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平定县岔口乡红育口小学:艰苦办学创奇迹 不忘初心谱新篇

2021-09-13赵满银

山西教育·管理 2021年8期
关键词:寄宿制办学学校

赵满银

在巍巍太行山深处、晋冀两省交界的黑尖山脚下,坐落着一所山区寄宿制小学———平定县岔口乡红育口小学。学校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便,现有学生16人、教学班4个、专任教师6人、职工5人,是平定县规模最小的山区寄宿制小学。如果不是校园中央的那面五星红旗在群山中猎猎飘扬,人们几乎找不到学校的踪影。它太小了,就像茫茫大海中的一叶扁舟;它太远了,犹如浩瀚夜空中的一颗星星。但是,当我们穿越时空隧道,去追寻它当年的足迹,它那厚重的红色底蕴,依旧带给了我们深深的思索。

自力更生艰苦办学

“黑尖山下开红花,黄连树上结甜瓜,思想正确事事成,自力更生样样有。”1973年,山西省委一位领导在平定县岔口乡红育口小学视察时曾给师生留下了这样的打油诗。这首诗也是当年学校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艰苦办学的真实写照。

神峪村、神水泉村、白石头村位于娘子关西北方的黑尖山北麓,这里石厚土薄、人烟稀少。解放前由于没有学校,三个村166户人家的孩子根本没有识字读书的机会。1952年,张瑾瑶从部队转业回到县里,由于自己从小没有上过学,受够了没文化的苦,所以他自告奋勇到山区任教。他刚被分配到神峪村时就遇到了很多困难:一无桌凳,就用砖头木板代替;二无课本,就到邻村学校借,抄一课教一课;三无学生,挨家挨户上门宣传动员。就这样,神峪村的学校办起来了,尽管学校面臨的困难难以想象,但是他所教的学生当年就取得了全区第一的好成绩。

1954年春天,上级决定让张瑾瑶在神峪、神水泉、白石头三个村巡回办学,他欣然领命。一天跑三个村,来回十几公里山路,时间都浪费在了路上,孩子们学不到多少东西,必须另想办法。一天,他在神峪村、神水泉村、白石头村三村交界的一座破羊圈避雨时,萌生了一个念头:在这里办一所学校,可方便三个村的孩子上学。一开始,当地领导不同意,经过他反复宣传、再三请求,终于得到了“试试看”的回应。说干就干,他找到村干部说:“咱村群众生活有困难,建校的事就交给我和孩子们吧。”他和学生铲草平地、和泥抹墙、割条编窗,没几天时间,几孔破窑洞就变成一所新校舍。

开学上课了,张瑾瑶要搬到学校去住,干部和家长都劝他白天去上课,晚上一块儿和学生回村住。他却说:“自古是兵不离营马不离站,放羊的不离臭羊圈,我是老师,怎么能离开学校呢!如果白天来晚上走,就会减少备课时间,影响教学质量。”就这样他在学校住下了,晚上门外传来狼嚎声,他仍然专心备课。第二天,他向群众借来一把抗日时期的马刀作为防狼的武器。

办学初期,有些家长不愿意送孩子上学,他用自己的亲身经历现身说法宣传动员;有些家长嫌路远怕孩子上学不安全,他制定接送制度保证孩子的安全;有些孩子家庭困难被迫辍学,他就组织别的孩子送学上门;有些孩子交不起学费、买不起课本,他就和孩子们利用课余一起采药、拾粪,勤工俭学赚学费。有名学生叫段计锁,因腿部有残疾行动不便,他就背着到校、同吃同住四年如一日,爱之如手足。

建校以后,为了解决办学经费困难的问题,师生坚持勤工俭学。到1964年,在张瑾瑶的带领下,全体师生在学校周围的山头上种植了一千多棵油松,后来青松茂盛,被称为松树岭。师生还在“奶奶庙”周围创建了“少年林”,又在白石头沟的六角洼栽了一万余株洋槐和加拿大杨树,在阳坡洼栽了一百多棵柿树。学校周围七沟八梁到处一片绿意盎然。张瑾瑶带头肩挑手搬、垒石填土、开山造田,几年时间修造8亩农田、6亩果园、种植1000余株花椒经济林,每年收入万余元。学校办林场,林场养学校,同时还减免了学生书费、学费、杂费,极大地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受到老百姓欢迎。红育口办学模式独树一帜。

20世纪70年代,红育口学校开门办学,陆续建起了养殖场,养猪、养兔;农场,种植玉米、谷子、高粱、蓖麻、豆类等;办起了木器加工厂,有兴趣爱好的学生可学习木工技术。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为山区培养了一大批实用人才。在张瑾瑶带领下,学校36年间共培养400多名学生,全部接受了初中教育,其中一部分升入高中、中专,274人次被评为省、市、县、乡四级劳模骨干,为改变当地贫穷落后的面貌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红育口学校由小变大,1971年增设初中,1974年9月增设高中。从一眼窑洞、18名学生,发展到教职工24人,学生300余人,成为传授文化知识和培养生产技能并举的教育典型。张瑾瑶艰苦办学的事迹受到当地百姓交口称赞,被誉为“红色山乡教师”。1964年,《山西教育》杂志报道张瑾瑶办学事迹,张瑾瑶成为教育战线上的学习楷模。张瑾瑶把毕生精力都奉献给了党的教育事业,兢兢业业、鞠躬尽瘁,1988年因病辞世。2009年,张瑾瑶被评为“平定教育60年十大杰出人物”,颁奖辞这样写道:“扎根深山勤俭办学30多年,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用希望的火种点亮了孩子求知的明眸,爱洒翠峰情满川,他是平定教育的一面旗帜。是的,他坚强无畏,他大公无私,他务实求真,他慎独清廉,他的品质正是红育口学校艰苦办学的缩影。”

不忘初心更进一步

改革开放以来,红育口学校围绕“三个面向”,坚持“立足改革,全面提高”,始终把勤工俭学、开展劳动教育抓在手上,开设劳技课逐渐成为学校一张亮丽的名片。学校充分利用林场、农场、养殖场、木器加工厂,根据不同学段开设劳动教育课。农场“就地取才”,聘请当地种田好手当教师,教授选种、播种、施肥、田间管理等技术。木器加工厂开设了木工初级技术培训等课程。学生在劳动中既学到一技之长,又树立了热爱劳动的品质,养成了珍惜劳动成果的良好习惯。

进入新时代,红育口学校整体搬迁至岔口乡黄统岭村,成为了平定县最偏远的农村寄宿制小学,为“让每个山里娃都能在寄宿制小学这个大舞台上秀出自己人生起步阶段的精彩”,结合学校特点与小学生实际情况,重点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

生活自理。红育口学校利用寄宿制学校对寄宿生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优势,及时对学生提出如下要求:要求每位学生能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真正做到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自己不会做的事情学着做。同时,在就餐时,利用宣传画、提示语,培养学生节约粮食、不挑食的良好习惯,继续弘扬老一辈红育口人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

行为自尊。现在不少学生身上存在自私自利、挑吃捡穿、拈轻怕重、铺张浪费、我行我素、集体意识淡薄等不良习惯。针对以上现状,学校在寄宿生活中不断熏陶每名学生:要求每名学生都能做到自我控制言行,自觉遵守校纪;在生活中既能尊重他人,又能严格要求自己。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学校把红育口学校艰苦办学的事迹编写成校本教材,以讲好张瑾瑶为代表的红育口教育人的故事作为有效载体,净化学生的心灵,催生学生行为的自尊。学生逐步学会了感恩、学会了关爱、学会了给予,真正懂得了什么才是自尊自爱。

人格自立。培养学生独立健全的人格,让每名学生走出校门能尽快融入社会。张瑾瑶艰苦办学的光辉事迹一直以来就是红育口学校开展红色教育的载体。每年清明节,学校都要组织少先队员到红育口学校旧址进行瞻仰,到张瑾瑶墓前祭扫。那一幕幕鲜活的艰苦办学场景,带领全体师生重回艰苦奋斗、兴学育人的火热年代,重温先辈英雄事迹,重走先辈走过的路,不忘初心,继续奋斗。每名学生都在活动中得到洗礼,树立了努力学习、报效祖国的远大理想信念。

2020年,红育口学校张瑾瑶艰苦办学展览馆落成,并作为红色教育基地、红色旅游景点对外开放,成为当地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场所。2021年清明节,平定县岔口联校岔口示范小学组织少先队员到张瑾瑶艰苦办学展览馆进行主题教育活动,收到很好的教育效果。

春华秋实精神长存

70年来,红育口学校秉承张瑾瑶的精神一路前行,这个红色熔炉里既培养了众多德才兼备的学子,也锻造了一大批勇于奉献的优秀教师。1989年,刘玉红等7名刚刚毕业的师范女生(当时人们称之为“七仙女”),放弃留城工作的大好机会,主动请缨到红育口学校任教。她们不怕吃苦、不怕寂寞,扎根深山老区一干就是5个年头,成为平定县教育界的一段佳话。红育口学校1998年被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授予“劳动技术(劳动)教育先进集体”,2011年评为阳泉市德育工作特色学校,2012年评为平定县寄宿制工作先进集体,2015年、2018年获得平定县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称号。

“長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正确指引下,我们相信红育口学校艰苦奋斗、勤俭办学、勇于挑战的红色精神一定会更加彰显,红育口学校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作者单位:平定县岔口联校)

责任编辑石岳巍

猜你喜欢

寄宿制办学学校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浅谈城镇寄宿制初中宿舍管理现状和改进措施
建优质寄宿学校是撤点并校的前提
全寄宿制高中生团体心理辅导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学校推介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