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索如何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实效性

2021-09-22汪育丰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1年39期
关键词:管理制度教学管理实效性

汪育丰

[摘           要]  中等职业院校的教育教学管理实效提升与中职生的未来职业规划紧密相关,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格十分关键。因此,中职院校的教育教学管理必须落实以学生为教学管理核心的细节化教育,不但能让中职院校各门学科的学习更加高效,还能为校企合作带来良好的发展契机。同时,加强职业院校教育教学管理对中职生职业道德的培养、创新意识的激发以及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能够起到提纲挈领的导向作用。

[关    鍵   词]  教育教学;中职院校;管理效率;以人为本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39-0216-02

一、引言

中职院校在校生是一群正处在青春叛逆期的学生,如何让他们更加适应学校的管理制度、教育方针,成为现阶段中职院校所面临的管理难题之一。因此,中职院校管理层应与中职教师进行高效沟通,定期开展教师座谈会以了解中职生的学习心理、生活状态;应当与学生家长保持密切沟通,这样既能够缓解学生与学校之间的矛盾,又能够及时转变家长的传统教育观念;还应与名企合作,用企业中的竞争文化来调整管理方式,及早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让中职生更加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

二、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实效性的意义

(一)有助于营造良好的中职院校学习氛围

一些中职学生心理状态不佳,如果中职院校的教育教学方式不能够及时解决这部分学生的心理问题,将为中职教育教学埋下一个定时炸弹。因此,加强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的实效性,落实以生为本的人性化教育理念,不但能够让中职院校的学习氛围更加浓厚,更有助于帮助中职生扭转“学习无用论”的错误观念。

(二)有助于营造良好的比拼赶超的竞争氛围

教师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让更加先进的、科学的、新颖的教学模式在中职院校中推广开来。更具实效性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能够让中职教师层面形成良好的比拼赶超现象,同时有助于激发教师的学习动力。学校为主动学习且取得良好效果的教师在晋升职务、评定职称方面予以政策倾斜,对于不思改进、甘于落后的教师予以惩罚,进而激发中职教师进行教育教学改革,让中职生的学习与社会接轨,切实提升学生社会竞争力。

(三)有助于心理教育在中职院校各学科中的渗透推广

心理教育是塑造中职生健康人格的关键,只有让中职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意识到心理素质的重要性,才能为培养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中职新青年打好基础。因此,中职院校教育教学管理效率的提升有助于新型教育教学方案的推广。比如,心理素质教育在各门学科中的渗透教学,不但能够转变学生的学习思想,更能够让学生善于表达,乐于把自己所遇到的困难和疑惑讲给教师。这样教师能够根据学生所遇到的问题,制订更具针对性的教育教学方案,来满足每个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同时还能够帮助学生增强抵抗社会不良现象的自制力,主动远离社会低俗文化。

三、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的现状及原因

(一)中职院校重就业率而忽视学生的心理教育

随着我国中职院校的不断增多,各学校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很多学校仅仅以就业率来标榜自己的教学成果,这其实是对中职生和学生家长的一种误导。很多中职院校为了企业的赞助而与企业签订委培协议,却完全忽视了中职生这一主体的感受,这样的就业意义十分有限。很多中职生在进入企业后因为不能适应企业的机械式管理,或者自身适应性不强、抗压力较弱,在短时间内就选择了离职。然而很多中职院校把中职生毕业后作为与学校毫不相关的个体,以致于极少有中职学校统计毕业生的离职率、毕业后的就业满意度。究其原因是中职学校完全忽视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

(二)中职院校管理与学生的实际状态相脱节,致使学校制度与学生格格不入

条条框框式的学生守则很难让学生真正遵守,更不要说守则的实际效用到底有多大。但是在很多中职院校中,这种冰冷的制度化管理仍旧大量存在。学校在制定制度时,没有对中职生进行高效、深入的调研,制度完全是靠管理层凭空想象出来的。但是科技的快速发展,使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变得更加便捷,正所谓“宜疏不宜堵”,只有通过人性化的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再加上中职教师的耐心辅导和宣讲,才能让制度与中职生相匹配,让制度成为学生心中的红线。

(三)中职院校的管理是单向式的,很多中职生不适应被束缚式的管理

单向式、强迫式教育教学方式不但不利于中职生的学习和生活,还让学生的行为、性格朝着相反的方向发展,这正是由于中职院校的管理方式不当造成的。在很多中职院校中校方的管理往往是单向式、无条件式、零沟通式的管理,这样会让中职生逆反的心理更强。比如很多中职院校对学生实行圈养式管理,让很多中职生不能在短时间内适应。针对此,学校管理层应深刻剖析其中的原因,根据对学生反馈回来的信息,及时调整管理制度,让学生真正享受到约束下的自由,真正意识到校方的管理是为其服务的。

(四)中职院校管理层、教师方面与中职生之间缺乏有效的必要的沟通

中职院校教育教学方式的实施应与中职生的接受程度保持同步,否则中职生完全感受不到管理制度的人性化和关爱之情。比如很多中职院校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制定缺少对中职生的调研,同时制度的实施过程中学生的感受如何也没有做及时的统计分析,这样就让制度与学生实际相分离。另外,很多中职生想把自己的建议和意见反馈给中职院校的管理层,但是缺乏沟通的渠道。中职院校没有建立更加高效的网络师生沟通交流平台,更是让学生家长对学生的信息反馈无法及时送达。这种现象的存在对于提升中职院校的管理效率而言是一大障碍。

猜你喜欢

管理制度教学管理实效性
“主讲主问主评”工作法:提升党课教育吸引力实效性
“双减”背景下农村初中教学管理的探索与实践
利用微视频提高小学美术教学实效性的实践与研究
浅析新时期企事业单位管理制度建设
浅析高校教学管理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精梳巧练 理性分析——提升小学数学复习课实效性的教学策略
云教学管理平台在教学运行管理方面的运用
信息技术在教学管理中的应用
基层农技推广管理制度对农技员技术推广行为的影响分析及完善措施研究
优化作业设计 提升数学教学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