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材料化学专业应用技术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2021-09-17冯婷婷石贤举

科技信息·学术版 2021年10期
关键词:人才培养体系

冯婷婷 石贤举

摘要:本文重点阐述了从完善实践教学体系、深化校企合作、搭建创新平台、师资队伍建设、学业导师制度、推进课程思政等方面,对材料化学专业如何对接区域产业发展需求,培养高素质应用技术型人才所进行的探索与实践。

关键词:材料化学;应用技术型人才;人才培养体系

1.引言

濮阳市是国家、河南省重点建设的石化基地,经过多年开发,濮阳油气资源进入枯竭期,被列为国家第三批资源枯竭城市转型试点。近年来,濮阳市围绕资源型城市转型,统筹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培育,精准发力“三大三专四新”,积极扶持新材料企业做大做强,并规划建设了6平方公里的国内首个绿色涂料产业园,新材料产业发展态势良好,对材料专业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长。

长期以来,传统本科教育培养模式偏重理论化、学术化,培养出的学术型人才与企业需求匹配度不高,无法适应企业对于应用型人才的急迫需求[1]。河南大学濮阳工学院的成立将河南大学人才培养、基础科学研究的优势与高职院校应用型技术研究、实践教学资源优势有效结合,致力于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材料化学专业自招生以来,一直致力于根据企业、行业需求开展教学改革,构建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满足区域产业需要的应用技术型人才,本文就做出的各项工作进行探讨、总结。

2.改革举措

2.1完善实践教学体系,提高实践课程学分占比

实践教学是达成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渠道[2],一方面学院对基础理论课的设置和内容进行优化,增设了涂料类专业课程,凸顯专业特色、呼应濮阳市产业需求,并对专业课内容根据新材料发展的前沿信息进行了充实调整,使教学内容契合培养目标要求;另一方面提升实践教学学分比重至28%,对标岗位需求,构建了多元化、分层化的实践教学体系,第一层面为基础实验,包括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等基础实验,使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和基础实验技能;第二层面为综合实验,包括认识实习、金工实习、高分子材料加工实训、材料专业实验、涂料分析与检测实验等,提高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第三层面为提高创新实验,包括学科竞赛、仿真实训、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全面培养从事实际岗位生产需要的素质和能力。

2.2 深化校企合作,凝练专业特色

紧密结合濮阳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严格按照培养方案执行实践环节,开拓优质实习实训基地,与市内8家优质相关企业签署了实习实训协议,定期邀请企业高工参与共同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校企共建,共同探索、凝练应用型培养方向及专业特色。

2.3 搭建创新平台,提升学生综合实践能力

积极构建学科竞赛和实践锻炼的平台,以创新创业项目、教师应用型课题、学科竞赛为抓手,逐步引领学生积极参与创新创业大赛、金相技能大赛等高质量比赛,拓宽学生的创新视野,积极为学生综合能力提升提供空间和平台。

2.4 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是人才培养的核心力量,能否把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理念贯穿于教学中,教师的作用至关重要[3]。因此,学院采取引进和自培相结合、“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等方式进行“双师型”师资队伍构建,将行业教师引入课堂,提高现有师资队伍对材料产业发展需求和趋势的把握能力,为开展应用型课程教学夯实坚实基础。

2.5 引入学业导师制度,引领学生全面发展

2019年10月教育部发布的《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第10条提出:“要建立健全本科生学业导师制度,让符合条件的教师帮助学生制订更具个性化的培养方案和学业生涯规划。”[4]学院秉承以生为本的理念,从入学即为各专业配备了学业导师,对学生进行全程学业、就业规划和指导,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根据学生的个性和能力,确定适合他们自身的发展目标,围绕促使学生成长成才这一根本目标开展各种教育和引领工作,对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2.6. 强化课程思政,思政元素融入育人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重视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的有机融合,强化每一位教师的立德树人意识,使学生能够在专业学习过程中厚植家国情怀,同时鼓励学生关注行业发展新动态、组织小组对行业发展实例进行认真剖析、引导学生结合专业方向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在开阔专业视野的同时深入认识将要从事行业的社会属性及作用,心怀爱国之情,树立为国效力观念。

3.结束语

学院以培养区域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应用技术性人才为导向,夯实基础,构建分层次实践教学体系,以学业导师为引领,以创新为抓手,大力推进产学研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王洪才.地方本科高校转型:问题、挑战与回应[J].江苏高教. 2016(03)

[2]丁淑芳 应用型本科高校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价值认识、作用机理和路径选择[J]. 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 2021,40(07)

[3]"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思想体系研究"课题组,周远清,瞿振元,陈浩,刘献君,别敦荣,周光礼,宣勇.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思想体系举要[J].中国高教研究. 2017(04)

[4]李浩,黎弘毅. 贵州教育改革开放40年研究[J].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5)

作者简介:

第一作者:冯婷婷,1985.09,女,汉族,河南鹿邑,硕士研究生,讲师,主要从事材料类专业教学和科研工作。

第二作者:石贤举,1980.07,男,汉族,河南范县,博士研究生,副教授,主要从事配合物的结构设计及性能研究 。

课题项目:2019年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项目编号:2019SJGLX757)

猜你喜欢

人才培养体系
基于中职生的呼叫中心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与实践
创新创业教育视阈下的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应用
地方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研究
应用型本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研究
河北省文化产业技能型人才“瓶颈”分析及培养体系构建
基于执业能力基准的工程管理专业“三型”人才培养
深化改革 激发活力 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