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视科教节目与受众心理需求的适应性研究

2021-09-13林燕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21年15期
关键词:心理需求适应性受众

林燕

【摘要】在我国经济与社会快速发展的当下,电视科教节目在提高大众文化和科学素养,传承千年历史文化、展现科技生产力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影响力与作用。但是进入到新媒体时代,电视科教节目受到了巨大的冲击,节目面临着诸多挑战。本文主要从电视科教节目的现状入手进行探讨,分析其受众群体的心理需求,以便于有针对性的提出电视科教节目创新发展的有效策略,以期为电视科教节目的发展和推广提供思路。

【关键词】电视科教节目;受众;心理需求;适应性

中图分类号:G21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46/j.issn.1673-0348.2021.15.089

对于电视栏目而言,科教节目是其重要组成部分,这类栏目的兴起主要得益于社会发展,受众对于精神文化需求在不断提高。而电视本身就是反应广大受众需求的一种有效载体,科教节目要获得长足发展和旺盛的生命力,那么其制作者就必须转变观念,结合当下时代了解受众心理需求和观念的变化,并有针对性的进行调整,以保障能够跟上时代的步伐,满足受众需要,为我国电视事业的整体发展以及人民精神生活的丰富做出贡献。

1. 我国电视科教节目的社会功能分析

所谓的“电视科教节目”狭义上来讲,就是利用电视对大众进行更科学的教育,这种形式最早可以追溯到无声电影时代。发展至今,无数专家学者对其进行研究,并提出了更为宽泛的定义,那就是以科学为内容,利用多样化的电视传播手段来宣传科学思想,普及科学知识,对于科学方法以及科学精神进行弘扬的一种节目。不仅仅局限于科学知识,同时也涵盖了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是大科学概念。我国电视科教节目对于国家与社会发展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具体而言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功能:

1.1 全面教育功能

如上所述,电视科教节目对于大众而言具有教育功能。首先,对于相关的教育方针政策,科教节目能够对大众形成正确的舆论引导,对政策进行相应的解读,让大众第一时间了解相关的政策信息,避免错误解读或等待。比如《中国教育报道》这个栏目在求学、留学以及就业的政策方面进行分析,为受众提供有价值的资讯,通过多样化的形式和良好的互动,引导舆论方向。其次,电视科教节目能使学术大众化,加强学术推广。将高深的、神秘的、小众的学术研究,通过通俗易懂的节目呈现方式向大众进行普及,让大众与专家有了交流平台,引导大众了解学术研究的内容与氛围,比如《百家讲坛》就是成功范例。再者,电视科教节目不但能够提高国民科学素养,同时也能够创新教育模式,利用丰富的内容来辅助课堂教学,吸引受众关注,从而更好的传播科学知识。

1.2 鼓励创新精神

电视科教节目之所以能获得各年龄段受众的欢迎,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节目取材于生活,将人们生活中的常见问题搬上屏幕,引导受众发现问题,帮助大众解决问题,节目的实用性很高,能够科学的引导生活,而且还能够激发和鼓励大众创新和发明,提高大众的科学素养。比如在《我爱发明》这档栏目当中,专家就群众发明进行讲解和分析,从而判断发明的科学性和可行性,是一档面对大众的,实效性很高的科技創业型栏目。另外,例如《原来如此》这类的栏目,通过实验以实践验证理论,揭示大众生活当中存在的隐患,以科学保障大众生活的安全。

1.3 娱乐大众功能

电视节目除了教育功能之外的另一大特点,就是具有很强的娱乐性,能够帮助大众有效减压,电视科教节目也同样如此。利用科学方式帮助大众解决问题,同样可以愉悦大众身心。比如近些年来火爆的求职栏目,主要是针对近些年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直击大众痛点,通过真人秀节目,让求职者与企业直接对话,在这个过程中让千万求职者能够了解到用人企业的招聘思维和需求,减轻就业带来的压力的同时,也让就业这个沉重的社会话题更加轻松。

1.4 人文关怀与服务功能

就我国电视科教节目而言,相比于早期,现在的电视科教栏目更具服务意识和人文关怀,在知识的普及上面并非一味说教,而是从受众的角度出发,站在“人”的立场上想问题,关怀大众生活。比如央视科教节目《健康之路》从科学养生,关心大众健康的角度出发,专家现场与观众互动,对大家日常生活当中出现的健康问题进行分析和答疑,普及医学保健知识,对大众有足够的尊重和关怀,这档栏目在我国中老年群体当中有着广泛的受众基础,科普教育效果显著,充分发挥了节目的巨大价值。

1.5 公益性功能

这里所说的公益性节目并非单指针对某一群体或者事件做公益,而是具有一定的公益性。电视科教节目的出发点是服务于大众,为提高人民科学文化素养而努力,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讲,电视科教节目具备公益性。从事实来讲,纵观各个电视台的科教栏目,都是基于大众实际生活,对生活中方方面面存在的问题进行指导,但是却不带有商业性,不抱有经济目的,为的是帮助大众去伪存真,找到更加科学的生活方法,破除谣言,规避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正如上述所言,电视科教节目的主要功能就是为了传播科学知识,弘扬我国历史文化,与商业无关,节目的初衷是为人民以及人民日常生活服务,所以具备公益性功能。

2. 电视科教节目现状

当下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电视作为传播思想与内容的重要载体,同样在普及先进科学技术、传播科学文化以及弘扬和传承中华文明历史等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因此电视科教节目也在不断的壮大。进入到21世纪以来,互联网时代到来,大众的科学文化素养都得到了普遍提高,但快速发展的社会节奏之下,大众对于科学、文化、历史以及科技方面有了更高的需求。在此前提之下,在互联网时代初期,电视科教节目凭借着声画俱全、普及率高以及宣传教育性较强等优势,在21世纪初开创了电视科教节目的黄金时代。但遗憾的是,电视科教节目在制作水平以及节目内容的设置上却并没有跟上大众的需求,呈现出良莠不齐的状态,因此很多节目在黄金期之后纷纷夭折,但也有诸如《动物世界》、《探索发现》、《养生堂》等等优秀的节目,直到今天依然被大众所喜爱,有着非常大的竞争力与影响力。

进入新媒体时代,电视节目要面临的竞争愈发激烈,随着网络媒体的强势崛起以及年轻受众群体审美和生活需求的快速变化,摆在电视科教节目面前的一个实际问题就是:如何平衡电视科教节目与受众心理需求。如何找到二者之间的平衡点,实现对节目以及受众期待值的双向激发,这是当下电视科教节目在内容与制作方面需要为之努力的大方向。那么怎样才能将电视科教节目的科学性、艺术性、教育性,通过各类先进的媒体技术以及平台进行最大化展现,满足大众对于科学文化的需求,这是电视科教节目发展的基石与原点。

3. 电视科教节目受众群体极其心理分析

要做好电视科教节目并扩大其影响力,那么所有从业者都应当有这样一个共识,那就是精准把握目标受众的心理,知晓受众需求。尤其是面对当下互联网一代,在信息爆炸、娱乐至死的时代之下,受众需要的电视科教节目的形式和内容是什么。要弄清楚这个问题,首先要做的,就是对现代电视科教节目受众群体有精准画像与分析。

3.1 受众群体构成分析

电视科教节目相比于其他类型的电视节目来讲,有着鲜明的传播风格和传播目的,所以其受众群体也是特定的。相比其他电视节目而言,电视科教节目的教育传播功能较强,这就涉及到在层次、对象以及内容方面实行差别化的教育传播。而电视科教节目不同的节目展现形式,也限制了受众分布,受众有奋斗在职场的白领精英,也有蜗居一隅的债家族;有对世界充满好奇年龄较小的学生群体,同样也有阅历丰富看遍百态的耄耋老人;有高居庙堂的行政官员,也有远在江湖的贩夫走卒;有自由无界的行者,同样也有严谨求真的科学家。可以说不同形态的电视科教节目分别满足了不同受众对于世界的好奇心,在某一方面填补了受众对于事物认知的空白。但是面对繁杂且庞大的受众群体,电视科教节目如何满足不同受众的需求,如何破圈拓展稳定的受众,这是电视科教节目当下亟待思索与解决的问题。

3.2 受众群体心理特点分析

电视科教节目受众分析不仅仅要停留在群体构成上面,同时受众群体的心理特点也是不能忽略的重点之一,总结而言,电视科教节目受众心理主要有以下三种特点:

首先,欣赏与求知。电视科教节目顾名思义,一般就是展现科学技术、文化历史、自然风光、艺术民俗等等方面的内容,例如中央电视台的《探索·发现》栏目,之所以能经久不衰,就是因为该栏目能够充分满足受众的欣赏心理。而且电视科教节目具有很强的教育传播功能,优秀的节目能够带受众一起换个角度看世界,打开认识世界、了解民族文化的窗口,比如著名的《百家讲坛》、《动物世界》等等栏目,都能够满足受众学习以及探索的心理需求。

其次,满足与社交。作为传统媒体,电视栏目的权威性和公信力相对较高,尤其是相对严谨的电视科教节目,受众接纳程度高。在观看节目过程当中,对于其中蕴含的知识以及传递的价值观戒备心较低,更容易感受节目当中带来的自然风物、历史人文、知识科技之美,极大的满足了受众追求美好的心理需求,让受众的满足感更高。除此而外,受众在科教节目当中所获得的知识与技能,产生的感想与观点,使其更想与同行进行交流分享,而节目特定的受众群体就会与节目建立一种巧妙的联系,形成特殊的社交关系,让科教节目顺利的融入受众的日常生活,满足快节奏社会受众高质量社交的心理需求。

最后,好奇与期待。大众对于高精尖的科学技术以及小众的文学艺术总怀有好奇心与探索欲。电视科教节目的出现,则满足了受众的这种心理,所以优秀的电视科教节目在设置与内容上面,往往能够利用悬念激发受众对于节目的期待,电视科教节目以内容和展现形式与受众形成了良好的互动关系,比如央视红极一时的《走近科学》,以普通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方式来设置悬念,激发其对于所谓“超自然”现象的好奇心,在普及知识的同时,增加受众对于节目的期待。还有比较火爆的《加油!向未来》,利用明星与科学家互动,带受众充分感受科技与美,同时节目恰到好处的分期设置,在满足好奇心的同时,也让受众对节目后续内容充满期待,反响较好。

4. 电视科教节目适应受众心理需求的策略

如上所述,在明确了受众群体构成以及受众心理特点之后,电视科教节目需要做的就是依据受众心理需求调整其节目内容与制作,使节目能够更加贴合当下受众的需求,尽可能的扩大影响力,以便于更好的传播科学知识与历史文化,提高大众科学文化素养。

4.1 细分受众,稳固受众群体

在互联网时代,各行业对于目标客户群体都有精准的画像,电视行业也同样如此,要做好电视科教节目,那么首要問题就是要以受众为核心,利用大数据精准定位,对受众进行分析与研究,在了解受众共性的同时,也能精准掌握不同群体受众对于不同科教节目的复杂需求。对于电视科教节目而言,收视率始终是影响其自身价值实现的重要因素之一,是电视科教节目能否提高全民科学素养的关键性元素。所以电视科教节目在大众化、专业化、职业化这几个不同层面上,要精准画像,培养稳定的受众群体,这是电视科教节目生存和发展的重点。电视科教节目单纯依靠知识点并不能满足独立个体的期待,所以应当站在节目本身,对其内容、制作等等方面进行革新,找准不同层次受众的“痛点”,将其培养成节目的稳定受众,在此基础上逐渐扩大节目的受众规模和辐射面。

4.2 精准定位,发展特色栏目

在大众身处信息洪流的年代,无论是新媒体还是传统媒体,特色才是其生存和发展的不二法门。所以电视科教节目要生存,要破圈,那么就需要精准定位,结合地域以及特定的受众群体需求,做出独具特色的节目。在这方面,中央电视台一直是佼佼者,纵观央视所有电视科教节目可以发现,每一档节目的定位都十分清晰。比如在文化学术方面有影响力较大的《百家讲坛》,在互动式科学体验方面有《加油!向未来》,在科学热点和大众科学知识普及方面有此前火热的《走近科学》。差异化的节目定位以及明显的节目特点,让节目吸引了不同的受众群体,而愈加专业化的节目设置,也将吸引来的受众固定下来,增加其对于节目的粘性。而且对于不同的受众群体,节目从教育、科学、技术、生活、医疗等等方面进行挖掘与融合,重构节目的内容,对节目精准定位,进行大胆尝试,往往收获意想不到的效果。在这方面广西卫视的《收藏马未都》堪称典型,节目的内容与环节设置都以马未都这个人为原点,通过马未都深入浅出的讲述,让对喜欢收藏,对收藏感兴趣的受众,通过一件件历史文物,更加了解我国古代文化,而这样吸引来的受众往往对节目的忠诚度和粘度都比较高,是节目后续发展的动力与优势。

4.3 探索途徑,媒体融合发展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颠覆了传统媒体的单向传播方式,使内容双向甚至多向传播。电视作为传统信息传播媒介之一,在形式与内容反面都存在一定的局限,电视科教节目也同样如此:节目的内容形式单一、观看过程不能回放内容易逝、时长与场景设置局限性大、无法对受众进行话语引导、受众参与感不强等等。这些因素影响受众对于节目的体验感,同时也制约节目效果呈现。而新媒体更加多元的传播方式、更加先进的技术,则能够给电视科教节目提供革新思路。比如当下很多电视科教节目在微博、微信等平台上开设官方账号,可以充分了解受众对于节目的观点与意见,甚至部分节目在网络平台同步播出,利用弹幕与受众形成实时互动,让受众充分表达观点和意见,弥补了沟通短板,所以电视科教节目未来要进行融合发展是必然。但需要注意的是,由于互联网的开放性,电视科教节目需要对话题以及观点进行把控,提高节目的引导力,突出其舆论导向作用。

5. 结语

综上所述,电视科教节目对于我国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大的意义,是提高大众文化与科学素质、传承历史文化的重要途径。电视科教节目是电视媒体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最大化发挥其优势,那就需要充分摸清受众的心理需求,并将其与节目的发展和调整方向相结合,使得电视科教节目自身实现精准定位,细分受众。在此基础上,电视科教节目不断的挖掘新鲜内容,结合新媒体技术,吸引更大的受众群体,为其未来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同时也为实现我国民族文化伟大复兴提供应有的帮助。

参考文献:

[1]刘臻.积极转变思维拓展科教节目媒体融合发展新境界[J].科技传播,2020,12(15):84-86.

[2]赵晗,李军,徐冉.媒体融合环境下对科教类节目发展的新思考[J].今传媒,2020,28(02):101-106.

[3]种雪,翁成峰.浅析电视科教节目发展现状及传播对策[J].视听,2019(11):36-37.

[4]朱丹丹.电视科普节目发展瓶颈及创新突破思考[J].当代电视,2019(04):73-76.

[5]谢君.科教类电视节目实现科学传播的路径探索[J].传播力研究,2018,2(35):46.

[6]李赞.科教类电视节目实现科学传播的路径探索[J].传播力研究,2018,2(30):37-38.

[7]张帅.电视科教节目与受众心理需求的适应性探析[J].视听,2018,000(006):20-21.

[8]高迪.论受众心理需求视角下做精彩的电视节目[J].青春岁月,2013(19):163.

[9]李晓君.电视节目制作与受众心理关系探析[J].西部广播电视,2015(11):67-67.

猜你喜欢

心理需求适应性受众
国内外适应性学习的研究热点、演进路径与发展建议
浅析新媒体时代下受众观的演变
论网络传播中受众的逆反心理
曲艺受众分析
满足职工心理需求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
基于老年人居住行为与心理需求的居住区景观设计初探
针对数字化变电站继电保护适应性的相关探究
老年电子产品中的人性化考虑
高三语文高效课堂之有为有不为
注意力 约会力 亲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