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五大振兴齐发力 美丽乡村入画来

2021-09-16吴洋郑丽媛张燕尚国荣

农民科技培训 2021年9期
关键词:昌平农广校农民

吴洋 郑丽媛 张燕 尚国荣

编者按: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基础靠教育。目前,我国培养的高素质农民总量超过1700万人,农民科技素质提升为农民全面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农业农村经济的支撑服务更加有力。同时,我们也要看到,与乡村全面振兴对农业农村人才的迫切需求相比,高素质农民在总量上还需有更大的突破。人兴则业旺,促进乡村人才振兴,必须牢牢抓住教育培训这个牛鼻子,不断适应新形势新要求。2021年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开局之年,农民教育培训功能定位有哪些新变化?应该如何抓好农民教育培训工作?农民教育培训将迎来哪些新机遇?带着这些问题,本期专题聚焦打造适应乡村振兴的高素质农民队伍,刊登几篇文章,有宝贵经验,有启示,也有思考,敬请关注。

多年来,北京市昌平区农广校一直在开展农民教育培训中不断加强自身建设,通过实践在培养高素质农民和知农爱农实用人才方面做了初步的探索,服务乡村全面振兴。

一、 坚持多措并举 助力乡村复合型人才振兴

乡村要振兴,人才是关键,农民受教育的程度和科学文化素质水平就成为关键的关键。“农科教”融合的核心是“教”,在提升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与各项能力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昌平农广校积极采取多种培训模式,培养高素质农民。

(一)农科教融合,培养现代农业的核心主体

农业的核心主体是农民,昌平农广校主动作为,联系农科部门,改变传统单一的技术培训模式,以农科教融合的方式,把农业生产、科技推广、人才培养紧密结合起来,通过短期培训与学历教育相結合的模式,几年来开展了农村实用人才培养、高素质农民创业培训、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城乡融合与休闲农业培训,让农民听得懂、用得上。昌平农广校利用“三类协同”高素质农民骨干示范培育项目、“一懂两爱”农村实用人才培养项目、京津冀协同发展项目,多次组织农业创业致富带头人、区级及以上示范社社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产业扶贫带头人培训工作,培训内容涵盖农业政策、生产技术、经营管理、市场营销、农业创业等,参训农民提高了生产经营与管理水平、增强了创业兴业能力、提升了市场开拓能力。

(二)学历与培训结合,构建农村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振兴,重在教育。复合型人才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长时间、多方位、多内容、多能力的持续性教育。“无长不稳、无短不活”,“长”坚持学历教育提升、“短”做好精准的培训。昌平农广校通过“筛、选、分”将符合条件的种养大户、家庭农场经营者、农民合作社骨干、优质小农户及农广校中专毕业生推荐到北京农职院进行中高职衔接的大专贯通培养,打造了一批“技能知识+综合知识+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为培养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农民打下基础,促进了乡村人才振兴。

二、 坚持多业并举 助推乡村产业振兴

乡村振兴,重点在于产业兴旺。昌平农广校利用走访、调研、培训、专家指导+陪伴式方法,深入合作社与产业带头人深刻交流,分析都市农业背景下农业发展的路径,提出多业并举的产业模式。

(一)多元发展,促产业兴旺

昌平农广校从农民自身需要出发,以市场需求为切入点,多业并举、此消彼长、彼此促进和融合是都市农业背景下乡村产业兴旺的一条有效路径。北京鑫城缘果品专业合作社一直以来都是以草莓种植为主,品种虽然丰富,但产业模式单一。昌平农广校多年来一直跟踪服务两任社长,通过把专家请进来、带社长走出去,共同研讨农业如何多元化生产,走多业并举之路。通过不断地实践,北京鑫城缘果品专业合作社逐步形成以“红色”(草莓)为基础,以“绿色”蔬菜种植为多元、以“特色”种植(甘蔗、网纹瓜)为突破,形成了“红色草莓+绿色果蔬+农耕体验”多产融合的模式,受到消费者的欢迎,产业增效凸显。合作社走上了一条多业并举、多元发展、良性循环发展的路子。“跟着农广校参加学习,我们才知道了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合作社理事长说。

(二)头雁领航,助产业落地

北京营坊昆利果品专业合作社是一家以种植苹果为主的国家级示范社,为改变以往传统单一的苹果种植模式,走多业并举增加收入的途径,合作社理事长找到昌平农广校。经过多次交流与探讨后,农广校决定把打造多元生态农业作为首要任务,先后组织合作社理事长、管理人员、技术人员走出去参观交流学习,激发带头人的内生动力。在充分听取专家和农广校教师的思路后,合作社逐步发生了转变,融入田园综合体的理念,打造景观化、多元化、标准化、安全化的园区。合作社通过农广校教产融合理念走融合产业之路,带动了周边小农户发展,助推了当地的产业振兴。

三、坚持驻乡化人 推动乡村文化振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优秀乡村文化能够提振农村精气神,增强农民凝聚力,孕育社会好风尚。”昌平农广校以文化驻乡方式开设社会文艺中专班、创作文艺作品、营造特色村域文化,助推乡村文化振兴。

(一)培植农耕文化,提升农民文化素质

昌平农广校多年来一直紧跟时代步伐,以文化驻乡工程为契机,驻乡进村,开办社会文化艺术中专班,培养了一批乡土文化学员。昌平农广校教师深入挖掘优秀传统农耕文化,开发了《农村里的事》《舒春诗词一百首》《乡村振兴 你我同行》等校本教材,开设“二十四节气与农业”“二十四节气与种菜”“农业物种及文化传承”等课程,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

(二)创作文艺作品,增强农民文化自信

通过学习,老师与学员一起创作了三句半《社区科普惠新篇》《大家来环保》;微型情景短剧《孝和之家》;配乐诗《我们是文明引导员》《志愿者之歌》;舞蹈《火火的中国》《在希望的田野上》《好运来》等节目。学员们自编自创的节目参加了北京星火工程和科普之夏的汇演,走进了北京农业嘉年华。文化驻乡,增强了农民的文化自信,实现了乡村文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三)营造特色村域文化促进乡风文明建设

在仙人洞村,昌平农广校通过“城乡市民教育大讲堂”,为村民“送教下乡”。结合村域历史文化,开展以孝道为主题的中国传统文化培训,发挥传统文化在乡村的优势,让传统文化融入到乡村生产、生态、生活的每个角落。积极打造村内设施孝道文化墙、孝顺椅、图书阅览室、居民文化中心,促进儿女孝顺、家庭和睦、邻里和谐,提高村民素质,形成仙人洞村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的好局面。

四、坚持合作共建 促进乡村组织振兴

组织振兴是乡村振兴的根本保证。组织振兴的关键是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振兴。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村干部是农村农业发展的领头雁、排头兵。昌平农广校注重基层党组织的人才培养,结合党建引领、校村合作,促进农村党支部的建设。

(一)党建引领,为组织振兴奠定基础

昌平农广校注重基层党组织的人才培养,组织乡村振兴村干部、第一书记培训班,把乡村振兴战略解读、党建引领乡村产业振兴的实践探索、乡村治理、城乡融合背景下农村宅基地盘活利用、产业兴旺与家庭农场打造等内容贯穿到培训中,让村干部加深对党的基本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知识理解,提高村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打造一支“懂农业、爱农民、爱农村”的“三农工作队伍,促进组织的振兴。

(二)支部共建,为组织振兴聚力附能

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除了注重基层组织的人才培养,昌平农广校进一步深入农村基层,开展党建引领,校村合作,促进农村党支部的建设。在昌平农广校的推动下,北京市农广校、昌平区兴寿镇党委、昌平成教中心党支部(昌平农广校)、西新城村党支部四方共同签署了“党支部对接进村帮扶协议”,为西新城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和草莓小镇民宿产业的发展搭建平台。

五、坚持转念提质 促进乡村生态振兴

乡村生态振兴是普惠的民生福祉,昌平农广校通过环保意识进乡村、生态理念进产业,促进美丽乡村建设,让农民赚上“生态钱”。

(一)环保意识进乡村,促进田园新生活

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整洁的村容村貌,既直观反映乡村的文明程度,也是美丽乡村的标志。生态宜居,需要通过宣传教育培养人们的生态保护意识,形成环境友好型的生产方式和低碳的生活方式,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生态文明价值观,做到与自然和谐相处。昌平农广校将《垃圾分类》《阳台有机蔬菜》等环保课程引入到农村社区培训中,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

(二)生态理念进产业,促进农业有机高效

让农民赚上“生态钱”,将健康有机理念融入到合作社产业发展中,是昌平农广校在教育培训工作中一直坚持的培训方向。北京汇康农业专业合作社是昌平农广校的实训基地,主营苹果种植与销售。社长吴士玉和崔玉刚是昌平农广校培育出来的致富带头人。为了打造健康有机品牌,昌平农广校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把专家请到田间地头讲授果树栽培标准化管理与有机化管理流程。通过几年来的跟踪服务,汇康农业专业合作社的苹果已取得产地认定证书、无公害农产品证书和有机产品认证证书,健康有机的果品一经推出,供不应求。吴士玉还将学习到的生态有机理念和生产技术传播给周边的果农,以及前来参观学习的河北农民。

昌平农广校在中央农广校、北京市农广校的带领下,继續发挥农广校主阵地、主渠道的作为,与时代要求相呼应,与地方政府紧密结合,争当乡村振兴的排头兵,以“育人”为核心,秉承终身教育的观念,遵循对农民实用、对发展有用的目标,努力做好农业农村人才培养工作。

(作者单位:1.北京市农广校昌平分校

2. 昌平区职成教研室)

猜你喜欢

昌平农广校农民
科技示范推广?助力乡村振兴
窗外的迷你世界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昌平博物馆升级改造古代昌平文物展开展
Time difference based measurement of ultrasonic cavitations in wastewater treatment①
农民培训在县级农广校的组织工作
Investigation of cavitation bubble collapse near rigid boundary by lattice Boltzmann method*
“五老”以“三用”关爱青年农民
也来应对农民征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