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FibroTouch 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临床分析*

2021-09-16邵建国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1年3期
关键词:肝病生化纤维化

张 玉,邵 晓,邵建国,陈 琳

(1 江苏省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中医科,南通 226006;2 江苏省南通市中医院治未病科;3 江苏省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肝病研究所)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ease,NAFLD)已经成为我国一个重要的公共健康问题,它以肝细胞脂肪过度堆积为特征,并与遗传易感性和胰岛素抵抗有关[1-2]。Fibroscan 技术起源于法国,能通过瞬时弹性成像技术检测肝脏组织弹性程度,由于该技术具有无创、易操作、方便等优点已被广泛使用[3]。我国研究人员在其基础上增加了影像引导定位功能,使FibroTouch 能更精准地检查肝脏的纤维化及脂肪化,并能进一步用数字化指标精准提示病情严重程度,成为国内首台肝脏硬度测定仪[4]。因此,本文着重基于FibroTouch 研究对NAFLD 的临床价值。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收集整理2016 年6 月—2019 年6 月年在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门诊及住院的NAFLD 患者112 例进行回顾性研究,按NAFLD 的诊断标准排除各种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损害、酒精性肝病(乙醇摄入量)、自身免疫性肝病及资料不全者。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所有针对NAFLD 的临床研究均经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讨论通过。

1.2 方法

1.2.1 一般资料 收集纳入患者的性别、年龄、身高、体质量,计算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收集患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肌酐、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空腹血糖指标(生化分析仪:奥林巴斯AU2700)。

1.2.2 FibroTouch 技术检测 使用FibroTouch 瞬时弹性测定仪(无锡海斯凯尔医学技术有限公司型号YZB/苏0437-204)检测肝硬度测定(liver stiffness measurement,LSM)、脂肪衰减值(fat attenuation parameter,FAP)。按照FibroTouch 操作说明,注意避开肝组织中的干扰因素如血管、囊肿、大小结节等进行肝脏弹性检测。被测定部分的厚度>6 cm,连续检测10 次,最后检测次数/总检测次数的比值为100%才被认为检测成功。

FibroTouch 检测后分别记录LSM、FAP 值。按照临床常用肝纤维化分期方法,LSM 值<7.3 kPa 为无纤维化期(F0~F1),7.3~<9.7 kPa 为轻度纤维化期(F2),9.7~<12.4 kPa 为肝纤维化期(F2~F3),12.4~<17.5 kPa 为肝硬化代偿期(F3~F4),≥17.5 kPa 为肝硬化失代偿期(F4)。按照临床常用肝脂肪化分期方法,FAP 值<240 dB/m 为无脂肪化(0 级),240~<265 dB/m为轻度脂肪肝(1 级),265~<295 dB/m 为中度脂肪肝(2 级),≥295 dB/m 为重度脂肪肝(3 级)。

1.2.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0.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者以表示,采用t检验或单因素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比较 共收集诊断NAFLD 患者112例,男72 例(64.3%),女40 例(35.7%),年龄17~78岁,平均(44.60±18.09)岁。经FibroTouch 技术检测,LSM 值为无肝纤维化(F0~F1 期)14 例,肝纤维化98例(F2 期17 例,F2~F3 期15 例,F3~F4 期31 例,F4期35 例),FibroTouch 检测诊断为肝纤维化有效率为87.5%。FAP 值无脂肪化(0 级)8 例,脂肪化104 例(1级37 例,2 级35 例,3 级32 例),FibroTouch 检测诊断脂肪肝有效率为92.8%。

2.2 LSM 与FAP 的关联性 根据患者LSM 与FAP数值在Excel 表格中制作散点图,分析比较两者之间的相关性,发现LSM 与FAP 值的散点呈散乱无规则分布,LSM 值不会随着FAP 值改变而呈某种趋势改变,FAP 值也不会随着LSM 值改变而呈某种趋势改变,说明两者之间不存在某种特定的函数关系,提示LSM、FAP 两者没有必然的关联性,见图1。

图1 LSM 与FAP 关联性散点图

2.3 有、无肝纤维化患者之间临床生化指标比较 无肝纤维化组的ALT、AST、LDL-C、BMI 均较肝纤维化组低(均P<0.05);肌酐、TC、TG、HDL-C、空腹血糖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表1 无肝纤维化组与肝纤维化组患者之间临床生化指标比较()

表1 无肝纤维化组与肝纤维化组患者之间临床生化指标比较()

2.4 有、无脂肪化患者之间相关检测指标比较 无脂肪化组的ALT、AST、TC、TG、LDL-C、空腹血糖、BMI 均较脂肪化组低(均P<0.05);肌酐、HDL-C 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表2 无脂肪化组与脂肪化组患者相关指标比较()

表2 无脂肪化组与脂肪化组患者相关指标比较()

2.5 LSM 值、FAP 值与生化指标相关性分析 选用Spearman 相关分析法分别比较FibroTouch 检测的LSM、FAP 值与各类生化指标的相关性,结果发现LSM 值与ALT、AST、BMI 呈正相关(rs>0,P<0.05),与肌酐呈负相关(rs<0,P<0.05)。FibroTouch 检测肝脏FAP与ALT、AST、TC、TG、LDL-C、BMI 呈正相关(rs>0,P<0.05),与HDL-C 呈负相关(rs<0,P<0.05),且与BMI的相关系数最大,见表3。

表3 FAP 值、LSM 值与生化指标相关性分析结果

3 讨论

在欧美等发达国家随着肥胖人群及相关代谢综合征的增多,NAFLD 逐渐呈现上升趋势,据不完全统计,普通成人NAFLD 患病率为10%~30%,如果不及时干预NAFLD 的发生发展,未来10 年内肝硬化发生率高达25%[5]。而在我国随着经济形势越来越好,我国的NAFLD 发病率也在逐年上升。F.S.WANG等[6]研究显示NAFLD 在慢性肝病中的发生率已升至第1 位,所占比例高达49.3%,远远超过慢性病毒性肝炎。黄欢等[7]调查上海市退休人员NAFLD 的患病率为40.8%,提示NAFLD 已经是我国重要的肝脏疾病,若不及时干预将会成为我国面临的一个公共健康难题。

NAFLD 的早期为单纯脂肪变,患者的生存周期及生活质量与正常人群无差异。如NAFLD 进一步加重,未来可发展为NASH,此时患者肝细胞已经出现破坏及炎症发生,若进一步发展则会成为肝硬化甚至肝脏肿瘤[8]。所以及时诊断NAFLD 并阻断病情进展至关重要。目前NAFLD 的诊断很多地区仍然主要依赖于有创的肝组织活检,但由于发病人群众多、操作有创、成本较大等因素,导致国内很难大规模开展,为NAFLD 的诊断带来相当大的难度,从而导致患者失去治疗的最佳时机。和肝脏有创性穿刺相比,FibroTouch 因其检测方法的无创、便捷性,在普通人群体检筛查或患者长期随访、定期检查方面都具有难以比拟的优势[9-10]。在结果的呈现上,现代化的FibroTouch 技术能把患者肝脏纤维以及脂肪化的具体病变程度用数值体现,超越了传统肝穿刺时相对模糊的病变程度概率[11-12],一方面有利于医师准确判断疾病的发展,另一方面也能加深患者自身的认识及后续的复查对比分析。

本研究发现,FibroTouch 检测诊断NAFLD 具有较高的检测效率。患者LSM 值与FAP 值的散点呈散乱无规则分布,两者无必然的关联性。随着肝脏纤维化的进一步加重,肝脏炎症指标ALT、AST 也有所升高。LDL-C、BMI 高的患者肝纤维化较重。随着脂肪化程度的增高BMI 也随之升高,其肝脏ALT、AST指标也呈上升趋势,导致肝功能不断恶化。TC、血脂、血糖也随之升高,最终导致肥胖的发生。LDL-C也有上升趋势,可促使血管动脉壁形成动脉粥样硬化,从而进一步加重肥胖患者的负担。

我市是肝病大市,以前都把重点集中在慢性肝病患者是否存在肝炎病毒的感染上,但随着现代化生活水平的提高,NAFLD 已经成为我市面临的重点问题,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的健康。本研究通过Fibro-Touch 检测NAFLD 患者的LSM、FAP 值,并结合肝功能、血脂、血糖、BMI 等指标,从而更精准地判断NAFLD 患者的肝脏纤维化、脂肪化病变程度,有利于积极干预病情进展,有明显的临床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肝病生化纤维化
线粒体自噬在纤维化疾病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炎性及心肌纤维化相关标志物在心力衰竭中的研究进展
肝纤维化无创诊断研究进展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中医治疗
任何类型的咖啡都或能降低慢性肝病风险
piRNA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研究进展
侨商徐红岩:生化科技做“抓手”奋力抗疫
胆汁酸代谢在慢性肝病中的研究进展
《生化结合治理白蚁》
力量训练的生化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