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幼小衔接”过程中家长教育焦虑成因

2021-09-23张小婷

当代家庭教育 2021年19期
关键词:焦虑情绪幼小衔接

张小婷

摘 要:在如今的中国,关于教育焦虑已成为未成年学生甚至是婴幼儿家长们需要共同面临的一个问题。当前的背景下,家长对孩子们的教育问题也越来越关注,幼儿园提倡的“去小学化”和市面上繁多的“幼小衔接”课程应该如何选择,家长的焦虑情绪应该如何缓解。

关键词:去小学化;幼小衔接;焦虑情绪

【中图分类号】G7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1)19-0029-02

【Abstract】In today's China,education anxiety has become a common problem for underage students and even parents of infants. Under the current background,parents are paying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o children's education. How to choose the "de primary school" courses advocated by kindergartens and the various "kindergarten primary school connection" courses on the market,and how to alleviate parents' anxiety.

【Keywords】De primary education;The connection between young and primary schools;Anxiety

1.学龄前家长教育焦虑现状

在2020年7月进行的对于“学前阶段关于幼儿参加校外兴趣班的调查”中,我们对于参与调查的500个学龄前幼儿家长样本中获得了这样的一份内容。在对于家长给孩子报名课外兴趣班的原因中有27.75%的家长则认为由于幼儿园不教授这些内容而选择在校外报名参加兴趣班,有50.88%的家长选择了“大家都在学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而为孩子们报名参加了兴趣班”。

从调查中发现85%以上的大班家长面对即将开始的小学生活都有给孩子报过类似于“英语班” 、“拼音班”等等类似的幼小衔接课程。

而对于大班幼儿园老师和小学老师常常需要面对家长这样的咨询“老师您觉得我家孩子要不要去报个拼音班,我看咱们班好多孩子都在外面读。”家长们总是非常重视孩子们在学科方面的不足,反而忽视了孩子在当下年龄阶段所需要习得的能力。而周圍别的孩子的家长的言行举止也会很大程度影响家长的心态,面对孩子即将进入小学,家长们对于孩子能否适应小学生活,能否跟上大多数同龄人的学习水平都充满了不确定性。

2.学前幼儿家长教育焦虑的成因分析

(1)家长对于学前教育的认识不够

相比幼儿园或小学,家庭教育的责任在幼小衔接过程中更为重要。家庭成员之间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会直接影响到孩子的认知发展和身心成长。因此,要想实施有效的衔接教育,必须先在家庭教育中提升家长群体对幼小衔接的科学认识。在调查表中一项关于“对于幼儿园目前不允许提前教授小学学科内容您觉得?”我们发现有高达69.41%的家长还是希望幼儿园能够更多地教授一些学科内容,有7.65%的家长表示能接受但是不能理解幼儿园不进行学科内容的教授。

在采访大班家长时,有家长坦言:“幼儿园提倡不教学科内容,小学坚持零起点教学,入小学前还要考孩子认字能力,计算能力,这之间的漏洞谁来填补?” 目前很多家长对于评价一所幼儿园好不好的标准还停留在有没有教拼音、学不学英语。

这说明有相当部分的家长缺乏对学前教育的了解和认识。家长缺乏正确指导,认为孩子提前学了小学知识就做好了幼小衔接的准备。

(2)教育资源紧张升学压力造成的教育焦虑

政府不断出台遏制“小学化”倾向的文件,各大幼儿园不再教授任何小学课程内容,而绝大多数的家长却难以理解。由于优质资源的有限性,优质小学面临生源多,名额有限,不得不进行筛选。而筛选方式也只是换了种方式,内容与之前的考试基本一致。幼儿园不能教授幼儿小学知识,孩子想要进入优质小学又要涉及小学知识的尴尬局面。而小学取消“幼升小”的能力测试并不能消除幼儿园和小学之间实际存在的断裂现象。当前应试教育背景下,幼儿教育 “小学化”是学业负担过重的向下延伸。家长担心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希望幼儿园能够多给孩子传授听、说、读、写等知识,能够为小学的学业打下基础。

那些“小学化”的内容退出了幼儿园却依然能在家庭和培训机构中看到他们的身影,大多数家长选择了各种“幼小衔接”课程而部分家长则选择在家自己教授。校外培训班层出不穷不仅加重了孩子的学习负担,牺牲了孩子的游戏时间,也加重了家长的经济负担。现如今学龄前认字过百上千、入幼儿园前学已经学会加减法,英文口语……这样的超前学习其实一点都不罕见,甚至已经成为大多数学龄前孩子的常态。

近几年来,铺天盖地的校外教育机构如雨后春笋般的发起,一夕之间各种培优班,提优班琳琅满目。面对学校不能教的,教育机构告诉家长“我们可以”,他们用最抓人眼球的方式告诉家长,“您的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上”这样的广告语潜移默化给家长们营造了一种紧张感和急迫感。

3.如何缓解“幼升小”阶段家长的教育焦虑

(1)坚持“玩中学”尊重幼儿园年龄阶段孩子的心理特点

幼小衔接是是从幼儿园阶段开始,一直持续到小学一年级前整个的长期准备的阶段。虽然大众所认为的幼小衔接主要集中在从幼儿园大班到小学一年级这一年的时间。但是也有很多隐形的准备工作贯穿于整个学前阶段,例如:良好学习习惯培养、同伴之间的合作以及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独立自理能力的培养以及对于学习及探索的好奇心求知欲的培养等等。家长对于幼小衔接的认识和态度和行为,将决定孩子进入小学后的表现。过于重视孩子的学习,其他方面的发展就会受到阻碍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容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缺乏自理能力等问题。

猜你喜欢

焦虑情绪幼小衔接
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
ABC情绪理论下一例高三女生考试焦虑的心理辅导
幼儿园如何做好数学教育的幼小衔接
又看“幼小衔接”
简谈大班幼儿跳绳能力的培养
农村幼儿园“幼小衔接”的“五步走”
新入园幼儿适应性问题分析
高中英语学困生英语学习焦虑研究
围术期心理护理对腹腔镜下子宫全切术患者性功能影响研究
心肌梗死患者焦虑情绪的护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