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音乐课堂中的激趣导学技巧

2021-09-12李思敏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91期
关键词:脸谱导学农场

李思敏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音乐教育也受到重要的影响。课堂导入属于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采用何种形式的课堂导入技巧来提高课堂教学的整体效率成为了教师密切关注的问题。本文主要阐述了音乐教学课堂激趣导学的重要性,并对音乐教学课堂激趣导学的方法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音乐教学;课堂激趣导学法

随着新课标素质要求的不断提高和深化,教育越来越重视学生的全方面发展。让学生接受音乐课程学习,不仅能够提高他们的音乐鉴赏能力,还能促进他们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高效的课堂离不开优秀的课堂导入,而如何进行有效的导入,教师就需要在新旧知识之间进行串联,能够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知识框架。激趣导学,指的就是教师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通过各种新颖的方式手段来激发学生积极自主参与课堂的课堂导入方法,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的专注度与参与度。

一、为什么要重视课堂激趣导学

首先,课堂导入是音乐课堂教学活动中一个重要的环节,若课堂导入能够起到激趣的作用,不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集中学生的专注度,提高学生的审美感知力与音乐表现力,进而也能够提高整个音乐课堂的教学质量。

其次,激趣导学不仅有利于学生在音乐方面的发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能够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这对学生的成长以及将来的发展都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激趣导学所营造的欢乐学习氛围,能够使学生在一种舒适轻松自由的环境中进行学习。这样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音乐潜力,而且还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生音乐创新意识的开发。

二、音乐课堂激趣导学的五大技巧

(一)趣味开场,循序渐进定下课堂基调

第一印象很重要,即使放在音乐教学活动中,也是亘古不变的道理。高效的课堂教学离不开吸引人的开场白,开场白就像一首歌的序曲,它奠定了整个内容的感情色彩,让观众快速地进入状态。教师如果能设定出较好的开场白,那么,一定会让自己的课堂质量大大提高。音乐课堂的导入首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注重创新和有趣,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推进教学的顺利推进,从而达到开拓学生音乐鉴赏范围,提高学生音乐欣赏水平的教学目的。在《唱脸谱》一课中,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音乐、脸谱等道具先声情并茂地演唱其中精华的京剧唱段,从而先将学生的目光聚集,再通过欣赏学习脸谱来使学生了解脸谱是中国京剧中的一种脸部化妆方式,学唱《唱脸谱》来了解作品内容以及脸谱不同的色彩所代表的不同特定含义与角色身份,了解这是京剧和其它戏曲剧种中相对固定的艺术表现人物性格特征的一种表现手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二)实物演示,让课堂成为学生的乐园

学生并非天生具有抽象思维。受年龄的影响,他们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有待提高,且具有直观性。因此,在课堂上,教师需要通过实物、模型、多媒体等教具的演示,引导学生积极自主观察、模仿学习、感受音乐的情绪。在《翻身的日子》一课中,教师可以跟随着多媒体伴奏音频,运用铜锣、板胡、管子等乐器现场进行简单的片段演示,引导学生用拍手等的方式,按准确的节奏、速度分别模仿铜锣、板胡、管子等乐器的演奏方式,通过无实物动作表达旋律中的律动,感受到音乐的情绪,从而走进新课的学习。

(三)创设情景,在不知不觉中进入角色

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情景来作为导入,是教师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创新思维能力与创新意识的技法。在课堂导入的过程中,教师要积极运用多媒体设备或者教具,营造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景,渲染出良好的课堂气氛,让学生产生身入其境的感受,在特定的氛围下去感知学习情景,从而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情景导入的方法可以将抽象的音乐知识具体地展示在学生的面前,是非常适合音乐教学的一种课堂导入方法。《唐老伯有个小农场》一课,授课对象为低年级学生,教师可以设计情境,化身为一名导游,带领学生到唐老伯的小农场参观游玩,“请同学们调整坐姿,腰背挺直,跟老师坐上小火车出发吧!(火车的卡通图像)看,农场到了,动物小伙伴们正在门口迎接我们呢!农场很热闹啊!但想进入小农场的话,要学会《唐老伯有个小农场》这首歌才能取得入场券哦。小朋友,准备好了吗?让我们一起努力吧!”同时,巧妙地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出前往小农场的卡通火车画面、小农场门口画面等,让学生伴随着音乐与故事走进《唐老伯有个小农场》的音乐学习之中。

(四)视听共赏,在潜移默化中陶冶情操

视听共赏是教师在课堂上吸引学生主动、积极学习的重要方式之一。这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热情,让学生形成聆听、欣赏音乐的良好习惯,同时还能让学生在审美观照中学习音乐,在音乐中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就如《青春舞曲》一课,是选自新疆维吾尔族的一首民间歌舞,极具少数民族的特色与韵味。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播放《掀起你的盖头来》在央视演出的歌舞视频作为引入,也可直接使用玖月奇迹在央视演出的双排键歌舞版本,让学生在听觉与视觉都获得振奋人心的感觉,从而激起学生文化自信与学习新疆维吾尔族歌舞的强烈欲望。

(五)引入文化,在浩瀚的知识中遨游

音乐,是文化的一部分,也是生活的一部分,其与历史背景、时代特征、民族情怀等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在音乐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可以在课程开始前将乐曲背后的背景文化故事展现,将音乐与相关文化相串联,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发学生的积极思考。这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学习兴趣,还可以使其在了解歌曲创作背景的过程中,把握乐曲的情感与态度,从而为其进一步深入理解乐曲内容打下坚实的基础。《阿细跳月》一课,选自第三单元“民族音乐花环——少数民族的歌、舞、乐”,是一首来自彝族的舞歌,歌曲前半段为两个乐句,变化重复发展,其中,跳音突出,使得歌曲充满了活泼生动之感,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教师在教授新课前,可以运用多媒体课件或视频给学生普及“阿细跳月”的历史故事:“在很久很久以前,阿细人所生活的地方发生了一场很大的山火,这场大火持续燃烧了许多天。阿细人想尽办法对大火扑打了九天九夜,火仍未熄灭。但由于地面被大火烧得滚烫,打火的人不断地换着脚,或单脚跳着继续扑打,最后终将大火扑灭了。为了欢庆胜利,大家弹起三弦,吹起笛子,模仿打火时的样子,换着脚跳起舞来……”从而激起学生们的文化理解、文化自信,提高对《阿细跳月》歌曲的学习与民族音乐文化学习的兴趣。

在音乐教学活动中,导入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只有进行有效的导入,学生才能尽快地从分散状态进入学习状态,激发出对知识的兴趣,充分发挥自己的学习主动性,专心地上好一堂课。在进行有效的课堂导入后,教師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能够采用积极有效的教学方法。慢慢地,学生就能够逐渐积累并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不断地提高对音乐鉴赏的水平与素质修养,推进全面发展。而如何进行有效的导入,是值得不断探索实践的。音乐教师也只有在不断摸索中才能形成自己独特、有用的导入方法,从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责任编辑  陈红兵

猜你喜欢

脸谱导学农场
画脸谱
快乐农场
农场
开心农场(1)
我是小导游
丰收的农场
脸谱网如何改变了世界
社交网络巨头“脸谱网”:我们如何浪费了时间?
《脸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