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篮球项目特征的“学、练、赛”一体化教学设计例析

2021-09-24钟恒炳

体育师友 2021年4期
关键词:例析篮球教学设计

摘 要:以“三年级第一学期《多种形式运球活动方法及综合活动(行进间运球)》单元及此单元第三课次设计”为例,对基于篮球运动项目特征的 “学、练、赛”一体化单元和课时教学设计进行探讨,提出“学、练、赛”一体化教学设计与实施要做到科学有效,重视教学目标制定的科学性,关注课堂教学实施模式与练习方法,巧妙运用单元和课时设计的教学策略,丰富多样化的练习形式。

关键词:篮球;项目特征;“学、练、赛”;教学设计;例析

中图分类号:G807.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6-1487.2021.04.004

运动项目特征是指一个项目或项群区别于其他项目或项群的显著标志与典型表现,这些显著标志与典型表现从不同侧面反映了该项目或项群的本质属性 [1] 。有学者根据运动项目特征把运动项目分为两类,一类称为封闭型运动项目,另一类称为开放型运动项目。篮球运动是一项身体对抗性强的项目,双方团队通过“运、传、投” 等各项篮球技术,以比赛规则为依据,双方进行相互对抗,最后以得分多少判定胜负的开放性运动项目。篮球运动具有以下项目特征:一是各运动技术,如“运、传、投” 等技术既有单一性,又有组合性;二是此项目对抗性强,完成各技术动作会受到对方的干扰;三是运动项目具有团队合作性,运动时要充分考虑“环境”因素;四是项目对体能要求较高,运动在频繁的攻防转换和体能消耗中完成;五是运动项目要求技术与战术相互融合,在遵循规则的前提下开放运用。文章以“三年级第一学期《多种形式运球活动方法及综合活动(行进间运球)》(以下简称行进间运球)单元及第三课次设计”为例,探讨基于项目特征的“学、练、赛”一体化教学设计。

1 水平二(三年级)第一学期《行进间运球》单元“学、练、赛”一体化设计分析

三年级第一学期“多种形式的运球活动方法及综合活动”教学单元的主要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学会五种以上的运球动作,如听信号原地运球、高低运球、行进间运球、合作行进间运球、看信号行进间运球、按路线行进间运球、行进间运球比快等。其中,“行进间运球”是此单元教学的重要技术动作,所以在单元教学的每一课时中应重视“行进间运球”的技术教学。“学、练、赛”一体化单元教学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学习掌握“技术方法”,经反复练习动作技术和增加相关体能练习来固化运动技术,把学到的运动技术运用到比赛和游戏中。该单元按“技术、体能、运用”三个维度构建单元策略设计[2],设计技术维度 1 课时,体能维度 2 课时,运用维度 2 课时。“三个维度”中的技术维度是“学”的阶段——学习技术阶段,体能维度是“练”的阶段——练习技术发展体能,运用维度是“赛”的阶段——游戏或比赛运用,实现单元教学设计“学、练、赛”一体化。

此单元“学、练、赛”理念下的“行进间运球”一体化设计,注重篮球技术的项目特征,让学生在多练、多用中掌握技术、发展体能、学会组织游戏和比赛。单元的课时量安排注重多练、多赛,让学生在练习中发展体能、固化技术,在比赛或游戏中运用技术,达到技术动作自动化运用的目的。

2 行进间运球的练习方法2:《行进间慢跑运球》课时设计分析

行进间运球的练习方法2:《行进间慢跑运球》是三年级《行进间运球》单元第三次课,针对该课的项目特征进行“一体化”教学设计分析。

2.1 教学过程简述

导入阶段:课堂常规;队列练习:持球四面转法。模仿热身阶段:篮球球性练习;多种形式的运球+认识球场线。学练参与阶段:行进间运球慢跑;行进间运球+对抗(先礼后兵);游戏:行进间运球+投篮过线+接触地反弹球。放松整理阶段:持球放松拉伸活动;课堂小结及收还器材。

2.2 基于项目特征的本课“学、练、赛”一体化设计分析

2.2.1 教学过程设计符合籃球运动的项目特征该课属单元教学的第3课次。在复习原地运球、行进运球的基础上,通过自主探究、合作练习及游戏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在运球对抗、运传投组合练习、比赛等情境中学会行进间运球的技术要领。设计既符合篮球项目单一技术学习的策略——课堂以行进间运球技术学习为重点,又符合篮球技术组合教学的策略,让学生在学会行进间(慢跑)运球的基础上进行运球对抗、运传投组合比赛等,培养学生在对抗比赛中的“抗干扰”和综合运用能力。

2.2.2 教学过程设计符合“学、练、赛” 一体化教学的思想该课教学从复习已学原地运球、传接球技术开始,新授学习内容——行进间运球(慢跑)后让学生尝试运用行进间运球+对抗的练习,最后以综合运用“运传投”练习、比赛结束。用复习、学习、练习运用、比赛的一体化学习模式开展教学,体现了“学会”——行进间运球,“勤练”——慢跑直线运球、组合运球+二人(四人)对抗练习、行进间运球+投篮过线+接触地反弹球练习,“常赛”——运、传、投接力比赛等一体化教学的思想。

3 基于篮球项目特征的“学、练、赛”一体化设计的思考

“学、练、赛” 一体化教学设计与实施过程要做到科学有效,需要关注教学目标制定的科学性,关注课堂教学实施模式与练习方法,巧妙运用单元和课时设计的教学策略,丰富的多样化练习形式。

3.1 教学目标制定要体现“条件、行为、标准”三要素

教学目标的达成与否是评价一节课有效性的重要指标,也是落实“教会”理念的依据。教学目标中的“条件、行为、标准”指什么呢?条件可以指在某种学习方式和环境下,比如在小组合作、双人合作,个体练习中等。案例所指的条件是在“慢跑中”进行行进间运球,这里所指的“行为”就是行进间运球,提高难度的练习为“运球慢跑加投球过线”,达到的“标准”是“提高控球能力”,能在熟练运球中做“对抗”“组合其他篮球技术”的练习。

3.2 巧妙实施“学练三个一”的教学模式与练习方法

“学练三个一”的教学模式是实施“一体化”教学的方法和策略之一,指每堂体育课中须进行“单一的身体练习”“以单一身体练习为核心的组合练习”“开展以单一身体练习为主的游戏或比赛”三项内容。案例中的“学”一项身体练习技能是指学会慢跑状态下的“行进间运球”技术。根据篮球项目的特征,“行进间运球”技术的掌握需通过学生的反复练习才能形成,“练”——“组合练习、游戏或比赛”是强化某项“身体练习”的学习,“赛”——“运球+对抗、多种篮球技术组合游戏比赛”等练习方法还促进“运球方法”的掌握。课堂教学实施以“学”——单一的身体练习、“练”——组合练习、“赛(评)”——组织比赛或游戏,对所学知识进行评价等教学方式,达成“教会、勤练、常赛”的目标。

3.3 用“技术、体能、运用”三维度构建单元策略进行单元设计

为突破“技术线”构建单元的思路,保证体育课“传授运动技术”的前提下,体现“技术、体能、运用”三维度构建单元的全面性和育人性。“技术”维度的课突出教材内容中“身体练习”的方法学习;“体能”维度的课以开展“身体练习”的技术方法练习发展学生的体能,以巩固、提高“身体练习”所需体能的方法开展练习;“运用”维度的课以结合生活(运动环境)、项目特征,帮助学生们建立运动的生活经验或构建“实战环境”。行进间运球的练习方法2:《行进间慢跑运球》为“三维度”构建单元中的“体能维度”练习课,设计意图是让学生在“慢跑运球”的多种练习中发展体能,通过“多种组合的篮球技术”游戏和比赛发展学生体能,根据篮球的项目特征培养学生的“运用”能力。

3.4 改变动作学练的模式、环境、任务,设计多样化的练习形式

动作技能形成的标准主要指动作规格的达成度和操作的熟练程度。为了促进动作技能的形成,在学练过程中发展体能、学会运用,解决反复操练引发的“枯燥”现象,达成“学、练、评(赛)”一体化的体育教学目标。篮球教材中运球练习方法的学练多样化设计(表2)。

篮球运球动作作为一项开放性運动中的主要技术,教学时,教师不但要强化该技术教学,更应该把它置于一定的环境中加以练习和运用,通过练习和运用,学生所学练动作才可能得以固化和自动化。基于项目特征的“学、练、赛”一体化教学设计,要用“技术、体能、运用”三维度构建单元的策略去设计教学单元,从 “学练三个一”角度去构建丰富的课堂教学。课堂教学中,要强化教师的“教”,注重学生的“练与赛”,实现“学、练、赛”在体育课堂教学上的一致性,让体育课堂“一体化”设计思想真正发挥育人作用。

参考文献:

[1]田麦久,麻雪田,黄新河,等.项群训练理论及其应用[J].体育科学.1990(12):29-35+94.

[2]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浙江省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指导纲要[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19.

收稿日期:2021-05-08

作者简介:钟恒炳(1976-),男,浙江慈溪人,本科,高级教师

研究方向:小学体育教学

猜你喜欢

例析篮球教学设计
基本不等式求最值的例析
快乐篮球进山乡
拍篮球
例析高考中的铁及其化合物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一次函数增减性应用例析
等差数列的性质及应用例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