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历史疼痛桎梏下集体记忆的接轨与重塑

2021-09-22余倩

今古文创 2021年34期
关键词:集体记忆代际重塑

【摘要】 德国小说《生死朗读》以其富有争议的思想内涵和作者施林克深厚的文学造诣成为当代文坛的一枝奇葩,更是通过电影改编在大银幕上大放异彩。作品以小人物的人生经历为线索,从道德与法律、审判与宽恕、反思与成长、朗读与尊严等多个维度考量人性,体现了对于民族历史的深刻反思。本文拟从代际集体记忆传递的角度探究战争对于民族身份自我认同的影响以及如何在历史疼痛的桎梏下,完成迷失身份的找寻和集体记忆的重塑。

【关键词】 《生死朗读》;代际;集体记忆;重塑

【中图分类号】I5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34-0009-03

一、代际身份迷失与集体记忆断层

(一)历史与现实转轨中迭变的客观标准

每一个特定的时代都有这个时代的价值理念和行为准则来维持政权的运转和管理、约束人的行为,不管什么时代,这套准则是客观的、公正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然而,所谓的客观标准实际上并不客观,不管是法律还是道德,虽然在制定统一价值标准的过程中,统治阶级会考虑历史遗留、社会概况、政权统治需要等诸多问题来制定这套相对具有普世性的规则,但是制定者终究是人,规则的制定与其说是人的相互约束倒不如说是人在不违背各自利益前提下的相互妥协。因此,可以看出,这种客观准则具有主观性。

因此在历史和现实的接轨过程中,模糊的客观标准在流传和运用阶段中往往使代际的身份迷失,各代只知道遵循各代的客观标准,时代特别是战争时代的代际的鸿沟更大,下一辈对上一辈不了解、误解等现象时有发生。

阿伦特在《艾希曼在耶路撒冷》一书中就法律的“追溯效力”进行讨论。以德国纳粹为例,在如此灭绝人性的行为出现之前,并未出台任何相关的法律对该类行为进行规制,在罪行发生期间,也并未有对其控诉的价值标准,在战争结束后的审判中,针对众多纳粹分子进行审判所依据的标准均是战争结束之后所形成、制定的价值准则。如此可看出,行为发生于制定标准之前,此时针对纳粹分子进行的审判从本质上是否违背了法不溯及既往的基本原则尚待思考。

电影《生死朗读》针对前述问题也进行思考,男主人公在与其同学、老师共同观摩这场针对纳粹分子的审判活动时,老师提出了一个观点:“人类往往认为社会是依靠道德运行的。然而,事实并非如此。社会應当依靠法律进行运作。”

针对某一问题进行思考,乃至审判时,人们所需要思考的问题并不是“该行为是否错误”,而是“该行为是否违反了法律的规定”。此外,还需要注意到思考问题所依据的“法”是具有时效性,即该法必须是在行为做出之前就已经存在,并且持续有效。汉娜将几百犹太人锁在教堂活活被火烧死合法吗?如果站在当时时代的角度,汉娜是严格遵守二战时期的法律制度恪尽职守的公民,工作认真负责,懂得权衡利弊,且日常生活中也是一个乐于助人的善良公民,但是在战后的审判中,遵守当时法律的公民却变成了违背现行法律和道德的刽子手。在这场法与道德的较量中,道德仍然占了上风。

于是发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针对纳粹分子们进行审判的举措,并不是从法律的角度出发,而是从道德的角度对该行为进行事后的追诉。换言之,该审判行为是一种道德上的鞭挞,并非维护法律的行为,该行为本质上是在“战争外”用非战争语义新系统重新定性战争语义的道德性较强。而这种道德与法律的孰是孰非,客观标准客观与否,何为正义等诸多问题使战争的一代对于价值标准产生困惑,使战后一代在审判前一代的过程中愈加纠结迷惘,代际之间都产生了身份迷失和集体记忆混乱甚至是断层的病症。

(二)历史之殇与时代立场双重裹挟下的畸形社会心态

1.战争的一代:多数暴政下无意识的平庸之恶

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汉娜因为文盲的缘故,找到了对识字能力没有要求的集中营看守工作。换个角度思考,汉娜被卷入此次罪行的根本原因在于其文化水平的限制。她在不知不觉中参与到了纳粹的罪行,在一定的意义上她也是这场战争的受害者,并且是受到整个社会漠视的受害者。现实中,战争的受害者们急于为自己曾经遭受的痛苦找承担责任的人,女主就成了受到战争伤害的人们的出气筒。换个角度看,女主在战争结束之后受到了二次伤害,曾经的受害者们沦为了加害者。

到底是什么样的力量促使这么多人成为“平庸之恶”中的一环?答案似乎直指宣传机构,法西斯的宣传机构创造并巩固了一种关于其合法正当性的固定成见。无知以及信息闭塞的汉娜因为本身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当其受到外界的强势洗脑时,很轻易地接受了外界建构起来的虚假的知识与真理,她用这个虚构的理论去武装自己的大脑,让自己由一个感性、柔弱的女性蜕变成一个冷酷的帮凶,汉娜是战争时代的牺牲品,面对法西斯扭曲的统治和强势的洗脑,她无法清楚意识到自己工作的本质,以及自己的行为会造成多么严重的后果。这也正如同阿仑特在《艾希曼在耶路撒冷》中谈到的在“平庸之恶”,在战争时代中,这种“平庸之恶”由纳粹上层的“极端之恶”引起。

2.战后的一代:双重枷锁下有意识的矛盾心理

电影《生死朗读》从一个特殊的角度展示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人们带来的伤害和思考。全篇并未出现任何的暴力性画面,但冷色调的场面处处提醒着观众战争给人曾经造成多大的伤害。影片重点剖析战后一代与战争一代的关系,从而引发观众们关于代际问题的思考和共鸣。

影片中的男主人公麦克与女主人公汉娜陷入爱情,虽然两人在年龄上存在巨大的悬殊。导演关于这一情节的安排,其实是一种象征,即每个人必定会发自内心深爱着孕育自己的民族,即使这个民族犯下了严重的罪行。当麦克了解到汉娜曾经犯下的恶行之后,即使他知道该行为并不能完全由她自己负责,但内心深处他从始至终无法原谅汉娜。但是无法原谅,并不能否定爱的存在。这种爱恨交织的复杂情绪一直萦绕在他的心头,一方面他继续为狱中的汉娜朗读,另一方面他却从不回信。男主人公这种复杂的矛盾心理是战后一代普遍具有的。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接受后的第一代德国青年,他们了解战争的真相,正是因为了解所以他们痛恨战争一代所犯下的罪行。麦克认定汉娜是罪人,她必须受到应有的审判和处罚。

电影的片尾有一处是在监狱食堂的场景,麦克握住了汉娜的手,但是却没多久就抽了回去。这一行为代表着,男主人公的确疯狂爱过女主人公,所以他握住了她的手。但是他了解到了女主人公是纳粹帮凶的事实,内心根本无法真正的原谅她,所以他抽回了手。

在历史之殇的压迫下,现实立场则显得尤为重要,铭记还是遗忘、美化还是丑化、惩罚还是宽恕,甩锅还是共同面对是战后一代必须直面的问题。从《生死朗读》中可以看到,像麦克这种对于亲人、民族有绵密情感的青年,往往会陷入道德困境无法自拔。但是也存在所谓的直接或间接的受害者,急于夸大基层刽子手的罪行以寻找可供宣泄的“替罪羊”让自己解脱。《生死朗读》中有一幕场景中,出现了法官、陪审团以及旁听的人们。他们对于如此繁琐的审判程序感到疲倦,只希望能够赶快结束。同时,他们满怀期待地严重惩罚这些战争的罪人们,从而抒发自己内心积郁已久的负面情绪,实现“以暴制暴”的目的。小说和电影都对该情节进行了重点描述和刻画。

二、代际身份找寻和集体记忆重塑

(一)知识教育的普及

文盲的秘密是汉娜一生的枷锁,年轻时因为文盲的缘故不断更换工作,之后又由于身为文盲为了维护羞耻心而甘愿坐牢。这就有一个必须直面的问题:识字重要吗?

培根曾言:Knowledge is power。在英语中,power可以理解为“力量”“权力”,不仅可以支配身体,更能规范灵魂。在《生死朗读》中,女主角汉娜就是处于这样一种支配力下。著名的作家福科曾提出:“对知识的掌握就代表着人们对既定的现实和形式的掌握与驾驭,一旦缺乏知识必然就会滋生恐惧。而这种恐惧、自卑又会上升到身份认同领域。从本质上看,人是社会性与精神性结合而生的动物,一旦人无法在文化身份上获取认同感,那将会比失去自由和金钱带来更大的痛苦。”电影中女主人为了保全自己的文化身份,牺牲了自己的自由是能够被理解的。一旦她承认自己是文盲,虽然她可能可以逃避承担相关责任,但她将会永远困在缺乏文化身份的恐惧、困惑之中,无法跳脱出来。放弃自由,是保护她内心的唯一做法。

(二)心灵秩序的重构

1.“感性文明”与“理性野蛮”双重和鸣

法庭上,汉娜的辩驳使“文明”处于弱势地位。对比汉娜的回答和证人指认以及同案犯的狡辩,文字运用上匮乏与多样的对比,汉娜无力的解释展现出了一份最質朴的真挚与美感。影片通过紧密衔接的情节营造了审判的悬念感,同时通过制造汉娜这一原始的“野蛮人”与现代法律体系之间的冲突,提出了电影最想思考的问题——正义的确切性。

那么什么是正义呢?作为法学院的学生,麦克的同学在看到纳粹被审判后说道:“我觉得兴奋,因为正义得到了伸张。”在战后一代的眼里,法律和道德维护了正义,但是在战争一代的眼里,法律“冰冷”地强加了正义。这种“理性野蛮”的行为,看似保证了社会正常秩序,但是可能在下一轮无法预料的时代来临前被推翻,而看似人道主义的“感性文明”,在维护全民族全世界利益的同时也会随着价值观的改变而崩塌。

因此,把握“感性文明”和“理性野蛮”之间的尺度平衡尤为重要,法律在“野蛮”执行过程中也需人道的“文明”来保驾护航,有温度才会有力量,有力量才能更加坚固。

影片《生死朗读》并不是让观众能够宽恕放过有罪之人,而是告诉人们道德和法律之间存在博弈,但并非难以调和,关键在于大部分正义一方的价值理念,谨以此告诫后人要重新构建心灵秩序,以正确的价值准则来理解善与恶、宽恕与处罚。

2.历史之殇的释怀与现实心态的矫正

纳粹德国在给犹太民族带来灾难的同时也为本民族造成了巨大的创伤,但后期的修复行为在平复德国人内心的歉疚感并未起到良好的效果。电影男女主人公之间的复杂情感揭示了战后青年对战争一代的爱恨交织。

由此看来,历史是无法逃避的,情感是无法割裂的。对历史最大的尊重就是不能忘记历史。历史需要一代代的传承,上一代可能犯了错,但行为的出发点是为了下一代更好的未来。尽管下一代内心充满抵触,但是他们仍需将上一代人所做的一切好坏结果承担下来,并且进行解决。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许多有罪的人幸免于难,但是法律和受害者们并不会放过他们,他们将受到道德和法律的双重审判,他们的后代甚至也会受到牵连。这就是割不断的民族、文化与历史。因此,“化解”至关重要。

监狱餐厅的场景下,男女主人公跨越时间的鸿沟相对而坐,两人之间的对话传递就是导演对于弥补和宽恕这一问题的思考。在二者讨论到对过去行为的思考时,女主人公回答:“没有,因为逝者已矣。”从该回答可以看出,汉娜认为过去的事已经过去,没有必要再去回头。虽然她嘴巴上这么说,但实际上她一直尝试对过去的所作所为进行补偿。她为了惩罚自己,在遗嘱中写明希望男主人公将她的遗产交给火灾中幸免的母女。储物罐里不仅仅装的是钱,更是她内心的愧疚以及反思。

和汉娜一样, 麦克也在这种历史与现实的碰撞过程中学会坦诚和释怀。如果够细心,可以注意到影片中存在许多小细节暗示了男主人公并不爱与人沟通、交流,他努力掩盖自己内心的想法,不让旁人有所察觉。1995年时,他曾对自己的女儿说:“其实我一直都不够坦诚。”法庭审判中,他和其他亲历者不一样,他低身聆听证人指控汉娜曾经的所作所为,震惊、羞愧使他不能自已;在前往集中营进行参观时,他被那里所残留的罪恶痕迹所冲击、震撼,道德上的压迫感迫使他认为汉娜应该受到惩罚,即使自己如此地爱她。他通过朗读的方式一边拯救自己曾经的爱人汉娜,也一边为他自己的所作所为以及作为战后一代对战争一代赎罪,在女主人公逝世的多年之后,他带着自己的女儿给汉娜扫墓,向女儿坦白自己内心所隐藏的一切,通过这种特殊的方式最终完善了自己的人格,实现了自我的接纳,突破了那个由自己搭建起来的牢笼。

导演采取如此的处理方式,一方面让男主人公与自己曾经的经历和解,另一方面同时也揭示了下一代不应生活在前人所导致的阴霾之中。

相反,若下一代人采取绝对中立的态度,即不承担、不负责,那么历史必定会重蹈覆辙,甚至變本加厉,如此只会加速民族的灭亡。

影片《生死朗读》作为德国反思文学的承前启后之作,它的目的不在于激发观众内心的正义感,而是想引导观众站在理解的角度,了解到特殊时代背景下的无奈。它的目的不在于思考战争的本质,而是想通过这一影片来叩问每一代人的内心,对人类复杂的生活环境进行思考。它清晰表明一个真理:只有代际之间能够坦诚相待,历史的阵痛就不会使现实心态变质,心灵秩序得以重构,那么这个民族就能走得更远。

三、结语

在《朗读者》上映之前,德国的反思文学重点描绘角度在于纳粹主义所导致的严重后果,对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进行否定性评价。该部影片的上映是一个重要的节点,开辟出另一种文学导向,即通过锁定历史与个体之间,历史与未来之间的关系,用当下的视角去思考历史,清算过去,尝试从理解和包容的角度去剖析一切。

小说通过一个爱情故事出发,深刻反思了二战的相关社会问题,关注的焦点集中在存在时代鸿沟的两代人的关系,揭露了战争阴影带给战争一代和战后一代的痛苦的内心挣扎与罪责纠葛。人们需要清楚的是,历史的疼痛也许无法消灭,但是对于战后文明的普及、法律的约束、文化的重构与精神的整合进行必要的反思,思考如何解构整个社会的矛盾,以便唤起战后新一代对改变旧貌的勇气与信心才是民族得以延续的一剂良药。

参考文献:

[1][4]墨哲兰.肉体:没有灵魂的书写;灵魂:没有肉体的朗读——电影《生死朗读》的一个西方传统隐喻[J].电影新作,2013,(03):89-96+1.

[2][5]文九.多数的暴政与自我的救赎——知识社会学视野下的《生死朗读》 [J].电影文献,2009,(13):35-36.

[3][6]马珍萍.《生死朗读》:多视角的人性朗读[J].电影文学,2010,(06):98-100.

[7]李亚平.解读《生死朗读》的“生”与“死”——历史与人性的双重抉择[J].电影评介,2009,(16):44-45.

[8]南楠.德国反思文学的承前启后之作[D].南京师范大学,2013.

作者简介:

余倩,女,汉族,江西九江人,本科在读,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

猜你喜欢

集体记忆代际重塑
“双减”正加速重塑教育出版
寻求阻断贫困多代际传递的路径
新春特辑:我们的“重塑”
重塑未来
《我和我的父辈》: 代际秩序建构与精神传承隐喻
春节,代际弥合好时机
撞色拼接
古巴代际权力交接受世界瞩目
民族传统体育仪式的文化解读
“网红”微博广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