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思维导图视域下的职业生涯规划咨询案例研究及启示

2021-09-15张艳霞

福建轻纺 2021年9期
关键词:专升本来访者咨询

张艳霞

(湖南商务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长沙 410205)

思维导图是英国人东尼·博赞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发明的,作为一种思维工具,把人大脑内部的思考过程进行了外部的呈现,聚焦发散性思维,强调图示表现(图像和颜色),这一学习工具,迅速风靡全球。我国的学者刘濯源及其研究团队结合学科教学,加入结构化思考、学科内在的思维规律、理解性记忆等,提出学科思维导图。信息爆炸时代,以智能手机阅读为中心出现了竖屏思维导图,它注重的是手机端阅读的舒适感。不管是哪种呈现形式,笔者把它们统一称为思维导图,并把思维导图综合运用到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咨询全过程。

本文以两则咨询案例为基础,介绍思维导图在职业生涯规划咨询中的运用和作用,通过案例咨询的研究,给高职院校的学生提供一些生涯规划建议。

1 案例介绍

1.1 案例一:当下生活的迷茫(图1咨询案例小A)

图1 咨询案例小A

小A,市场营销专业,大二学生。家里有一个姐姐(毕业在家待业,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还有一年毕业,对自己毕业后是否能找到工作充满担忧,不知道大二这个阶段,除了学习,自己还能做些什么?

希望得到的帮助:面向未来就业,大二阶段给自己定好位,不虚度时光。

1.2 案例二:毕业该选哪条路(图2咨询案例小E)

图2 咨询案例小E

小E,电商专业,大三学生。面临毕业,不知道毕业之后的路何去何从。自己想去西部支教,家人坚决反对,和家人之间缺乏正面的、有效的沟通,无法违背父母意愿;家人比较支持找工作和专升本,自己在这两者之间比较倾向专升本,但可能出现考不上的情况,家人倾向找工作。对“专升本、西部计划和找工作”三条路径之间权衡了很久,始终无法做出决策,连续几天出现焦虑,失眠。

希望得到的帮助:能够指导自己做出职业决策,对未来要走的路不迷茫。

2 思维导图呈现分析过程

两例咨询案例聚焦的问题不同,分析过程也有所不同。

2.1 案例一咨询过程(图3)

图3 小A咨询过程简化版

2.1.1 第一步,畅想未来基于小A对目前生活的迷茫。了解了基本情况后,咨询从他担忧的未来开始。

咨询师:将来想从事什么样的工作?

小A:有两个想法。一是想要从事和销售相关的工作,进入XX地产公司。因为在高三时在这家地产公司兼职,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公司名气也很大,有比较好的发展空间。二是想自己创业,把农村的好产品带给城里人,想做app平台销售,入驻学校的创业园。

咨询师:分析高三直接去XX做地产销售和明年毕业后同样去XX地产做销售,有什么不同?如果没有不同,为什么要来读书?除了XX地产是否接触过其他地产行业或其他职业?

小A:读书后可以升总监,总监对学历有要求。其他企业没有了解,这个企业已经很大了。

咨询师:你觉得你目前有什么优势吗?

小A:在暑假工期间做成了一笔交易,赚取了人生第一桶金,想毕业后还从事地产工作,其他不了解。

来访者对自身能力缺乏了解,对外部的职业世界也缺乏全面的了解和体验。首先通过成就事件帮助来访者聚焦职业兴趣倾向和能力优势,再分析外部的职业世界可以通过什么途径去了解哪些方面的信息。

2.1.2 第二步,过往成就事件梳理

家庭背景分析:父母都是做生意的,从小帮着家里打点生意,喜欢和人打交道。

成就事件:高三(辍学,后单招进高职院校就读)经朋友介绍进入XX地产公司,在售楼部成功交易楼房一套,赚取第一笔大的收入,这是入职后不到一个月时间成交的一笔订单。平时和上级领导和同事们相处融洽,领导很看好自己,将来也想从事和地产相关的工作。大一时和毕业的学长合伙在各高校推广农村滞销的水果,负责对接各高校推广人,成功对接两所高校,这项活动主要由学长负责运营,接触不到核发运营模式,只负责外围的推广工作。

根据成就事件总结小A自身能力优势:沟通能力强、认真、负责、做事效率高。这些都是销售人员具备的优秀品质,从第一份兼职和合伙创业两个事件中,总结得出小A超强的与人沟通能力。通过霍兰德职业测评软件得出小A的职业兴趣是SAC,测评结果辅助小A进一步向内探索未知的自己和外部的职业世界。

2.1.3 第三步,朝向未来的当下要做些什么

理性分析成为未来的自己需要从哪些方面做准备?设定一个长、中、短期的目标,给目标设定时间期限,设定监督机制,去执行计划。比如,销售总监需要具备什么资格条件?为了满足这些条件,当下你要做些什么努力?可以利用寒暑假进入相同行业的不同企业进一步了解你想从事的这份职业,看有什么收获,帮助你进一步澄清未来的职业选择。自己创业,目前的卡点是什么?怎么去突破这些卡点?需要链接哪些人?

把这些信息罗列出来,全方位了解将来想要从事的企业和职业,需要会么技能资格,定好大目标,进行关键动作拆解,这些关键动作分几个方面,每个方面再细分目标和关键动作,具体到每一年、每一学期、每一月、每一周、每一天都要做什么。用思维导图全部罗列出来。这样关于职业发展的过去、现在、未来都可视化的呈现在眼前,思路一下子就清晰起来。

2.2 案例二咨询过程

2.2.1 第一步,帮助来访学生梳理大学三年的活动经历(图4)

图4 小E主要活动大学期间简化版

经过梳理,可以清晰的看到大学期间小E一直在从事公益活动。大一上学期间每周末和寒假期间线下参加小学支教活动,线上参加针对贫困地区小学生支教活动的运营工作;大二加入校园青年志愿者协会在校园从事防艾宣传,校外参加线下公益组织的活动;大三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参加的都是线上公益活动。在参加公益活动的三年间,小E全身投入其中,收获了快乐、力量和温暖。她希望自己毕业后去更远的贫困山区支教,参加国家的西部计划,但爸妈坚决反对。

2.2.2 第二步,和来访学生一起梳理三条路径(图5)

图5 梳理路径缩略版

来访者是笔者“职业生涯规划”和“创业基础”两门课程的学生,上课比较认真,对自己也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知道向老师求助。来访者在咨询前做了一些调查工作,参加教师资格的考证、专升本、西部计划的报名和考试。不设限谈了未来的展望,小E希望自己将来本科毕业或者研究生毕业,毕业后去西部支教,自己可以给予的就会更多。这一步是帮助来访者进一步澄清求职意向和职业价值观,同时,小E内心觉得目前的学历有点低,如果有更高的学历,可以调动的资源就会更多。基于以上的梳理,让来访者自己做出一个初步判断,考虑家人感受是工作和专升本,考虑自己感受是专升本和西部计划,交叉出现了专升本这一选项。

2.2.3 第三步,梳理之后,用决策平衡单进一步澄清

在专升本和找工作两条路径上,来访者列出十个要考虑的因素,进行排序和分值加权,最后“专升本”得分最高。看到澄清后的结果,来访者表示:这一刻非常开心,心里舒坦了。

2.2.4 第四步,下一步要做的事

针对来访者专升本考不上的顾虑,建议来访者准备plan B计划,做最坏的打算,往最好处努力。还要注意用正确的方法努力,提升认知,开启和父母的交流沟通之路,在自己成长道路上出现与父母意见不一致时学会如何处理。

3 学生对咨询结果的反馈

两例咨询案例,结果反馈效果一致。在咨询过程中运用成就事件法帮学生梳理出他的优势,澄清他的职业价值观,用朝向未来的策略梳理和定位当下要做的事情,用决策平衡单帮助学生更好的做出职业决策,在梳理卡点的过程中,顺带着找到了长久以来和家人几次冲突的根源,这是学生下一步要做的功课,包括plan B计划和认知提升。最后把整个咨询过程用一幅竖屏思维导图(篇幅有限,全图不展示)完整的呈现给来访学生,方便学生用手机观看和保存。咨询学生收到思维导图后,都表示路径好清晰,一直迷茫,一张图看明白了自己要走的路。

思维导图在给学生做职业生涯规划咨询时,可以给学生提供一幅全景图。这个全景图不仅可以让来访学生看清细节,还能在一些来访者不确定的事情上给到启发,它可以让学生跳出自己的生活画卷,客观地看待事物。一旦学生看到自己的生活以这种全景图的方式出现,他就站在了一个理想位置,可以发现问题和机会,并为未来的幸福和成长、成功作计划。

4 案例对高职在校生的启示

笔者所在的高职院校,在大一新生入学时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目的是通过教学,帮助他们树立自主的职业生涯发展意识,通过学习掌握一些自我探索类技能、信息搜索与管理类技能、生涯决策类技能、“沟通+问题解决”类技能等。大二开设“创业基础”和“就业指导”课程,前者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和创业思维,提高学生的创业素质与能力;后者帮助学生提高求职技能,增进心理调适能力,维护个人合法权益,有效地管理求职过程。

然而,不管是正在进行三门课业学习的大一、大二学生,还是面临毕业的大三学生,他们依然对大学生活充满迷茫,对自身探索缺乏,依然不知道如何选择。学了不能致用,学习不是为了应用,而是为了应对考试。在面临真实的生活抉择时,他们感到无助和懊悔。笔者在平时的咨询案例中深有感受,这些来咨询的学生,都是学习优秀的学生,因为优秀,才来咨询。他们懂得如何驱动自己持续地努力和积累,也懂得个人力量的弱小,所以会借助外力成长。即使如此,他们也不能很好地用自己的学业知识进行深度思考、深度学习,出现了学是学,用是用,学而不用的现象。

借由一个个咨询个案,总结如下几点启示。

4.1 生活需要一张图梳理

用一张图串起过去,连接当下和未来。人们往往困惑于当下的自己,是因为“只缘深在此山中”,当学会在一个面上分析自己,不再纠结于点和线时,就会发现,人是立体的。给自己的人生绘制一幅思维导图,这个导图不仅可以让我们看清细节,还能在一些不确定的事情上给予启发。在进行职业规划时,一张思维导图就可以清晰地把握未来的发展方向和目标,找到人生的平衡与发展。

4.2 高职生要认真上好职业生涯规划课

4.2.1 职业生涯规划课的重要作用

⑴ 帮助学生尽早意识规划未来的重要性,建立生涯意识和职业意识。一个人如果没有目标,就找不到人生的方向。没有经过规划的人生,是没有意义的人生。每一个阶段,都要为下一个阶段多做一份准备,用职业生涯规划为自己的人生打一个草稿,打好人生这副牌。

⑵ 帮助学生学会合理规划时间,坚定目标,来应对大学三年“没人管”时自己要独自面对、独自解决的许多问题。学会科学、合理地利用大学的假期,为自己的求职简历、未来职场加分。

⑶ 可以学到很多生涯工具。这些生涯工具包括但不限于:生涯彩虹图、SWOT分析法、决策平衡单、成就故事法、SMART目标管理原则、5W2H分析法、复盘反思等等。如果任课教师运用思维导图来上课,学生们还会学到思维导图这个可视化的工具。

⑷ 有助于提醒学生们认识外部的职业世界,准确地进行自我定位。引导学生在遇到生涯困惑时,可以去学校的职业生涯规划咨询中心寻求专业指导师的帮助。

4.2.2 职业生涯规划帮助自己成为想成为的样子

帮助当代大学生把生活过成自己想成为的样子,学生们可以利用大学时间,尽早弄清楚:我是谁、我喜欢什么、我渴望什么。确定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为自己找到一个近期(2~3年)既感兴趣又务实的目标,提早思考如何达成自己设定的目标,当下要完成什么任务,踏实又灵活去践行目标。通过“为自己设定目标、拆解目标、制定计划、行动起来”这个四个步骤帮助自己成为想成为的人。

4.3 高职生们要学会求助、善用外部资源

如本文提到的案例中的小A和小E,他们都是在“职业生涯规划”这门课程上与任课老师(笔者)产生了链接,在自己遇到问题时,即使课程结束了,也会寻求老师的支持和帮助。大学阶段,由于社会经验和经历的单薄,高职生们势必会在职业选择、未来发展、大学生活、学习规划等方面经历迷茫和困惑,要记得,可以向曾经的老师、高一级的学长学姐等人寻求帮助。学会求助和善用资源本身就是高职生要掌握的一项技能。

4.4 要学会学以致用

学习的目的是运用,把课堂上学到的知识、技能和经验迁移到日常生活、工作中去。咨询过程中,当笔者用一些具体的工具帮助来访的学生进行分析时,来访学生说,这个工具老师在课堂上讲过,只是自己想不到可以用到这里。这类现象在学生群体中是普遍存在的,它的本质是学习迷茫,不会输出,知识用不上。有效的学习是先输入再输出,只有输入没有输出,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学习。

4.5 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可以引入思维导图这个工具

从教师的角度看,运用思维导图进行备课,由一个中心主题向四周发散,建立信息与信息之间的联系,让自己的大脑无局限地思考、发散,把自己的教学设计可视化出来,再用思维导图进行信息处理和分类,最后匹配最佳解决方案,构建整本教材、某一章节、某一知识点的知识体系和知识结构。思维导图在课堂中的应用还可以帮助引导学生独立建构完善系统的学习思维体系,教会学生如何思考,帮助学生养成优秀的思维习惯。关于教师角度看思维角度在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中的运用,在笔者的另一篇论文《基于思维导图视域下的课程教学研究——以高职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为例》有详细论述。

从学生的角度看,教师在课堂上运用新的思维工具,给学生树立了榜样。学生也可以用多维思考的方式去分析解决问题。思维导图的呈现形式给了学生耳目一新的体验,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兴趣,锻炼了学生们的概括能力和聚合思维能力,增强了学生们逻辑关系梳理和运用的能力。教师在用思维导图教的过程,也是学生学的过程。尤其是可以用思维导图做出属于自己的职业规划蓝图,帮高职生们踏上职场的成功之路。

猜你喜欢

专升本来访者咨询
第五章 一位重要的来访者
Chapter 5 An important visitor第五章 一位重要的来访者
Chapter 1 The beginning of things
山西省2019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现代汉语
放下“应该”,才得自由
2017年-2018年专升本院校录取分数线
山西省2018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大学语文
2019年山西省普通高校专升本考生体格检查表
服务与咨询
健康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