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肠道菌群、氧化应激及T淋巴细胞平衡的影响

2021-09-24徐兴华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1年17期
关键词:活菌片双歧颅脑

徐兴华

颅脑损伤尤其是重型颅脑损伤具有极高的致死率和致残率,是神经外科的常见疾病[1-2],根据病人病情采取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由于机体损伤后处于应激状态,极易发生神经、免疫紊乱,导致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易发生细菌感染,严重影响治疗效果,因此,改善病人免疫功能紊乱状态,对于病人病情转归具有重要意义[3]。近年来,有研究认为,改善肠道菌群紊乱可促进机体免疫功能恢复,降低临床创伤感染率[4]。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是一种厌氧菌与需氧菌结合而成的复合微生态制剂,可改善肠道菌群失调,常用于腹泻、消化不良的治疗[5]。本研究观察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肠道菌群、氧化应激及T淋巴细胞平衡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108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54例,男30例,女24例;年龄22~58(41.23±5.71)岁;颅脑损伤原因:钝物重击19例,车祸24例,高处坠落7例,摔伤4例;伴有肋骨骨折3例,上下肢骨折12例,血气胸2例;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lasgow Coma Scale,GCS)评分为5~8分。观察组54例,男32例,女22例;年龄21~59(40.78±5.94)岁;损伤原因:钝物重击20例,车祸26例,高处坠落5例,摔伤3例;伴有肋骨骨折2例,上下肢骨折15例,血气胸3例;GCS评分为5~8分。两组病人年龄、性别、颅脑损伤原因、并发症及GC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①符合《神经外科学》[6]中关于重型颅脑损伤的诊断标准,并经临床和脑磁共振成像(MRI)或脑CT检查确诊,且均为闭合性颅脑损伤;②损伤后12 h内入院,有明显的颅脑外伤;③年龄20~60岁,GCS评分5~8分,且无其他重要器官障碍者(心、肺、肾等损伤或功能障碍);④病人和家属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1.3 排除标准 ①合并其他部位严重损伤,需要进行其他手术治疗者;②因大量出血休克病人;③合并血管或内分泌疾病病人;④合并严重器质性消化道疾病病人。

1.4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抗感染、神经营养、吸氧、降颅内压、维持电解质平衡、保护神经细胞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杭州远大生物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国药准字S20060010,规格:每片0.5 g)治疗,每次3片,每日3次,两组均连续治疗30 d。

1.5 样本采集 ①分别于治疗前后收集病人晨起自然排出的尾便(10.00±5.00)g于厌氧袋内,30 min内送至检测室,检测两组病人治疗前后肠道菌群变化情况。②分别于治疗前后抽取病人外周静脉血3 mL,肝素抗凝,检测病人T淋巴细胞(TH1、TH2、TH1/TH2)。③分别于治疗前后抽取病人空腹肘静脉血4~5 mL,离心分离提取血清,-80 ℃环境下低温保存,检测血清炎性因子、氧化应激指标。

1.6 检测指标及方法 ①采用日本光冈氏法检测两组病人肠道菌群变化:取尾便1 g,加入稀释液4 mL 于无菌EP管,振荡器震荡1 min,成匀浆;另取无菌EP管8支,各加入1.8 mL稀释液。取第1只EP管混匀液0.2 mL至第2只EP管中,震荡混匀,按10倍连续稀释依次将上述混匀夜稀释到10-8,取不同稀释度标本液50 μL分别涂抹于不同培养基上,检测肠道菌群。需氧菌于37 ℃恒温培养箱培养1~2 d,厌氧菌于37 ℃厌氧箱培养2~3 d,分别鉴定肠道各菌群变化。②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两组病人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包括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及白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水平,试剂盒采用北京晶美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生产的ELISA试剂盒。③采用单细胞内细胞因子染色酶联免疫斑点法检测两组病人TH1、TH2数目及TH1/TH2变化,用淋巴细胞分离液吸取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并调细胞浓度至1×105/mL,分别取1×103个细胞于2支离心管中,处理后分别加入TH1、TH2一抗于暗处室温孵育15 min,再分别加酶标二抗暗处室温孵育15 min。反应后依次洗涤、固定,显微镜下计数200个细胞,计算着色阳性细胞百分率。④分别采用硫代巴比妥酸法和放射免疫法检测两组病人氧化应激指标丙二醛(maleic dialdehyde,MDA)、超氧化物歧化酶-1(superoxide dimutase-1 SOD-1)水平,试剂盒均购自深圳晶美生物公程有限公司。⑤采用GCS评分评估病人治疗前后神经功能变化情况,GCS评分越高神经功能越好。

2 结 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肠道菌群数量比较 治疗前,两组双歧杆菌、拟杆菌、乳酸杆菌、酵母菌、大肠杆菌数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0 d后,与治疗前比较,对照组双歧杆菌、拟杆菌、乳酸杆菌、酵母菌、大肠杆菌数量无明显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有益菌(双歧杆菌、拟杆菌、乳酸杆菌)数量增加,致病菌(酵母菌、大肠杆菌)数量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双歧杆菌、拟杆菌、乳酸杆菌数量较对照组增加,酵母菌、大肠杆菌数量较对照组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肠道菌群数量比较(±s) 单位:×108 CFU/g

2.2 两组治疗前后炎性因子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炎性因子CRP、TNF-α、IL-6、IL-10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CRP、TNF-α、II-6水平降低,IL-10水平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CRP、TNF-α、II-6水平降低,IL-10水平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炎性因子水平比较(±s)

2.3 两组治疗前后TH1、TH2及TH1/TH2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TH1、TH2细胞数目及TH1/TH2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TH1数目增加,TH2数目减少,TH1/TH2水平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TH1数目增加,TH2数目减少,TH1/TH2水平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TH1、TH2及TH1/TH2水平比较(±s)

2.4 两组治疗前后氧化应激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MDA、SOD-1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MDA水平降低,SOD-1水平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MDA水平降低,SOD-1水平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4。

表4 两组治疗前后氧化应激指标比较(±s)

2.5 两组治疗前后GCS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GC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GCS评分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GCS评分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5。

表5 两组治疗前后GCS评分比较(±s) 单位:分

3 讨 论

重型颅脑损伤是临床上常见的严重创伤,一般是头部直接或间接受到严重撞击导致的,病情凶险,疗效差,临床治疗难度较大。随着临床对于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不断探索,发现益生菌对于改善重型颅脑损伤病人临床疗效及预后具有重要意义[7]。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为粪链球菌、嗜乳酸杆菌、双歧杆菌、蜡样芽胞杆菌与辅料乳糖、淀粉等的混合制剂,前3种菌为机体胃肠道的正常菌群,可形成生物屏障,对胃肠道具有保护作用,蜡样芽胞杆菌非机体胃肠道正常菌群,可消耗氧气,为厌氧菌创造适宜环境,促进厌氧菌生长繁殖,因此,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具有重建机体菌群平衡的重要作用[8]。本研究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后双歧杆菌、拟杆菌、乳酸杆菌数量较治疗前增加(P<0.05),酵母菌、大肠杆菌数量较治疗前减少(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肠道菌群无明显变化(P>0.05)。提示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可有效改善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肠道微生态环境失衡,降低肠黏膜通透性,促进胃肠道营养吸收,从而增强肠道局部免疫。

机体损伤程度与血清CRP水平密切相关,因此,CRP水平常作为临床上诊断与疗效评价指标[9],机体受损后炎性因子TNF-α、II-6水平升高。抑炎因子IL-10对促炎因子的活化具有抑制作用,可降低促炎因子水平,改善机体免疫功能[10-11]。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治疗后CRP、TNF-α、II-6水平较治疗前降低,IL-10水平较治疗前增加,且观察组治疗后CRP、TNF-α、II-6水平较对照组降低,IL-10水平较对照组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可有效抑制重型颅脑损伤病人促炎因子水平,提高抑炎因子水平,减轻机体炎性反应,减轻颅脑损伤。机体严重创伤时可以导致细胞免疫功能抑制,并继发感染。T辅助淋巴细胞中TH1和TH2的交叉调节细胞免疫[12]。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治疗后TH2数目较治疗前减少,TH1数目较治疗前增加,TH1/TH2水平较治疗前升高,观察组TH2数目较对照组减少,TH1/TH2水平较对照组升高,TH1数目较对照组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重型颅脑损伤病人体内出现TH1/TH2平衡偏移,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可通过抑制TH2细胞表达,提高TH1细胞表达逆转TH1/TH2平衡失调,从而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氧化应激在重度颅脑损伤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同时,机体内的氧化应激对神经细胞具有损害作用[13]。MDA水平与细胞受自由基攻击程度有关,SOD-1可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具有抗氧化作用[14]。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治疗后MDA水平较治疗前降低,SOD-1水平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治疗后MDA水平低于对照组,SOD-1水平高于对照组。提示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可改善重度颅脑损伤病人氧化应激水平,从而改善病人神经功能。GCS评分是评估颅脑损伤病情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GCS评分升高是病情好转的间接表现[15]。进一步研究发现,治疗后两组GCS评分升高(P<0.05),且观察组GC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可提高重型颅脑损伤病人GCS评分,提高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采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辅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可有效改善病人肠道菌群,降低机体炎性反应,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抑制机体氧化应激,提高病人GCS评分,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猜你喜欢

活菌片双歧颅脑
3种食品中双歧杆菌鉴定方法的比较分析
优化急诊护理在重症颅脑损伤中的应用
酪酸梭菌肠球菌三联活菌片(适怡)与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 (思连康)在小儿胃肠型感冒的治疗中的疗效对比
多脑池沟通技术在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中的进展
双歧杆菌及其产品缓解肠炎症状的研究进展
一体化急救护理新模式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急救中的应用
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用药治疗小儿非感染性腹泻
老年便秘采用莫沙必利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的观察及评价
双歧杆菌乳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观察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蒙脱石散联合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