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军事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思考

2021-09-12李琳琳付光远罗眉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1年28期
关键词:官兵军事课程体系

李琳琳 付光远 罗眉

[摘           要]  围绕军事职业教育在官兵岗位任职能力提升中的重要作用,首先分析了当前军事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现状与不足;其次以“火箭军信息通信专业个体在职训练”为例,聚焦岗位能力提升、以军事训练大纲为基础、课程建设责任分工、训练平台实践等内容,介绍了课程体系建设的经验做法;最后从突出岗位急需和建立学分银行两个方面对军事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建言献策。

[关    键   词]  军事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在线课程;信息通信

[中图分类号]  E251.3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28-0188-02

一、引言

《全军军事训练“十三五”规划》指出:军事职业教育是面向全军官兵在岗有组织、自主的现代继续教育,是突出聚焦主责主业、提升履职能力的在岗学习,是满足官兵职业发展需求、有组织、有计划的自主学习,是紧贴部队实际、全员全时全域的泛在学习。军事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不仅要解决课程资源丰富、教学形式多样的问题,更重要的是紧密围绕广大官兵自身岗位任职需要,开展体系化建设,避免课程分散及全自主选课导致的学习不聚焦,重成绩轻实效,学习内容与岗位任职能力要求脱节的问题。

二、军事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现状分析

目前军事职业教育学习主要依托全军统建共用的专门平台组织实施,主要包括军综网服务平台和互联网服务平台。其中,军综网服务平台主要提供一站式在线教育服务管理,开展秘密级以下课程学习和专题交流研讨;互联网服务平台主要以军职在线为平台汇聚军地优质在线教育资源,为官兵学习军地通用和非涉密课程提供服务。下面对两种学习平台课程体系建设现状进行分析。

(一)军综网服务平台

军综网服务平台主要汇聚各军兵种优质在线课程建设资源,可通过搜索课程名称、授课人等信息查询到需要学习的课程。学员登录军综网服务平台时需注册准确的个人信息,并通过单位管理员统一进行管理,开展学习、考试等活动。军综网服务平台课程体系具有较强的军兵种特色,呈现较强的职业相关性、问题导向性等特点。但军综网服务平台选课存在较大的随意性,学员可以自由选择一门或多门与自身专业无关课程进行学习和考试,为保证优秀率,学员通常会选择一些难度较低或能够获得试题答案的课程进行学习,导致职业教育流于形式,对职业成长助力不足。

(二)军职在线

军职在线主要汇聚了学堂在线、中国大学MOOC、智慧树、华文慕课等优质地方课程资源,结合军职在线平台自建课程,形成依托互联网服务平台的课程资源池。按照国家精品课、军队开设课、科技、哲学、军事、教育、思政、工学、计算机等共计27个课程门类进行分类。查询及获取课程可通过输入课程名称关键字,或通过选择课程门类、平台、开课状态和是否有考试、是否有证书等完成对课程的筛选。由于是对互联网资源的汇聚,因此军职在线课程体系呈现自由、开放的共享模式,加之安全保密原因,学习者在军职在线登录时,对学习者的年龄、职业、职务、岗位、关注点等内容均不做登记,学习者完全结合兴趣和需要完成自主选课和学习。

(三)课程内容组成

两个平台课程内容组成一般包括基本信息和学习内容两部分。其中基本信息主要包括课程编码、课程类别、课程名称、开课单位、开课状态、结课时间、课程简介、教学团队、课程预告、预备知识、参考文献、证书要求、结业要求等要素。学习内容主要由视频学习单元和非视频学习单元组成。

(四)课程体系问题分析

两个平台一个是有针对性的课程建设,一个是优质资源的汇聚,但均存在如下三个突出问题。

1.未聚焦岗位需要形成课程体系、课程资源碎片化现象突出。课程体系建设必须充分认识到聚焦军人职业、突出打仗主业、服务练兵备战,是军事职业教育的核心价值所在,要区分军事职业教育与地方职业教育、网络课程学习内容,注重突出“军味”、区分“岗位”、注重“实效”。

2.对广大官兵的学习成长记录、个性化发展规划关注度不够。军事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应是广大官兵岗位任职能力提升的“智囊团”,什么阶段该学什么,该完成什么考试,应有针对性、有推荐、有步骤地实施,避免出现“随意性”选课和“突击性”学习的现象。

3.教学形式单一,以视频、有声理论学习模式为主,操作技能、虚拟训练等课程内容明显不足。军事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不仅要学知识,更重要的是用知识,理论学习方面应区分院校教育课程体系中来龙去脉式的教学方法,在短小精悍的知識点中一针见血地讲问题、讲方法;操作技能方面应提供面向技术干部、士兵解决装备实际问题,具有较强操作性的课程内容。

三、火箭军信息通信专业个体在职训练课程体系建设的特点

火箭军信息通信专业个体在职训练课程体系建设是依据火箭军信息通信专业个体岗位分工,融合考虑军事训练大纲和院校教育课程体系,探索按纲施训构建火箭军信息通信专业教育训练资源体系的具体举措,是示范推广基于“慕课”+“微课堂”+“虚拟操作平台”的新型信息通信专业个体在职训练模式的具体实践。本课程体系建设的突出特点是目标明确、体系完备、责任清晰、平台落地。

(一)以信息通信专业岗位能力提升为建设目标

火箭军信息通信专业个体在职训练课程体系的主要适用对象是信息通信专业部队官兵,兼顾院校专业技术干部;岗位设置主要包括有线(程控、电源、传输和话务)、无线(短波、卫星、报务)和指控(计算机及网络、安防)等岗位;建设目标是结合军事训练大纲对信息通信专业人才进行岗位能力要求,按照理论学习和操作训练开展课程及平台建设,实现职业教育课程与部队训练实践的无缝对接。

(二)以军事训练大纲为基础建立对应课程体系

军事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必须与军事训练大纲要求深度融入,避免一边是军事职业教育课程资源的不断扩大,一边是部队训练实践无课可学,出现职业教育与部队岗位需要脱节的问题。火箭军信息通信专业个体在职训练课程体系包括指挥类、技术类和应用类三类课程,在课程基本信息中增加课程难度等级、适用岗位等关键词,便于针对岗位由平台自动生成课程清单和官兵进行快速检索、订阅课程。课程体系中包括的所有课程均以岗位急需、聚焦战斗力为目标,军地通用课程不作为课程体系建设的内容,可依托军综网和互联网服务平台现有资源开展,明确课程体系建设的边界。

(三)明确了院校—部队—生产厂家课程建设的责任分工

军事职业教育中明确了院校课程建设的主体地位,但院校教育的特长在于基本知识、基础能力的课程建设,院校教员学历高、专业基础理论扎实,但普遍缺乏对实际装备的操作运用能力,解决部队现实问题能力较弱;部队的主责主业是训练实践,接触装备多,问题梳理精准,但缺乏运用系统理论知识剖析问题的能力;生产厂家是装备的设计及生产者,熟悉装备性能及维护管理方法,但对部队的实际需求掌握不够全面。只有充分发挥三者的能力优势,开展课程资源建设,才能整体提升课程内容质量。如指挥类课程主要由指挥类院校承担,技术类课程区分干部类和士兵类,主要由技术类院校承担,应用类课程主要涉及装备操作使用及维护,主要由部队和生产厂家承担,部队主要负责“绝招绝技绝活”类课程建设,厂家主要负责装备操作使用、故障排除、维护保养类课程建设。

(四)开发了“火箭军信息通信训练平台”作为课程学习的支撑

“信息通信训练平台”以军综网为运行网络环境,具备理论学习、操作训练、监控督导、考核评估、训练态势、系统管理六大功能,平台依据学习者的专业、职务等信息自动生成岗位基本课程学习清单,该清单不仅是军事训练大纲专业理论的基本要求,也是个体在岗职业教育课程学习的依据,解决了官兵军事训练大纲专业理论学习课程资源不足、军事职业教育学习时间不够的矛盾问题。平台可记录学习者的课程学习情况,累计学习积分,计算总评成绩,生成训练态势,推荐拓展学习课程,实现对学习者学习过程的画像式监管与规划,使得军事职业教育成为一个连续性的个体学习过程,避免为追求考试成绩选择易学易过课程的应付式学习问题。

四、军事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建议

当前,部队对开展军事职业教育最看重、最期盼的是能否解决作战训练实际问题,近80%的官兵把提高岗位专业能力作为参加军事职业教育的直接目的和第一需求。结合“火箭军信息通信专业军事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及实践,提出如下两点建议:

(一)岗位能力提升是课程体系建设及人员选课的基本依据

军事职业教育不同于地方职业教育和开放式在线课程学习,其根本目标是聚焦练兵备战,提升军人岗位任职能力及职业素养,军事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建设应紧紧围绕为战而建、为战而学,应采用“通识课程+岗位课程+拓展课程”的模式构建课程体系。其中通识性课程可依托军职在线、中国大学MOOC等互联网服务平台实现资源共享、开放选课,避免重复建课;岗位课程按照部队练兵备战、岗位能力急需开展课程建设,突出内容针对性,避免科普式教学;拓展课程围绕官兵职业素养提升开展课程建设,加强官兵在专业知识之外的人文素养,避免“学问家出现、思想家退出”的学术走向。

(二)用学分银行替换考核优秀养成人员终身学习的良好习惯

为加强人员对军事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提升学习效果,要求官兵每年应至少完成两门课程考试和两本读书笔记,年度考核时,所选军事职业教育课程必须考核成绩为优秀。这种情况下必然导致官兵过度关注考试成绩,忽视学习过程,本应以自主、开放为理念的快乐学习,成为一种无形压力。因此,应借鉴院校教育中的学分制,每门课程按照岗位结合紧密度和学时确定学分,考试合格即获得课程对应学分,制定年度学分基本要求,在達到基本要求的基础上,学分越高,给予人员军事职业教育评价的量化考评得分越高,从而抵消人员对军事职业教育学习的抵触情绪,养成终身学习的良好习惯。

参考文献:

[1]赵继勇,王向东,卢麟.军事职业教育在线课程建设刍议:以“陆军野战光通信”课程为例[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9(3):72-77.

[2]匡罗贝,刘婷,康红宴.国家职业教育“1+X”证书制度对军事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的启示[J].现代职业教育,2019(31):181-183.

◎编辑 鲁翠红

猜你喜欢

官兵军事课程体系
三维视角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艺养教育”凝练与艺美课程体系建设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朝鲜官兵高呼“捍卫金正恩”
军事幽默:局
军事
军事幽默
世界军事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