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秀乡土文化融入技工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2021-09-22赵婧杰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1年39期
关键词:技工学校乡土思政

赵婧杰

[摘           要]  技工学校作为培养乡村振兴战略所需技工人才的重要载体,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也应重视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包括优秀乡土文化在内的优秀传统文化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将优秀乡土文化融入技工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有助于技工学校的学生养成热爱家乡、服务社会的优良品质。

[关    键   词]  乡村振兴;优秀乡土文化;技工学校;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39-0004-02

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一书中将中国传统社会称为是“乡土社会”,乡土社会中的社会成员基于“差序格局”而形成了自身的文化与道德。乡土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源于我国传统乡土社会,并且对这一文化所在区域的社会成员具有根基性影响。传承和弘扬优秀乡土文化是推动乡村振兴、实现乡村繁荣的重要文化举措。技工学校的学生有相当一部分来自乡村地区,毕业后要参与家乡建设,这就需要他们熟悉优秀乡土文化,培养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因此,如何将优秀乡土文化融入技工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就成为技工学校教育者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优秀乡土文化融入技工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价值

技工学校作为我国职业教育的重要力量,承担着为社会输送优秀技术人才的重任。在技工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优秀乡土文化,其意义在于:(1)为乡村振兴培养优秀的技工人才。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重要战略,习近平总书记在2017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分三步走,到2050年要实现乡村全面振兴。要实现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优秀技工人才要为乡村振兴提供充分的智力支持,就需要由包括技工学校等职业院校全力培养乡村振兴所需要的优秀技工人才。优秀技工人才不仅需要掌握一定的职业技能,而且需要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觉悟,要具有爱祖国、爱家乡等良好品质。乡土文化内容丰富,形态多样,包括物态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等多个层次。如制度文化就包括“农村生产生活组织方式、社会规范、乡约村规等”。对技工学校的学生进行优秀乡土文化教育,就是要让学生学习乡土文化中的精髓,了解家乡的乡土风情、名人事迹、村规民约等,培养他们的乡土之爱,进而形成民族意识与爱国情怀。因此,将优秀乡土文化融入技工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有利于培养既红又专的乡村建设技工人才。(2)能够丰富技工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技工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既包括旨在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教育,也包括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社会公德教育等多方面内容。优秀乡土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是滋养核心价值观成长的深厚沃土。乡土文化中包含着富有感染力的叙事方式、具有亲和力的生活场景以及丰富的教育素材,将这些内容纳入技工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课堂教育与实践活动中,既丰富了技工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也是文化自信的体现和要求。(3)有利于提升技工学校学生的综合素养。技工学校学生的综合素养既包括职业技能素养,也包括思想道德素养,两者缺一不可。缺少优秀职业技能的技术工人只能是平庸之才,在未来的职场竞争中很难脱颖而出,而缺少良好思想道德素养的技术工人有可能是只考虑个人私利的利己主义者。技工学校的学生毕业后要投入乡村振兴和社会发展的一线建设中,在校期间必须学习并掌握先进技术,为将来的职业发展打好基础。同时,对技校学生进行包括优秀乡土文化教育在内的思想政治教育同样不可或缺,这既有助于学生养成自尊自爱的健全人格,也有助于他们在未来把对家乡热爱的“乡愁”情怀融入工作实践中。

二、优秀乡土文化融入技工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分析

将优秀乡土文化融入技工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是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怀,树立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径。但是目前技工学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阻碍了优秀乡土文化的有效融入。具体表现在:(1)技工学校对乡土文化教育重视程度不够。很多技工学校出于学生就业的考虑,往往将主要精力放到技校学生的职业技能培养上,关注如何让学生掌握一技之长,对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培育不够重视。学校无论是在课程设置、教师配备还是在经费投入上都将重点放在学生职业技能教育上,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更谈不上对学生进行优秀乡土文化教育。按照这一重技能轻德育的模式培养出来的技工人才专而不红,思想政治觉悟不高,缺少团队协作精神,难以形成热爱家乡、服务社会的强烈责任心。(2)技工学校思政课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亟须提高。提高学生传统文化特别是乡土文化素养的一个前提是技工学校思政课教师应当具有良好的传统文化素养,熟悉本地区的优秀乡土文化,对乡土文化的重要性有充分认识,能够担当优秀乡土文化传播者的重任。但是目前技工学校的思政课教师普遍缺少传统文化的专业知识,传统文化素养普遍不高,对本地区优秀乡土文化并不熟悉。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如果不对学生进行优秀乡土文化教育,或者只限于对学生进行书本传统文化的教育,将乡土文化教育同于简单的经典诵读,从而难以将优秀乡土文化融入等思政课教学中。(3)缺少优秀乡土文化的融入载体。将优秀乡土文化融入技工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不仅需要熟悉优秀乡土文化的思政课教师,而且需要在教育内容和教育形式上实现创新,依托丰富的乡土文化数据库、多媒体课件、乡土文化传播平台,多开展课外的乡土文化实践活动。但目前大部分技工学校缺少相關的乡土文化融入载体,优秀乡土文化的融入主要依靠思政课教师的课堂授课这一传统教育模式,这种单一的教育模式影响了优秀乡土文化的融入效果。如果上述诸多问题得不到解决,那么,优秀乡土文化在技工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融入就只能是纸上谈兵,难以真正产生实效。

猜你喜欢

技工学校乡土思政
课程思政迈向高质量发展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寓庄于谐:高中思政课堂教学语言活力之彰显
借力大数据分析 创新“三位一体”思政课教学模式
善用乡土历史资源 提高史料实证素养
技工学校内控体系设计的重点与难点探讨
感应电机的直接速度控制
乡土分外妖娆
浅谈技工学校档案建设与管理
最后的炊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