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济秩序变革背景下 区块链技术构建跨境贸易支付新模式

2021-09-22夏海霞王炼

对外经贸实务 2021年7期
关键词:区块链技术

夏海霞 王炼

摘 要:在经济秩序变革背景下,传统支付模式面临挑战。SWIFT主导的现有跨境支付模式存在汇款时间长、费用贵、信息不透明等不足。区块链技术的特点和创新应用,可以解决当下跨境支付中存在的问题。建立基于区块链技术的跨境支付平台,构建跨境支付新模式,通过实现原始文件数据化、标准化,制定区块链跨境支付的国际惯例、法律法规,规范和保护其发展,加大对区块链技术的研发投入,加快区块链技术在跨境支付中的应用步伐。

关键词:跨境贸易支付;区块链技术;SWIFT网络;重构模式

区块链技术的到来带来世界性的“第三次秩序革命”,全球经济秩序将重构。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对全球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颠覆性的变革,对全球经济秩序产生巨大影响,全球秩序的变革也将越来越依赖于区块链力量的驱动。区块链技术与跨境支付有着天然的匹配性,区块链技术应用于跨境支付得到了金融机构的高度重视。2016年7月,全球第一笔区块链跨境汇款测试顺利完成。加拿大的阿尔伯塔 ATB 银行和德国 Reisebank银行利用 Ripple(瑞波)网络和区块链技术完成全球第一笔银行间跨境汇款,时间仅仅是几分钟,费用比现有汇款服务支付的费用低40%到70%。与现有跨境汇款相比,区块链跨境汇款时间短,费用低。从2016年开始,国内外许多银行和金融巨头纷纷加入区块链金融研究与应用。尽管目前区块链跨境支付并没有广泛推广展开,但区块链跨境贸易支付无疑代表着一种新的支付趋势。

一、区块链技术的支付应用

区块链是分布式数据存储、点对点传输、共识机制、加密算法等计算机技术在互联网时代的创新应用模式。区块链技术从分布式存储出发,创造性地结合共识算法、加密传输、签名验证等核心技术,实现了复杂事务和合约处理的自动化、确权化、智能化。区块链是一项技术解决方案,本质上是一种分布式账本技术,具有鲜明的特点,包括去中心化的分布式特点、开放共识性、可追溯性、不可篡改性等。

区块链技术的特点,使其在提高跨境支付效率、降低跨境支付风险、节省银行资源等方面具有天然优势。以Ripple为代表的区块链技术可以更高效低成本实现实时跨境支付。自2016年来,国内外主要央行和金融机构积极布局区块链技术应用于跨境支付领域。

2016年9月,美国银行(Bank of America)、西班牙桑坦德银行(Santander)和加拿大皇家银行(Royal Bank of Canada)在内的7家大型银行宣布组建全球区块链支付网络,采用Ripple的分布式账簿技术。这一网络一旦建立,将有能力与SWIFT抗衡甚至取而代之。

二、现有跨境贸易支付模式存在的问题

以SWIFT(环球同业银行金融电讯协会,Society for Worldwide Interbank Financial Telecommunications)为主导的跨境支付系统,在跨境汇款和国际结算业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新的技术出现和发展,其存在的问题也日益凸显。以跨境汇款电汇(T/T)方式为例,分析目前国际支付模式存在的基本问题。

通过SWIFT通讯系统的汇款,采用的是串联模式,汇款信息需要每一步确认后才能继续传递到下一步。在跨境汇款中,牵涉到不同的货币和货币清算,除了汇出行和汇入行参与外,往往需要货币清算中心账户银行的参与才能完成清算,这就导致参与的银行数量较多,加剧了目前汇款模式问题的严重性。

第一,汇出到汇入时间较长,通常需要2-5个工作日,效率较低。SWIFT 通讯网络系统是一个多层次结构,每个国家有一个运营商,在传递给汇入国国家的区域运营商之前,该运营商先对信息进行存储和验证,并请求发送到汇入国银行。为了避免结算时银行账户头寸不足,银行间的通信都需要等待另一方的响应和确认,这就增加了汇款的时间,降低了效率。汇款时间一长,因为匯率波动带来的风险也因此增大。

第二,中间代理层级过多,手续费用较高(见表1)。收款人和汇款人分别需要支付手续费,费用最高可达汇款金额的7%左右。汇款中除了汇出行和汇入行参与外,当两家银行之间没有往来账户行时,需要代理行等中转银行的加入。一系列银行参与,每家银行都会收取相应的手续费用,大大增加汇款成本。支付流程中每一个环节涉及到复杂的步骤,无形之中增加了交易成本和时间成本。据麦肯锡报告显示,2016 年全球跨境支付交易量占全球支付的 20%,但交易费占到全球支付交易费的 40%。

第三,信息不对称,汇款流程不透明。相关利益方无法准确掌握汇款的具体节点,查账对账复杂。串联汇款模式需要汇款信息一步一步传递确认,如果需要了解汇款的具体节点信息,需要耗时耗力一步一步查询,程序复杂。国际环境复杂多变,这两年中美贸易战爆发,相关国家地区的政治经济环境发生风险的概率增加。

三、区块链技术构建跨境贸易支付模式

跨境支付除了SWIFT通讯网络外,也有很多其他系统和尝试,比如欧洲INSTEX(The Instrument In Support Of Trade Exchanges)系统,SPFS系统(可以被看作是俄罗斯版的SWIFT),CIPS系统(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然而,这些体系都有使用上的局限性,影响力小,无法解决全球范围内的跨境贸易支付问题。区块链技术的问世以及在金融领域的创新与应用,为解决现有跨境贸易支付问题提供了可能。

(一)区块链跨境支付可能带来的变革

区块链技术应用于跨境支付,运用其去中心化的分布式记账特点,支付更加安全高效,可以解决跨境支付中不同部门和主体间的壁垒,实现跨境支付的信息数据共享。区块链跨境支付可能带来以下三方面的变革:

第一,取代现有国际清算体系。据SWIFT统计,美元在全球支付中排名第一,2020年市场占有率约45%,跨境贸易多以美元作为支付结算货币。全球大部分银行和金融机构高度依赖现有的SWIFT和CHIPS(纽约清算所银行同业支付系统)进行跨境贸易支付和结算。高度依赖存在风险,如美国利用SWIFT系统,切断与伊朗金融机构的连接,达到制裁伊朗的目的。在世界经济秩序大变革的背景下,以美元为中心的现有清算体系必然面临挑战。区块链技术去中心化、不可篡改性等特点,对跨境支付有着天然的优势:透明、安全、可信任。在区块链支付体系中,汇出行(A国银行)和汇入行(B国银行)通过区块链支付网络,直接联系,直接资金收付,无需依赖SWIFT系统,省去了各自账户行的参与,降低了汇款的成本与费用,提高了汇款效率,彻底改变现有的美元清算必须有美元账户行、欧元清算必须有欧元账户行的现状。银行不再需要在全世界各货币清算中心开立银行账户,银行因此节省大量开户资金。

第二,重构跨境支付方式。区块链技术分布式共享账本与智能合约将跨境支付从现有的串联模式转变为并联模式,支付更加安全高效,打破跨境贸易支付中不同部门和主体间的壁垒,实现跨境支付信息数据在各参与方之间实时共享。在区块链跨境支付模式中,各参与方,包括汇款人、收款人、汇出行、汇入行能同时了解资金的流向、所处节点、花费的费用,减少了复杂的查账对账环节,大大提升汇款的效率,降低成本,节省银行资源。

第三,提升跨境支付体系效率。区块链技术不可篡改和可追溯性的特点,保证了跨境支付数据的真实性和有效性。通过技术解决参与方的信任问题,有效降低支付风险,提升跨境支付相关组织的参与积极性和运营效率。区块链支付模式中的相关组织,包括区块链技术公司、金融机构、做市商、贸易商等。各组织发挥各自优势,各尽所能,精诚合作,不断降低运营成本,形成完整的跨境支付产业链。

与现有跨境支付相比,区块链跨境支付模式下,所有交易和账务数据公开透明化,各参与方自动同步信息,实现了交易信息的实时共享,省去了各自账户行的参与,减少了大量的中间银行,节省了大量的传递时间和对账结算成本,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成本。整个跨境支付全程可追溯,技术解决参与方的信任问题,有效降低了支付风险。

(二)区块链跨境贸易支付模式和运作

区块链技术应用于跨境支付,有很多可能的应用和模式。通过参考世界上第一个开放支付网络 Ripple(瑞波)跨境支付运作系统,探讨性地构建基于区块链技术的跨境贸易支付新模式。本模式主要依托三大模块:Messager模块、Ledger/FX模块、Validator模块,如图1。

Messenger模块主要提供一个信息通道,确认交易,进行有效性检验。包括交换KYC/AML、风控信息、手续费、汇率和其他支付相关信息。在交易发起之前,Messenger 把这些信息送到交易对方,只有确认信息,才能执行交易和资金流动。

Ledger模块/FX模块主要提供流动性,同时记录交易各方银行账户的借贷情况。FX模块建立起一个多中心汇款系统,起到做市商功能,相当于外汇交易中心。

Validator模块是技术中心,是各参与信任区块链平台的源头,用于确认交易是否成功并触发记账过程。参与区块链支付交易的相关各方参与共识过程,满足拜占庭容错要求,Validator 触发区块记账,并保持账本一致性。

以国际贸易为例分析区块链跨境支付运作。A公司向B公司进口了一笔货物,双方约定通过区块链技术平台进行交易,具体运作如下:

①进口方A公司与出口方B公司签订贸易合同,双方同意通过区块链系统完成交易;

②A公司请求A国银行汇款给B公司;

③A国银行通过连接区块链系统平台的Messager模块,提交汇款订单等相关信息,请求B国银行确认信息;

④B国银行根据请求信息,验证B公司是否满足当地相关KYC(了解客户)/AML(反洗钱)监管条件和要求;

⑤验证通过,并报上相应的手续费,达成共识,智能合约生效;

⑥A国银行收到验证通过信息后,通过Ledger/FX模块,获得汇率报价;

⑦把汇款总成本(包括汇款金额、A银行手续费、B国银行手续费)报给A公司;

⑧A公司确认后,汇款给A国银行;

⑨A国银行把汇款金额冻结在Validator模块的备付金账户中;

⑩B公司履约,并通过B国银行提交履约证明;

11B国银行提交并确认B公司履约证明;

12Validator收到证明,共识通过,自动解冻资金;

13B国银行把解冻资金记入B公司账户,B公司收到款项,交易完成。

(三)新模式面临的挑战

尽管区块链技术与跨境贸易支付天然的匹配性,但是区块链技术并没有大规模应用于跨境贸易支付,它面临很多挑战。

首先,难以取代现有基于SWIFT通讯网络的跨境支付模式。SWIFT最大的优势是参与金融机构多,所有业务信息实现了标准化,而区块链网络刚刚起步,运作模式处于探索阶段,远远不能达到标准化要求,影响力有限,难以吸引大量机构加入。其次,缺乏全球统一的算法和标准,很难建立全球性的区块链跨境贸易支付体系。最后,区块链技术本身不完善,面临潜在的技术问题,需要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支撑,在降低跨境支付成本的同时降低自身运营成本。

四、加快区块链技术在跨境贸易支付应用的建议

尽管目前区块链跨境贸易支付面临很多挑战,没有广泛推广,但是,区块链跨境支付无疑代表着一种新的模式和趋势,需要积极主动推进并参与。就如何加快区块链技术在跨境贸易支付中的应用,有以下建议:

(一)原始文件数据化、标准化

将原始文件数字化,倡议建立数字标准。文件数字化可以帮助实现完全自动化,提高操作效率和速度,减少误差。同时,减少人工检查人员可能会忽略的一些东西,做到以最恰当的方式进行交易监控。通过原始文件的数据化,进一步形成标准化数据文件格式,便于区块链技术的应用推广。从交易平台技术研发到实际操作,包含了不同类型的应用主体,只有形成了标准,保证平台系统兼容性和操作性,才能提高结算效率,保证结算安全。

(二)制定区块链跨境支付的国际惯例

制定统一的标准,扩大区块链技术的应用范围。缺乏统一的标准是实现区块链技术跨境支付的重大障碍。建议在国际层面制定区块链跨境支付国际惯例,类似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INCOTERMS),由国际商会(ICC)、区块链技术平台、金融机构共同负责编制。没有统一规则与惯例,当产生纠纷的时候,解决纠纷就存在问题。一旦有了使用的国际标准,区块链跨境支付将更加规范,容易吸引更多的相关主体加入基于区块链跨境支付的平台,加快区块链技术的推广。

(三)编制区块链技术相应的法律法规

区块链作为一种新技术,发展迅速,相应的法律法规发展滞后,亟须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规范和保护其发展。监管部门需要对区块链技术在跨境支付结算领域运行规则充分了解,制定相关法律法规,防范技术越界。例如需要平台开发一套合规的风险预案,一旦出现问题,能保证用户信息和信息的安全,确保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

(四)加大对区块链技术的研发投入

数据信息的安全面临全新挑战。区块链可以有效地进行信息追溯并且做到信息共享,但在私人钥匙密码的保管、不同节点的权限设置、系统抗攻击性等问题上面临着全新挑战。例如,私人钥匙密码一旦忘记或者丢失,就会失去其在区块链上资产的所有权,给用户造成不可估计的损失。需要加大投入,在技术上更新,不断解决潜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段进东,段义鑫.基于区块链技术的银行国际结算业务经营创新[J].金融经济,2018,(1):28-30.

[2]李海波.区块链视角下我国跨境电商问题解决对策[J].中国流通经济,2018(11):41-48.

[3]魏巍,廖雪怡,羅尹哲.BPO 结算方式研究及两阶段发展建议[J].对外经贸实务,2020(11):69-72.

[4]张爱军.从Ripple看区块链技术对跨境支付模式的变革与创新[J].海南金融,2017(6):28-34.

[5]赵越强,蔚立柱,陈晓,等.区块链技术与跨境支付体系:发展现状、趋势及政策启示[J].新金融2020(10):44-48.

猜你喜欢

区块链技术
互联网+电子病历档案大数据跨医院共享信息安全保护机制探究
利用区块链技术构建农村金融信息共享平台研究
区块链技术驱动互联网金融模式创新
“一带一路”下区块链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研究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供应链应用场景分析
基于区块链的企业财务业务创新
区块链技术对我国绿色金融发展的影响分析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我国央行数字货币的前路展望
区块链技术在电子档案管理中的适用性和应用展望
区块链技术发展现状及其潜在问题文献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