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灸联合补阳还五汤加清脑方治疗脑梗死恢复期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

2021-09-23唐丽香

当代医学 2021年26期
关键词:补阳气虚血瘀

唐丽香

(辽宁省大连市庄河市中医医院神经内科,辽宁 大连 116400)

脑梗死在现代医学中称为缺血性卒中,大多是因动脉粥样硬化而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性病变坏死,形成脑血栓、脑栓塞和腔隙性脑梗死等[1]。中医将脑梗死称为中风或卒中,在脑梗死恢复期容易出现气虚血瘀证,中医采取针灸法进行治疗,能改善患者的运动和感觉障碍,此外应用补阳还五汤加清脑方能起到疏通经络、调和阴阳、扶正祛邪等作用[2]。本研究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本院收治的44例脑梗死恢复期气虚血瘀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旨在分析针灸联合补阳还五汤加清脑方治疗脑梗死恢复期气虚血瘀证患者的临床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本院收治的44例脑梗死恢复期气虚血瘀证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22例。对照组男12例,女10例;年龄56~79岁,平均年龄(73.2±6.1)岁;病程1~7个月,平均病程(3.29±1.21)个月。观察组男11例,女11例;年龄57~80岁,平均年龄(72.9±6.9)岁;病程1~6个月,平均病程(3.99±1.68)个月。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本研究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符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3]中风病气虚血瘀证的相关诊断标准;治疗前未服用过中药以及针灸治疗;患者及家属均自愿参与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患者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患者年龄>80岁;处于脑血管疾病急性期2周以内的患者;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脑出血患者;由脑肿瘤、脑外伤、血液病等引起的卒中患者;合并有肝肾、造血系统、内分泌系统严重疾病患者;患有精神疾病患者;哺乳期或妊娠期女性。

1.3 方法 对照组采用针灸治疗,照《针灸学》[4]进行针灸穴位的选取。选取曲池、肩髃、外关、合谷、阳陵泉、环跳、昆仑、足三里和解溪进行针灸,有口角歪斜的患者取颊车、地仓、太冲及合谷穴位;语言障碍患者取通里、廉泉及哑门穴位。连续治疗3个月,每次留针10~20 min。行针手法可根据疗程时间的延长逐渐加重,补法在健侧使用,泻法在患侧使用。刺入腧穴的毫针达到一定深度后可使用提插或者捻转的针法,根据患者对针刺感觉和反应以及医生对下针刺的感觉判断是否得气,“经气”感应为得气。

观察组采用针灸联合补阳还五汤加清脑方治疗,在对照组基础上内服补阳还五汤加清脑方,药方包括黄芪30 g,当归、赤芍、川穹各15 g,红花、地龙各12 g,石菖蒲、苍术、生蒲黄(包煎)各9 g。将中药用两倍剂量药材水浸泡1 h,煎煮1.5 h倒出,第二次也同样加两倍剂量药材的水,再次煎煮1 h,两次药液合并进行150 mL左右的分袋灌注,每天2次,早晚各1次。连续治疗3个月。

1.4 观察指标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的有关内容对临床疗效标准评定。显效: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基本消失或消失,中医症候积分>95%;有效: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有明显改善,中医症候积分>70%;无效: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无明显变化甚至病情加重,中医症候积分≤30%。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参照《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SS卒中量表》[5]对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评定。采用Barthel指数积分法[6]对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行评价。总分为100分,其中0~20分为完全依赖;21~60分为严重依赖;61~90分为中度依赖;91~99分为轻度依赖;100分为完全独立。参照国际血流变标准委员会要求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液流变学水平,检测指标包括高切还原黏度、低切还原黏度、血浆黏度等。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行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Table 1 Comparison of clinical efficacy between the two groups[n(%)]

2.2 两组治疗前后NIHSS积分和Barthel积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NIHSS积分和Barthel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NIHSS积分和Barthel积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NIHSS积分和Barthel积分比较(±s,分)Table 2 Comparison of NIHSS score and Barthel scor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s,score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NIHSS积分和Barthel积分比较(±s,分)Table 2 Comparison of NIHSS score and Barthel scor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s,scores)

注:NIHSS,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量表;Barthel,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a P<0.05

组别对照组(n=22)观察组(n=22)t值P值NIHSS积分治疗前11.21±4.78 10.98±4.48 0.165 0.870治疗后8.19±4.68a 4.96±3.64a 2.555 0.014 Barthel积分治疗前31.38±28.24 30.98±27.89 0.047 0.963治疗后42.21±22.92a 65.61±43.13a 2.247 0.029

2.3 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血液流变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血液流变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指标比较(±s,mPa·s)Table 3 Comparison of hemorheological index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s,mPa·s)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指标比较(±s,mPa·s)Table 3 Comparison of hemorheological index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s,mPa·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a P<0.05

组别对照组(n=22)观察组(n=22)t值P值高切还原黏度治疗前6.89±0.86 7.09±0.73 0.832 0.410治疗后4.01±0.32a 2.58±0.41a 12.896 0.000低切还原黏度治疗前45.59±7.41 44.87±7.01 0.331 0.742治疗后37.96±4.68a 32.12±3.69a 4.596 0.000血浆黏度治疗前2.94±1.75 2.59±1.66 0.681 0.499治疗后1.37±0.10a 1.15±0.16a 5.469 0.000

3 讨论

脑梗死是一种发病率、致残率、病死率较高的疾病,始发于中老年群体。随着我国医疗水平的进步,脑梗死患者的死亡率呈大幅度下降趋势,但致残率仍居高不下,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7]。脑梗死属于中医学的“中风”范畴,是由气血逆乱,脉络不畅、阴阳失调导致。中医学理论以整体观为前提,认为人的五脏六腑均存在内在联系,因此,当某一局部的机能出现症状,则全身机能失调,中风局部症状多发于脑部,但表现为肢体、神志、言语及大小便等多方面功能引起障碍[8]。脑梗死恢复期由于久病至正气虚损,出现气虚血瘀证,导致血液流通受阻,瘀血停滞,最后痹阻脑络。因此,在治疗方面应注重活血和补气[9]。

脑梗死恢复期中气虚血瘀证早期一般进行针灸治疗,该治疗能修复脑细胞,有效改善患者的运动障碍及感觉障碍[10]。其中足三里穴位有着祛风、益气、活络经脉的作用,曲池、肩髃、阳陵泉、合谷、昆仑和解溪穴位具有疏经通络。祛风解毒的作用,外关和环跳具有活血益气的作用,从而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加速清除自由基[11]。补阳还五汤具有补气活血,舒经通络的功能,其中,黄芪具有补气的作用,当归、红花能活血和清除瘀血,促进血液循环[12]。清脑方具有益气活血和清脑心神的功能,其中石菖蒲、苍术具有化痰健脾的作用,川穹、生蒲黄具有行气活血、化瘀止血的作用[13]。补阳还五汤和清脑方联合使用,能促进脑部血液循环,联合针灸治疗,能有效治疗脑梗死恢复期中的气虚血瘀证。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NIHSS积分、Barthel积分和血液流变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NIHSS积分、Barthel积分和血液流变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说明采用针灸联合补阳还五汤加清脑方治疗脑梗死恢复期中的气虚血瘀证疗效显著,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无明显的不良反应,值得临床借鉴与推广。

综上所述,针灸联合补阳还五汤加清脑方治疗脑梗死恢复期中的气虚血瘀证效果显著,可加快患者血液循环的速度,改善神经缺损,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对临床治疗脑梗死恢复期中的气虚血瘀证具有重大意义。

猜你喜欢

补阳气虚血瘀
张淑芬辨治血瘀型崩漏的临床经验
话说血瘀证
Study on differential gene expression profile of serum exosomes in patients with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气虚便秘用白术莱菔汤
血瘀体质知多少
气虚了,病多了
中医特殊诊法在血瘀证辨证中的运用
补阳还五汤的临床研究进展
气虚发热病机探析
补阳还五汤联合康复治疗脑卒中3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