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氮互作对工业大麻生长、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2021-09-14高金虎李冲赵铭森冯旭平孔佳茜薛红丽孟晓康康红梅

热带作物学报 2021年8期
关键词:施氮量

高金虎 李冲 赵铭森 冯旭平 孔佳茜 薛红丽 孟晓康 康红梅

摘  要:針对籽用工业大麻种植区存在的灌水施氮不合理问题,在大田条件下设置不同水平灌水量和施氮量,探讨作物生长、SPAD值(叶绿素含量)、叶片光合性能、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等的变化,揭示麻籽产量对水氮互作的响应机制等,为确定适宜的水氮施用量提供理论依据。采用2因素4水平随机区组试验设计,灌溉水平设0(W0)、60(W1)、120(W2)、180(W3)mm,施氮量设0(N0)、225(N1)、450(N2)、675(N3)kg/hm2。结果表明:灌水(W1、W2、W3)和施氮(N1、N2、N3)均可显著提高工业大麻株高、茎粗和地上部干物质量数值。SPAD值在不同灌水水平下均表现为N0

关键词:工业大麻;灌水量;施氮量;光合性能;籽粒产量

Abstract: Aimed at the problem of unreasonable irrigation and nitrogen application in the seed-use industrial hemp planting area, different levels of irrigation and nitrogen application were set under field conditions to discuss crop growth, SPAD value (chlorophyll content), leaf photosynthetic performance, yield and its constituent factors. The changes reveal the response mechanism of hemp seed yield to the interaction of water and nitrogen and provide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determining the appropriate amount of water and nitrogen application. A two-factor four-level randomized block trial design was adopted. The four irrigation levels were set to 0 (W0), 60 (W1), 120 (W2), 180 (W3) mm, and the four nitrogen application rates were set to 0 (N0), 225 (N1), 450(N2), 675(N3) kg/hm2. Both irrigation (W1, W2, W3) and nitrogen application (N1, N2, N3) could significantly increase the plant height, stem diameter, and above-ground dry matter mass values of industrial hemp. The SPAD value was N0 < N1 < N2  

Keywords: industrial hemp; irrigation; nitrogen application rate; photosynthetic performance; seed yield

工业大麻是以获取纤维和种子为目的,其致幻成分四氢大麻酚(THC)含量<0.3%,无毒品利用价值的大麻(Cannabis sativa L.)品种[1-3]。工业大麻种子是一种营养价值较高的食品原料,含有超过30%的油和25%的蛋白质,还有相当数量的膳食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大麻籽油含有超过80%的多不饱和脂肪酸[4-5]和萜烯、大麻素等对人体健康大有裨益的微量成分[6]。大麻籽加工合成的生物柴油,基本达到了现军用柴油指标,且表现出耐低温的特性,能满足能源多样化要求[7-8]。大麻仁也是我国传统中药,具有润肠通便的功效。

作物的生长受到水、肥、气候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而水肥是对作物生长影响最大又易于控制的因素。Hacket[9]明确了水分胁迫是影响大麻纤维产量和质量的最大限制因子。Lisson等[10]研究认为,水分(灌溉)是影响大麻纤维产量的一个决定性因素。Garcia-Tejero等[11]试验结果表明,灌水量会影响麻籽中亚麻酸和亚油酸含量。大麻是一种喜肥作物,对土壤肥力特别敏感[12],施用氮肥比磷钾肥对大麻产量影响更大,Vera等[12-13]报道麻籽产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刘浩等[14]则认为中氮-低磷-中钾是大麻较适宜的肥料配比,养分利用效率较为理想。水氮互作技术已经被视为干旱和半干旱地区作物生产的一项重要管

理措施[15-16],众多学者在大田和设施农业条件下针对不同作物研究表明,水氮互作存在明显的正交互作用[17]。现阶段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水稻、玉米、小麦及蔬菜等作物的水氮互作方面,而对于麻类作物特别是工业大麻的水氮互作效应鲜有报道。本研究的主要目标是探究工业大麻籽粒产量对不同水氮供应的响应及揭示调控产量的关键性状,为籽用工业大麻高产高效种植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指导。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区概况

试验于2018年在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经作所试验田(山西省汾阳市,37°15 N,111°44 E,海拔474.7 m)进行。地属温带季风气候,多年平均降水467.2 mm,降水量年际变化较大,年内分配不均,大部分集中在6—9月份的汛期,春秋两季降水偏少。多年平均气温12.6 ℃,多年平均日照为2601.3 h,无霜期179 d。2018年大麻生育期内降水为362.4 mm,平均气温21.75 ℃,逐日降水量和平均温度如图1所示。该试验田土壤为粉沙质壤土,呈碱性,全N含量1.33 g/kg,有效P含量54.7 mg/kg,速效K含量176 mg/kg,有机质含量18.9 g/kg,pH 8.23。

1.2  方法

1.2.1  试验设计  试验设灌溉和氮肥两因素。设4个灌溉处理,即整个生育期内不灌溉、旺长水、旺长水+开花水、旺长水+开花水+灌浆水,分别记为W0,W1,W2,W3。分别于旺长前期(6月15日)、开花前期(7月27日)、灌浆前期(9月4日)进行灌水。作物行间布置滴灌管,用自来水表严格控制水量,每次灌溉量为60 mm。设4种氮肥处理,施肥量分别为0,225,450,675 kg/hm2,分别记为N0,N1,N2,N3,氮肥为尿素(纯N质量分数≥46.4%,河南心连心化肥有限公司)。共16个处理组合,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每小区宽2.4 m,长5.4 m,四周设保护行。播前整地时将氮肥、过磷酸钙4500kg/hm2(纯P2O5质量分数≥12%,昆明市海口和伟有限责任公司),硫酸钾300 kg/hm2(纯K2O质量分数≥53%,以色列联邦钾肥有限公司)均匀撒施于地表翻入地下。其他管理一致。试验于2018年5月8日播种,10月8日收获。供试品种为本课题组选育的籽用型品种‘汾麻3号[18]。采用小型播种机等行条播。行距60 cm,株距30 cm。

1.2.2  项目测定  (1)植株性状  参照粟建光等《大麻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19]于成熟期选择各小区有代表性的植株10株,分别测定株高、茎粗、地上部干物质量、分枝数、分枝高和千粒重等。

(2)籽粒产量  对各小区实打实收,将种子脱粒、晒干(种子含水量约12%)、清选后称重。

(3)SPAD值  分别于苗期(6月1日)、旺长期(6月28日)、开花期(8月10日)、灌浆期(9月20日)和成熟期(10月8日)選取植株顶部、中部、底部3层各10片叶子,采用植物营养测定仪(浙江托普云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测定各裂叶中部SPAD值。每小区测定15株。

(4)光合指标  于灌浆期选择晴朗无云的天气采用TARGAS-1便携式光合仪(美国PP-Systems公司生产)在田间测定光合特性(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细胞间隙CO2浓度Ci、蒸腾速率Tr),测定时光强为1200 μmol/m2 s,温度为32 ℃,选各小区有代表性的植株15株,测定完全暴露在外的叶片中部,尽量避开叶脉,每个叶片测量3次,取平均值。

1.3  数据处理

用Excel软件编辑汇总数据,DPS 9.0软件进行方差分析及多重比较。

2  结果与分析

2.1  水氮互作对工业大麻农艺性状的影响

二因素方差分析表明,灌水可以显著提高工业大麻株高、茎粗和地上部干物质量数值,但不同灌水水平对株高和茎粗影响差异不显著;W2和W3对地上部干物质量影响不显著(表1)。不同施氮量下株高、茎粗和地上部干物质量均呈现出N0

2.2  水氮互作对工业大麻叶绿素SPAD值的影响

从图2可以看出,大麻叶绿素SPAD值在整个生长期呈单峰曲线变化,峰值在开花期(8月10日),成熟期数值最低(10月8日)。大麻叶绿素SPAD值在W0水平总体表现为N0

2.3  水氮互作对工业大麻光合性能的影响

从表2可知,灌浆期大麻Pn、Gs、Ci、Tr均表现为随灌水量增加而增加。二因素方差分析表明,灌水水平对Pn和Tr影响差异达显著水平,W1、W2、W3水平Pn显著大于W0,W3显著大于W1;W2、W3水平Tr显著大于W0,但W2和W3差异不显著。不同施氮量水平下,Pn、Gs、Ci表现为N0

2.4  水氮互作对工业大麻籽粒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从表3可以看出,灌水对大麻分枝数影响差异显著,W3、W2显著大于W1、W0,最高的W2比最低的W0提高了22.69%,W3和W2间、W1和W0间差异不显著。大麻分枝高表现为随着灌水量和施氮量的增加而减少,各处理组合中,分枝高数值最大的是W0N0,比最小的W3N3高26.67 cm。大麻的千粒重主要取决于籽粒的大小及饱满程度。随着施氮量和灌水量的增加,千粒重略有增加,但增幅不大,灌水水平间差异达显著水平,W2、W3显著大于W0。数值最高的W2N2处理比最低的W0N0高16.98%。施氮水平对分枝数、分枝高及千粒重差异均不显著。从产量分析,灌水水平间,W3和W2显著大于W0,W3、W2和W1间差异不显著。氮肥水平间,N3和N2显著大于N1和N0,但N3与N2、N1与N0间差异不显著,灌水量和施氮量两因素交互效应达显著水平。对产量影响排序为施氮量>灌水量>交互效应。W2N2数值最高,比W2N0和W0N0分别高11.25%和22.01%。从产量来看,W2N2组合可以较小的投入获得最大产量。

2.5  工业大麻籽粒产量对水氮处理响应分析

为了能够定量地分析不同水分和氮肥供应水平对工业大麻籽粒产量的影响,以不同的水氮供应水平作为自变量,产量作为因变量,做回归模拟,建立二元二次方程为:

式中,y为产量(kg/hm2);x1为灌水量(mm);x2为施氮量(kg/hm2)。F检验结果表明,式(1)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說明该回归方程能较好地表达工业大麻水氮供应与产量的关系。将式(1)绘制成函数图(图3),可以直观的看出工业大麻籽粒产量在不同水氮供应水平下的变化,即麻籽产量随着灌水量增加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随着施氮量增加而增加的趋势。这说明适宜的水氮供应组合才能使麻籽产量最高。对式(1)求偏导,当灌水量和施肥量分别为147.49 mm和675.00 kg/hm2时,麻籽产量最高,为1742.53 kg/hm2。

2.6  工业大麻生物学性状与产量的回归分析

为进一步摸清大麻生物学性状对籽粒产量的影响效应及路径,以株高、茎粗、分枝数、分枝高、地上部干物质量和千粒重6个因子为自变量,产量为因变量进行多元回归和通径分析,以明确各因子对产量的影响程度。利用DPS软件进行逐步回归分析,逐步剔除没有显著效应的自变量,得到如下最优线性回归方程(式2):

回归方程的相关系数R=0.986,调整后相关系数Ra=0.979,F=71.255,P=0.0001,回归方程有效。在引入变量株高时,会降低调整相关系数,为了使回归方程最优,剔除了株高因子。式(2)中x1为茎粗(mm);x2为分枝数(个);x3为分枝高(cm);x4为地上部干物质量(kg/hm2);x5为千粒重(g),y为产量(kg/hm2)。

式(2)说明:工业大麻籽粒产量与其茎粗、分枝数、分枝高、地上部干物质量和千粒重都有显著的线性关系。当其他变量固定时:茎粗每增加1 mm,籽粒产量平均增加5.71 kg/hm2;分枝数每增加1个,籽粒产量平均增 加10.09 kg/hm2;分枝高每增加1 cm,籽粒产量平均减少4.51 kg/hm2;地上部干物质量每增加1 kg/hm2,籽粒产量平均减少62.46 kg/hm2;千粒重每增加1 g,籽粒产量平均增加22.15 kg/hm2。

由表4可出看出,茎粗、分枝数、地上部干物质量、千粒重与产量均为极显著正相關。分枝高与其余各因子均呈极显著负相关。通过相关分析可以初步掌握各性状间及与产量间的相关程度,要确定各性状对产量作用的大小,需进一步作通径分析。如表5所示,各生物学性状对产量的直接作用排序为:分枝高>茎粗>分枝数>千粒重>地上部干物质量。分枝高和地上部干物质量对产量呈负向影响,直接通径系数分别为–0.36和–0.20。

结合表4分析,说明分枝高数值越大,分枝数越少,籽粒越少,从而降低了产量。地上部干物质量增长对产量呈负向影响可能是由于工业大麻茎秆枝叶徒长,导致籽粒产量降低。茎粗、分枝数表4  工业大麻生物学性状与产量间的相关关系和千粒重对产量呈正向影响,直接通径系数分别为0.35、0.29和0.24。该试验剩余通径系数较小,为0.19,这说明影响麻籽产量的主要因素基本包括在内,但仍有部分对产量影响较大的指标未被引入,如分枝长、单株粒数和叶干重等。因此,在生产中应当运用育种和栽培手段,降低分枝高,提高茎粗、分枝数和千粒重,以增加籽粒产量。

3  讨论

灌溉和施氮是影响作物产量和品质的主要因素[10,20]。确定适宜的灌水量和施氮量是实现籽用大麻高产优质的基础。水分和氮肥对植株形态有着重要影响,合理的株形有利用通风透气、捕获光能,提高光合速率,进而影响产量。本研究表明,灌水量和施氮量处理对工业大麻株高、茎粗、地上部干物质量、籽粒产量差异均达显著水平,这与Patanè等[21]对红麻的研究结果基本相同。灌旺长水工业大麻株高、茎粗和地上部干物质量均显著大于不灌水处理,灌旺长水、旺长水+开花水、旺长水+开花水+灌浆水对株高和茎粗影响差异未达显著水平。这说明旺长期灌水是调控工业大麻植株形态的关键时期。这与Merfield[22]和Peji?等[23]研究所得出的大麻对水分需求集中在旺长期的结果一致。叶绿素作为植物体内重要的光合色素,负责光能的吸收、传递和转化,在植物光合作用中起着关键作用[24]。多项研究表明,灌溉可以提高作物叶片SPAD值,增强光合性能[25-27],但不同作物对灌水量和灌水方式的响应不同。本研究表明,工业大麻SPAD值、Pn、Gs、Ci、Tr均随灌水量的增加而增加。旺长水+开花水、旺长水+开花水+灌浆水处理SPAD值显著高于不灌水,不灌水与灌旺长水、旺长水+开花水、旺长水+开花水+灌浆水处理间差异不显著(数据未列出)。这说明适宜的灌水量能显著提高大麻叶片叶绿素含量。开花期(8月10日)至成熟期(10月8日)叶片SPAD值均呈下降趋势(图2)。灌浆期(9月20日)至成熟期表现出随灌水次数增多SPAD值下降变缓,说明多次灌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缓叶绿素的含量的降解,维持叶片结构和功能[28],保证光合作用持续运行,为作物产量提高奠定基础。Lisson等[10]研究得出灌溉是工业大麻产量形成的决定因素。García-Tejero等[11]研究则认为灌溉对产量效应不显著。本研究结果表明灌水能显著提高大麻分枝数和千粒重,有利于产量提高。产量表现为不灌水<旺长水<旺长水+开花水<旺长水+开花水+灌浆水;旺长水+开花水、旺长水+开花水+灌浆水均显著高于不灌水处理,但灌旺长水、旺长水+开花水和旺长水+开花水+灌浆水3个处理间差异不显著;这说明工业大麻是一种较耐旱的作物,旺长期灌水60 mm即可显著提高籽粒产量。

Papastylianou等[29]研究了不同氮肥施用量对5个工业大麻品种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处理对工业大麻干物质量、干茎重、花序重量影响差异均达显著水平,但对籽粒产量差异不显著。本研究结果表明施氮量对工业大麻株高、茎粗、地上部干物质量影响差异均达显著水平,对分枝数、分枝高和千粒重影响差异不显著。相同灌水量下,植株SPAD值、Pn、Gs、Ci表现为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这可能是因为施氮改善了作物叶片中氮含量等养分状况,进而增强了光合性能[30]。施氮肥处理显著提高麻籽产量,施氮肥450 kg/hm2和675 kg/hm2显著高于225 kg/hm2和不施氮肥,但施氮肥450 kg/hm2和675 kg/hm2间差异不显著。说明适宜的施氮量(450 kg/hm2)即可获得较高产量,过量施氮(675 kg/hm2)既浪费资源又对农田环境不利。

作物水肥关系研究的重点是要解决如何“以肥调水,以水促肥”问题。水氮与作物产量在一定范围呈正相关,表现为水氮协同效应,水氮过量则会导致作物产量反应消减或出现产量与水氮负相关[17]。本研究中,水氮互作对麻籽产量呈现出显著正效应,但对产量的提高有限,旺长期和开花期各灌水60 mm配合播前施氮450 kg/hm2产量最高,比最低的既不灌水也不施氮肥处理高22.01%。这可能与氮肥种类和施肥方式有关,如将播前一次性基施改为随灌水分次施入或更换为缓释肥,是否能进一步提高产量仍有待研究。

作物产量形成与植株农艺性状紧密相关[31]。利用通径分析可揭示农艺性状对产量的直接和间接的影响程度[32-33]。郑健等[32]采用通径分析研究了小型西瓜产量与生长性状间的关系,发现茎粗和根系干质量可以作为评价小型西瓜高产的因素。刘世全等[34]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生长性状和产量之间进行关联排序,结果发现,根长

和干物质对蕃茄产量影响比较大,认为不同水氮处理导致根长和干物质的差异是造成产量不同的主要原因之一。本研究通过将相关系数分解为直接通径系数和间接通径系数,表明分枝高对产量呈极显著负效应,茎粗和分枝数对产量呈极显著正效应,说明不同水氮处理导致工业大麻分枝高、茎粗和分枝数等改变进而导致籽粒产量发生变化。

4  结论

(1)合理的灌水量和施氮量能改善籽用工业大麻光合性能,使茎粗、分枝数和千粒重等产生正向效应的改变,起到增产效果。

(2)旺长期和开花期各灌水60 mm,配合播前施氮肥450 kg/hm2,是籽用工業大麻最佳水氮供应模式,可起到节本增产的效果,建议在农业生产中应用。

参考文献

刘飞虎, 杨  明. 工业大麻的基础与应用[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15.

关凤芝. 大麻遗传育种与栽培技术[M]. 哈尔滨: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010.

高金虎, 赵铭森, 冯旭平, 等. 不同密度和行距配置对工业大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J].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19, 24(7): 37-43.

Citti C, Pacchetti B, Vandelli M A, et al. Analysis of cannabinoids in commercial hemp seed oil and decarboxylation kinetics studies of cannabidiolic acid (CBDA)[J].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and Biomedical Analysis, 2018, 149: 532-540.

Smeriglio A, Galati E M, Monforte M T, et al. Polyphenolic compounds and antioxidant activity of cold-pressed seed oil from finola cultivar of Cannabis sativa L.[J]. Phytother Res, 2016, 30(8): 1298-1307.

Callaway J C. Hempseed as a nutritional resource: An overview[J]. Euphytica, 2004, 140(1-2): 65-72.

何锦风, 陈天鹏, 卢蓉蓉, 等. 汉麻籽的综合利用及产业化研究[J]. 中国食品学报, 2010, 10(3): 98-112.

金付强, 张建春, 杨  儒,等. 大麻籽油合成生物柴油[J]. 应用化学, 2007, 24(1): 100-104.

Hackett C. Mobilising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about lesser-known plants: The value of two neglected levels of description[J]. Agroforestry Systems, 1991, 14(2): 131-143.

Lisson S, Mendham N. Response of fiber hemp (Cannabis sativa L.) to varying irrigation regimes[J]. J Int Hemp Assoc, 1998, 1(5): 9-15.

García-Tejero I F, Duránzuazo V H, Pérezálvarez R, et al. Impact of plant density and irrigation on yield of hemp (Cannabis sativa L.) in a mediterranean semi-arid environment[J].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2014, 16(4): 887-895.

Vera C L, Malhi S S, Phelps S M, et al. N, P, and S fertilization effects on industrial hemp in saskatchewan[J]. Canadian Journal of Plant Science, 2010, 90(2): 179-184.

Vera C L, Malhi S S, Raney J P, et al. The effect of N and P fertilization on growth, seed yield and quality of industrial hemp in the parkland region of saskatchewan[J]. Canadian Journal of Plant Science, 2004, 84(4): 939-947.

刘  浩, 张云云, 胡华冉, 等. 氮磷钾配施对大麻产量和养分利用效率的影响[J].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 37(3): 460-466.

严富来, 张富仓, 范兴科, 等. 水氮互作对宁夏沙土春玉米产量与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J]. 农业机械学报, 2020, 51(7): 283-293.

陈修斌, 尹  鑫, 刘珍伶, 等. 水氮合理配合对旱区温室番茄土壤酶活性与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J]. 西北农业学报, 2019, 28(6): 972-980.

王小彬, 代  快, 赵全胜, 等. 农田水氮关系及其协同管理[J]. 生态学报, 2010, 30(24): 7001-7015.

康红梅, 赵铭森, 孔佳茜, 等. 工业大麻新品种汾麻3号的选育[J]. 种子, 2017, 36(6): 114-116.

粟建光, 戴志刚. 大麻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M].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6.

Mediavilla V, Leupin M, Keller A. Influence of the growth stage of industrial hemp on the yield formation in relation to certain fibre quality traits[J]. Industrial Crops and Products, 2001, 13(1): 49-56.

Patanè C, Cosentino S L. Yield, water use and radiation use efficiencies of kenaf (Hibiscus cannabinus L.) under reduced water and nitrogen soil availability in a semi-arid mediterranean area[J]. European Journal of Agronomy, 2013, 46(53-62).

Merfield C N. Industrial hemp and its potential for New Zealand[R]. Lincoln University. faculty of Commerce. kellogg Rural Leaders Programme, 1999: 1-33.

Peji? B, Sikora V, Mili? S, et al. Effect of drip irrigation on yield and evapotranspiration of fibre hemp (Cannabis sativa L.)[J]. Ratarstvo I povrtarstvo, 2018, 55(3): 130-134.

焦念元, 宁堂原, 杨萌珂, 等. 玉米花生间作对玉米光合特性及产量形成的影响[J]. 生态学报, 2013, 33(14): 4324-4330.

朱  寒, 时元智, 洪大林, 等. 水肥调控对水稻叶片SPAD值与产量的影响[J].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19(11): 50-53, 65.

俞雙恩, 刘子鑫, 高世凯, 等. 旱涝交替胁迫对水稻荧光参数与光合特性的影响[J]. 农业机械学报, 2019, 50(12): 304-312.

武瑞瑞, 黄家雄, 杨  阳, 等. 干旱和复水对4种咖啡叶片叶绿素荧光特性和SPAD的影响[J]. 热带农业科学, 2019, 39(10): 66-74.

王春玲, 申双和, 王润元, 等. 半湿润气候区土壤水分对冬小麦叶绿素值的影响[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2, 26(12): 137-141.

Papastylianou P, Kakabouki I, Travlos I. Effect of nitrogen fertilization on growth and yield of industrial hemp (Cannabis sativa L.)[J]. Notulae Botanicae Horti Agrobotanici Cluj-Napoca, 2018, 46(1): 197-201.

Tang K, Struik P C, Amaducci S, et al. Hemp (Cannabis sativa L.) leaf photosynthesis in relation to nitrogen content and temperature: Implications for hemp as a bio- economically sustainable crop[J]. GCB Bioenergy, 2017, 9(10): 1573-1587.

Amaducci S, Scordia D, Liu F H, et al. Key cultivation techniques for hemp in Europe and China[J]. Industrial Crops and Products, 2015, 68: 2-16.

郑  健, 蔡焕杰, 王  健, 等. 日光温室西瓜产量影响因素通径分析及水分生产函数[J]. 农业工程学报, 2009, 25(10): 30-34.

鲁  清, 刘  浩, 李海芬, 等. 花生不同株型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分析及其对单株产量的影响[J]. 热带作物学报, 2019, 40(6): 1115-1121.

刘世全, 曹红霞, 杨  慧, 等. 水氮供应与番茄产量和生长性状的关联性分析[J]. 中国农业科学, 2014, 47(22): 4445-4452.

责任编辑:白  净

猜你喜欢

施氮量
不同施氮水平下糯高粱氮磷钾养分吸收规律研究
榨菜菜头性状与施氮量的关系
江汉平原棉花合理施氮量研究
高、中、低产田水稻适宜施氮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分析
花后高温胁迫下不同施氮量对春小麦抗氧化特性的影响
豫东烟区施氮量和种植密度对烤烟生长发育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施氮量与移栽密度对杂交水稻甬优1540产量形成的影响试验初报
密度、施氮量和留叶数对烤烟品种豫烟11号产质量的影响
施氮量对冬马铃薯生理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施氮量对烟叶香气物质含量的影响及品种间差异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