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新农科建设理念的地方高校农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践与思考

2021-09-26曹丽梁运江李艳茹冉丽萍吴荣哲朴一龙

安徽农学通报 2021年17期
关键词:农科课程体系教学质量

曹丽 梁运江 李艳茹 冉丽萍 吴荣哲 朴一龙

摘 要:新农科建设理念为地方高校在新时代构下建农科人才培养模式指明了新方向。该文基于新农科建设理念,结合传统农科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不足,提出了新农科建设对农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内在要求、地方高校实施农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实践和深化新农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几点建议,以期使农科人才培养不断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需要。

关键词:新农科;地方高校;农科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7731(2021)17-0193-03

1 新农科建设对农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内在要求

新农科是在2018年12月中国农业大学召开的新农科建设启动会上首次提出的,之后教育部在“安吉共识”“北大仓行动”“北京指南”等新农科建设会得以阐述和推进,从此各高校都积极推进新农科建设。新农科建设的内在要求就是创新农科人才培养目标,其目的是提高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适应度;重构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的目的是夯实多学科知识结构、双创新能力结构、跨文化素质结构相协调的培养体系;搭建产教合作实践平台的目的是提高教学资源保障度和社会用人单位满意度;构建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目的是提高人才培养过程的有效度。

1.1 基于新农科理念,创新人才培养目标 新农科建设本质特征就是通过多学科知识复合、跨学科交叉融合的途径,实现从单一知识型向实用型和技能型转变,对农科人才培养目标进行重建和调整,从而适应新农科建设的需要和发展。在新农科人才培养目标指导下,重构以新型农业经营为主体的农科人才知识与能力培养体系,通过修订农科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体系、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建立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等多种方式,推进农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农科人才培养目标,确定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社会责任感和“三农”情怀、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跨文化素质的复合型、应用型农科人才的培养目标。这一培养目标确定的依据充分,体现出党和国家对高校教育方针和政策的要求,符合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适应地方高校自身特色与优势,使之进一步提高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适应度,不断培养出适应和引领未来农业发展需要的新农科人才。

1.2 契合人才培养目标,重构新的课程体系 围绕新农科培养厚基础、强能力、创新精神与意识强、跨文化素质的人才培养特点,依据新农科人才培养标准,突出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的整个产业链和乡村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所需要的知识内容进行课程内容设计。依据新农科人才培养目标,重构新的课程体系应着眼于以下几点:一是坚持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关系,注重培养思想道德素质、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二是坚持专业知识教育与现代技术教育的关系,在培养专业知识的同时,注重信息技术等现代技术知识课程的设置与能力培养;三是坚持课程交叉与跨界整合的关系,注重培养跨学科、跨专业的知识与能力结构。新的课程体系突出以生为本,教与学的融合,实现学生知识复合培养与能力综合实践培养的有机结合,通过通识教育课程、学科基础课程和跨学科选修课程以及课外培养计划等模块设置,打破原有的传统农科知识体系和能力培养体系,适应乡村振兴战略发展对农科人才培养需求,符合培养知识复合、学科融合、能力综合的新农科人才培养规格要求,保证新农科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

1.3 突出人才培养特色,创新实践教学模式 围绕新农科人才培养目标,突出新农科人培养特色,立足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对实践教学环节进行整体设计和优化,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科研创新与实践能力为核心,本着“优化课内,强化课外”思路,以创新创业为原则,构建课内外衔接、校内外结合的全方位实践育人体系,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育人活动,为新农科人才培养服务。根据新农科特点和专业人才培养需求,创新实践教学模式,分层设计多措并举,推进实践教学改革,完成理论学习与实践锻炼相结合的实践教育过程,保证实践教学质量。在充分发挥高校学科综合优势的基础上,实施类型多样的社会实践和创新创业实践,通过搭建政产学研用实践平台,建立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软硬件支撑体系,为学生开展科学研究、创意实践和社会服务提供保障,彰显新农科人才培养特色。

1.4 筑牢人才培养标准,构建质量保障体系 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是以学生为中心,产出为导向而持续改进的闭环体系,完善主要教学环节质量标准和相关教学管理规章制度是教学质量保障与监控体系建设的重要环节。地方高校围绕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适时对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要求、课程体系与结构、考核方式、毕业标准等建立专业质量标准、课程质量标准、教学质量标准和教学行为标准等,进一步筑牢人才培养质量标准。遵循系统科学的原理,以教学质量为核心,以办学条件为基础,以教学管理为手段,以信息监控为纽带,构建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形成常态化的教学检查与自评机制,推动学校上下各部门的全员参与的工作氛围,把提高教育质量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达成严格执行教学规章制度的共识,质量意识固化在实际工作中,对发现教学环节的质量问题制定整改方案,及时整改,形成畅通的质量监控和反馈通道,确保人才培养过程信息的全面性、及时性和准确性,以利于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2 新农科理念下延邊大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

我国高等农科教育改革经历了从1898—1949年的近代学习欧美模式的通才教育阶段,从1949—1976年进入现代学习苏联模式的专才教育阶段,从1976年到现在当代的素质教育阶段。农科教育发展经历的3个历史阶段,适应了当时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农科人才培养的需要。随着我国农业农村发展进入转型和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期,传统的以生产分工来培养农科人才的模式已难以适应农业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发展对农科人才的需要。因此,创新农科人才培养模式已成为地方高校的迫切要求,新农科建设为高校农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指明了方向。作为地方高校,延边大学近年来立足地方农业农村发展需要,以国家和地方乡村振兴、脱贫攻坚战略为指导,积极探索新农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

2.1 确立新农科人才培养目标 延边大学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提出了“立足延边,服务本省,面向全国,辐射东北亚”的服务面向定位。依据学校《“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纲要》确定人才培养总目标,坚持“质量发展、特色发展、创新发展、融合发展”的发展思路,结合专业所依托的学科特点,对农科人才目标进行整体规划和设计,强化新农科建设顶层设计,将新农科人才培养目标确立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素质的复合型、应用型高级农业人才”的培养目标,突出新农科建设理念,培养适应区域发展和新农村发展的农科人才,不断为“三农”发展服务,从而更好地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2.2 构建新农科人才培养模式 延边大学为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农科人才的需要,改变传统的单一培养模式,形成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缩小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偏差,强化新农科人才的知识培养和能力养成,构建了“思政教育+专业教育+‘双创教育+成才教育”的四大培养模块融会贯通新农科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与地方经济发展相适应的高素质农科人才。其中,思政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是人才培养的基石,通过通识教育和跨学科基础知识教育的途径,实现培养农科人才跨文化素质和能力的初步意识的目的。专业教育培養人才专业技能与本领是人才培养的核心,通过多学科基础教育、专业课外培养计划和企业实践等途径,实现培养多学科专业知识意识,知识能力与实践的目的。“双创”教育提升社会适应力和就业能力,是人才培养的关键,通过多学科专业教育、科研生产实践与训练等途径,实现培养学生献身农科专业的“双创”意识的目的,成长教育夯实人才培养基础,是人才培养的重点,通过跨学科专业课程选修、毕业生产实习实践等途径,实现学生拓宽视野,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创业能力的目的。延边大学在2019级农科专业课程体系中,打通了通识教育和学科基础课壁垒,建立厚基础课程平台,增强了课程体系结构的弹性,有利于新农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

2.3 建立新农科多样化课程体系 学校依据新农科人才培养目标,结合吉林省“关于加强新农科建设的意见”,充分发挥地方高校特色与优势,合理设计课程内容,整合优化农科课程体系,建立了“通识教育+专业教育+课外培养计划”的多样化课程体系。该课程体系通过通识教育,拓展通识教育课程平台,夯实了大学文化基础,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通过专业教育,整合多学科基础课程平台,拓宽了专业培养口径,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和专业能力;通过课外培养计划,设置跨学科选修课程模块,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新的课程体系确立了“三时段一贯通”的人才培养路径,即“三时段”为“大类培养+专业培养+多元方向培养”的培养过程,“一贯通”为“多元文化教育”贯通人才培养过程的始终。该课程体系已固化在2019级新农科专业培养方案中,通识教育类课程学分约占总学分的30%,专业类教育课程学分约占总学分的40%,跨学科(专业)选修课程模块学分约占总学分的20%,独立设置的实践环节学分约占总学分的10%。与此同时,还规定课外培养计划须修满6学分。

2.4 创建“四位一体”实践教学模式 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是培养学生基本技能、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的有效途径。遵循实践教学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促进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的指导思想,针对学生学习与发展过程不同阶段设置实践教学目标和内容的整体优化思路,构建了“以实验教学+实习实训+社会实践+课外教学活动”相统一的“四位一体”实践教学体系。实验教学包括验证性、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等3个层次,培养学生基本技能和创新意识;实习实训包括课程见习、技能训练、专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社会实践包括暑假实践、夏令营、多元文化体验、志愿服务、科技下乡等,培养学生了解社会、融入社会的社会责任感和国际视野;课外活动包括课外培养计划等,引导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职业证书考试和创新创业实践,培养学生跨文化素质和实践能力。

整体优化实践教学各环节,搭建了“政产学研用”协作平台,旨在促进学生个性方面得到差异性教育与发展。创建了“基础实践+专业实践+创新实践+生产实践”一体化实践教学模式,为保证实践教学的开展构建了“一条主线,三个结合,五位一体”的“课内+课外”的全方位新农科育人体系。“一条主线”以新农科人才培养目标为主线;“三个结合”是培养过程与社会实践结合,培养过程与生产实践结合、培养过程与科技实践结合;“五位一体”是校园文化建设、社团建设、社会实践、科技创新实践、自由成长实践等一体化,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实践活动。为此,学校在2019级新农科培养方案中规定实践环节学分不得少于总学分25%,还应修满6学分的课外培养计划学分。

2.5 建立“多重循环”质量保障体系 学校重视教学质量保障与监控体系建设,制定出主要教学环节质量标准和相关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形成了“一个中心、六个系统、多重循环”的教学质量保障系统。即以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为中心,由质量目标与标准系统、资源保障系统、制度保障系统、组织与指挥系统、技术支持系统、质量监控与反馈改进系统等6个系统组成的多重闭环体系。构建了“三评五查一报告”教学质量监控模式,通过校院2个层级的教学质量保障组织,使执行过程与监控过程形成多重循环闭合的流程,形成了“检查-反馈-改进-检查”的质量持续改进机制,保证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有效运行和持续改进。学校每年发布《本科教学质量年度报告》《本科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等,通过网络平台向社会公布,及时回应社会关注。同时,引进第三方机构评价体系,与麦可思公司持续合作,开展人才培养方面的跟踪评价,对促进新农科人才培养起到指导作用。

3 深化地方高校新农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建议

新农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应立足于新时代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社会需求,为深入推进吉林省新农科建设,实现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使命担当,延边大学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深化改革:

3.1 合理优化专业结构,实施新农科融合发展 以学校本科教学“三大工程”“十项计划”为目标,加强学校专业设置统筹,合理规划专业布局,紧紧围绕学校“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和吉林省重大战略需求,面向区域经济社会需求和科技发展前沿,对接行业产业集群,合理优化专业结构,形成与社会需求和劳动就业紧密结合、重点突出、特色鲜明、布局合理、结构优化的专业建设体系。通过建立“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实施专业动态评估与调整,构建适应新农科学科交叉融合的体制机制,打通学科交叉与融合通道,打破行政体制和管理壁垒,推进新兴涉农学科谋划布局,实施新农科融合发展。

3.2 统筹学科发展戰略,推进新农科创新发展 以多元文化融合与创新发展为指导,统筹学校“1158+”学科发展战略,实施重点学科建设工程,明确重点学科发展目标、任务实施路径与保障措施,强化重点学科高位推进与政策保障,进一步落实高层次人才引育、设备条件保障、科研平台搭建、专项资金保证等方面的具体措施,推进学校多学科联动建设,突出学科发展特色,推进新农科创新发展。

3.3 创新培养模式改革,促进新农科质量发展 以吉林省加强新农科建设为契机,深化新农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加快筹办新农科实验班,探索以提高创新精神和职业能力为目标,引导学生尽早参与产学研的创新实践中,深化新农科校内外协同培养模式改革,不断提高新农科人才培养质量,促进新农科质量发展。

基金项目:吉林省教育厅教研课题,吉教高[2019]18号,基于“新农科”理念的地方综合大学园艺专业多元方向培养课程设置研究。

作者简介:曹丽(1974—),女,吉林长春人,副教授,研究方向:园艺栽培生理。  收稿日期:2021-05-18

参考文献

[1]廖小平,李志强.新农科建设背景下的“绿色+”办学理念研究——以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为例[J].中国农业教育,2020,21(05):9-17.

[2]孔德栋,宋文坚,吴正辉,等.支撑“双一流”学科发展的新农科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探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20,37(09):256-259.

[3]赵小敏,陈美球,蓝猷平,等.新农科背景下地方农业院校学科建设的实践与思考——以江西农业大学为例[J].中国农业教育,2020,21(05):1-8.

[4]张艳,王梦涵,张默,等.新农科建设驱动下农科类人才需求转变与培养趋向研究[J].现代教育管理,2020(11):8-13.

[5]张忠,沈素平.新农科人才培养方案构建路径刍议[J].高等农业教育,2020(05):12-15.

[6]勇强.新农科视域下高等林业院校专业结构优化的思考与实践[J].中国林业教育,2020,38(01):1-4.

[7]应义斌,梅亚明.中国高等农业教育新农科建设的若干思考[J].浙江农林大学学报,2019,36(01):1-6.

(责编:张宏民)

猜你喜欢

农科课程体系教学质量
农科城如何为乡村提供“振兴样板”
公费农科生培养试点工作实施
农科问答
农科110专家,你们辛苦啦! 省总工会与省科协联合举办农科110专家送清凉慰问活动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
论普通高校国防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