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学徒制学业多元评价的探索与实践

2021-09-22董燕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1年39期
关键词:助理学业主体

董燕

[摘           要]  现代学徒制试点以来,如何评价学徒的学业情况一直是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评价对于人才培养质量的导向作用不容忽视。我国现代学徒制存在评价主体较为单一、评价内容相对局限、评价标准尚不科学、评价方法尚不先进等问题。在五年制商务助理专业现代学徒制项目学业中探索和实践多元评价体系,充分发挥校企双主体的评价职能,评价内容要多维,评价方法要多样,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以促进学生在专业知识、职业能力、职业素养等方面不断提升。

[關    键   词]  现代学徒制;多元评价体系;商务助理专业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39-0190-02

现代学徒制是将职业学校学历教育与企业员工职业培训相结合的教育制度,有助于实现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的人才培养模式。自2014年教育部启动现代学徒制试点以来,现代学徒制规模不断扩张,但现代学徒制质量问题愈显突出,当前我国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质量迫切需要提高。学业评价对人才培养质量有导向作用,校企双主体如何发挥现代学徒制学业评价的作用是必须深刻探究的问题。

一、德国、英国、中国现代学徒制学业评价体系对比

我国现代学徒制起步较晚,虽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在实践中形成了初步的学业评价体系,但评价体系对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作用有限,其科学性距离德国、英国等职业教育发达国家有一定差距。德国双元制教育是现代学徒制的原型,企业参与现代学徒制的热情高,英国的现代学徒制发展成熟,职业院校作用大。两者对我国现代学徒制学业评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先梳理分析德国、英国、中国现代学徒制学业评价体系,(见表1)。

(一)评价制度

德、英两国在职业教育方面的评价制度较为完善,政府和行业制定了可操作的、规范的、科学的学业评价制度,以法的形式提高学业评价的规制性。我国对于职业教育方面的评价法律法规相对缺乏,1996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几乎未谈及职业教育考核评价的内容,在2019年12月,教育部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的第35条明确了职业学校、职业培训机构应当建立健全教育质量的评价与保障制度,吸纳行业、企业参与评价,并及时公开相关信息,接受社会监督。从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的修订看出我国已经开始重视职业教育的评价,对学业考试设计、考试项目进行了规范,但对评价的具体方法、标准、内容的影响还有限。

(二)评价主体

德、英两国评价主体是内外部结合,行业协会或第三方评价机构作为外部主体在现代学徒制学业评价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企业和学校作为内部主体参与学业评价的积极性和规范性理想,主要是因为国家法律对企业和学校的评价要求进行了规范。我国法律对企业参与学业评价还没强制性要求和具体规范,我国行业协会资质有待提升,发展尚未完备,因而现代学徒制评价中主要存在学校“一头热”的现象,缺乏行业组织和企业的深度参与。

(三)评价内容

德、英两国对现代学徒制学业评价内容都是基于真实或高度仿真的工作任务进行的,与实际岗位工作内容的匹配度较高。德国注重对学生工作过程能力的考查,关注学生(学徒)完成工作任务的各环节表现,包括咨询、计划、决策、实施、评价各环节的情况。英国注重考查学生的关键能力和职业能力,倡导在企业工作场所对学生职业能力进行直接或间接地评估,收集多次评估材料以提高评估的可靠性。在我国,学校以知识和技能为主要评价内容,企业以学生岗位实操技能为主要评价内容,在评价内容的广度和深度上有较大局限性,学生思想发展水平及职业能力发展水平的评价有待加强。

(四)评价标准

德、英两国职业教育评价标准与国家技术质量标准、行业质量标准保持高度统一。德国基于工作过程进行等级评定,英国以职业能力等级标准评定,都较少采用固定答案作为评价标准,这样的评价标准能促进学生发挥能动性与创造性。相比而言,标准答案在我国职业教育课程考核中依然常见,评价标准与最新国家技术标准、行业标准的契合度不高。

(五)评价方法

德、英两国对现代学徒制的评价方法多样。德国评价方法的设计以工作任务为导向,为不同的职业设计不同的考试形式,典型工件制作、企业任务、整体任务是德国职业教育常用的考试形式。英国则强调对能力的多维培养,访谈、现场观察、文本分析、第三方证据等都是考评员采集证据用以评价学生能力的方法。我国职业教育评价以终结性评价为主,注重对学生学业考试、职业资格考试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考试,学校仍为评价的主要参与主体,评价的科学性、客观性、全面性有待提升。

二、校企多元评价体系的实践案例

以商务助理现代学徒制项目为例,该项目旨在培养企业采购助理、人事助理、生产助理、物流助理、财会助理、销售助理、前台客服人员等企业基层服务人才。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校企合作成立现代学徒制工作小组,构建了校企多元学业评价体系。(如表2)评价主体(学校、企业)针对学生(学徒)的培养内容侧重点不同进行侧重方面的评价,不但有对学生知识技能的评价,也有对学生思想发展水平的评价,测试学生通过现代学徒制项目培养是否达到了全方位的增值。评价标准是将评价内容进行细化,列出条目,设定评价准则。评价方法线上线下联动,定性方法与定量方法相结合,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以上评价体系在现代学徒制项目运行中严格执行,培养学生就是培养企业的准员工,企业满意度高。

参考文献:

[1]薛胜男,张华,刘庆才.多主体共建现代学徒制“双标准”学业评价体系的思考与实践[J].南方职业教育学刊,2017(2).

[2]茆仁忠.基于现代学徒制的中职生考核评价体系构建[J].江苏教育,2018(11).

[3]逄小斐.现代学徒制多元学生评价体系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36).

编辑 鲁翠红

猜你喜欢

助理学业主体
生活小助理
论碳审计主体
磨课活动中多元主体需求的深度挖掘
自在如风
何谓“主体间性”
助理
基于高中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学业质量评价与水平划分
租赁房地产的多主体贝叶斯博弈研究
租赁房地产的多主体贝叶斯博弈研究
大学生学业生涯规划的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