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几种不同根管冲洗液的临床应用效果比较

2021-09-15杨国庆

世界复合医学 2021年6期
关键词:患牙根管菌落

杨国庆

重庆市万州区人民医院龙宝分院口腔科,重庆 404000

根管内的细菌碎屑可以通过根管冲洗,在合适的冲洗液的物理化学冲洗作用下,能够将患牙中细小根管的碎屑有效清除,具有优秀的细菌抑制作用以及灭菌效果,从而使治疗效果大大提升[1]。虽然玷污层存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外部细菌,但是,更重要的功能是保护内部细菌不被清除,所以,在冲洗根管的时候,需要尽力清除玷污层,从而有效清除内部以及外部细菌。目前,临床中如果单纯通过一种冲洗剂荡洗根管,并不能有效清除玷污层以及深层次的细菌,对治疗效果产生一定影响[2-3]。所以,该次研究,该院在2018年1月—2019年1月期间,一共收治了81例口腔科患者,将其作为该次研究的研究目标,收集81颗患牙,分成3组,通过对照研究,分析几种冲洗剂的临床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的81例急慢性根尖炎患者,将其作为该次研究的研究目标,收集81颗患牙,将其按照随机统计数表法分成3组,分别为A组、B组、C组,每组各有27颗患牙。A组患牙使用2.5%的NaCLO溶液和2%的洗必泰液进行根管冲洗,男性患者有16例,女性患者有11例;平均年龄为(35.9±2.5)岁。B组患牙使用2.5%的NaCLO溶液和3%的过氧化氢液进行根管冲洗,男性患者有15例,女性患者有12例;平均年龄为(35.8±2.8)岁。C组患牙使用2.5%的NaCLO溶液和0.9%的氯化钠注射液进行根管冲洗,男性患者有17例,女性患者有10例;平均年龄为(35.9±2.4)岁。患者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并得到该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所有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1个月内没有服用过抗生素、通过X线检查,根尖处可以发现阴影且没有其他牙周疾病;排除标准:精神病患者、免疫系统疾病患者、器质性病变患者。

1.2 方法

所有患者在进行治疗之前,需要通过X线对患者的患牙进行检查,确认根尖位置的阴影面积,对根管进行预处理,并清洁消毒患者的口腔,使用清水漱口,至少漱口两次,然后使用碘酊和乙醇作为消毒剂消毒患者的牙齿、口腔粘膜,将口腔中的坏死组织以及修复体进行清除,将口腔内的唾液清除,使用橡皮障隔湿处理患牙,然后拔髓治疗,选用10号K锉,预备根管上端,使用10号K锉对根管进行疏通,测量根管的长度,预处理根管至F2,更换K锉之前,需要对根管锉进行清洗,锉头在根管位置移出两毫米,在冲洗时,注射器上下轻轻震动,此时要防止压力过大将残屑推入根尖。A组患牙使用2.5%的NaCLO溶液和2%的洗必泰液(国药准字H21020474),B组患牙使用2.5%的NaCLO溶液和3%的过氧化氢液(国药准字H44023919)进行根管冲洗,C组患牙使用2.5%的NaCLO溶液和0.9%的氯化钠注射液(国药准字H20043271)进行根管冲洗,目的在于避免出现毒性反应,冲洗完成后,封闭根管。冲洗前和冲洗后需要使用无菌纸在根管深部静止半分钟,然后通过细菌培养,成功取样之后,30 min内将样品送到恒温细菌培养箱中,首先需要在37℃下培养48 h,接种后,在血琼脂培养皿中培养,同样在37℃下培养48 h。

1.3 观察指标

比较3组患牙冲洗前的菌落数、冲洗后的菌落数以及菌落计数差值,比较3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进行t检验或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3组患牙冲洗前的菌落数、冲洗后的菌落数以及菌落计数差值比较

A组、B组、C组患牙冲洗前的菌落数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冲洗后的菌落数:A组少于B组少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菌落计数差值:A组高于B组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3组患牙冲洗前的菌落数、冲洗后的菌落数以及菌落计数差值比较(±s)Table 1 Comparison of the number of colonies in the three groups of teeth before washing,the number of colonies after washing,and the difference in colony count(±s)

表1 3组患牙冲洗前的菌落数、冲洗后的菌落数以及菌落计数差值比较(±s)Table 1 Comparison of the number of colonies in the three groups of teeth before washing,the number of colonies after washing,and the difference in colony count(±s)

组别 冲洗前的菌落数冲洗后的菌落数 菌落计数差值A组(n=27)B组(n=27)C组(n=27)F值P值81.62±5.64 79.46±4.52 80.65±6.43 1.013>0.05 8.32±5.19 10.54±2.59 27.16±3.20 15.738<0.05 73.98±0.16 67.89±2.46 52.86±3.54 8.205<0.05

2.2 3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A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6.3%(26/27),高于B组患者88.9%(24/27),高于C组患者77.8%(21/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3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的比较Table 2 Comparison of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clinical treatment of the three groups of patients

3 讨论

临床治疗结果表明如果仅单纯使用一种根管冲洗液对细菌进行处理,并不会取得良好的杀菌效果[4],作者分析原因为:单一的冲洗液的渗透能力较差,比如2.5%的NaCLO溶液只能够对牙本质小管13 0μm以内的细菌进行清除,对于超过130μm以上的细菌没有办法有效清除,所以,通过多种冲洗液联合使用,才能够更好的杀灭细菌,提高治疗效果[3]。目前,临床中一般联合使用NaCLO和过氧化氢进行冲洗患牙,可以获得一定的杀菌效果,但是,NaCLO和过氧化氢的刺激性较强,会使患者出现程度不同的疼痛[5]。而洗必泰冲洗液能够使厌氧菌中脱氢酶的活性大大降低,使细菌生长情况受到抑制,并且不会产生较为明显的刺激性,与根管壁中的有机物以及无机物具有较强亲和力,并且能够在根管壁上长时间的依附,对牙本质不会产生损伤[6],但是,洗必泰冲洗液对于有机物的溶解性较差,所以应NaCLO冲洗后使用[7]。

NaCLO冲洗液广泛使用,说明NaCLO冲洗液的杀菌效果得到了肯定,NaCLO冲洗液在冲洗患牙时,还能够发生还原反应,从而形成HCLO氧化剂[8]。HCLO属于一种强氧化剂,能够将根管中厌氧菌以及微生物清除,且NaCLO溶液浓度与HCL溶液浓度成正相关性,HCLO溶液能够溶解根管中的有机物以及坏死组织[9],但是,HCLO溶液存在一个问题,如果浓度过高,则强烈刺激患者的口腔粘膜,破坏牙齿的微强度,所以,该次研究中,需要降低Na-CLO溶液的浓度,仅使用2.5%浓度[7]。

该次研究结果表明:A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6.3%(26/27),高于B组患者88.9%(24/27),高于C组患者77.8%(21/27)(P<0.05),冲洗后的菌落数:A组少于B组少于C组(P<0.05),菌落计数差值:A组高于B组高于C组(P<0.05),陈洪焕[10]的研究结果表明:A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B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9.3%,C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2.1%,和该次研究结果大致相同。

综上所述,通过2.5%的NaCLO溶液和2%的洗必泰液进行根管冲洗患牙,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降低菌落的形成率。

猜你喜欢

患牙根管菌落
一次性根管治疗慢性根尖周炎感染的效果探讨
口腔科根管治疗术中的四手操作护理配合分析
基于图像识别的菌落总数智能判定系统研制
为进行根管治疗的牙髓炎患者使用镍钛锉与不锈钢锉预备根管的效果对比
羟基磷灰石生物陶瓷填充骨缺损对根尖切除术疗效影响的回顾分析
预成纤维桩修复改善患牙患者牙周健康状况的分析研究
采取根管填充氢氧化钙糊剂+根管治疗术治疗牙髓病及根尖周炎的疗效
牙冠过短或缺损达龈下的患牙行牙冠延长术后修复效果的研究
意向性牙再植术的临床护理
稀释涂布平板法计数活菌的方法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