为手段、法律和法规为支撑,且体现了极强的实践性、联动性、渗透性和组织性。美国的经验对我国形成协同、联动、共育的劳动教育模式具有极大的借鉴意义,旨在通过介绍美国家校协同开展劳动教育的方式,为我国开展劳动教育从课程、渠道、渗透以及法规等方面进行探索。

關键词

美国中小学  家校协同  劳动教育  家政课程

2020年7月,教育部印发了《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文件中提到“中小学劳动教育要推动建立以学校为主导、家庭为基础、社区为依托的协同实施机制,形成共育合力”[1]。劳动教育主要是通过综合实践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和习惯,但学校能够提供的劳动时长较为有限,如果家长参与到其中,就会促进劳动教育在空间上的联动和时间上的持续。美国家校协同实施劳动教育通过实践探索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家校互动趋于常态化且合作方式趋于系统化。

一、美国家校协同开展劳动教育的方式

美国通过开设相关课程和亲子活动,让学生在家长的陪伴和学校的指导下进行综合实践活动,能够有效地加强家校之间的联系,也能让学生在活动中快速掌握生活及劳动技能。除了课程和活动,美国劳动教育还利用已有的组织机构为媒介,使劳动教育的实施更加系统化、组织化以及规律化。

1.以课程和活动为载体

美国的劳动教育体现在学习和生活的各个方面。很多学校都开设了劳动教育的选修课,常见的有家政、手工、烹饪、木工、园艺等[2]。其中家政课程在家校实施劳动教育的过程中承担着重要的载体作用。美国家政课程由来已久,早在19世纪末,“家政学”就作为专有名词被提出。21世纪初,各州的家政课程基本制定完备。各州的家政课程形态各异,活动五花八门,但大体离不开手工艺、食品制作、住宅设计以及社交礼仪等[3]。这些活动的顺利实施离不开家长的支持与合作,学生通过在家庭中劳作和掌握家庭劳动活动技能达成对应的课时与学分,无形中让父母参与到这一活动过程中来,加强了家长和学校的沟通与交流。

除了相关的课程,美国劳动教育家校合作还体现在各种不同的活动中。比如“带上你的家人上学一周”“Families and Schools Together(简称FAST)”“家长开放日”等家校联合活动。FAST是美国著名的家校合作项目,该项目的主旨是希望家长参与到孩子的教育中来,从而提高家长的教育水平。劳动教育也是该项目中非常重要的板块,比如在家庭餐桌活动中,家长会与孩子们共同参与到手工艺制作中,培养孩子的劳动素养,让其感受到劳动带来的快乐和价值[4]。这些课程和活动都作为家校实施劳动教育的载体,通过各种活动形式将劳动贯穿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家长参与到这一过程中将学生、家庭和学校连接起来,由此在劳动教育的过程中形成了互通、联动的家校合作模式。

2.以组织和协会为媒介

美国有多个家校合作组织,包括全国家长和教师大会、美国儿童研究协会、全国家长教育会、全国家长参与教育联合会等。家长教师委员会在家校合作中的影响力较大,借助其平台实施劳动教育,使家校协同实施劳动教育能够更加便捷、顺利。家长教师联合会(Parent-Teacher Association,简称PTA)是美国非常有影响力的家校合作组织,在这一组织中,劳动意识的培养渗透在家校合作活动中,家长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可以参与到学生的劳动教学过程中,也可以以志愿者的身份和学生一起参与义务劳动。例如美国田纳西州地方家长教师联合会有一位家长是植物学家,他经常免费送给学校美化校园环境的种子,并与儿童共同参与义务劳动,如挖坑取土、置放种子、填土、浇水、剪枝、施肥等等[5],这种活动不仅使学生掌握了基本的劳动种植技能和知识,也增进了学校和家长的联系。家长教师联合会作为家庭和学校的纽带,将劳动归入到组织中,使得家校共育劳动教育更加体系化、制度化。

3.以意识和生活渗透为手段

美国的劳动教育主要分散在家庭日常生活和学校的活动中,学校正规的课堂教学可以教给学生知识、技能,但是态度、习惯、行为方式等则需要通过课堂外的各种活动、实践来加以培养。如小学生在家里需要收拾、整理自己的物品,打扫自己的房间,帮助父母修剪自家房屋前后的草坪、分担家务等[6]。在学校里,教师会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安排各种培养学生劳动习惯的活动。如鼓励学生寻找或把自己喝过的饮料瓶等可回收的垃圾、物品带到学校,积攒到一定数量后换回某种小礼物;学生要参加学校或社区的植树活动、志愿服务,进行各种手工制作[7]。学校和家长的双重助力,使劳动意识深深地扎根在美国学生的脑海里,从小就养成了动手做事的习惯,也牢牢地树立了正确的劳动价值观,这种无声的浸润往往使得学生更加热爱劳动、珍惜劳动。

4.以法律和法规为支撑

早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联邦政府颁布的一系列法律法规就涉及到家校合作的内容,希望家长能够更多的参与到孩子的教育工作中来[8]。1970年颁布的《初等和中等教育法》规定,由美国联邦政府资助项目的学区应成立家长咨询委员会,其成员在学生家长中产生,至此,美国联邦政府正式以法律形式赋予学生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权利[9]。美国于2001年公布了《不让一个孩子落后法案》,法案规定家长对学校教师的工作能力具有知情权;家长还可参与学校活动政策的制定等等[10]。众多法案的颁布赋予了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合法性,不仅在基础学科的学习中得以展现,更体现在学校开展的各色综合实践项目中,也使得家校协同实施劳动教育有了强有力的法律支持。

二、美国家校协同开展劳动教育的特点

美国家校采用多种方式协同实施劳动教育,将劳动教育贯穿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的过程中。这种联合开展劳动教育的形式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联动性、渗透性和组织性,且具备学生劳动教育生活化、家校劳动影响无形化、家校互动常态化和家校劳动教育规范化的特点。

1.实践性强,学生劳动教育生活化

美国劳动教育主要是通过家庭和学校的日常生活的劳动实践活动展开的,要求学生能够整理自己的衣物、简单地烹饪、打扫自己的房间、帮助家长修剪草坪、手工制作、参加学校或社区的综合实践活动等等。这些活动都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有利于学生掌握生活和学习所需的劳动技能,其中高年级的劳动教育则更加偏向“生计教育”,著眼于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为以后的就业提供帮助。生活气息浓厚,能够使学生产生较强的兴趣,在劳动中获取更多的知识和技能。美国的教育强调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这与劳动教育相辅相成,学校对学生劳动技能的传授和劳动精神的培养都体现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使得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生活化的劳动教育是美国家校劳育的特点之一,在生活中践行劳动教育,有利于促进学生从小掌握基本的生活劳动技能,在实践中体验生活,从而培养对生活和劳动的感受力,习得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端正的劳动态度。源于生活,也作用于生活,生活化的劳动教育帮助孩子更好地成长和生活。

2.联动性强,家校互动常态化

美国家长和学校通过多种方式完成两者的互动和沟通,而且这种互动往往具有双向性,是学校和教师彼此的支持与配合。家长对学校教育给予支持,学校也为家长提供指导,并且这种双向性的活动已经常态化,是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比如学区学校专为家长和他们的孩子设计了家庭学习课程,孩子可以和家长老师一起学习家庭工具使用技术,在课堂中学习工具的使用及简单的家政活动[11]。美国家校联合已经成为常态,其中劳动教育也是家校联合共育的一个重要部分,在各种家校联合活动中,劳动教育渗透其中。家校之间日常的互动、反馈和沟通使得学生的劳动教育更加全面、系统和深入,也体现了美国家校合作已经成为学生教育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3.渗透性强,家校劳动影响无形化

劳动要成为一种习惯,就需要环境无形地渗透和影响,美国学校和家长在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有意识地让孩子完成多种力所能及的劳动,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意识。这种消无声息的影响是一种教育传统的继承,也是一种文化氛围的熏陶。美国的劳动教育没有过多流于表面的形式主义和刻板的知识灌输,更没有强制性的任务要求,而是围绕在孩子赖以生存的日常生活中进行的简单活动[12]。不断地渗透、慢慢地影响是采取了一种更为温和的方式,有助于学生在劳动中深入学习,获得更加深刻的劳动感悟,从而形成自身的劳动意识和理解。让学生动手操作的过程也是学生思考、了解自然界的过程,同时学生可以从各种实践活动中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甚至是职业选择。学生熟悉劳动活动的过程后,就会极大地影响学生的劳动态度,他们亲身体验过劳动的辛苦与价值,所以更容易接受正确的劳动价值观,且这种价值观会渗透到他们的言行举止中,使他们成为一个热爱劳动、懂得劳动、珍惜劳动的人。家庭和学校是中小学生活动的主要场所,家校联合模式也使得劳动教育的影响面更加宽广,影响力度更加深入,影响时长更加持久。

4.组织性强,家校劳动教育规范化

家校联合的综合实践活动不仅需要家庭和学校的配合,还需要家校联合协会的系统组织。美国家校合作往往以各种家校联合委员会为媒介,通过联合会的规划安排进行各种活动。这样一来,家校联合实施劳动教育就不是单纯地家长、学校、学生一起劳动,而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的劳动技能和习惯进行培养。在联合会中,针对某些不懂得该如何科学地培养学生素质的家长展开教学和培训,家长掌握了教学技巧,就会有意识地针对性教学,而不再是大家闹哄哄地去做一项实践活动。美国的家校合作具备着完备的组织形式,形成了全国家长教师协会、州家长教师协会和地方家长教师协会三级金字塔体系[13]。家长和学校的联合也不再是松散的合作,有了协会的纽带作用,可以很快速、有效率地将学校和家长召集起来,所开展活动的组织性就会加强。此外协会、联合会等都有非常完善的法律法规以及规章制度来支持运行,因此由联合会开展的各种协同活动就会有法律的支持,根据规定的流程逐渐展开,其合法性、系统性和规范性都有了强有力的保证。

三、对我国家校协同开展劳动教育的启示

1.增设家政等劳动教育课程

在《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提到“在大中小学设立劳动教育必修课程。中小学劳动教育课平均每周不少于1课时,用于活动策划、技能指导、练习实践、总结交流等,与通用技术和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等有关内容进行必要统筹”。课程是教育的主要依据,如今我国的劳动教育边缘化趋势严重,课程的设立能有效地加强家长和学校的重视程度,能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除了必修课程,不能缺少的还有家政课程,家政课程既能将家长和学校有机结合,又能促进学生提高自身的劳动技能,提升自主生活能力,从生活中培养良好的劳动习惯。日本、德国等许多国家都开设了家政课程,他们不仅希望通过家政课程使学生践行劳动,也希望通过家政课程从小培养学生的劳动精神[14]。而我国家政等劳育课程的设立并没有像其他国家那样普遍,劳动教育的实施更强调知行合一,所以针对中小学生最主要的活动范围——家庭和学校,家政等劳动教育课程的增设对于家校联合实施劳动教育来说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通过课程的引导和专业知识的培训,使学生切实地提高劳动技能、掌握劳动方法,再加上家庭的实践巩固,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劳动习惯。

2.拓宽家校联合渠道

近年来我国家校合作的方式在不断增多,家校联合组织在不断地兴起,例如“家长会”“家长学校”“家长社区教育委员会”等,但是有些学校家长会也只是一种潜在的表面形式,开办的家长学校普遍存在着无固定场所、无科学化教材、培训质量差等问题[15]。针对国内家校合作较为松散、频率较低的情况,我国应该更多地拓宽家校联合的渠道。首先,要建立更多的家校联合组织,如成立家长教师协会、家长志愿者协会、学校家长参与委员会等,并且要充分发挥这些组织的媒介作用。以协会为纽带,可以提高家校共育的系统性与规范性,能够更加有效率地将学校和家长联系起来,使之共同参与到学生的劳动教育教学中来。其次,要更多地开展家校联合活动,让学生在家长和老师的教导与支持下,通过劳动实践活动不断养成劳动习惯和品质。最后,要利用家访、学习手册等多种家校联系方式,实现家校共同常态化,在劳动教育过程中,可以通过多种沟通方式达到家校信息互通[16]。家长和老师相互反馈教学进程,更加有利于学生的劳动教育教学。

3.有机渗透劳动教育

美国开展劳动教育没有过多地灌输劳动教育的相关知识,而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达到知行合一。所以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家里,家长和老师都应该有意识地为学生传授劳动知识和提升劳动技能。在学校,老师可以利用课间的时间带着学生一起美化校园、打扫卫生,这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也向学生传递了劳动光荣、劳动可以带来价值等理念。这种渗透也可以从其他学科入手,德智体美都与劳动教育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比如在进行基础学科的学习时,可以以课本为素材,开展劳动教育的专题,在具体的劳动时间中体会学科思想。在家里,劳动教育是家庭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大多数家长能够较为顺利地开展的教育,因此家长从小就要让孩子独立地进行简单的劳动教育,在生活中无声地滋养、培育孩子热爱劳动、珍惜劳动的优良品质。生活和学习的双向渗透,也可以无形中树立学生正确的劳动教育观念。

4.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法律是一项政策实施的最强有力的保障,鼓励支持家长参与到学校教育中来,国家法律的保障和政策的引导是必不可少的举措。目前我国还没有相关的法律条文对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权利或义务给予明确规定与保障。家长参与缺乏规范性,随意性较强,家校双方都是凭借自己的意愿进行交流,以维持家校关系,没有任何政策与机构进行监督管理。教育思想比较先进的学校,已经意识到了家长参与的重要性,并积极采取措施鼓励家长主动参与。而教育思想比较保守的学校则排斥家长的参与,认为教育学生是学校的天职与责任,不需要家长的胡乱参与;并且教育程度較低的家长不懂学校的运作体系,对于孩子的学习也是无从着手,这些问题都会降低家长参与的积极性。因此,为了促进家长参与;国家需要在政策层面上进行正确的指引与保障,调动家长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17]。我国应该重视家长参与学校教学以及劳动教育的相关立法,引导家校共同参与到学生的劳动教育过程中来,双向立法,推动建立家长和学校共育的劳动教育模式。

开展家校劳动教育不仅是开展劳动教育的重要助力,更是国家政策的引导和教育改革的趋势,我国越来越重视劳动教育的开展,且在多个文件中强调发挥家长和学校的双重作用,形成协同机制。家校协同开展劳动教育确保了劳动教育开展的空间联动性和时间持续性,有利于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润物细无声般地养成劳动习惯和品质。借鉴美国的家校共育的方式,有助于我国在实践中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家校一体化、协同联动的劳动教育模式。要想使得家庭和学校在开展劳动教育的过程中能够形成完全的联动和共育,我国在课程的设置、家校联合渠道的拓展、意识和生活的渗透以及法律法规的制定等多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地改进和完善。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印发《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EB/OL].(2020-07-15)[2021-3-26].http://www.moe.gov.cn/jyb_xwfb/gzdt_gz

dt/s5987/202007/t20200715_472806.html

[2][6] 谷贤林.美国学校如何开展劳动教育[J].人民教育,2018(21):77-80.

[3] 郑文.美国家政教育的发展及其启示[J].课程·教材·教法,1999(11):58-61.

[4] 田诗晴,徐雄伟.美国家长教育探究——基于美国FAST项目的分析[J].外国中小学教育,2019(11):48-56.

[5] 姜志坚.美国家长教师协会研究[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10:50.

[7] 美国孩子需要做哪些家务劳动?[EB/OL].(2015-06-05)[2021-3-

26].http://sh.yuloo.com/guojixuexiao/news/1506/115148.shtml

[8] Har1ow G Unger,Encyclopedia of American Education.Facts On File,Inc,1996:213.

[9] William W.Cutler,Parent and Schools:the 150-years Struggle for Control in American?Education[M].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2000:178.

[10] 陈峥,王建梁.家校合作的纽带——美国家长教师联合会研究[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3(05):22-25.

[11] 黄河清.美国家校合作管窥[J].教育评论,2008(06):162-165.

[12] 杨慧敏.美国家长参与学校教育情况透视[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4(10):33-36.

[13] 夏丹.关于美国中小学家校合作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上旬),2013,29(09):97-98.

[14] 李健.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国际视野[N].人民政协报,2020-04-08(006).

[15] 蒋世萍,王菲.美国中小学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探索及启示[J].教育探索,2016(03):150-153.

[16] 贾莉莉.美国家长怎样参与学校教育[J].上海教育科研,2007(03):35-36.

[17] 段绍洋.美国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研究及其启示[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1:29.

【责任编辑  郭振玲】

猜你喜欢

家政家校劳动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谈如何有效的开展幼儿园家校共育工作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Home-school Cooperation Makes Our Party Branch Activity Colorful 家校共建为党庆生
家校携手,共促发展
坚守与创新
2019年国家级家政服务政策盘点
2019年省级家政服务政策盘点
互动+沟通——基于信息技术的家校沟通新模式
中介型家政O2O企业价值链优化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