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物探专家秦宁:给地球拍CT,为祖国找石油

2021-09-17蕊红

妇女生活 2021年9期
关键词:胜利油田物探勘探

蕊红

她是一名85后,今年只有36岁,担任中国石化胜利油田物探研究院首席专家。她主持研发的软件一举打破国外技术垄断,为胜利油田发现新增2.7亿吨储量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

博士毕业后她拒绝了多家外国知名公司的邀请,选择了胜利油田。因为她知道,胜利油田拥有全世界最复杂的地质环境,迫切需要高端人才和技术创新

秦宁1985年2月出生在山东省平度市农村。后来报考中国石油大学,再后来从事石油勘探工作,都不是偶然。在她小的时候,她老家的田间地头经常出现石油工人忙碌的身影。他们穿着工装,背着成捆的线缆,在一望无际的田野里埋设雷管、炸药,炸出一个个深坑。秦宁很好奇,跟别人打听后才知道,那些人是在找石油。从那时起,石油勘探的神秘就像一颗种子种在了她的心田。上高中那年,她听说距她家20公里的昌邑市柳疃镇发现了潍北油田,立志将来自己也要找石油。因此,高中毕业她报考了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

同学们跟秦宁开玩笑:“以后工作不会是去加油站吧?”她笑道:“只要与石油有关,我都喜欢!”很快,秦宁如愿以偿收到了大学录取通知书。可当她来到中国石油大学东营分校报到后却傻眼了:全班30个同学,只有6個女生。好在,她从学长那儿了解到,她这个专业,本科阶段学的都是基础知识,将来有很多职业选择的方向,比如煤矿勘探、城市勘探、有色金属矿产勘探、地震预测等。而她所心仪的石油勘探方向,则是各种勘探中难度最大的。但秦宁是个不惧困难的人:“全班有三人读到博士,我是其中之一,另两位都是男生。我从不因为性别给自己设限。这个不能干,那个不能干,那能干什么?”

2013年,秦宁从中国石油大学博士毕业,多家外国知名公司向她发出了邀请,导师则希望她留在中国石油大学搞科研,但在秦宁心里,一直有个“为国找油”的梦想。当时她了解到,胜利油田是我国重要的石油工业基地,拥有全世界最复杂的地质环境,对高端人才和技术创新的需求最迫切,因此她坚定地选择了胜利油田,决心在条件艰苦的基层、项目攻关的前沿、行业发展的一线经受锻炼,增长才干。

胜利油田的地质环境,被地质专家们比喻为“一个盘子在地上摔碎后又被踢了几脚”,地下状况异常复杂。在这样的地方开发油田,对技术的需求更迫切。秦宁在读书期间,所做的很多科研项目虽然与现场、生产一线结合过,但与真正的生产实际比还是有很大距离。因此,她第一次来到生产现场,感觉自己就像一个插不上手的局外人。在职业生涯的第一次组织生活会上,谈及自己的不足时,她情不自禁地哭了。

她经常加班到深夜,一次开车回家途中,因看不清路面,车轮陷入一个深坑爆胎了。下车查看时,她从汽车大灯的光束得到灵感,从而自主研发了高精度成像软件模块,大大提高了物探成像的精度

但是,秦宁性格果断坚毅,从不给自己设限。从小她就是那种特别努力的学生。家庭条件虽然不错,但父母从来没有“富养”她。每年6月初,学校放假,让大家回家收麦子,还布置有作业——捡一定数量的麦子。她家的土地都承包出去了,妈妈就让她去别人家收割后的麦地里捡,还对她说:“你的作业你要自己完成。”她需要捡好几天才能完成这个作业。父母的教育加上生活的磨炼,让秦宁坚强、独立,面对困难从不退缩。

因此,这次秦宁抱定了一个信念:不会就学。她相信自己能行。刚好油田党委为助推科研人员成才组织实施了“名师带高徒”活动,安排高级专家对新人进行一对一指导。抓住这个机会,秦宁埋头苦学。在机房,她向师傅学习怎么建流程、改参数、看剖面、找构造。一张张片子、一页页剖面、一组组数据为她求学期间积淀的深厚理论插上了翅膀。为期半年的学习,秦宁记了满满三大本笔记。

之后,她在国家规定的最短时间——21个月内完成了博士后课题研究,事业渐渐步入正轨。

更让秦宁欣慰的是,胜利油田在物探技术方面不断进步。她自豪地说:“单位越来越重视科研,无论资金还是政策都向科研倾斜,带来的直接结果是一次次技术突破,是石油储量的发现,是技术上不再受制于人的底气。”

秦宁介绍,具体的油气勘探施工必须全盘考虑,比如勘探时在城区不能放炮,有的地区要协调各种关系。石油藏在地下,你探或不探它都在那里,不会多也不会少。但现实发展的需要,尤其是在资源全球化竞争激烈的当下,我们迫切需要加快勘探的脚步。为此,现场作业和数据采样回来后,秦宁常常坐在电脑前,沉浸到地下的未知世界里,忘记了下班和休息的时间。

胜利油田物探研究院专家王磊也说,我们搞科研工作必须有专注力,有些东西你确实需要8小时以外才能把它解决,所以秦宁经常不是在写报告就是在编程,始终夜以继日地忙于工作。有一次秦宁加班到深夜,开车回家途中,因为看不清路况,车轮突然陷入了一个深坑,轮胎爆了。她下车查看时,居然从汽车大灯的光束得到灵感:一个灯的亮度和照射范围有限,如果多个灯叠加,不就能照得更亮更远吗?按照这个原理,她自主研发了高精度成像软件模块,类似于将单个光束成像变成多个光束成像。她的这一发明创新,大大提高了物探成像的精度。

还有一次加班,她接到母亲从平度老家打来的电话,说孩子发高烧,不肯吃药,一直在家喊着找妈妈。秦宁回忆:“那是我第一次晚上上高速,12点多才到家。女儿说,妈妈你回来了,不会再走了吧。可第二天早上大概5点钟我就又开车往回赶,正常上班,同事都不知道我回了一趟老家。”

正因为心里既装着小家又装着“大家”,秦宁在为国找油一线岗位很快成长为滩浅海油气勘探成像领域的专家。

为拿到第一手资料,她常常背着馒头等简单的食物到野外跑现场,荒地、淤泥滩,一走就是一整天。她说,了解现场需求才能找到攻关方向,我们不能坐在办公室里等待数据

“妈妈,你是医生吗,怎么老是穿着白大褂?”即将上小学的女儿一直对秦宁的工作充满好奇。“人生病了,医生会给病人拍CT,CT能帮助医生找到病人身体里哪个部位生病。妈妈的工作是给咱们脚下、一个你看不到的世界拍CT,寻找和发现哪里有石油。白大褂也是妈妈的工作服。”秦宁总是这样打比方。秦宁所说的“拍CT”便是物探,即利用物理方式在地面打孔放炮,在地下激发出地震波,再通过信号接收器把这些地震波收集起来,勾勒出地下的构造和样子,为地下油气藏“拍”下照片,帮助地质学家分辨地下构造,寻找石油。

为拿到放炮的第一手资料,秦宁有时会到野外跑现场,荒地、淤泥滩,她常常是背着馒头等简单的食物,一走就是一整天。勘探放炮大都是冬天施工,她穿着好几层棉衣棉裤还冻得嘴唇发紫,野外也没个厕所,条件之艰苦可想而知。一起干活的工人多次劝她,你一个女孩子,待在驻地就行了,不用来现场。但秦宁知道,了解现场需求才更能找到攻关方向,不到现场就难以掌握一线实际情况,遇到问题就难以找到最佳解决办法。因此每次她都呵呵一笑:“没事,我习惯了。”也正是因为坚守一线,秦宁一次次发现问题并很快找到解决办法。比如在一次次实地考察后,她发现由于缺少自动地震速度拾取流程,数据拾取效率不高。于是她咨询国内外专家,结合现场实际自主设计了一套拾取流程,工作效率提高一倍,每年可为公司节省费用上千万元。因此秦宁常说:“我们不能坐在办公室里等待数据,那样就像戴着镣铐跳舞。”

有一次,秦宁参加国际交流会议,才知道他们公司使用的一款国外商业软件不仅价格高,而且禁止用户参与海外项目投标。这件事让她真切认识到,核心技術是买不来、要不来、讨不来的,要想挺直腰杆做勘探,就必须走自主研发之路。以这款国外软件为标杆,秦宁开始攻关。她坦言:“在软件的效率、成熟度和稳定性上,我们要想超越国外软件很困难,因为国外商业软件研发已有二三十年历史,咱们研发时间短、积累少,只能一步一步追赶。但我们自己研发的东西,能够满足应用就达到了目的。”

在软件研发攻关过程中,秦宁常常为了一个程序问题的解决、一个参数的调试,反反复复十几次。她从最基础的地震波动方程出发,查阅文献、融会贯通,进而推导公式。那段时间,她像魔怔了一样,吃饭想、走路想,甚至睡觉前脑子也不停歇,全是各种物探成像的模型与公式。最终,秦宁的软件研发取得了突破。如今,秦宁与团队自主研发的软件可与外国商业软件比肩,一举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还为胜利油田发现新增2.7亿吨储量的春晖和阿拉德等多处油田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

接受采访时秦宁介绍,目前她和她的团队正致力于引入云计算、人工智能,将勘探技术不断升级,将勘探装备从有缆有限时长接收发展更新到无缆全节点全时空接收。秦宁信心满满地说:“这其中每一项都是世界级难题,每一项技术进步都是摸着石头过河。我和同事们将继续发扬钉钉子精神,稳住心神,耐住性子,对每张CT负责,用行动兑现‘物本探源,为国找油的承诺。”

作为国家重大专项“滩浅海”(指沿海滩涂、潮间带和水深低于10m的浅海区域)油气勘探技术专家,秦宁先后完成国家级研究课题22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27项,出版专著3部、发表论文48篇,曾获全国青年岗位能手标兵、全国三八红旗手、中央企业青年岗位能手、中国石化优秀共产党员、中国石化十大杰出青年岗位能手等荣誉称号。今年“五四”青年节前夕,她又被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授予第25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荣誉称号。

【编辑:冯士军】

猜你喜欢

胜利油田物探勘探
浅议如何提高金属矿物探工作地质效果
中国为何频频发现大油田
潜艇的由来
地质调查物探技术发展研究
基于Entropy—Topsis模型的石油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研究
煤田地质勘探的布置系统
工程勘察中物探方法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