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早期肾透明细胞癌(ccRCC)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应用多层螺旋CT多期动态增强扫描的临床价值

2021-09-23赵海龙何馨陈学波

当代医学 2021年26期
关键词:肾癌螺旋影像学

赵海龙,何馨,陈学波

(利津县中心医院影像科,山东 东营 257400)

肾细胞癌(renal cell carcinoma,RCC)简称肾癌[1],是临床发病率较高的泌尿系统恶性肿瘤之一[2],据相关资料统计肾癌患者中肾透明细胞癌(clear cell renal cell carcinoma,ccRCC)所占比例高达70%左右[3]。肾透明细胞癌发病早期患者并无典型临床表现[4],目前临床多利用影像学、实验室等检查结果辅助诊断病情[5],但部分学者针对多层螺旋CT多期动态增强扫描应用于早期肾透明细胞癌的诊断价值存在一定争议。基于此,本研究选取本院2018年2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68例肾透明细胞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多层螺旋CT多期动态增强扫描应用于早期肾透明细胞癌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以期为提高此类病患临床检出效果提供可靠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本院2018年2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68例肾透明细胞癌患者,其中男46例,女22例;年龄27~86岁,平均(49.32±0.15)岁;发病部位:左侧33例,右侧35例;病灶位置:肾上极29例,肾门水平12例,肾下极27例;临床分级(病理检查Fuhrman核):Ⅰ级18例,Ⅱ级29例,Ⅲ级15例,Ⅳ级6例。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经手术后病理检查确诊发生肾透明细胞癌;术前因病情所需接受多层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意识清醒,能遵医嘱配合影像学检查;检查前告知患者及家属本研究内容并征得同意,以独立、自愿为原则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通过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排除标准:造影剂过敏者;体重指数(BMI)>40 kg/m2者;心、肝、肾等机体重要器官严重器质性病变者;处于妊娠、产褥、哺乳等特殊生理时期女性肾透明细胞癌患者;意识不清,存在精神系统疾病者;复发、转移肾透明细胞癌患者;合并其他恶性肿瘤疾病者;合并其他肾脏疾病者。

1.2 方法

1.2.1 研究方法 肾透明细胞癌患者均实施多层螺旋CT多期动态增强扫描,指定同一名高年资、高职称影像学检查医师完成相关操作。对比肾透明细胞癌患者多层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与术后病理检查结果、强化情况、不同临床分级(病理检查Fuhrman核分级Ⅰ~Ⅱ级、Ⅲ~Ⅳ级)多层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CT值,将所得数据输入统计学软件检验后得出结论。

1.2.2 检查方法 仪器选用德国西门子公司提供的64排螺旋CT扫描仪,扫描前15 min指导患者口服600 mL纯净水,扫描时协助其取仰卧位,连续平扫范围自膈上至腹主动脉分叉处,参数:管电流380~400 mA、层距5 mm、管电压120 kV、螺距1.375∶1、层厚5 mm。平扫结束后由患者肘静脉利用高压注射器注入100 mL非离子造影剂(碘普罗胺,注射速度每秒3 mL),非离子造影剂注射后25 s、60 s、300 s分别采集动脉期、实质期、静脉期图像。将图像输入工作站行多平面图像重建(multi-planar reformation,MPR)、容积再现(volume rendering,VR)、最大密度投影(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MIP)等处理,所得最佳图像由2名或以上影像学检查医师通过双盲阅片法得出诊断结论。

1.3 观察指标 记录多层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检出率、强化情况、不同临床分级CT值。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6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检出情况 68例肾透明细胞癌患者行多层螺旋CT多期动态增强扫描检出65例,检出率为95.59%(65/68)。

2.2 强化情况 68例肾透明细胞癌患者经多层螺旋CT多期动态增强扫描表现为均匀强化占比最高(60.29%),与其他强化情况占比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68例肾透明细胞癌患者经多层螺旋CT多期动态增强扫描强化情况分析Table 1 Analysis of 68 cases of renal clear cell carcinoma patients undergoing multi-slice spiral CT multi-phase enhanced scanning

2.3 CT值 68例肾透明细胞癌患者经多层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结果表明,Ⅰ~Ⅱ级患者平扫CT值、高强化区皮质期CT值、低强化区皮质期CT值、高强化区髓质期CT值、低强化区髓质期CT值均低于Ⅲ~Ⅳ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不同临床分级肾透明细胞癌患者多层螺旋CT多期动态增强扫描CT值比较(±s)Table 2 Comparison of CT values of multi-slice spiral CT multi-phase enhanced scanning in patients with clear cell renal cell carcinoma of different clinical grades(±s)

表2 不同临床分级肾透明细胞癌患者多层螺旋CT多期动态增强扫描CT值比较(±s)Table 2 Comparison of CT values of multi-slice spiral CT multi-phase enhanced scanning in patients with clear cell renal cell carcinoma of different clinical grades(±s)

临床分级Ⅰ~Ⅱ级(n=47)Ⅲ~Ⅳ级(n=21)平扫25.51±8.69 33.02±9.95高强化区皮质期117.98±15.66 132.02±21.54低强化区皮质期64.95±10.56 76.25±12.33高强化区髓质期95.92±15.64 112.69±20.36低强化区髓质期73.86±10.53 83.64±14.19

2.4 图像特征 1例左肾下极早期透明细胞癌患者行多层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图像,见图1~2。

图1 左肾下极早期透明细胞癌Figure 1 Early clear cell carcinoma of the lower left kidney

图2 左肾下极早期透明细胞癌Figure 2 Early clear cell carcinoma of the lower left kidney

3 讨论

肾癌起源于肾小管上皮系统,根据细胞亚型不同可分为肾嫌色细胞癌、肾乳头细胞癌、肾透明细胞癌等多种类型,其中以肾透明细胞癌最为常见[6]。目前临床多采用化疗、外科根治性手术、生物靶向药物等方案治疗肾透明细胞癌,但应注意由于肾透明细胞癌患者预后与其病理学分级、治疗方案等密切相关[7],而病理学分级是决定治疗方案的关键,提示尽早确诊病情对保障患者疗效及预后至关重要。肾透明细胞癌患者发病早期多无典型临床表现,中后期可出现腰痛、血尿、肿块等症状,因此,如何针对早期病例合理选择检查方法已成为广大临床医务人员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

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computer tomography,CT)是在传统X线片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影像学检查技术,利用后处理技术可为临床医生提供更清晰、直观的立体图像,具有速度快、范围广、重复性强、无创无痛等特点[8]。多层螺旋CT多期动态增强扫描能清晰显示病灶转移、病灶局部血管与周围组织器官空间解剖结构关系、病灶周围组织,而多期动态增强技术能准确显示病灶血流情况,已成为现阶段临床用于诊断肾透明细胞癌的主要辅助检查技术[9]。本研究结果显示,多层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肾透明细胞癌检出率高达95.59%,其中以均匀强化所占比例最高(60.29%),此外,不同临床分级患者CT值存在一定差异,与韩焱等[10]研究结果相符。

肾透明细胞癌的多层螺旋CT多期动态增强扫描鉴别诊断要点分析:①肾透明细胞癌多层螺旋CT平扫多呈等密度状态,少见稍高密度影,部分病灶内有斑点状钙化表现,其中病灶直径>3 cm者多表现出混杂密度,反之则呈均匀密度,肿瘤旁肾周间隙内可见“线状”“毛刺”结构并伴肾周间隙改变,随着病灶直径增大、中心坏死区域随之增加[11];②肾透明细胞癌经多层螺旋CT多期动态增强扫描时可见病灶多呈类圆形,动脉期多表现为“短刺”征、假包膜并伴不同程度中-高强化,静脉期病灶强化程度较之前明显下降,实质期强化程度仍呈逐渐减弱表现,因此,多期扫描呈“快进快出”特征[12];③由于肾脏特殊生理特征,针对疑似肾癌患者行CT增强扫描时多呈皮质、皮髓质明显强化,而导致诊断早期小肾癌时周围正常肾脏组织强化可能对部分肿瘤组织造成“遮掩”从而导致误诊、漏诊[13];④肾透明细胞癌具有“快进快出”的CT强化特征,由于此类病灶富含血供、小泡状结构,因此,多期增强扫描CT值显著高于本身即缺乏血供的肾嫌色细胞癌、肾乳头状细胞癌;⑤早期肾透明细胞癌CT平扫呈低密度与肾囊肿具有一定相似性,但经增强扫描呈不规则增强利于与肾囊肿相区分。

综上所述,应用多层螺旋CT多期动态增强扫描对诊断早期肾透明细胞癌患者具有重要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肾癌螺旋影像学
GM1神经节苷脂贮积症影像学表现及随访研究
64排CT在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特殊部位结核影像学表现
16排螺旋CT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颅内原发性Rosai-Dorfman病1例影像学诊断
旋风“螺旋丸”
囊性肾癌组织p73、p53和Ki67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奇妙的螺旋
自噬与肾癌
256层螺旋CT在肺撕裂伤诊断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