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四肢骨折患者的效果分析

2021-09-18郭政

系统医学 2021年12期
关键词:髓内四肢钢板

郭政

赣榆区人民医院骨科,江苏连云港222100

四肢骨折属于骨折中的一种,随着交通事业的逐渐发展,四肢骨折发病率呈现出逐渐上升的趋势,对于该类患者来说,因为患肢骨结构遭到破坏,所以骨折位置会出现活动受限、畸形、肿痛等症状[1]。若未能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会严重影响到患者的正常功能,若是病情严重会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临床对四肢骨折多采用手术方案进行治疗,将患者的解剖结构进行重建,加快关节功能恢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属于近些年来新型的微创术式,固定方法与生物力学、骨生物学更符合,能够防止骨断端旋转错位,具有极好的稳定性[2-3]。鉴于此,该次以2016年1月—2020年9月收治的50例四肢骨折患者为探究对象,探究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共纳入50例四肢骨折患者,按照治疗手段不同分成对照组、研究组,各25例,对照组:年龄24~67岁,平均(45.5±7.2)岁,男女比:15:10。研究组:年龄25~67岁,平均(46.0±7.0)岁,男女比:14:11。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该次研究所选病例均经过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家属对该次研究知情同意。

1.2 方法

手术前将身体各项检查工作完善,并为患者开展抗感染等常规干预。

对照组: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采用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法治疗: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法为患者进行麻醉,患者取仰卧体位,在消毒处理之后,于患者的骨折中心位置创建24~26 cm的切口,将阔筋膜纵向切开,同时向前牵开股外侧肌,逐层分离,同时将骨折位置良好暴露。在直视下使用复位钳将复位工作完成,使用拉力螺钉开展暂时性的局部固定工作,之后把直径为4.5 mm的钢板慢慢地植入到骨折位置外侧,然后按照钢板的具体位置各在骨折远端与近端将钻孔工作完成,并将螺钉拧入,在C臂机透视辅助下,对钢板固定区域情况进行全面观察,保障固定效果良好后冲洗创口,之后缝合局部组织,之后予以其负压引流留置;也有部分患者采用mipo(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术):完成麻醉后,取患者的仰卧位,先于C臂机透视下。复位骨折,并保持牵引,在完成复位之后,纵向切开患者的关节端干骺位置至骨膜,之后开展骨膜外剥离,于骨膜外皮下深筋膜位置创建隧道,并将锁定钢板置入,锁定时,在近端、远端各进行。后期按照骨折位置不同进行内固定。针对胫骨骨干骨折,在麻醉起效后,将内踝上方弧形切开,在患者胫骨前的内侧位置实施骨膜外剥离,并创建皮下隧道,复位工作于C臂机的监视下进行。在确保复位满意之后,将锁定钢板插入,在远端、近端各锁定螺钉(>4枚)。

研究组: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采用硬膜外麻醉法,患者取仰卧体位,现在设计髓内钉的入口位置作一个长约2 cm的切口,并确定骨折开口位置,使用开口器开口,在对骨折四周检查,将骨折的成角和缩短明确,先纵向牵引肢体,将骨折缩短畸形矫正,在量骨折侧方移位矫正,直到骨折四周不连续强回声线在探查各方向,均在同一条抽线上,代表骨折已经复位良好。之后把髓内钉导丝从骨质开口顺着髓腔穿过骨折位置,沿着导丝进行扩髓,取长度适当的髓内钉将骨折固定,在C臂机透视辅助下了解骨折复位情况,确保髓内钉长度合理,在髓内钉的两端锁定置入,并将切口缝合。

两组患者在完成手术后,所有都使用抗生素避免感染发生,并按照身体情况做适当的康复锻炼。

1.3 观察指标

①疼痛情况。使用VAS即视觉模拟评分法对患者疼痛情况评估,满分10分,分值高说明疼痛感严重。

②愈合情况。优:患者在手术后骨折位置愈合良好,没有出现延迟愈合、畸形等情况,在手术3个月以内,运动功能均恢复正常;良:患者在手术后骨折位置愈合较好,术后3个月内运动功能基本恢复正常;差:患者在治疗后,骨折恢复欠佳,有畸形、延迟愈合等情况,运动功能未能恢复,甚至比治疗前严重。愈合优良率=(优例数+良例数)/总例数×100.00%。

③统计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使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使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疼痛情况比较

研究组患者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疼痛情况比较[(±s),分]

表1 两组患者疼痛情况比较[(±s),分]

?

2.2 两组愈合情况比较

研究组患者的愈合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愈合情况比较[n(%)]

2.3 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对比

研究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比较(±s)

表3 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比较(±s)

?

3 讨论

四肢骨折大多是因为外部暴力引起,患者会出现出血供不畅、骨质受损等情况,并且受伤位置疼痛剧烈,对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造成严重影响[4-7]。探究较高稳定性的固定方法,可帮助四肢骨折患者促进术后康复。

以往对四肢骨折治疗主要采用锁定加压钢板法,其可提升骨质。并在设计锁定钢板时无需顾虑骨与钢板和螺钉扭矩的摩擦力,可对骨膜血运更好保护[8-9]。但因为钢板和骨弹性系数相差很大,肢体负重应力多数采用钢板,并不是经其下面骨质,导致钢板固定位置骨发生萎缩,于钢板末端正常的骨质和萎缩骨质的交界位置易折断。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能够确保患者的骨断端维持在闭合的状态,在X线诊断下,可将骨折状况明确,微创切口将骨钉置入,采用小机械强度和大应力形成极好的对抗性,且固定稳定性、强度较好[10-11]。术中开展扩髓操作虽然可将患者髓内血供破坏,但是扩髓期间可使髓腔变直,促使骨和髓内针接触面积增加,进而可以使该处的摩擦力增加,促进骨折位置愈合。同时该种手术主钉两端使用锁钉进行固定,只需要内固定则可确保骨断端的稳定,可避免位移、内缩情况出现,并且也可防止术后出现骨不愈合情况。与此同时,患者手术后应尽早对患肢关节进行负重和康复训练,从而可避免发生患肢关节僵硬等并发症。张颍伟[12]指出,交锁髓内钉内固定的固定方式与生物力学和骨生物学更相符,能够防止骨断端旋转错位,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其通过实践得出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3.32±1.32)分明显低于对照组(5.06±1.14)分(t=6.766,P<0.05),观察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分别是(16.18±1.43)周、(5.43±1.43)d,明显短于对照组(23.47±1.38)周、(8.13±1.29)d,和该次研究结果具有一致性。该次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的VAS评分(3.41±0.37)分明显低于对照组(6.33±1.23)分(t=11.367,P<0.01)。研究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各是(17.33±4.17)周、(5.49±2.15)d短于对照组(22.39±3.51)周、(8.31±3.33)d(t=4.642、3.557,P<0.05)。另外该次研究还得出,研究组患者的愈合优良率(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68.00%)(χ2=4.878,P<0.05)。由此可见,采用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对四肢骨折治疗具有较高的愈合优良率,能够帮助患者将术后疼痛明显减少,使康复进程加快。但是针对骨折处狭窄、闭合性骨折的患者来说,在选用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时应谨慎,防止髓腔压力过大使血运受损,同时应在为患者适当扩髓处理之后再固定。

综上所述,在对四肢骨折治疗中,采用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可帮助患者提升手术效果,缓解疼痛感,缩短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

猜你喜欢

髓内四肢钢板
髓内钉加钢板钢缆联合植骨治疗股骨干骨折术后骨不连
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骨骨折的研究进展
交锁髓内钉与锁定钢板治疗胫骨骨折的效果对照分析
双钢板与锁定钢板在复杂肱骨近端骨折治疗中的疗效比较
探讨拉森钢板桩在市政工程基坑支护中的应用
跟踪导练(四)
跟踪导练(四)
跟踪导练(四)
SA—387Gr11C12钢板(6=88mm)厚压裂原因分析
骨折手术的钢板 可以不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