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彪炳史册的丰碑

2021-09-26陈向阳

档案与建设 2021年8期
关键词:大桥

陈向阳

引 言

筚路蓝缕,以启山林。1968年全面建成通车的南京长江大桥,是中国人首次依靠自己的力量在长江上建造的第一座双层式铁路、公路两用特大型桥梁,是国人心目中温暖的“民族记忆”和“国家记忆”,为后人留下了一笔巨大的有形财富与无价的精神宝藏。

上世纪70年代,周恩来总理曾自豪地告诉来访的国际友人:“新中国有两大奇迹,一个是南京长江大桥,一个是林县红旗渠。”南京长江大桥和红旗渠都是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红旗渠精神的研究和宣传起步较早,红旗渠纪念馆、红旗渠干部学院已经成为一个响亮的品牌,成为重要的党性教育场所和知名的红色旅游目的地。相比之下,南京长江大桥精神的研究和宣传尚有很多工作要做。

2018年,是南京长江大桥全面建成通车50周年,江苏省档案馆牵头联合湖北中铁大桥集团有限公司、南京市档案馆等单位,将分别保管在江苏和湖北两地、半个多世纪从未“合体”的南京长江大桥档案进行合作开发,共同研究开发出五个档案精神产品:一是建成南京长江大桥档案全文数据库;二是推出《南京长江大桥档案》丛书;三是合作拍摄五集电视纪录片《南京长江大桥》,在中央电视台第四频道国家记忆栏目播放;四是举办了国家记忆·南京长江大桥档案文献展;五是出版了南京长江大桥口述史。这些成果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

在组织实施南京长江大桥档案资源开发的过程中,我们从成千上万件尘封50多年的档案里,进一步认识了南京长江大桥、读懂了南京长江大桥,越来越清晰地感悟到南京长江大桥不仅是历史的“活化石”“凝固的档案”,而且也是未来的“指向标”。我们感到,在当前的国际环境和形势下研究南京长江大桥精神,合乎时宜且非常必要。总结提炼出具有经验性、规律性、历史性、启迪性的成果,从而进一步强化档案部门的资政辅政职能,发挥资政辅政作用,提高档案部门的工作层次、水平,彰显档案价值,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档案工作重要论述和重要批示精神的具体行动,也是以更高政治站位来认清档案部门政治责任、历史责任的重要举措。

一、天堑变通途——一代代中国人的伟大梦想

千百年来,长江一直是阻碍我国南北交流的一大天堑,这种情况在江面宽阔的中下游表现尤甚。南京作为长江下游的重镇,自古就有“长江锁钥,南北枢纽”之称,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如何在南京长江上架设一座天桥,便成了中国人孜孜以求的梦想。

公元1017年,宋太祖赵匡胤创造了有史以来成功地在南京长江江面上架设浮桥的一大奇迹。但浮桥作为军事用桥,不能长期使用。

1908年4月1日,由上海北站到南京下关火车站的沪宁铁路全线通车。1912年建成的津浦铁路,是纵贯中国东部地区的动脉,因长江阻隔,终止于南京江北浦口,南来北往的旅客和货物都要在南京换乘船只过江。

1912年,孙中山卸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后,致力于国家铁路建设,在他的《建国方略》中,計划在浦口建一条过江隧道。因经济、科技等诸多条件不允许,未能实现。1918年,北洋政府请铁道部顾问、法国桥梁专家在南京进行建桥的勘测,但没有结果。1930年,南京国民政府花10万美金,聘请美国桥梁专家华特尔对南京至浦口江面进行实地勘察,得出了“水深流急,不宜建桥”的结论。1933年,南京国民政府耗巨资从英国购买了火车轮渡船,以解南北交通燃眉之急,但轮渡“夜间不渡、大雾不渡、涨潮不渡、台风不渡”,使得铁路运输效率极低。

抗战期间,南京沦陷,日本侵略者出于对华侵略掠夺需要,计划在南京至浦口间挖长江隧道,并编制了方案图,未能实现。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还都南京,仍想建桥,终因国民党政府挑起内战,加之一味依赖欧美,最后计划付之东流。

二、梦想成真——概说南京长江大桥的建设过程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顺应人民期盼,要把“不可能”变成“可能”,开始了“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的宏伟壮举。

(一)决策和准备。轮渡的班次从50年代初期的每天20班提高到1958年的每天100班,但仍无法满足运输量大增的需求,连上海的煤炭供应都难以保证。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末期,中共中央决定尽早尽快建成南京长江大桥。中央首先选定在武汉架设大桥,连接京广线。1953年,铁道部根据政务院的指示,在武汉成立了大桥工程局,开始武汉长江大桥的建设筹备工作。1955年,在苏联专家的帮助下,武汉长江大桥开工建设。与此同时,大桥工程局开始为建造南京长江大桥收集资料。1957年9月,武汉长江大桥建成后,中央领导提出要在长江上依靠自己的力量建设南京大桥、宜都大桥、芜湖大桥。1959年,国务院根据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决定把原来长江三座大桥同时开工的计划,改为南京长江大桥兴建,芜湖大桥改轮渡,宜都大桥随三线建设再考虑。

(二)勘测和设计。1957年8月编就的《南京长江大桥设计意见书》中,提出了将南京地区长江南岸的下三山、煤炭港和宝塔桥三处地点作为南京长江大桥的候选桥址,并认为宝塔桥在江面狭窄段下游,两岸较稳定,距市区仅2公里,位置适中,优点较多,建议作为桥址。同时,建议南京长江大桥像武汉长江大桥一样,修建双层桥面,上层为六车道公路,下层为双线铁道。1958年9月,《南京长江大桥初步设计勘测任务书》完成。1959年1月,铁道部组织南京长江大桥定测,4月,中共八届七中全会讨论南京长江大桥建设问题,南京长江大桥设计图纸放在会场上供与会人员审看,获得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央领导的肯定。

(三)开工和竣工。在对南京长江大桥进行勘测设计的同时,大桥施工各项准备工作也紧张进行。江苏省、南京市对建桥有着极大的热情,中共江苏省委、省人民委员会和中共南京市委、市人民委员会对建桥事宜做了多次研究。经国务院批准,1958年9月,成立了南京长江大桥建设委员会,江苏省省长惠浴宇任主任委员,南京市市长彭冲、铁道部大桥工程局局长彭敏、江苏省委交通工作部副部长王治平任副主任委员。随后,为协调施工单位和地方的工作,1959年11月,江苏省和铁道部大桥局成立了南京长江大桥工程指挥部,大桥工程局党委第一书记兼局长彭敏任指挥,江苏省委常委、副省长周一峰任政委。南京长江大桥建设者也陆续来到南京。经过征地、拆迁、道路工程、供水工程、绿化工程等一系列前期准备,1960年1月18日,南京长江大桥9号桥墩钢围笼浮运下水,宣布南京长江大桥正式开工,建设全面展开。大桥建设者战胜了一系列艰难挑战,经过近9年的艰苦施工、不懈奋斗,铁路桥于1968年9月30日先行通车,公路桥于1968年12月29日竣工通车。

(四)桥头堡设计。南京长江大桥桥头堡的设计从中央领导到普通百姓都非常关心。1958年10月和12月,大桥局在武汉先后召开两次有关大桥的技术协作会议,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讨论全国17个单位提供的58个桥头建筑设计方案。这些设计方案千姿百态、五花八门,体现了当时国内建筑界最高的设计水准,也体现出当时百花齐放的创作自由,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建筑系32岁的青年教师钟训正的三面红旗方案,最终被周恩来总理亲自圈定。方案定下来不久,国家遭遇严重经济困难。1964年,铁道部决定缩减大桥建设投资,技术人员反复研究,提出将公路桥桥面由18米缩减为15米,暂铺单线铁道,同时按照不失原定风格的原则对桥头堡建筑方案进行修改。

三、中国脊梁——感知南京长江大桥精神

南京长江大桥既是一座自力更生的“争气之桥”,也是一座感天动地的“精神之桥”,更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重要精神坐标。

(一)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奋斗精神

南京长江大桥在建设过程中,无数难题横亘在前,施工技术难度之大、自然条件之复杂,在当时均堪称“世界之最”。加之国际国内环境影响,可谓困难重重、艰苦卓绝。

复杂的自然条件。南京地处长江下游,江面宽阔,一般都在1500米以上,下关和浦口之间最狭处也有1100米。此外,南京东距长江入海口仅400公里,终年受潮汐的侵袭和夏秋季节台风的影响,台风袭来时,江面风力可达10级以上。1960年1月,铁道部报送给国务院的《南京长江大桥初步设计意见》指出:“南京长江大桥是一座比武汉长江大桥更大更难修的桥,它的特点是基础深、技术新、桥高、工程量大。由于水深覆盖层厚,该桥基础深度达77.5米,超过曾经号称世界最深基础的美国旧金山海湾大桥。”

不利的国际形势。新中国成立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新中国实施封锁禁运,给我国国民经济的恢复发展带来巨大困难。为克服困难,中国更加注重挖掘内部潜力。一方面,通过土地改革和兴修水利,促进农业的恢复和发展,使粮食、棉花、烟草等农作物产量迅速提高,相继达到基本上满足国内需要的水平,不再依赖从西方国家进口;另一方面,大力开展城乡物资交流,积极扩大内需,为一时难以出口的外销产品找到出路,有效地化解了西方国家对我国出口产品的遏制。周恩来总理在总结这一阶段的斗争时说:“帝国主义者的‘封锁和‘禁运,正好被我们用以肃清在中国经济中的半殖民地的依赖性,缩短我们在经济上获取完全独立自主的过程,而真正受到损失的,反而是他们自己。”1960年中苏关系破裂,苏联陆续撤走在华专家、图纸和资料,停止供应设备。对此,党中央明确:有苏联专家在,干;苏联专家走了,也要干;要下定决心,克服困难,把南京长江大桥建起来。

国家经济困难。大桥尚未开工,国家就遇到了严重的经济困难。1961年,中央决定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许多重大建设项目停建缓建,大桥建设实施计划也进行了调整。在三年困难时期,南京长江大桥每年建设资金逐渐压减,大桥工人也精减上千人。经铁道部与江苏省委书记江渭清、省长惠浴宇等同志调研上报,周恩来总理指示有关部门要稳定南京长江大桥建设专业队伍,这支队伍才得以保留下来。南京市政府则保证了生活物资的供应,施工得以继续进行。1965年11月,大桥建设面临停工的危险。根据周恩来总理的指示,铁道部部长吕正操和副部长彭敏来南京调查,和江苏省领导、南京军区领导反复研究,确定了“简化、快通、耐用、准备挨炸,炸了再修”的原则。最后,周恩来总理指示,不停工,继续架设钢梁使铁路通车,公路及附属工程从简,尽量压缩投资。

“文革”干扰。“文革”初期,南京长江大桥建桥工地也陷入了动乱之中,从1967年9月到1968年4月,南京长江大桥一度处于停工状态,但绝大多数工人和技术人员顶住了压力,坚守工作岗位。

面对这些重重困难,“自力更生、奋发图强”成为南京长江大桥建设的指导思想,大桥建设者由无开始,从零跨越,靠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在天堑上架起飞虹。

(二)不屈不挠、创新创造的争气精神

自主创新是南京长江大桥的鲜明特点。南京长江大桥施工技术要求之高、难度之大,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均堪称“世界之最”。无论是在深水急流中的基础建设与施工、大跨度钢梁设计制造与架设、桥梁施工机械的制造方面,还是在特大型工程的科学组织与管理方面,都是横亘在前的一道道拦路虎。广大建设者坚持解放思想,大胆探索,勇攀科技高峰,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战胜了一個又一个施工困难,填补了诸多“中国空白”“世界空白”。1985年,“南京长江大桥建桥新技术”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有1800多项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创新创造的争气精神。

“争气钢”的诞生。钢梁是桥梁的骨架,关系到桥梁质量的百年大计,对钢材的力学性能和化学成分,要求非常严格。1960年,我国向苏联订购了1.399万吨钢材,这批订货于1961年4月进行验收时,质量严重不过关。最后,国务院做出决定,南京长江大桥钢梁所用钢材不再进口,由“共和国钢铁工业的长子”——鞍山钢铁厂试制。鞍山钢铁厂把冶炼南京长江大桥用的特种钢材,作为为国争光的神圣任务,工人和技术人员在一无经验、二无技术资料的情况下,日夜试验研究,闯过了重重难关,最终成功炼出16锰钢。从1963年开始,鞍山钢铁厂为南京长江大桥提供了1.4万吨16锰钢材。16锰钢也被称作“争气钢”,至今仍广泛应用于桥梁船舶。

自浮式钢筋混凝土沉井技术。大桥江心部分的4、5、6、7号桥墩基岩强度低,主持大桥现场设计的曹祯经过反复试验,首创自浮式钢筋混凝土沉井技术,解决了这个难题。确定使用沉井技术后,曹祯代表大桥局,向曾帮助中国设计武汉长江大桥的苏联专家西林介绍了这个方案。西林听完后,拍着桌子说:“你们这样是肯定不行的,沉井技术根本不适用南京长江大桥。多瑙河上用过这种技术,就失败了。”西林的意见虽然得到了充分重视,但多次试验之后,我方仍坚持自己的方案。浮式沉井的实践运用,解决了在深水软弱岩层上修建大型基础工程的一大难题。此后,多座国内外特大桥梁基础施工中,都采用了这一技术。20多年后,当西林再次参观南京长江大桥时,对中国桥梁专家说:“过去我给你们当老师,现在你们是我的老师,你们的水平已经超过了我们。”

深潜水技术。潜水工是大桥建设中的一个特殊工种,在水下高压情况下进行作业有很多特殊要求。在建设正桥6号桥墩时,桥墩沉井底部清岩工程的潜水作业遭遇困难,潜水深度需要达到66米,而60米是当时国际上公认的潜水极限,超过这个深度可能会对潜水员生命造成威胁。上海海军医学研究所的技术人员经过周密测算,提出了包括7个深度、24个潜水作业时间的“44~66米吸氧水面潜水减压法”等潜水方案。以胡宝玲为代表的潜水员突破设备极限和下潜极限进行深潜作业,与海军部队潜水员一同进行了循序渐进的加压锻炼和水面减压训练、携带氦氧气深潜等多项试验,获得成功,有96人次深潜水达到69至71米,最深下潜77.13米,未出现一例减压病症和潜水事故,谱写了世界桥梁史上的深潜神话。3号墩最深的钻孔达82米,潜水员采用氦氧混合气体,下潜82米进行基底检查,创造了建桥史上深潜最高纪录。“吸氧水面减压表”等各种潜水方案,于1987年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

(三)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使用了50多年,南京长江大桥的雄姿并不因为其“高龄”而稍显褪色,今天仍是连通长江天堑的交通大动脉,这得益于大桥建设者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一切经过试验。南京长江大桥的建设从立项到选址、规划、设计、施工等,都要经过反复研讨、勘测、论证、试验。大桥建造伊始,建设者牢固树立“精心设计、精细施工,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理念,“一切经过试验”成为钢规铁律。南京长江自然条件复杂,但大桥建设者越是困难越要坚持科学施工,时间再紧也要做试验墩。正桥9号桥墩与南边大桥头堡之间的江滩上,有一个废弃桥墩,它就是建造南京长江大桥的功臣——试验墩,它的建成,为桥墩建设提供了许多详细、精准的数据,是南京长江大桥建设的“无名英雄”。如今,这个试验桥墩依然默默矗立在长江边,向人民诉说着“一切经过试验”的大桥故事。

155万多颗铆钉。南京长江大桥共有155多万颗铆钉,铆钉铆合得好坏,直接关系到钢梁架设的质量好坏。建桥过程中,一个班5个人为一个铆钉小组,由枪手、副枪手、烧钉手、顶钉手和喂钉手组成,枪手专门负责铆钉,副枪手协助枪手,烧钉手负责把铆钉烧软,喂钉手则迅速将烧得通红的铆钉外面的氧化皮刷掉,并把钉子喂进钉孔,顶钉手顶住钉子尾部,枪手在外部把钉头铆实。这几个步骤环环相扣,对时间、精度和默契程度要求很高。为达到要求,铆工们夜以继日苦练。在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大桥上点起鼓风机的炉子,把生铁烧红,这边工人甩上去,那边工人接过来迅速插进去,工人们用那个时代无缝焊接技术的土办法,用155万多颗铆钉将长江大桥的钢桁梁结结实实地联结在一起。2016年,南京长江大桥大修时,人们惊奇地发现,155万颗铆钉大部分完好无损,每1000颗里只有4颗需要更换。

不留一丝隐患。“质量不行就推倒重来”是大桥人始终秉持的理念。在引桥基础工程建设时,一度出现急于求成的现象,对此,工程指挥部当即要求把南岸引桥两个问题比较严重的墩座炸毁,不留一点后患。这件事在大桥职工中引起巨大震动。此后再没出现类似问题。1969年9月21日,毛泽东主席视察南京长江大桥,问南京军区司令员许世友,大桥能不能过坦克、符不符合战备需要。许世友一时答不上来。第二天,许世友就报请总部批准,决定调动坦克部队检验大桥承载。4天后,一个坦克团就抵达北桥头堡,118辆坦克和60余辆各种型号的汽车呈一路纵队排开,绵延近10公里。上午11时,车队全部安全通过大桥桥面,桥身桥面没有任何开裂或损伤。1970年,捷克斯洛伐克在布拉格建成了长600米的鲁斯尔赖大桥,也调动110辆坦克列队通过大桥检验质量,结果却发生了桥身桥面开裂的事故,50多人因此被撤职。正是技术人员的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保证了南京长江大桥成为写在新中国发展历史上的标杆工程。2013年5月12日凌晨,万吨海轮“鑫川8号”碰擦南京长江大桥的桥墩后,在大桥下游3.5公里处沉没。经检查,南京长江大桥桥墩仅受了点“皮外伤”,安然无虞。大桥建成50余年,被撞30多次,都因质量过硬化险为夷,被老百姓亲切地称为“桥坚强”。

(四)敢于拼搏、勇于牺牲的奉献精神

大桥建设者为能参与这项国家工程而骄傲自豪,“人生难得几回搏”是他们共同的心声,“拼命三郎”是他们共同的称号,“不怕牺牲,争取胜利”是他们共同的誓言,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

倒在大桥工地的桥梁泰斗。梅旸春是南京长江大橋第一任总设计师,毕业于清华大学,后赴美深造,获硕士学位,参与设计建造了钱塘江大桥、澜沧江大桥等工程,主持设计建造了武汉长江大桥,被称为桥梁泰斗。1958年,梅旸春任大桥局总工程师,是南京长江大桥的总设计师,他全身心投入这座国人自己设计、自己施工的长江特大桥的建设之中,广泛查找资料,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讨论,经过集思广益,最后形成了大桥整体设计方案,推动大桥的顺利施工。由于大桥工地生活非常艰苦,工作节奏非常紧张,梅旸春身患多种疾病,特别是高血压病经常复发,但他始终坚持在一线。1962年,就在桥墩相继出水,大桥工地一片火热的时候,梅旸春却倒下了。当时北京专门安排著名专家前来治疗,梅旸春的爱人和子女也从北京赶来探望。在他病情稍微好转时,组织决定送他回北京休养。行前,梅旸春执意要再看一眼最牵挂的南京长江大桥施工工地,但遗憾的是,当晚,他在南京与世长辞。去世时,他说的最后一句话是:“老天爷为什么这么恶,不让我建完大桥。”

誓与沉井共存亡。1964年9月,受长江秋汛洪峰的影响,正在施工中的4号墩、5号墩沉井出现了大幅摆动,最大摆幅达58.6米,一天之内崩断边锚绳7根。面积接近篮球场、重量达7000吨、足有7层楼高的沉井悬浮体,以3分钟的周期,二三十米的摆幅,在江心摇荡,随时面临倾覆、桥址报废的巨大危险,这种险情在建桥史上从未有过。建桥工人以“人在沉井在,誓与沉井共存亡”的英雄气概投入抢险。工人们冒着生命危险,组成突击队、敢死队,冒着生命危险在洪水中奋力抢险,连续奋战了一个多月,进行了艰苦卓绝的连续作战,最后终于化解了险情。摆动时间达1个月、摆动次数1.3万余次、先后断过12根锚缆的5号墩沉井在10月19日终于被稳定住。4号墩浮式沉井也在11月6日停止摆动。

(五)凝心聚力、众志成城的团结精神

南京长江大桥是举全国之力完成的伟大工程,其顺利完工是全国人力物力财力集中汇聚的结果,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具体体现、生动呈现。

1958年至1959年召开的3次南京长江大桥建设科学技术协作会上,全国30多家科研院所的200多名顶尖建筑专家一起共商建桥大计,设计方案是“集体智慧的产物”。鞍山钢铁公司、山海关桥梁工厂和中科院技术科学部等20多家企业、院校和科研机构,参加了大桥的设计、施工和科学研究工作。

大桥的建设者除了來自北京、上海、天津、广东、辽宁、安徽和江苏各地的工人,还有南京军区部队官兵。1968年3月21日,南京军区抽调第60军179师(“临汾旅”)536团2营开赴大桥工地。官兵一到工地就和工人们一起奋战。6月1日上午,时任南京军区司令员、江苏省革委会主任兼大桥建设委员会主任许世友来到大桥工地,宣布为了保证大桥在预定时间顺利通车,决定抽调南京军区部队前来支援大桥建设,并让中国人民解放军护桥部队立即进驻大桥工地。

为确保铁路桥能在1968年国庆节前通车,大桥工人和支援建设的解放军战士日夜奋战,南京市民、大中专学生和企事业机关单位职工蜂拥而至,大桥工地每天人山人海,人声鼎沸,红旗招展,广播喇叭声、机械轰鸣声、劳动号子声、欢歌笑语交织在一起,七八月间,平均每天有3万多人在工地上挥汗如雨,最多时达5万余人。有一天,已是深夜11点多钟,一些女中学生,自带干粮,从城内步行来到大桥工地,要求参加义务劳动。她们对工地负责人说:“我们就要到内蒙古去插队落户了,请允许我们在出发前,为长江大桥贡献一点力量吧!”她们在工地上整整干了一个通宵。

建设南京长江大桥,不但有南京广大市民倾情倾力支援,而且可以说是举全国之力:大桥的钢桁梁是山海关桥梁厂研制生产的优质低合金桥梁钢,正桥钢梁上“伟大领袖毛主席万岁!”几个红色大字,每个字重8吨,也是山海关桥梁厂加工制作的;南堡由江苏一建建设,北堡由驻军“临汾旅”建设;工农兵雕塑由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师生设计完成,他们在金陵船厂搭的棚子里日夜奋战,雕好了再上桥安装;桥上的栏杆由江苏无锡某厂加工生产;栏杆上的雕花板是由南京晨光厂制作的;桥上人行道上铺设的地砖是鞍山的;桥上的兰花路灯是北京生产的,他们不仅制作好,还派人来工地指导安装;桥面上采用的优质高强螺栓是上海提供的;大桥上采用的全部高强钢丝是天津生产的……

南京长江大桥修建期间,经历过数次缩减开支、缩小规模的调整,桥头堡是重点缩减对象,当时连施工图纸都没有。1968年8月,大桥铁路桥通车前一个月,桥头堡建筑是最难啃的硬骨头,堡体共十层,相当于民用建筑24层楼高,南北桥头堡共用木材2400立方米、钢筋419吨、混凝土3020立方米。9月2日,承担桥头堡施工任务的部队官兵和建桥职工共同召开了誓师大会。9月9日,南京军区抽调工兵第2团参加大桥和火车站工程建设。大桥建设人员发挥聪明才智,想尽各种办法加快施工进度,确定了多工序立体施工的科学方法。军民合力加快进度,桥头堡以每天一层的惊人速度向前推进,原本需要2个多月完成的工期,只用28天就奇迹般地完成了。

经过全国人民团结奋斗,1968年9月30日,南京长江大桥铁路桥正式通车。1968年12月29日,南京长江大桥公路桥正式通车,第二天的《人民日报》在头版用三分之二的篇幅报道了通车盛况。横跨长江两岸的南京长江大桥,是全国人民众志成城、团结一心凝铸的中国脊梁。1981年6月27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一致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评价南京长江大桥是党领导下取得的重要成就。

四、历史丰碑——大力弘扬南京长江大桥精神底蕴

当我们回溯南京长江大桥筚路蓝缕的建设历程,建设者们用忠诚和热血凝结蕴育的南京长江大桥精神,镌刻出共和国一个时代的辉煌印迹,随着时间的推移历久弥新。在今天应对百年变局、实现民族复兴的关键时期,我们要通过学习党团结带领人民天堑架飞虹、建成南京长江大桥的光辉历史,不断弘扬南京长江大桥精神,奋力书写“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的新时代答卷。

(一)大力弘扬南京长江大桥精神,就是要始终坚定不移地坚持党的领导。长江天堑架大桥的千年梦想,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终于成为现实。这是党引领人民披荆斩棘、砥砺奋进,绘就波澜壮阔、气壮山河历史画卷的真实写照,也深刻昭示我们: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根本的保证是党的领导。建党100年来的成功实践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浴血奋战、艰苦创业、改革创新伟大事业的引领者、掌舵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强领导核心,是中国人民的坚强主心骨。正是由于我们始终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这个根本和关键,中国这艘巨轮才得以破浪前行、扬帆远航。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原则问题。在新时代继续前进的道路上,我们必须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保持高度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切实做到头脑清醒、立场坚定、行动坚决,始终不渝地听党话、跟党走。

(二)大力弘扬南京长江大桥精神,就是始终坚定不移地树立正确党史观。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他还指出:“我们党领导的革命、建设、改革伟大实践,是一个接续奋斗的历史过程,是一项救国、兴国、强国,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完整事业。”不论发生过什么波折和曲折,不论出现过什么苦难和困难,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史,是党团结带领人民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不断进军的历史,是中国近现代以来历史最为可歌可泣的篇章,是中国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基础。这个历史是连续的、承继的,不能割断。既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也不能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改革开放前30年的社会主义实践探索,南京长江大桥、红旗渠等许多重大工程的建成,“两弹一星”等重大项目的试验成功,为改革开放后的社会主义实践探索积累了比较坚实的物质基础和政治条件,也使我们在世界民族之林立下足、站稳脚跟,赢得了发展空间,提供了安全保障。改革开放后社会主义实践探索是在总结前30年建设发展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接力前行、改革和发展的。应当说,新中国成立后30年的成就,是在几经战争炮火的废墟上,在千疮百孔、一穷二白、百废待兴的条件下,在帝国主义对我们全面封锁、打压的形势下,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牺牲自己对物质的追求和享受,勒紧裤腰带,节衣缩食、艰苦奋斗,大力发展民族工业、大力兴修农业水利、大力建设基础设施,这些历史性伟大成就都是举世瞩目、世人称赞的。忘记了这些、否定这30年的发展成就,就是否定党的领导、否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丰功伟绩、否定人民的奉献牺牲和伟大创造。我们应该看到,社会主义的发展和资本主义发展最本质的区别,资本主义是靠疯狂的侵略、血腥的掠夺完成资本的积累,社会主义国家不可能走这样一条道路,我们只有用自我牺牲精神来奠定物质基础。所以说,我们特别感激、感恩老一辈“一代人吃了几代人的苦”的牺牲和奉献。如果看不到这一点,就是历史虚无主义。南京长江大桥精神是在最贫弱、艰苦的条件下淬炼而成的,她和“两弹一星”精神、“红旗渠”精神一样,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瑰宝,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要求,树立正确党史观,认真学习好、开展好“四史”宣传教育,正确地看待改革开放前30年和改革开放后40多年的历史,沿着正确的方向和道路前进。

(三)大力弘扬南京长江大桥精神,就是要始终坚定不移地强化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思想。南京长江大桥是在几乎“山穷水尽”的境地中建成的,是自力更生、不等不靠、克服千难万阻得以建成的。从革命戰争年代的“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再到深化改革开放新时代的“自力更生、奋发图强”,都充分表明,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是我们党一以贯之的价值追求,是永远都不能丢的光荣传统。无论经济怎样发展、形势如何变化,都不能期望依靠别人来实现自己的梦想,更不能拄别人的拐棍走我们的路,必须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来做前行的注脚,既要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也要大力弘扬包括南京长江大桥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等在内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在一代代的接续奋斗中,跑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加速度”,书写出一份份优异的“中国答卷”。当今时代,世界形势错综复杂,瞬息万变,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崛起抱有深深敌意,对我国围堵封锁,从政治、科技、军事、经济等多方面不断向我国发难,蛮横无理地打压中国,严重干扰我们的发展步伐。在这样的形势下,继承和发展南京长江大桥精神就显得尤为重要。

(四)大力弘扬南京长江大桥精神,就是要始终坚定不移地勇于创新创造。南京长江大桥的建设史就是一部持续填补“中国空白”乃至“世界空白”的科技创新史。英雄的大桥建设者知难而进、迎难而上,大胆创新、勇创一流,用智慧和技术创造出了人间奇迹。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都曾强调过科技创新的重要性,他还多次提到要掌握核心技术,并指出核心技术受制于人是最大的隐患,而核心技术靠化缘是要不来的,只有自力更生。2021年5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总书记指示要求,正视与发达国家存在的差距,既要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引进先进技术,更要大力弘扬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优良传统,清醒认识到核心技术等不来、买不来、求不来,只能凭自己干出来。审视当下,面对原始创新和基础研究的突出短板,更要勇闯科技创新的“无人区”,勇于攻克前进道路上的一个个“娄山关”“腊子口”,占据制高点,拿出更多经得起历史、时代和人民检验的“中国智造”“中国创造”,赢得发展的引领型优势。

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南京长江大桥在中国建设史上,是一面永不褪色的旗帜、一座岿然屹立的丰碑。南京长江大桥精神是党领导人民追梦路上战胜各种困难险阻、不断夺取新胜利的宝贵精神财富和强大思想武器,必将融入所有中华儿女的血液中,不断激励我们在新时代跨越各种新的“天堑”和“天险”,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彼岸昂扬奋进,也必将激励我们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在“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中担当作为,共同创造“强富美高”新江苏的美好未来。

猜你喜欢

大桥
相关论
逃跑的大桥
数鸭子
我为海峡画大析
港珠澳大桥通行全攻略
彩虹桥
野狸岛望港珠澳大桥
珠澳大桥使用人次创开通以来新高 27日达5.9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