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过程工程咨询”的产生、内涵以及优势与对策

2021-09-18

福建建筑 2021年8期
关键词:咨询服务建筑师全过程

杨 健

(福州市建筑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福建福州 350011)

1 传统咨询服务的发展现状

传统的建筑咨询服务,经过30多年的发展,形成了现在以招采、设计、施工、造价、监理等为主的碎片化咨询体系模式。在各类咨询服务被肢解、挤出后,各方的服务内容变得单一,设计院(建筑师)彻底沦为“画图匠”,对于设计内容、内涵的理解趋于狭隘,核心技术价值逐渐散失[1]。

在传统模式下,由建设方牵头,在不同阶段根据需要,招采不同的咨询服务,各咨询方“各自为战”,前后缺乏交流和有机联系,相互之间壁垒严重,在本源上就存在大量的错、漏、碰、缺,后期必然出现大量变更,延误工期等问题,降低建筑质量。建设方则沦为“救火队员”,在各方的扯皮中苦不堪言,管理效率低下。当前这种“碎片化”的咨询模式已经到达瓶颈,所暴露出的种种问题亟待解决。

2 全过程咨询的兴起

近年来,在政府各项政策性文件的引导和预热下,全过程咨询服务呼之欲出,在各地的试点工作也如火如荼展开。自2017年以来,国家相继发布了以下文件:《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7〕19号)、关于《征求在民用建筑工程中推进建筑师负责制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函(建市设函〔2017〕62号)、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开展全过程工程咨询试点工作》的通知(建市〔2017〕101号)、《国家发展改革委 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推进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发展的指导意见》(发改投资规〔2019〕515号)等,足见国家推动行业的全过程咨询业务的决心。为此,必须打破建设领域的条块分割,整合建设领域的优质资源,尤其是人才资源,进行优化配置,组建适合现代建设项目管理全过程工程咨询需求的项目团队,向集约化方向发展。

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是指对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提供组织、管理、经济和技术等各有关方面的工程咨询服务。这是一种创新咨询服务组织实施方式,是大力发展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满足委托方多样化需求的新型咨询服务模式。全过程咨询的内涵,基本上可以用(图1)进行概括。

图1 全过程咨询的内涵

3 全过程咨询的重要意义

全过程咨询的出现,对推动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对解决传统设计咨询服务中存在的痛点,对发展新型建筑工业化,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

首先,全过程咨询打通了各相关专业,起到整合集聚,协同创新的作用,实现了融合发展。全过程咨询业务的展开,以设计为主导、建筑策划先行,以建筑师为首的设计团队,在项目策划初期就深度介入,从规划层面、经济性层面、艺术性层面、可行性层面等等,协助业主进行决策,提高工作效率。它全程参与设计报建、招标代理、施工造价的控制、工期的合理性安排以及后期的运维等。

以中能电气提升改造项目为例,业主对造价的要求比较严苛,但又想取得相对理想的外观效果。针对业主的这一诉求,在前期策划阶段,就定下平面规整、方正;立面现代简约、突出韵律感等这些基本原则,并在方案设计阶段加以落实,同时通过墙身大样的精细控制,以确保方案的落地性与完成度。在这个过程中,结构、造价团队在方案之初就全程介入,与建筑设计团队反复探讨,优化结构选型、测算含钢量、控制节点构造做法等,切切实实帮助业主实现“双赢”。最终的完成效果(图2)达到了一个比较好的呈现,获得业主的认可。

图2 东南角鸟瞰效果

通过这次实践积累,摸索出了以全过程咨询为基础,以细分领域为导向的发展策略。技术的积淀像钉子一样,有大头的一面,同时有窄头的一面,大头的一面包含了全过程的方方面面,力争去建立健全全过程的产业链条;窄头的一面则是在细分领域形成的技术优势和核心竞争力。以全过程的大头去推动细分领域的小头,形成高质量,多层次的技术力量。同时,注重以团队形式的技术输出,由个人向团队转变,克服单一个体知识结构单一性的问题,多元化技术输出形成业务多元化业务覆盖。设计成果由粗放向精细转变,并打破细分专业间的壁垒,如装修、景观、照明、装配式、幕墙、智能化等;交圈部分的问题,上下游专业间不仅能考虑本专业的需求,还能考虑到相关专业的需求,打通上下游,真正做到有机式的全过程设计服务。

第二,利用全过程咨询模式与EPC模式相结合,加强后端控制,实现精细化设计管控,控制进度、成本和造价[2]。以南平市延平区开元实验学校和开元实验幼儿园为例,虽然只是EPC的合作方,但是我们以全过程咨询为切入点,主动担当作为,解决了项目工期紧、造价超两个棘手的问题,同时保证了建筑外观效果(图3),理顺了业主方、咨询方、承包商之间的铁三角关系,将各种错综复杂的问题统一到“建筑师”这个出口,各方向建筑师负责,建筑师团队向业主负责,过程中的推诿、扯皮减少了,责任边界明确了,工作效率大幅度提高,解决了过去咨询业务碎片化的弊端。

图3 教学楼沿水东路透视效果

在全过程咨询业务的开展过程中,设计人员成长为懂设计、懂策划、懂造价、懂建造、懂工艺的全能型人才,形成全过程咨询领域的核心竞争力。设计院通过“建筑师负责制”为依托,以自身的建筑师队伍为基础打造全能型人才,利用建筑师天然对建筑方案的熟悉和热情,对全过程接触面广的优势,同时补齐建筑师的其余短板,从碎片化向全过程化转变,打破思维、体系和法律的禁锢,由“单一阶段”向“全寿命周期”转变,走上全过程咨询的快车道,实现“弯道超车”[3]。

第三,全过程咨询与BIM技术相结合,以设计助力新型工业化进程;通过数字化设计手段推进建筑、结构、设备管线、装修等多专业一体化集成设计。这一点在工程项目清凉山消防站项目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与实践。项目整体采用装配式设计、装配式建造,预制率达到30%以上(图4)。建筑外墙采用玻璃幕墙、铝板幕墙装配式建造;主体结构采用叠合楼板、预制梁等装配式建造;内隔墙采用轻型预制陶粒混凝土内墙板装配式建造;精装修同步设计同步施工。通过全BIM模型的介入,优化结构布置、预制构件排布;优化精装修中的管线碰撞问题。充分发挥我院专业全、技术精的优势,建筑、结构、设备、装修、景观、幕墙等各专业真正做到有机联系,全过程咨询与BIM技术深度融合,互为助力,协同发展。

图4 消防站沿南江滨东大道透视效果

4 全过程咨询实践过程中的反思

全过程咨询纵然优势很多,也起到了促进行业向前发展的作用,但要将这种模式进一步推广开来,达到良性循环的效果,还需克服困难,在曲折中前进。

全过程咨询的范围和业务得到了扩展,但不应无限拓宽,否则将导致设计、咨询的边界模糊化,责、权、利不对等问题。相关的收费标准、配套的法律制度、标准化的合同格式不完善,在实践工程中,往往承担了相当大的责任,但取酬的标准却相对较低,整个市场环境并不友好。国家应尽快完善相关法规制度,推进试点地区、试点项目的先行,总结先进经验。同时配套相应的保险制度,降低注册执业人员的风险[4]。

在全过程咨询的支撑下,设计服务的内涵与外延得到极大丰富,但现阶段,割裂的、碎片化的服务模式还屡见不鲜。必须警惕这种以不同阶段对应不同的服务团队,上下前后缺乏有机联系,形式上的集约化咨询服务,这将阻碍全过程咨询的健康发展。

5 结语

为了推动“全过程咨询”行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政府层面在出台引领性文件的同时,应尽快制定相关制度、规范性文件,并培育骨干企业,使其起到示范引领作用。建设单位层面应提高自身认识水平,了解并认可全过程咨询方式的优越性,为营造良好的市场氛围提供助力;咨询单位层面,应发扬自身,补足短板,尽快转型升级,大力发展全过程咨询业务,抓住政策的红利,实现国家与企业的“双赢”。

猜你喜欢

咨询服务建筑师全过程
胖胖的“建筑师”
全过程造价管理模式下的工程造价控制分析
土建工程中全过程造价管理的有效应用
当建筑师
为“一带一路”建设做好咨询服务
让创新贯穿深化医改的全过程
全过程造价管理模式下的工程造价控制探讨
关于工程咨询服务价格放开的思考
梦想成真之建筑师
积极为构建“多点多极”战略提供咨询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