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化教学设计向课堂教学转化的探索

2021-09-13刘苗苗

无线互联科技 2021年10期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设计教学实践课堂教学

刘苗苗

摘 要:“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中职学校开设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是计算机专业的入门课程,也是其他专业学生必备的信息素养基础课程。根据《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的要求,文章认为要将信息化教学设计成果落实到真实的实践课堂教学中,形成信息化教学新常态。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设计;课堂教学;教学实践

0    引言

《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信息化教学设计要切实落实到课堂教学实践中,要形成一种“课堂用、经常用、普遍用”的新的信息化教学常态。

1    要融入现代教育理念

本课程“计算机应用基础”是所有专业一年级必开的基础课程,学校选用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整个课程学习的指导思想是: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主体,提升学生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力,加强计算思维训练,培养信息社会责任意识。

中等职业教育要培养的是高素质的技能应用型人才,其培养目标具有鲜明的技能性和职业性的特点,强调知识、技能、素养的高度统一。因此,教师将信息化教学设计应用于真实的课堂教学中,要坚持以现代教育理念为指引,整合知识和技能模块,构建全新的进阶式模块化课程结构。

2    要进行贯穿全程的学情诊断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中职学校开设的一门公共基础课,面向的是全校不同专业的学生,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成果转化为真实的课堂教学实践之前,要针对不同的专业进行贯穿全程的学情诊断,也就是课前学情诊断、课中学情诊断、课后学情诊断。教师从课前学情诊断可以探知学生的“已知”“未知”“能知”和“想知”。学情诊断为教学内容的取舍、教学流程的优化、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模式的构建、教学策略的制定、教学资源的重组等提供依据。教师从课中学情诊断可以掌握学生对知识的接受情况和协作探究的状况,以便于及时地调整教学内容、方法以及分组等;从课后学情诊断学生作业状况以及班级差异,作为下次课前调整的出发点。由此可以看出,贯穿全程的学情诊断是良好教学的前提。

3    要将设计转化实施于课堂

整个教学设计的主题是“安全卫士成长系列”,共包含5个课题:(1)个人信息泄露防御;(2)网络恶意攻击的初步防范;(3)病毒防治软件的安装与使用;(4)信息系统安全典型事件分析;(5)信息安全防护方案。本次设计以“ 建构主义”为理论基础,基于“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遵循认识—实践—再认识的认知规律,设置两关键(预习新知、诊断学情,探究学生的已知、未知、想知和能知,从而进行课前的二次备课、调整内容、强弱分组、重组教学资源等)、四螺旋(知识内化、实践探索、技能提升、转化应用)、两亮点(能力转化、情感转化)。

3.1  个人信息泄露防护

3.1.1  课前启化两关键

课前查找资源,例如学生了解徐玉玉案件始末,思考问题:导致徐玉玉悲剧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反思如何避免这场悲剧。通过学习平台进行学习资料的浏览,学生预习新知、梳理新的知识点。

3.1.2  课中内化四螺旋

从个人信息泄露“徐玉玉案例”事件出发,分析个人信息泄露防御与学生的生命财产安全息息相关,既贴近生活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为达到学生对知识的自主建构的目的,教师将理论知识点与一定的实例相结合[1],采用自主开发的“安全小卫士能量库”辅助学习。

3.1.3  课后转化两亮点

学生掌握个人信息泄露防御的方法;能设计安全的密码;提高网络安全防范意识;树立网络安全社会责任意识;设置安全卫士勋章授予环节。人人争做社会“信息安全小卫士”。

3.2  网络恶意攻击的初步防范

3.2.1  两关键

学生课前查找资源,了解什么是网络恶意攻击,网络恶意攻击有可能造成的后果;观看典型网络恶意攻击的相关视频,知道网络恶意攻击的社会危害性;通过学习平台进行学习资料的浏览,预习和梳理新的知识点。

学生完成学习平台上课前测试内容。教师根据学生的测试情况,了解学生的已知、未知、想知、能知,并制定强、弱分组。教师分组后,学生迅速寻找自己的队友,并推选一名队长,抽选本队组名。

3.2.2  两亮点

亮点一:能力转化。

学生能进行初步的网络安全防范设置;能对浏览器进行体检、安全升级。

亮点二:情感转化。

学生提高网络安全防范意识;树立网络安全社会责任意识;设置安全卫士勋章授予环节。人人争做社会“信息安全小卫士”[2]。

3.3  病毒防治软件的安装与使用

3.3.1  两关键

关键点一:预习新知。

学生課前查找资源,了解什么是计算机病毒和计算机病毒的特点;知道计算机病毒对社会的危害;通过学习平台进行学习资料的浏览,预习和梳理新的知识点。

关键点二:诊断学情。

学生完成学习平台上课前测试内容,教师根据学生的测试情况,了解学生的已知、未知、想知、能知,并制定强、弱分组。教师分组后,学生迅速寻找自己的队友,并推选一名队长,抽选本队组名。

3.3.2  两亮点

亮点一:能力转化。

学生能安装或升级病毒防治软件并正确使用;能查杀自己的优盘或电脑的病毒。

亮点二:情感转化。

学生提高网络安全防范意识;树立网络安全社会责任意识;设置安全卫士勋章授予环节。人人争做社会“信息安全小卫士”。

3.4  信息系统安全典型事件分析

3.4.1  两关键

關键点一:预习新知。

学生课前查找资源,了解什么是信息安全、国家关于信息安全等方面的法律法规;通过学习平台进行学习资料的浏览,预习和梳理新的知识点。

关键点二:诊断学情。

学生完成学习平台上课前测试内容,教师根据学生的测试情况,了解学生的已知、未知、想知、能知,并制定强、弱分组。教师分组后,学生迅速寻找自己队友,并推选一名队长,抽选本队组名。

3.4.2  四螺旋(知识内化、实践探索、技能提升、转化应用)

基于案例的学习模式进行教学设计,整个教学过程分为组建联盟、抽选队名、爱国自强篇、克己守法篇、自我防范篇、帮家人设计密码、制定防护方案等环节,共1学时。整个教学过程渗透了信息安全防范意识和责任意识的教育。最终,学生掌握了信息系统安全的基本理论知识,学会了安全密码的设计,提高了信息安全防范意识和责任意识,升华了德育目标。

3.4.3  两亮点

亮点一:能力转化。

学生能为自己的支付宝等重要账户设计最强密码;能初步防范信息恶意事件。

亮点二:情感转化。

学生提高网络安全防范意识;树立网络安全社会责任意识;设置安全卫士勋章授予环节。人人争做社会“信息安全小卫士”。

3.5  信息安全防护方案

3.5.1  两关键

关键点一:预习新知。

学生课前查找资源,了解什么是信息安全,了解信息安全遭到破坏产生的影响。学生通过学习平台进行学习资料的浏览,预习和梳理新的知识点。

关键点二:诊断学情。

学生完成学习平台上课前测试内容,教师根据学生的测试情况,了解学生的已知、未知、想知、能知,并制定强、弱分组。教师分组后,学生迅速寻找自己的队友,并推选一名队长,抽选本队组名。

3.5.2  四螺旋(知识内化、实践探索、技能提升、转化应用)

基于任务驱动的学习模式进行教学设计,教师采用蓝墨云班课教学平台辅助教学,利用“勒索病毒新闻视频”创设情境。整个教学过程分为认识信息安全、安全密码防护方案、移动存储器防护方案、信息安全法律法规与道德规范、制定针对恶意二维码的防护方案等环节,共1学时。整个教学过程渗透了信息安全防范意识和责任意识的教育。学生掌握了信息安全的基本理论知识,学会了信息安全防护方案的制定,提高了信息安全防范意识和责任意识,升华了德育目标。

3.5.3  两亮点

亮点一:能力转化。

学生能完成安全密码的设计;能初步防范信息恶意事件。

亮点二:情感转化。

学生提高网络安全防范意识;树立网络安全社会责任意识;设置安全卫士勋章授予环节。人人争做社会“信息安全小卫士”。

4 发挥信息化教学设计成果的辐射作用,提高优质资源的利用率

除了继续探索将信息化教学设计成果落实到实践课堂教学中以外,教师要重视信息化教学设计中整理、创建的一些教学资源库,完善、充实资源库,提高优质资源的利用率,继续发挥信息化教学设计成果的辐射作用,推动课堂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3]。

5    结语

信息化教学大赛的开设目的就是要通过大赛,推动教与学方式的变革,提高广大教师的信息化教学应用水平,提升广大教师的整体教学素养,实现教学信息化。

[参考文献]

[1]陈倩媚.信息化教学设计向课堂教学有效转化的实践和探索—基于信息化教学大赛省赛一等奖作品《货币时间价值》[J].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1):35-38.

[2]翟玮玮,魏福华.高职食品生产技术国家精品课程建设的思考[J].农产品加工(学刊),2009(8):92-94.

[3]王琳,李秀琴,招妙妍.信息化教学在中职电力拖动教学中的应用—以信息化教学大赛参赛作品为例[J].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2020(1):11-13.

(编辑 王永超)

猜你喜欢

信息化教学设计教学实践课堂教学
高职现代设计史信息化教学设计探析
中职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反思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测量平差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与实践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浅谈信息化教学改革背景下现代交换网课程的设计理念
信息化教学设计中的学习情境设计探究
探究高职课程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探索与实践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