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对腹股沟疝手术切口愈合的影响

2021-09-15孙树松高长春

世界复合医学 2021年6期
关键词:腹股沟预防性外周血

孙树松,高长春

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人民医院普外科,江苏南京 211500

临床上,腹股沟疝属于一种常见的普通外科疾病,在腹外疝总发生率中占90%以上的比例[1-2]。研究显示,该疾病出现的主要原因在于腹壁肌肉强度明显降低,腹腔内部压力增高[3-4]。以腹壁下动脉、疝环之间的关系为依据,可将其分为腹股沟斜疝、腹股沟直疝两种类型。疝环填充无张力修补术是现阶段临床治疗该疾病的标准术式,虽然该手术方式在疾病治疗中可获得理想的治疗效果,但术后切口感染为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之一。一旦出现手术切口感染,部分患者可能需要再次行手术治疗,这不仅会对疾病预后产生影响,同时也会大幅度增加医疗费用,所以采取预防性措施十分必要[5-6]。鉴于此,该研究主要针对腹股沟疝手术前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对手术切口愈合的影响进行探究,并选取2018年9月—2020年4月来该院诊治的163例腹股沟疝患者为研究对象,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该院诊治的163例腹股沟疝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不存在疝环填充式无张力修补术禁忌证;②具备正常交流、沟通能力。排除标准:①嵌顿性疝或者手术时间>3 h;②术前感染;③存在精神、认知障碍;④ASA分级>3级;⑤未放置疝环补片。

以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共49例,男性45例,女性4例;年龄30~88岁,平均(65.18±3.15)岁;腹股沟斜疝37例,直疝5例,复合疝7例。对照组共114例,男性105例、女性9例;年龄31~87岁,平均(65.16±3.16)岁;腹股沟斜疝98例,直疝9例,复合疝7例。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该研究所选病例经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家属知情同意。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行疝环填充无张力修补术,术前为每例患者常规建立静脉通道,并在术前30 min对皮试结果进行认真核对之后,观察组患者于100 mL生理盐水中加入1~2.0 g注射用五水头孢唑林(国药准字H20060600,规格:0.5 g),给予患者快速静脉滴注,若患者术前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则于术前15 min给予其肌肉注射100 mg注射用苯巴比妥钠(国药准字H31020501,规格100 mg)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手术切口感染率、手术前、术后1 d、术后2 d、术后3 d的体温、手术前后外周血象白细胞水平变化情况。

1.4 统计方法

研究中所有数据均纳入SPSS 20.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差异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差异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切口感染情况对比

对两组患者术后切口感染情况进行分析得知,对照组术后共8例患者切口感染,切口感染发生率为7.01%,其中5例为浅表感染,经治疗后切口乙级愈合,3例为深部感染,经治疗后切口丙级愈合。术后平均住院日4.45 d。观察组术后共有1例患者手术切口感染,感染率为2.04%,且为浅表手术切口感染,行抗感染治疗3 d之后,手术切口乙级愈合出院,术后平均住院日4.51 d。两组术后切口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13,P>0.05)。

2.2 手术前后两组患者体温变化情况对比

两组患者术前体温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 d、术后2 d、术后3 d时的体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手术前后两组患者体温变化情况对比[(±s),℃]Table 1 Comparison of body temperature chang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operation[(±s),℃]

表1 手术前后两组患者体温变化情况对比[(±s),℃]Table 1 Comparison of body temperature chang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operation[(±s),℃]

组别 术前 术后1 d 术后2 d 术后3 d对照组(n=114)观察组(n=49)t值P值36.71±0.25 36.73±0.22 0.485 0.628 37.85±0.12 37.91±0.09 0.028 0.892 37.45±0.22 37.39±0.26 0.007 1.528 37.11±0.15 37.09±0.12 0.063 0.885

2.3 手术前后两组患者外周血象白细胞水平比较

两组患者术前外周血象白细胞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外周血象白细胞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手术前后两组患者外周血象白细胞水平比较[(±s),×109/L]Table 2 Comparison of white blood cell levels in peripheral bloo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operation[(±s),×109/L]

表2 手术前后两组患者外周血象白细胞水平比较[(±s),×109/L]Table 2 Comparison of white blood cell levels in peripheral bloo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operation[(±s),×109/L]

组别术前 术后对照组(n=114)观察组(n=49)t值P值6.05±0.68 5.99±0.72 0.507 0.613 6.19±0.93 6.15±0.85 0.258 0.767

3 讨论

临床上在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的主要目的在于对手术部位感染进行有效预防,包括发生在腔隙、手术深部器官以及手术切口等部位的感染[7]。研究显示,术前20~30 min为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的最佳时机,不仅能获得理想的预防效果,同时带来的药物不良反应少[8]。这主要是因为手术完成后3 h左右为机体抵御细菌在伤口种植的关键时期,所以在细菌进入到组织内部之前预防性应用抗生素行抗感染治疗,能取得最佳效果[9]。腹股沟疝手术属于临床清洁切口Ⅰ类无菌手术类型,多数临床实践显示,此类手术术前预防性应用抗生素时存在明显误区与不合理情况。大部分临床医生均根据自身习惯随意选择抗生素种类,且用药剂量大,这会将人体正常防御功能削弱,大量减少敏感菌,增加耐药菌与致病菌,一旦有感染情况出现,控制难度大[10-11]。该研究主要针对腹股沟疝手术前预防性应用抗生素与不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的效果进行对比探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术后共有1例患者手术切口感染,感染率为2.04%,对照组术后共8例患者切口感染,切口感染发生率为7.01%,虽然观察组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稍低于对照组,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腹股沟疝手术前预防性应用抗生素没有必要。其次,该研究结果还显示,观察组术后1 d、术后2 d、术后3 d时体温分别为 (37.91±0.09)、(37.39±0.26)、(37.09±0.12)℃,与对照组相近(P>0.05);观察组术后外周血象白细胞水平为(6.15±0.85)×109/L,与对照组相近(P>0.05),提示术前预防性应用抗生素不会对术后体温、术后外周血象白细胞水平产生影响。王芬等[12]学者的研究也显示,观察组术后1 d、术后2 d、术后3 d、术后7 d时体温分别为(37.9±0.3)、(37.3±0.3)、(37.0±0.3)、(36.7±0.1)℃,与对照组相近(P>0.05);观察组术后外周血象白细胞水平为(6.3±1.0)×109/L,与对照组相近(P>0.05),这与该文研究结果高度一致。

综上所述,虽然腹股沟疝手术前预防性使用抗生素能在一定程度上预防术后切口感染,但此类手术为Ⅰ类无菌手术,通常不主张预防性应用抗生素,除非手术时间长,或者存在≥2个危险因素。

猜你喜欢

腹股沟预防性外周血
髂腹股沟接力皮瓣修复股前外侧皮瓣供区
新生儿黄疸治疗箱常见故障处置及预防性维护实践
预防性树脂充填术治疗窝沟浅龋的疗效观察
PRECIXION X-RAY 225生物学辐照仪常见故障维修方法与预防性维护
外周血B细胞耗竭治疗在狼疮性肾炎中的应用进展
外周血G6PD活性检测对于感染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宫颈癌患者的诊断预后价值
预防性公路养护技术在现代高速公路养护中的应用
乳腺癌患者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与临床特征的关系
腹股沟疝有哪些表现
拍拍腹股沟预防妇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