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芜湖市湾沚区现代农业发展规划研究

2021-09-26窦余嘉

安徽农学通报 2021年17期
关键词:发展规划农村经济现状分析

摘 要:作为相对比较富庶的安徽一隅,湾沚从原本的“湾沚镇”变成“湾沚区”只不过是2020年下半年的事。对于这样的转变,无论是经济发展、政策制度,还是农业农村产业转型,都是不可多得的机遇。该文对芜湖市湾沚区的农业产值及其产业的优劣势等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现代农业发展规划的策略。

关键词:农村经济;现状分析;发展规划;湾沚区

中图分类号 F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21)17-0001-07

Modern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Planning research in Wanzhi District, Wuhu City

——Based on Available Public Government Information

DOU Yujia

(Anhu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Hefei 230036, China)

Abstract: Wanzhi as a relatively rich corner in Anhui Province, transfer from original bay town of interlingual transfer into a district area but also is in the second half of 2020 for such a shift. Whether economic development policy system, or the industry transformation of agriculture and rural areas, it is a rare opportunity. This article discussed the existing numerical agriculture, animal husbandry mainly agricultural products in wanzhi district, Wuhu city, proposed the suitable planning methods for the local modern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Key words: Rural economy; Status analysis; The development plan; Wanzhi district

湾沚区位于安徽省东南部,原称芜湖县,曾经市县同名。2020年9月21日上午,原芜湖县正式“切换”为湾沚区。此前,国务院批复芜湖市区划调整,撤销芜湖县,设立芜湖市湾沚区,以原芜湖县的行政区域为湾沚区的行政区域。现辖湾沚、六郎、陶辛、红杨、花桥5个镇和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安徽新芜经济开发区,总面积670km2,人口35万。该区域在经济发展、农业农村治理上具有较为优异的示范带头作用,2019年末,芜湖县全年地区生产总值315.4亿元。现今湾沚区变更定位不久,产业定位、发展策略则需额外调整,对于需要产业转型、发展生产的商户而言是不可多得的良机。

1 研究背景

1.1 现有政策解读

1.1.1 农业农村部《全国乡村产业发展规划(2020—2025年)》 农业农村部为更好落实国家重点决策部署,颁发了《全国乡村产业发展规划(2020—2025年)》。其中,全面发展特色种养业、提升现代农业产业园,较符合当前湾沚区现代农业发展规划方向。

(1)全面发展特色种养业。《规划》中提出,要全面构建全产业链,以第二、三产业作为拓展重点,提高特色资源的竞争力,全面发展具有特色的种养业。通过以市场为导向、针对当地主导产业,选择适合的发展方向、方式,提升乡村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水平。(2)提升现代农业产业园。《规划》第四章提到,要将农村资源聚集在一起,加强建设具有一定规模化、特色化的产业聚集区。随着复合产业园的兴起,原本的农业产业园需要逐渐升级,强化产业园研发、生产、加工、物流、服务等功能,提高现代农业产业园的综合能力。

1.2 芜湖市及湾沚区对农业农村方面的相关政策 芜湖,别称江城,地处长三角西南部,土壤肥沃,农业种植是其农业产值的主要来源。就2019年来说,全市农业产值占总量50%,其次是渔业(见图1)。为利用好地理优势,紧跟时代政策,芜湖市就渔业出台了相关政策。(1)政策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质量兴渔、市场导向、创新驱动、依法治渔,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减量增收、提质增效为着力点,加快构建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推动芜湖市由水产养殖业大市向水产养殖业强市转变。(2)除了针对经济产业发展,湾沚区就道路和文化2个方面提出相应政策:一是积极开展“四好农村路”建设工作,对农村道路进行全面的改扩建及维修;二是预提供更优质公共文化服务,使广大居民在家门口能够直接享受到文化民生发展成果。

1.3 基本定义

1.3.1 农业发展规划与农村发展规划 农业发展规划的定义是根据生产生活对外贸易的需要,与现有资源和条件的可能性对当地农业做出规划,是比较全面的、长远的规划,包含畜牧业产值、年均增长速度等,体现了一定历史时期该地区的政策、发展方针。这种规划是一种动态的、经常性的需要依据时政做出調整和修正的规划。而农村发展规划是做好农村地区各项建设管理工作的先导和基础,是针对农村的、范围较小的规划。

1.3.2 现代农业发展规划 现代农业的发展离不开数字农业、智慧农业,除此之外,或者说放在首要的是注重生态人居。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是规划的目标,政策指出现代农业发展规划要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展数字农业、智慧农业,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深化农村改革,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

2 湾沚区现状分析

2.1 基本信息

2.1.1 地理位置 湾沚区,隶属于安徽省芜湖市,位于安徽省东南部,长江下游南岸。东南邻宣城市,西南接南陵县,东北与当涂县交界,西北紧邻芜湖市区,介于东经118°17′~118°44′,北纬30°57′~31°24′之间,总面积667km2。境内有楚王城、南唐九十殿、北宋东门渡官窑、南宋珩琅塔等古迹。清朝时与九江、无锡、长沙并称“全国四大米市”。

(1)水系:如图2所示,湾沚区距离长江干流位置适中,境内有长江支流青弋江。在长江禁捕之前,湾沚区的捕鱼捞沙可以说是“水上居民”的重要的经济收入来源,湾沚区最初的发源正是基于青弋江。

(2)城际位置关系:湾沚区从宏观上可以看出,距离合肥、南京、苏州较近,实际车程在3~4h;距离上海、杭州稍远,车程耗时仍在可接受范围。受长江三角区经济圈的影响,湾沚区的经济发展相对稳定,具有进一步提升商业圈的潜力。

2.1.2 农业产业 湾沚区2020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350191万元,其中农业仍是主要产值,其次是渔业和牧业。对比图1芜湖市同年数据,湾沚区农业占比更多,渔业和牧业占比则缩减3%。如图3和图4所示,湾沚区现有农林牧渔产业产值中,林业的发展最为平稳,同时也最为薄弱。基于现有地形条件来看,湾沚区不适合大面积种植商业林,虽有较小范围的苗圃,但总产值每年并无较大波动,对总产值造成的影响较小。农业产量在2017—2019年内有较大变化,2018年明显下降,2019年大幅增长。湾沚区古有“四大米市”之称,每个下属乡镇都有较大范圍的水稻种植。渔业和牧业总体较为稳定,但在2018年和2019年有轻微的下降趋势,产值介于2015年和2016年之间,作为来年重点发展产业和政策扶持项目,渔业还需进一步加强。

2.1.3 生态现状 湾沚区在作为县城时,就力求打造和谐宜居的生态县城,党委政府对这方面要求严苛,以在城区和工业开发区之间建成东湖公园这一大型公园为例。公园总面积200hm2,陆地70hm2,水面80hm2,原本是一处内涝荒地,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原芜湖县历届党委政府带领全县人民,以义务劳动的方式,开始了东湖公园的建设。后因当时经济社会条件等因素,建设一度停滞。随着原芜湖县经济的快速发展,东湖公园的建设项目再度启动。2006年8月正式动工,投资4亿多元,前后历时5年。现今公园已成为芜湖县的“绿肺”,切实提升了城区的生态环境,缓解了由于工业开发区发展造成的废物排放影响。2020年10月9日,被生态环境部命名为第四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2.2 优势、劣势产业 本规划分析是基于湾沚区农业农村发展现状的,其优势劣势产业分析也是基于此项,工业、建筑业、外资等其他产业在本篇中不做分析,仅摘录统计年鉴数据做基本说明:

(1)芜湖县(现湾沚区)2019年全年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18.9%,其中,5000万以上项目投资增长26.7%。第一产业投资下降20.1%;第二产业投资增长63.0%,其中工业投资增长63.0%;第三产业投资下降0.3%,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3.6%(见图5)。全年销售商品房面积为82.0万m2,下降22.7%;商品房销售额51.6亿元,下降11.1%。

(2)工业生产方面:357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比上年增长12.5%,增加值增长9.5%。其中,“3+3”产业集群产值增长17.2%;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14.0%,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为37.3%;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长13.8%,增加值增长11.2%。

(3)建筑业方面:全年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49家,完成总产值70.5亿元,比上年增长18.1%;实现利润2.7亿元。房屋建筑施工面积350.4万m2,增长4.0%;房屋竣工面积210.3万m2,下降36.7%。

(4)市场消费和对外贸易方面: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5.8亿元,比2018年增长12.3%,全年进出口总额达44522万美元,比上年增长0.2%。其中,进口总额6777万美元,增长14.8%;出口总额37746万美元,下降2.1%;人均水准来看,据抽样调查显示,全年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684元,比上年增长10.0%,高于全国8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348元,比上年增长9.3%;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137元,比上年增长9.7%。

2.2.1 优势产业 (1)经济优势和政策优势:湾沚区基于较为优异的地理位置,经济发展过程中受长江三角区经济圈影响,经济发展较为迅速。作为离市区较近的原县区行政镇,湾沚区2019年全年实现财政收入49.1亿元,比上年增长4.9%。全年地区生产总值更是达到315.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0.4亿元,增长2.6%;第二产业增加值167.8亿元,增长10.3%;第三产业增加值127.2亿元,增长7.9%。

(2)农业产业优势:农业生产全年粮食种植面积30963hm2,比上年增加16hm2;粮食产量19.96万t,下降0.3%;油料种植面积4731hm2,增加169hm2;棉花种植面积1102hm2,增加78hm2;棉花产量910t,增长6.6%;油料产量1.4万t,增长4.4%;蔬菜产量16.7万t,增长8.9%(见图6)。肉类产量1.4万t,下降13.2%;水产品产量3.0万t,增长2.4%。

(3)生态优势:湾沚区依靠长江支流,2019年平均气温17.1℃,年均降水量893.2mm,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

2.2.2 劣势产业

2.2.2.1 林业产业整体发展水平较低 林业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林业发展是改善地区生态、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的重要手段。湾沚区有马尾松、黑松、金钱松、银杏、杨梅、桑、板栗、榔榆、槐、刺槐、山合欢、皂荚、臭椿、香椿、苦楝、油桐、乌桕、丝棉木、枣、无患子、泡桐、梓树、枫香、柿、杜仲、茶、油茶、毛竹、淡竹等。2019年全县森林覆盖率达24.32%,但总体林业产值并不可观,缺乏市场竞争力。

2.2.2.2 农林牧渔副产品开发不足 随着经济发展,湾沚区农林牧渔基本产值稳定发展,但其中间消耗较大,影响了资源的合理利用。各类副产品开发不到位,开发利用程度有限,如卷柏、木贼、凤尾蕨、海金沙、贯众、葎草等等野生中草药的开采利用、花卉林果的集体养育等。目前,湾沚区缺少现代化、规模化、特色化的产业,而这是开发当下时兴的文化小镇、生态农业等乡村振兴项目的“原石”。

2.2.2.3 农业现代化水平有待提升 在科技不断进步的当下,智慧农业已然成为不可忽视的话题。现今作为农业基础性项目,“互联网+农业”的模式,许多地区开放政策,推进农业工业现代化技术,有效地提升了农产品的质量。然而,湾沚区在机械化作业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如图7所示,除1999—2000年、2016—2020年,芜湖机耕面积有大幅增长外,在2018年甚至大幅下跌。农业现代化不完全等于机耕、机械化情况,但是机械化水平仍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农业现代化水平。就此方面而言,湾沚区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3 规划策略

3.1 优势产业方面

3.1.1 政策经济 随着社会发展,政策也在随之改变。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地方政策也在随着国家政策作出相应调整、积极响应。芜湖市政府加紧加强生态建设治理、建立健全农村基础服务保障机制、实施农村“三变”改革计划、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湾沚区有79村实施“三变”改革计划,确立“三立足”“四提升”“四强化”文化惠民工作,强调生态、文化、经济多方面的农村综合提升,切实增加农村居民收入、保障农户基础权益。

3.1.2 农业产业 湾沚区在农业产业部分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农村随处可见的水田、藕塘是水乡米市的典型配置。农业方面,湾沚区在科技化、信息化、现代化方面仍有不足,人为机耕看天收地是当下农民的主要收获方式。因此,为改善此类情况,今后一是完善更高标准的农田建设。湾沚区自身基础优异,因此也应有更高标准的要求。就当前农村常见的田耕路布局形式和其他水利配套设施效果来看,湾沚区农村还需建成更高标准的相对集中连片、格田成方的农田,路、桥、林、涵、田等农业水利设施配套提升。二是建设农业电商平台,紧跟时代步伐。当前世面流通的农业产业渠道缺少电商的加入,农户大多难以接受电子交易,认为“不靠谱”。通过“政府+电商+企业+农户”的电商平台搭建模式,有政府支持和入户指导,农户会相对容易接受此类发展生产的观念,增加销售渠道、提升实际收入。

3.1.3 生态环境 如前文所述,湾沚区力求打造和谐宜居的生态环境。湾沚区处于亚热带向暖温带交替的过渡地带,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本就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加之政府的扶持,今后应在充分发挥原有的生态优势、贯彻生态发展策略方面成效显著,有开发特色乡村旅游的潜力。如今,由于相关政策和政府的严格管控,全市农村在化肥使用总量上逐年递减,为提升生态环境、优化乡村条件做了贡献。除此之外,还需提升公民素养、普及生态文化知识,让居民从自身的根本意识上,自愿建设维护优良的生态环境。

3.2 劣势产业方面

3.2.1 林业及其他产业收益较低 芜湖市退耕还林工程建设从2002年开始至2006年结束,后续工作是巩固退耕还林成果。随着时间的推移,湾沚区也紧跟市政政策,积极响应造林策略,但由于地势缓和,造林收效不及其他城区。因此,为改善这一现状,就林业方面来说,除单一造林工程外,还需开发林业副产品、构建林业产业链,结合林业产出,提供适当的政府帮扶,再根据年末实际收益、林木效益,施行特色苗木培养,提升从业者的实际收益。一是发挥地域优势、发展林下产业和森林旅游。建设生态文明,核心就是转变发展方式。结合生态乡村旅游、成片生态林和林下空间的合理规划,将林业产业建设和生态经济建设结合起來,持续提高经济效益。二是加大林业产业投入、建设完整的产业链、扶植龙头企业品牌企业。合理投入是林业产业的重要保障,不同于其他可以当年看到收益的农业、渔业、牧业,林业想要建成规模往往需要数年时间。为此,政府帮扶、规范市场化管理、品牌带动效益不可或缺。

3.2.2 农副产品开发利用有限 湾沚区原本拥有的农副产品规模和种类有限,以茶(汀溪兰茶等山茶)、红卤(当地人偏好的卤菜是鸡鸭等的重要销售方向之一)、傻子瓜子、老鸭汤等为主,尚不构成更具规模、更完整的产业链。因此,为改善此类情况,今后一是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建设休闲农业生态农庄,引进信息化管理、开发新型农副产品普及和交易渠道。互联网信息化是当今社会宣传自身的最优选,这是一个“酒香也怕巷子深”的时代,在政府加大相关产业投资力度的同时,网上的宣传手段不可缺失。并且引进信息化管理,对产品售后有保障,可以有效建立良好的商业形象,留住顾客。二是建设建成规范化农业基地和农业规模化经营。规范化管理农业基地,建设可行标准,根据实际用地性质、土壤成分、水土环境,引用现行最佳种植方式、提升实际产量,切实保障参与农户的年收入。规模化经营,注重品牌效应,在提升产品收益的同时,规范化销售渠道,保障买卖双方的权益,形成合理的产业链、获得实际的产业效益。

3.2.3 农业现代化水平较低 现代农业的发展离不开信息化、现代化,农业信息化可以有效提供城市农业新的增长点,引用物联网、大数据等现代化技术实时监控管理,保障农产品安全售后,增加疫情期无接触式交易渠道。一是科技入户,引进科技人才。农户对快速接受新转变普遍具有一定的抵触心理,因此,做好农业科技化、现代化的前提,是本地农户普遍开始接受改变。引进高新人才,让农户切实看到科技带来的改变,一步步转变顽固思想,可以有效保障科技入户的实际效益。二是在农民接受转变之后,从农业配置到后期的交易渠道的改进,农业现代化不只是基于思想上的改变,还有后续在政府帮扶下,彻底将现代科技的福祉切实带给农户,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三是疫情当前,快速高效的无接触式贸易手段是降低农户损失的重要措施。现代化农业在销售、发货、售后等方方面面的服务上,可以最大化地减少农户与外来人员的接触。疫情稳定之后,这项现代化交易手段所积累的客户源不会消失,是农户补贴家用的不二选择。

3.3 生态建设方面 除上述继续发挥原有的生态优势,致力生态环保措施、贯彻生态发展策略外,发展现代生态农业园,融合“农业+旅游”理念也至关重要。

3.3.1 发展现代生态农业园 湾沚区一直在尝试建设小范围的现代农业产业园,然而有的农业园因知名度不足,难以对设施进行及时维护,导致设备老化、逐渐没落。为建设合适的、具有一定经济价值和生态效益的现代农业园,需要营造乡土景观特色、向现代多元化形式转变的特色农业产业园。当前,湾沚区稍有名气的农业园以桃林、玫瑰园、采摘园等形式居多,大多是通过朋友圈宣传活动吸引游客。但是这些“特色”并不是完全适应于湾沚气候环境的,以玫瑰园为例,观“玫瑰花海”曾兴起一时风波,然而实际到了农业园,玫瑰的长势并不足以称为“花海”,并且由于没有相关的文创产品、作物加工配套产业链,“花海”带来的经济效益并不可观。当前社会发展离不开互联网,但与此同时,产业的发展需要完整的规划设计和因地制宜的“特色”。为发展现代生态农业园,不能为了“生态”而“生态”,可以由点到面,从分散到整体,逐步构建配套体系,完善基础服务建设,推广自身优势,加强对特色着力点的把控。

3.3.2 促进生态乡村旅游 生态农业园构建完成后,下一步要推进生态乡村旅游、打造农业特色休闲游计划。湾沚区本身在2020年有开展“四好农村路”建设工作,对农村道路进行了全面的改扩建及维修,具备条件的镇和建制村实现100%通客车。这为建设乡村旅游点可达性创造了有利条件。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不及中心城区,以前的湾沚区部分乡镇的路面存在颠簸、过窄等问题。实施水乡旅游公路建设,可以有效提升道路通行环境,稳步推进乡村旅游建设。政府推行将道路建设与农村旅游、乡村振兴、人居环境整治等工作相结合,在路边种植各类绿植、放置具有文化特色的公交站牌,垃圾桶,打造农村最美旅游路、品质示范路。早在2019年,湾沚区六郎镇、红杨镇被授予“四好农村路”示范镇称号,湾西公路被授予省级“四好农村路”品质示范路,为农村贡献力量。湾沚区拥有发展生态乡村旅游的潜力,除了生态条件优渥,湾沚区历史悠久,现已发掘九十殿庙会、葛村山板龙灯、花桥渡采茶灯、妙因旱船、东门渡旱船等特色汇演活动。因此,这就更需要在政策扶持下,创建特色乡村休闲品牌产业、提升品牌形象和产品附加值。

3.4 人居文化方面 发展的最终受益者往往是居民本身,无论是生态环境还是便捷优质的服务,“尊重自然,以人为本”是许多规划设计的最优先考虑。当今社会,人口老龄化加重,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留守家庭子女教育缺失、老人养老困境的现象层出不穷。在湾沚区的农村也不乏此类情况,以下数据基于往年芜湖市全市范围人口统计数据(见图8)。如图8所示,在对1949—2019年芜湖市乡村人口变动情况做双周期移动平均线可以看出:建国初期,农村人口数量增加,随着时代发展,外出务工成为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养家糊口的重要来源,农村人口逐年递减,甚至略低于双周期移动平均线水平。

3.4.1 教育及留守问题 如图9所示,从最新数据往前推10年,并对图表同样做双周期移动平均线可以看出:近两年年末人口总数有轻微增长,但整体趋势仍是下降的。这对当下急需劳动力、人力的农村建设来说,是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从2019年农村劳动力的资源配置(图10)上看,只有41%的劳动力从事农林牧渔业。因此,为改善此类情况,今后一是提升人居文化之前,教育是必须要解决的问题。自义务教育以来,全国文盲率大大降低,但在农村,有高中学历的人群仍在少数,特别是留守在农村的35周岁以上人群。无论是辅导子女学习,还是自身的思想观念,教育的缺失很容易使人们思想固化,无法更好地提升自我。二是要想解决教育缺失问题,除了政府政策扶持外,还需社会舆论的正确引导,加强高等教育的思想宣传。作为不是一时可以改变的现状,多数留守妇女本能认为子女的教育问题与自己无关,并认为女儿多读书没有好处,教育相關的宣讲应该与在外务工的丈夫商议。就这种情况而言,适当利用舆论、如“同村的谁家女儿读高中了、上大学了能赚大钱”这类,留守妇女便会认为自己家的子女读书有前途,不读书会“低人一等”,从而乐意支持子女的教育。然而具体情况还应具体判断。

图10 2019年芜湖市农村劳动力的资源配置情况

3.4.2 农村文化建设 (1)农村文化建设的意义:当前农村基本社区建设已达到一定程度,社区居委会、党政干部在文化宣传方面具有一定的影响力。随着经济发展,农村家庭的恩格尔系数明显下降(图11),线性满足:

y=-0.9912x+2036.3

R2=0.9842

这也使居民对个人文化素养的提升和丰富业余文化生活有较为明显的需求;同时,也为进一步传承我国传统文化、弘扬当代文化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农村文化建设,甚至于农村特色文化建设是尤为必要的。

(2)农村文化建设最终是应作用于农民本身的,因此,就文化建设方面,结合湾沚区政府发布的相关政策,其具体措施是要做到立足于基础,即建设好阵地、基层一线,同时要把控好适宜的时间节点,丰富文化宣传方式、宣讲活动形式。按照“政府引导、多元发展、共同建设”的基本思路,基层建设应依托各镇文化站、村居文化服务中心等阵地开展,同时建立健全区镇(村)三级宣传工作者队伍,制定适用于当地的宣传工作方案。以下具体按照60周岁以下(不小于16周岁)和60周岁以上年龄段的宣传方式做细述:

对湾沚区农村抽样走访可知,无论是留守在家的妇女、小孩,还是在外务工的青壮年劳动力,60周岁以下人群对互联网、微信、抖音等的接受程度较高,69%的人群经常上网,几乎没有从来不接触网络的人群。因此,借助互联网、建立微信群、官方微博,利用时下流行的微视频、抖音、微电影等体裁多渠道、多形式进行宣传,效率较高,受众的接受程度和宣传效果也是最佳的。

60周岁以上人群除了外出务工的少数人外,对互联网的了解仅限于和子女通话,他们更愿意接受庙会、联欢晚会这类实际可以参与、感受的活动。因此,在合适的时间举办适宜的文化惠民活动是必要的。如在春节、中秋、五一、国庆等这类大型节日,提前到户通知并举办文艺汇演或其他公益性活动,编排含有政策宣讲、文化宣传性质的小品相声,可以有效提升文化宣传效果。

4 结语

现代农业规划发展是基于当前政策和时代发展实际情况作出的规划设计方案,湾沚区的现代农业规划是基于国家、市区、当地政府现行和预计施行政策的基础上。本文结合现有的统计数据,对湾沚区的优势劣势产业作出相关分析,探究发展方向。

(1)发展现代农业应以生态为先。建设生态农业产业园、发展农业林业规模化基地,建设具体的森林旅游、生态乡村旅游策略,将生态建设与社会、经济效益挂钩,提升农村服务水平、开发农户可转型岗位,为禁捕后和疫情期受影响的居民提供有生态价值的工作岗位、收入来源。

(2)现代化需要科技支撑。引进科技现代化产业、发展电商销售、在政府扶持的基础上,以科技带来更高效适宜的生产力,创造更高的经济价值。农户接受科技带来的优质效益,增加农田产出、个人收入,保障实际利益、开发新型贸易渠道,紧跟时代发展潮流,将高新科技带入家家户户。

(3)人居文化建设是政府对农户提供社会福利的保障,是提升公民素养的重要举措。湾沚区注重文化惠民工作建成图书馆、社区文化站若干,注重传统文化保留宣传,保障居民受教育程度和再教育情况,为农村留守家庭贡献一份力量。

湾沚区地理位置优异,社会经济发展迅速,是芜湖市辖内发展进步较快的县城之一,2020年“撤县为区”后,湾沚区的经济发展更进一步,市政府对其扶持力度也大大提升。当前,湾沚区工业产业园区为数万农村户籍的居民提供了工作岗位,每年的发展建设、春季招聘会都需要新鲜血液的加入。现代农业规划发展本就需要与时俱进的设计规划,当今世界对现代化的定义多种多样,但除了高危行业(机器人海下作业等),都将现代化的目光瞄准农业,毕竟“民以食为天”,农业现代化的程度、实际产业效益关系着国家经济发展。适合当地的农业规划,往往能最大化当地特色,带来巨大收益。在有着招商引资优势和发展农林牧渔优质潜力的当下,刚转为湾沚区的原芜湖县,定会迎来更好的明天。

作者简介:窦余嘉(1998—),女,安徽芜湖人,在读硕士,研究方向:农村文化和乡村经济发展。  收稿日期:2021-05-25

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N].人民日报,2020-02-29.

[2]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國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N].人民日报,2020-02-29.

[3]农业农村部.走中国特色现代马产业发展道路——农业农村部、国家体育总局有关司局负责同志解读《全国马产业发展规划(2020—2025年)》[J].畜牧产业,2020(11):21-23.

[4]梁明.农业农村部《全国乡村产业发展规划(2020-2025年)》(节选)解读[J].农村实用技术,2020(11):3-4.

[5]安徽交通广播.撤县设区!原芜湖县正式“切换”为湾沚区[EB/OL].http://www.jingxunwang.com.cn/information/article/index/52552,2020.

[6]王晓芬,陈义安,刘刚,等.“155战略”背景下南充现代蚕桑产业发展研究[J].四川蚕业,2020,48(02):1-5.

[7]张婵娟,尚虎平.农村基本公共服务“过犹不及”诱致的逆向不均等——面向东中西部24个乡村的实证探索[J].行政论坛,2020,27(06):146-153.

[8]郑曼莉.皖西革命老区加快区域新型城镇化建设路径研究——以安徽省六安市为例[J].现代营销(信息版),2020(03):171.

[9]李自聪,刘平书.镇沅县现代林业产业发展规划初步研究[J].林业调查规划,2020,45(03):97-100.

[10]张延平.水土保持在现代农业发展规划中的作用探讨[J].南方农机,2020,51(19):85-86.

[11]张博阳,卜月蒙.脱贫攻坚背景下农村公共服务设施优化研究——以张家口市张北县台路沟乡为例[J].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20,38(03):68-72.

[12]许湖滨,茶学萍.浅析银桥镇现代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农家参谋,2019(14):35,60.

[13]李旭冉,王云开,王未洁.“互联网+”开拓农业农村发展新思路[J].河南农业,2019(19):10.

[14]孟祥丰.“农业+旅游”融合视角下现代农业园区转型与重构研究——以宜兴杨巷现代农业园区发展规划为例[J].长江技术经济,2019,3(S1):121-125.

[15]陈丽娜,史佳林,李瑾.大运河天津段沿线现代农业规划开发思路与对策研究——以天津静海段为例[J].天津农业科学,2020,26(01):59-62.

[16]湾沚生活.被称为芜湖县城“绿肺”的东湖公园[DB/OL].https://www.sohu.com/a/241268778_100056445.

(责编:张宏民)

猜你喜欢

发展规划农村经济现状分析
我省冰雪项目发展规划及运动队伍组建和管理的研究
办公室人员尚需制定个人发展规划
生态农业视域下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道路探究
以电子商务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的相关思考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策略研究
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分析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