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风险管理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2021-09-13韩素苹

中国保健营养 2021年22期
关键词:内科心血管实验组

韩素苹

高青县人民医院,山东 淄博 256304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4月-2020年4月本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9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并依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45例,其中对照组的男性占26例,女性占19例,年龄为65~78岁,平均年龄为(69.71±4.09)岁,实验组的男性有28例,女性有17例,年龄为66~80岁,平均年龄为(70.28±4.21)岁,90例患者的家属均在知情条件下签署同意书,,试验前,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临床资料经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 给予该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模式,主要护理内容包括药物护理、心理护理等,观察患者体征变化及病情,每日查房等。

1.2.2实验组

对该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采用护理风险管理措施,首先应对心血管内科容易发生的风险事件进行评估,针对护理风险事件的评估,现制定出该病区的相关安全管理制度,并对参与本次护理的人员进行培训学习,将制定的方案切实落实到实际护理操作中,并通过对护理风险事件的评估和预测,制定紧急解决措施。如:①通过与患者或家属之间的沟通,了解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的程度,并通过给患者讲解关于健康教育的知识,让患者了解到如何学会自我护理。②若在护理期间发生不良事件后,心血管内科应遵循相关解决流程,首先按照实际内容将不良事件及发生的时间、地点详细记录下来,然后再实施整改方案。③通过选取经验较为丰富的护士组成护理风险小组,并由护士长担任本次护理风险管理小组的组长,定期对本科室的质量进行检查,并组织小组成员对护理工作进行总结和分析,对常发生的不良事件提出整改措施,定期开展培训工作,对小组成员定期进行考核,了解更多的护理知识,并熟练操作护理事项,学会评估风险,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④为了防止患者在活动期间发生突发事件,如上厕所、翻身、走廊,首先应在患者所在的病床两侧安装护栏,并在走廊两边安装防护栏杆,地面时刻保持干燥,地面有突起或台阶位置应贴醒目标识,在厕所铺上防滑垫,并在厕所安装紧急按钮,护理人员及家属应帮助患者翻身,防止发生褥疮,若存在便秘患者,应及早通知患者避免用力而造成心绞痛,让每一位护理人员及家属都能提高警惕性,避免发生护理差错。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及护理纠纷事件的发生率。总满意度=[(非常满意+一般满意)/总例数×100%]。

2 结 果

2.1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实验组患者经护理风险管理的总护理满意度为97.78%显著较高于对照组常规护理73.33%,具有显著差异(χ2=10.879,P<0.05),如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n(%)]

2.2两组患者的护理事件发生情况比较 实验组患者发生风险事件及护理纠纷的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显著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2。

表2 两组患者风险事件及护患纠纷发生情况[n(%)]

3 讨 论

护理风险主要是指在护理工作时发生的不确定、危害以及隐藏状态下发生的不良事件,并以间接或直接的形式造成患者残疾或死亡。其中心血管内科是临床中风险较大的一种内科类型,通常情况下,心血管内科的患者病情较为危重,极易在治疗过程中发生心搏骤停、心力衰竭等不良事件,加上多数患者常伴有心功能不全等情况,因此给治疗增加许多困难[1]。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护理要求也逐步提升了许多,因此为了满足近年来高要求的护理质量,对心血管内科开展护理风险管理方案,通过评估风险事件及提早预防,可降低风险事件的发生率,通过制定护理风险管理制度,让护理人员遵循制度内容,熟练护理操作事项,综合全面提升护理服务质量,进而提升患者及家属的护理满意度[2-4]。

综上所述,对心血管内科患者采用风险护理管理的方式后可显著改善患者发生护理风险事件及纠纷的发生率,并显著提升护理满意度,临床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内科心血管实验组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COVID-19心血管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SHR主动脉结构重构的microRNA—195和BCL2、Bax作用机制
趣味 “课课练”对城镇小学四年级肥胖男生的体重和BMI的影响
团体辅导对中职护生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影响
大鼠运动性骨骼肌损伤后血清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以及波形蛋白的变化
急诊消化内科上消化道出血治疗
lncRNA与心血管疾病
胱抑素C与心血管疾病的相关性
PBL教学法在内科见习中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