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空间站航天员出舱背后

2021-09-22

新传奇 2021年34期
关键词:专班神舟航天员

当“02”航天员刘伯明将舱外操作台从机械臂拆除时,遭遇了“拦路虎”。由于在太空物体的质心偏高,1米多长的操作台摇摆不定,加上航天员没有着力点,操作起来非常费力。这时,刘伯明向“曙光”指挥发出了请求……

8月20日8时38分,航天员聂海胜成功开启天和核心舱节点舱出舱舱门;10时12分航天员聂海胜、航天员刘伯明身着中国自主研制的新一代“飞天”舱外航天服先后从天和核心舱节点舱成功出舱;14时33分,经过约6个小时的出舱活动,神舟十二号航天员乘组密切协同,圆满完成此次出舱活动期间全部既定任务,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已安全返回天和核心舱,比原计划提前了约1个小时,空间站阶段第二次航天员出舱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此前,7月4日14时57分,经过约7个小时的出舱活动,神舟十二号航天员乘组密切协同,“01”航天员聂海胜作为我国空间站首个操控机械臂的航天员,顺利配合出舱活动完成作业点微调工作,“02”航天员刘伯明、“03”航天员汤洪波圆满完成了出舱活动期间全部既定任务,安全返回天和核心舱,我国空间站阶段航天员首次出舱活动取得圆满成功。在此过程中,“曙光”指挥全程给在轨航天员发布口令。在他身边,有一排岗位人员不断地相互交流,他们均属于出舱活动支持小组。为顺利完成这次出舱活动,他们付出了诸多心血。

“两分钟内给出意见,这个模式非常高效”

针对空间站阶段出舱活动任务复杂、难度大的特性,今年3月4日,载人航天办公室决定成立出舱活动联合专班。专班由航天员系统牵头,航天员系统总设计师黄伟芬任专班组长。由20余人组成的专班在黄伟芬的带领下,完成了神舟十二号航天员出舱活动实施总体方案、出舱活动故障预案、正常情况下协同程序、应急处置协同程序和最低出舱条件放下准则等相关顶层设计方案,作为实施出舱活动的依据。

专班成员进行了40余次的充分讨论、推演。他们和航天员在虚拟现实模拟器、出舱活动程序训练模拟器、模拟失重训练水槽进行了10余次的演练。

专班还确定了出舱任务实施的新工作模式,并成立了出舱活动支持小组。成员由专班成员抽调组成,在出舱活动实施中给航天员提供支持,并提出决策意见。黄伟芬任小组组长,航天员系统一名教员担任出舱活动专项指挥,代号为“曙光”。此外,空间站系统调度代号为“天和”,测控系统调度代号为“北京”。

在新型组织指挥模式下,航天员出舱任务呈现出跨系统、跨部门以及在轨航天员和地面六方联动的特点。

任务结束后,刘伯明赞赏道:“本以为出舱过程中遇到问题,你们会层层请示上级。没想到你们两分钟内就给出了意见,这个模式非常高效!”

出舱活动一开始,遇到当头一棒

航天员出舱活动中,“曙光”指挥王焰磊与在轨航天员配合默契,保证了出舱任务圆满完成。

据悉,王焰磊是航天员选拔训练室主任,担任过“神舟七号”任务出舱活动训练主教员,有着丰富的经验和临危不乱的处置能力。

在出舱前几天,王焰磊和空间站系统和测控系统的岗位人员对整个任务流程进行反复复核,明确每条指令发送的时间点、重要事件的时间点以及逻辑顺序。

可没想到,出舱活动一开始,他就遇到当头一棒。由于太空环境复杂,航天员出舱前准备的时间比预计的延长了半个小时左右。这意味着,之前拟定好的时间节点全被打乱了。

现场有人着急地说:“不然催航天员动作加快点儿?”

“不行,没有充分的准备必然会给后续工作带来安全隐患,也会给航天员造成心理压力。”王焰磊坚决否定了这一要求,“我太熟悉航天员对操作程序需要花费多长时间,能做到什么程度,我们会据此进行相应的调整。”

果不其然,在后续进程中,航天员在出舱过闸段把耽误的时间又抢回了20分钟左右,一系列动作十分流畅,这归功于在地面上进行的多次出舱活动程序训练。为了模拟太空失重环境,该训练模拟器使用一套可以往3个维度移动以及自转的悬吊设备,将身穿舱外服的航天员悬吊起来进行单机操作训练、出舱流程及故障模式出舱流程训练等。

再次遭遇“拦路虎”

王焰磊的眼睛紧盯着在轨航天员的一举一动,在关键时刻给予温馨提示。“03”航天员汤洪波进行应急返回演练过程中,为了防止磕碰风险,王焰磊从各路视频图像中综合观察,及时告知。“‘03注意身体姿态向下控制,避免头部磕碰……”伴随着他的叮嘱,汤洪波以最快速度攀爬回舱口,进入节点舱。

当“02”航天员刘伯明将舱外操作台从机械臂拆除时,遭遇了“拦路虎”。由于在太空物体的质心偏高,1米多长的操作台摇摆不定,加上航天员没有着力点,操作起来非常费力。

这时,刘伯明灵机一动,对王焰磊说:“‘曙光,按出舱流程操作试试?”旁人可能听不懂该术语,王焰磊心领神会。原来,刘伯明指的是将操作台按出舱时的安装流程逐段分解拆除再进行组装,而非原计划中的整段拆除和安装,这样就降低了质心,稳定性会好一些。

王焰磊迅速跟出舱支持小组的空间站岗位人员确认技术状态,同步分析此时舱外的安全绳够不够用,随即请示组长黄伟芬。在组长决策可以按此实施后及时发出指令:“神舟十二號,将操作台进行拆解,使用两条安全带分别固定,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进行操作。”口令下达完毕后,空间站正好飞出测控区。11分钟后,空间站再次进入测控区时,刘伯明已经将操作台拆除并安装到节点舱门口的舱外工具箱上。

在他们的完美配合下,出舱活动的既定任务悉数完成,直到航天员安全进入核心舱,王焰磊一直悬着的心才算真正放下来。

任务结束后,刘伯明总结说:“指挥很到位,口令清晰、明确,关注点很细致,对我们的提示都很及时、正确!”

(《科技日报》等)

猜你喜欢

专班神舟航天员
我是小小航天员
写给航天员叔叔的一封信
神舟十二号的五个“中国首次”
贺神舟十三号成功对接空间站
怎么这么多工作专班?
工作专班泛滥成基层新负担
工作专班泛滥成基层新负担
陕西:成立“工作专班”守护脱贫攻坚“安全线”
航天员失重是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