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技术变革时代的对外新闻报道路径探索

2021-09-13杨敬慧

对外传播 2021年7期
关键词:人工智能

【内容提要】随着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传统的媒体生产方式已经无法适应当前快速变化的国际传播形势。以5G、人工智能、大数据、深度学习为代表的新技术,给新闻报道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并助力媒体从融合媒体向智能媒体转型升级。在对外新闻报道实践中,利用智能机器人提升对外新闻生产力,借助智能分发技术实现新闻精准传播,并重视用户体验,丰富融媒体报道产品,是技术变革时代推动技术赋能对外新闻报道业务的路径探索。

【关键词】对外新闻报道 写稿机器人 VR新闻 深度学习技术 人工智能

近几年伴随着互联网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媒体领域催发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大变革。在5G、人工智能、大数据、深度学习等新技术推动下,对外新闻报道的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都发生了巨大变化,新闻传播逐渐向移动化、视频化、碎片化、互动化转变。新时代下的媒体转型刻不容缓。利用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为全媒体新闻生产赋能,这将成为我们未来国际传播工作的重中之重。

当前,人工智能为新闻报道带来新的发展和机遇。从技术变革的视角探索对外报道之路,创造以人工智能技术为基础,以人机协作为特征的对外新闻报道模式将成为未来发展的主流方向。通过大量新颖的、有特色的对外新闻报道场景,创新的、先进的对外报道技术手段来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有助于全面提升对外报道效果,让世界认识一个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

一、对外新闻报道的智能技术应用

1.写稿机器人

人工智能在新闻报道中表现最出色的应用当属写稿机器人。2015年,美联社开始运用Wordsmith机器人撰写上市公司财务报告新闻,是业界最早使用机器人写作的主流媒体之一。随后,《纽约时报》利用“Blossomblot”机器人筛选文章向社交网站等平台推送,《华盛顿邮报》使用“说真话的人”(Truth Teller)核实新闻的准确性,《洛杉矶时报》智能机器人专注处理地震和洛杉矶当地自杀等突发新闻,路透社的Open Calais智能解决方案协助编辑审稿,《卫报》利用机器人“Open001”筛选网络热文并生成实验性纸媒产品……机器人写稿已在国外新闻实践中发挥了一定作用。①

当国外写稿机器人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时,国内写稿机器人也不甘示弱。据不完全统计,从新华社等国家媒体到省市级媒体,我国自主研发或引进写稿机器人的媒体至今已超过30家,涌现出了一大批机器写手,其中以“小”字命名的居多,如新华社的“快笔小新”、《人民日報》的“小融”、《光明日报》的“小明”、浙江卫视的“小聪”、《今日头条》的“张小明”等。②在对外报道中,写稿机器人凭借其快速和精准的信息处理能力,主要撰写体育和财经类的新闻资讯,以及地震等突发新闻内容。

除了自动化新闻写稿,智能机器人还可以承担大数据分析、自然语言处理、新闻事件预测、新闻内容推荐等工作,比如会挑选热点新闻、给新闻打标签的编辑机器人,搜集新闻线索、推荐热点新闻的聊天机器人,对新闻审核进行智能化辅助的校对机器人等。写稿机器人的出现给传统媒体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实现了内容生产和分发的优化和升级,推动新闻行业全面进入智能化的生产时代。

2.VR新闻

VR是虚拟现实技术(Virtual Reality)的简称,它利用计算机生成全视角沉浸式的虚拟世界,实现与现实世界的同步。从2015年开始,欧美国家的主流媒体纷纷尝试应用虚拟现实技术开展新闻报道,比如《纽约时报》的虚拟现实报道应用“NYT VR”,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的沉浸式VR新闻平台“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VR”,让用户可以瞬间“抵达”新闻现场,并进行360度全景审视;美联社与芯片制造公司AMD合作的VR门户网站,也大力发展独具特色的沉浸式新闻报道;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推出Magic Leap One独占交互式MR新闻应用,节目以交互式动态视频的形式呈现,给用户带来身临其境的体验,让他们在事件中心了解新闻。

随着虚拟现实技术的不断发展,VR新闻报道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国内新闻媒体当中。2015年,《人民日报》率先利用全媒体平台制作了“9·3大阅兵”的VR全景视频,成为国内首家应用虚拟现实技术的主流媒体。2018年两会期间,VR新闻更呈井喷之势。近几年,国内VR新闻日渐火爆,相关研究快速发展,VR智能设备层出不穷,VR全景相机、VR直播眼镜、VR头显纷纷亮相。2021年,随着5G商用和VR技术升级,沉浸式、交互式的直播形式已成为各家媒体的必争之地。

VR具有三大优势:一是利用计算机图像建模技术,能够创造梦幻般的VR作品,打破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性,构建真实世界中几乎不能完成的或者在现实生活中没有的场景。二是利用全景拍摄技术拍摄真实的场景,再利用计算机图像建模技术和虚拟现实系统开发软件(如Unity 3D和Unreal Engine等)协同工作,创建内容丰富的沉浸式VR作品。③三是受众将以第一人称参与报道,在获取信息中拥有极大的自主性和良好的交互性体验。VR新闻在对外报道重大事件、战地新闻、体育新闻以及在博物馆和旅游的虚拟体验中,都具有现代媒体无法比拟的优势。

3.深度学习技术

深度学习技术是近年来人工智能领域内最受关注的研究方向之一。目前,全球深度学习市场由美国主导,如谷歌的TensorFlow、脸书的PyTorch都是国际知名的深度学习框架,国内一些公司也开发了自己的深度学习架构,如百度的PaddlePaddle、阿里的MNN、腾讯的TNN等等。

深度学习技术旨在研究如何从数据中自动提取多层特征表示,其核心思想是通过数据驱动的方式,采用一系列的非线性变换,从原始数据中提取由低层到高层、由具体到抽象、由一般到特定的语义特征。深度学习不仅改变着传统的机器学习方法,也影响着机器对人类感知的理解,迄今已在语音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应用领域引发了突破性的变革。通过自然语言处理对用户大数据进行文本分词、语义分析和情感分析,可以分析出用户的兴趣爱好,实现对用户意图的精准理解,从而实现新闻的精准推送。通过语音识别对音频进行语音分析,将其转换为文字内容输出,利用语音合成实现文本转语音。我们所熟知的AI智能主播、多语种翻译工具、语音视频实时翻译、自动问答小工具都是此类典型应用。图像识别多应用于图像与视频的审核流程中,可以有效识别其中的重要人物和敏感内容,实现快速和精准的智能筛选,以减少人工审核的工作量。

对外报道中,多以外文报道为主,国内的中文深度学习模型无法借用,这就需要建立相关文种的训练模型和大容量语料库,学习其语法、语义以及关于该语种国家的一些文化常识和背景知识。增强用户数据的海量采集能力,提高深度学习的迭代开发能力,进一步提高模型框架的精准性。可以预见,在对外新闻报道中,个性化新闻推荐、问答机器人、AI智能主播等多模式新闻形态将迎来更大的发展空间。

二、对外新闻报道的路径探索

提升对外新闻报道能力,加强国际新闻传播力,不是单纯地把新闻网站变成多语种,也不是简单地在脸书、推特、优兔等国外主流社交媒体平台开通账号,而是需要构建一套完整的对外报道支撑体系,从新闻生产、新闻形式到新闻传播进行全面提升和保障。技术变革时代,需要率先以技术赋能为优势,以产品融合为主线,以用户需求为关键,打造自主可控、特色鲜明、技术先进、传播力强的对外新闻报道平台。

1.利用智能机器人,提升对外新闻生产力

新闻内容生成的智能化以基于算法的写稿机器人最具代表性。写稿机器人和人类记者相比,最大的两个优势就是效率和数量。在强大计算能力的支撑下,写稿机器人可以瞬间完成海量阅读和分析,通过算法模板快速合成新闻,依靠海量数据和不断优化的算法设计,机器人写稿精准度不断提高,这些都是人类记者难以做到的。在对外报道中,利用写稿机器人的快速高效特点,可以将其广泛应用于突发事件的报道中,比如地震、恐怖袭击、重大灾难等。利用写稿机器人准确度高、差错率低的特点,可以将其应用于财经、体育等新闻报道中。同时注重机器人写作的语法积累、国外不同语言的表达风格,提升机器人讲好中国故事的叙事能力,提高机器人新闻作品的内容深度。

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发展,机器人不只会写稿,还在新闻采集、新闻制作、新闻审核和智能推荐等环节发挥重要作用,新闻生产的智能化发展已经是大势所趋。谁能抢占新闻的第一手资料,又能丰富新闻的后续报道,谁就能够在媒体行业的竞争中落于不败之地。尤其是在国外媒体行业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对外新闻报道生产的智能化就显得更为重要。利用人工智能优化业务流程,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借助深度学习超强的信息分析和挖掘能力,可以有效拓展新闻信息的价值空间,重塑新闻内容的生产和分发,最终加快媒体转型升级,助力对外新闻报道。

2.借助智能分发,实现新闻精准传播

人工智能和社交平台颠覆了新闻的传统传播方式,传统媒体的单向传播,早已被移动端的多节点互动所取代。以前没有数据反馈,新闻媒体无法获知受众的想法,现在很多国内外主流媒体都能够通过用户的支付信息和阅读习惯,形成每一个人独特的用户画像,并以此为依据向用户推送特定的新闻。

相对于传统媒体和门户网站,这些将人工智能应用于新闻分发的平台已经成为读者接收新闻信息的首选方式,这当中所涉及到的智能分发算法和深度学习模型成为最主要的探索方向。分发算法模型的核心包括三方面:一是用户画像——你是谁?你喜欢什么?二是文章画像——什么内容?什么形式?是好是坏?三是算法模型——如何实现用户画像和文章画像的最佳匹配?算法模型的优劣,直接影响用户最终接收什么样的新闻,是否满足用户的全部需求。推送内容要快速、精准、择优、宽泛,可以让受众在第一时间获取他喜欢的新闻,且是同一领域品质最高的新闻。另外,不只限于用户所要求的范围内,还可以根据用户画像,进行相关新闻搜索,保证用户不会陷入信息孤岛和信息茧房,能在其感兴趣的范围内获取更宽泛的新闻。

在智能分发平台中,用户行为数据是依据,自然语言处理、语音图像识别是基础,深度学习是核心。在对外报道中,国内媒體要继续拓宽市场,大量收集用户行为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和分析,将已经智能生成标签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各种类型的稿件进行聚合,利用不断优化的深度学习算法模型生成个性化新闻产品和服务,通过多种渠道实时发布到用户活跃的各类平台上,以此不断提高用户的关注度和忠诚度,促使用户成为新闻传播的推广者和传播者。

3.重视用户体验,丰富融媒体报道产品

新闻产品创新和应用要以用户体验为首位,针对国外受众,需要在深入了解他们喜好品味的基础上,策划一批角度新颖、内容丰富、用户喜闻乐见的融媒体个性产品,创新VR、AR虚拟现实技术,利用“5G+8K”“5G+4K+AI”“3D新闻”优势,重塑“云直播”“云访谈”“沉浸式报道”综合直播业务品牌,使报道更加生动有趣,吸引更多用户。

从360度全景视频、直播视频到沉浸式新闻、智能互动,“VR新闻”新形态层出不穷。其中沉浸式报道作为一种新兴的新闻报道方式,受到媒体的广泛关注。沉浸式新闻最突出的特点就是能够让用户对新闻事件拥有身临其境的现场体验。这将进一步影响人们的认知决策,观众与被建构的场景之间容易产生共鸣,也更容易产生情绪的波动。④目前在对外报道中,用户可以看到并体验的沉浸式新闻种类不多。随着5G商用化,4K/8K高清视频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媒体应该积极探索VR/AR、5G、8K高清视频等新技术在报道产品中的创新和应用,打造更具冲击力的沉浸式新闻现场,设计更有趣的互动环节,研发更实用的虚拟现实设备,在互动性、可视化、现场感等方面做出有效的尝试。通过产品形式的丰富和创新,突出报道的趣味性、通俗性、互动性,引爆视频和直播产品的潜力,提升海外受众的参与感,开启真正的体验式新闻时代。

三、结语

目前,国际形势复杂多变,技术迭代日新月异。在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关键时期,中国外宣媒体应该抓住人工智能、虚拟现实、深度学习等发展机遇,探索新技术在新闻报道中的应用和创新,不断提升新闻生产效率,丰富新闻报道形式,推动新闻传播创新。这也是重塑外宣业务、重整外宣流程、重构外宣格局的题中应有之义。通过增加和提升对外融合报道种类、数量、质量和效果,扩大新闻信息产品的海外覆盖面和影响力,从而在全球媒体格局、传播方式及舆论生态面临新一轮洗牌之际,占有国际舆论主导权,提升国际话语权,高效精准地向世界展现一个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

杨敬慧系新华社技术局大数据中心数据技术部高级工程师

「注释」

①耿磊:《机器人写稿的现状与前景》,《新闻战线》,2018年第1期。

②陈建飞:《机器人新闻写作的风险评估及责任机制探讨》,《新闻潮》,2021年第3期。

③刘崇进、吴应良、贺佐成、叶雯、张云霏:《沉浸式虚拟现实的发展概况及发展趋势》,《计算机系统应用》,2019年第3期。

④喻国明、曲慧:《 VR/AR技术对媒体场景构建的三度拓展》,《传媒观察》,2021年第6期。

责编:谭震

猜你喜欢

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AI
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之父
2019: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与就业
China’s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evolution
数读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时代,就业何去何从
下一幕,人工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