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级汉语综合课的俗语教学反思与优化策略

2021-09-10师天武郑莉

传播与版权 2021年1期
关键词:文化语境俗语词汇

师天武 郑莉

[摘要]相较于初级阶段的汉语词汇教学,一些结构凝练、寓意丰富的常用俗语是高级阶段留学生词汇学习的重难点。文章通过教学观察法分析2020—2021学年西安石油大学14名中文专业留学生在俗语习得中的表现,探讨俗语释义、讲解和编排对留学生俗语习得的影响,发现俗语释义面临文化与生活语境缺失的问题、俗语讲解偏向知识性传授而忽略其交际价值、俗语编排难度不合理这三个突出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对高级阶段的俗语教学提出优化建议。

[关键词]俗语;词汇;文化语境;高级汉语综合课

中国人的日常交流离不开俗语,它不仅是汉语词汇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折射出鲜明的文化底色,是语言与文化相互交融的现实语料。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一些常用的俗语在词汇教学和文化教学中都有所涉及,是具有中高级汉语水平的留学生在词汇和文化学习中必须直面的重难点。留学生对中国俗语的学习不仅可以提高其口语交际能力,还能从中窥见中国的精神气质与文化面貌,最终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一、问题由来

俗语是泛指词汇材料中通俗平易且流行于口头表达中的一类现成语句[1],“通俗平易”与“口头化”的特征决定了俗语在交际使用中的通俗性与口语性。俗语的意象排列虽然通俗平易,但从语义所指上看,语句背后的哲理却直接投射出民族文化心理与价值取向。比如,“人欲无边蛇吞象”是中国人对“欲望”的思考。另有一类俗语的形成与发展和历史故事或民间传说相关。比如,“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就来源于中国民间传说。从修辞上看,俗语多用比喻、对比、夸张等手法,兼顾了语音和句调上的和仄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

随着国际中文教育的推广,越来越多的汉语学习者步入了中高级汉语学习阶段,一些中国人常用的地道俗语通过教材里的课文或生活中的体验渗透到汉语学习者的学习过程中。有些俗语浅显易懂,基本可以理解为字面意思的组合,比如“功夫不负有心人”;而另一些俗语的语义所指则较为抽象,部分还涉及了跨文化的因素,比如“豆腐一方扁担一条”。这类俗语大多含有浓厚的文化色彩,是中国人深层心理结构的直接投射,更是汉语教师在中高级文化教学中的重难点。因此,俗语学习对于留学生的意义不仅在于为其敞开一扇了解中华文化的窗户,更是其与中国人进行成功交际的保证。

二、课程概况

文章以西安石油大学2020—2021学年“发展汉语高级综合班”的留学生为研究对象,他们分别来自泰国(7名)、俄罗斯(4名)、德国(1名)、西班牙(1名)和匈牙利(1名),共计14名。教师授课所选用的教材为《发展汉语高级综合(Ⅰ)》,该教材共15课,以课文呈现和课下注释的形式收录俗语共计13条。文章以这14名留学生在俗语学习过程中的课堂表现与作业反馈为样本,探析当下俗语教学所面临的问题。

三、教学反思

2020年9月至2020年12月,西安石油大学国际教育学院针对本校中文专业留学生开设了“高级汉语综合课程”。基于为期半学年的教学实践与观摩,笔者发现面向具有高级汉语水平的留学生开展的俗语教学存在俗语释义缺乏文化语境、对俗语口语交际价值重视不足和因教材中俗语编排不合理导致教学逻辑混乱的问题。

(一)俗语释义缺失文化语境,陷于片面理解

美国人类学家爱德华·霍尔在《超越文化》中指出,不同地域的文化可以依据信息交流时语境的高与低、文化的显与隐将其分为高语境和低语境文化。作为高语境文化的典型代表,中国人看似寻常的口头交流和习焉不察的文化现象背后都隐藏着深刻的文化语境。俗语的口语性较强,且具有通俗化的词汇特征,是劳动人民日常生活经验的总结,俗语也因此与传统民间生活息息相关。然而,在当代中国,以俗语为代表的民间文化现象所依附的生活语境受到了现代科技的冲击,乡土文化生活和我们渐行渐远,课堂上对部分俗语的理解与释义直接面临文化与生活语境缺失的困境。比如,《发展汉语高级综合(Ⅰ)》第九课收录的“马无夜草不肥,人无外财不富”,在教学中对这句俗语的讲解就存在释义与例证的困难。这条俗语选自古训《增广贤文》,是根据养马的生活经验所得,马进食的速度很快,但饱得快,饿得也快。因此,喂马时需要勤喂少给,也就有了给马吃夜草的习惯。古人根据喂马的经验形成了对人追求财富的思考,意在鼓励人们积极探索财富的源泉,但在后来人们的口耳相传中逐渐沾染上了为追逐财富而不择手段的贬义色彩。如今,除了生长在草原环境下的牧民及少部分农牧专家,鲜有人能对“马无夜草不肥”进行科学合理的解释,后半句的“人无外财不富”也往往会因为对前半句的误读而导致错误的释义。该教材所收录的其他俗语的文化与生活语境也都或多或少被当下的科技生活所侵蚀。

因此,对俗语的释义,我们不能仅凭个人主观臆想,而需对俗语所依附的生活与文化语境进行重构,而这不仅对教师的知识储备有较高的要求,还面临跨文化语境下的文化解码与文化认同,是面向留学生俗语教学的难点所在。

(二)俗语讲解侧重知识传授,交际练习不足

从第二语言教学特点出发,对外汉语教学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即感知、理解、巩固和运用阶段[2]。感知和理解阶段以学生对语言知识的认知和识记为主,巩固和运用阶段的教学则强调通过操练将语言知识内化为语言技能,使语言知识满足现实交际的需要。但在实际的教学观摩与实践中,我们发现在汉语课堂上教师针对俗语的课程设计仅停留在感知与理解的层面,诸如对俗语的语素进行分析、典型例句的展示和文化背景的介绍等环节,而并未涉及对俗语的操练与交际活动的设计。词汇教学任务是为了培养学生对词汇的运用和表达能力,在认知基础上的操练是实现词汇教学目标的重要一环。然而,当下针对俗语的教学设计似乎陷入了一种误区—过分强调对俗语内部语素的分析和文化内涵的知识性解读,而忽视了其口语性和交际性。

此外,课后练习题的设置也能反映出俗语教学中对其交际价值的忽视。以《发展汉语高级综合(Ⅰ)》的课后练习为例,该教材的“综合练习”部分对每课的语法项目、语言知识、语言技能和话题都做了精心设计,但缺乏针对俗语的练习设计。俗语本身具有口语性和通俗性的词汇特征,是一种理想的口语话题语料,特别是围绕着俗語文化内涵的跨文化辩论活动也不失为一种有趣的练习方式。然而,当下针对俗语的教学设计更倾向于将其作为语言知识进行讲解,忽略俗语的交际价值。作为词汇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俗语的教学仍应遵循词汇教学的一般规律,也就是培养在真实语言交际活动中熟练运用词汇进行表达的能力。因此,面向留学生的俗语教学已偏离了词汇教学应遵循的目标,影响到了留学生对俗语的熟练掌握。

(三)俗语编排受到课文制约,难度失去控制

“词汇”又被称为“语汇”,是一种语言里所特有的(或特定范圍内的)词和固定短语的总和[3]。从词汇的分类上看,俗语属于词汇系统中固定短语下的一类。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依据词汇出现的频率确定了甲、乙、丙、丁四类词语,为汉语教材中词汇的编排提供了科学的依据,也为教材中词汇复现率提供了文本保障。然而,类属于词汇系统下的俗语却被排除在外,反观国内,面向母语学习者已有了类似《小学生谚语歇后语俗语词典》等专门用途的学习词典。因此,面向留学生俗语教学大纲的缺失造成了俗语教学过程中的随意性,也直接导致了教学难度的不稳定性。

目前,对外汉语教学中针对俗语的讲解大多遵循随文处理的原则,俗语的编排顺序主要受课文内容与单元话题的制约,导致教材中俗语出现的难度不稳定,复现率不高,违背了螺旋式的教材编写理念。以《发展汉语高级综合(Ⅰ)》为例,根据实际教学经验和学生课后反馈,该教材收录的俗语并非按照难易程度由易而难安排。比如,最容易理解的俗语出现在第九课:“人欲无边蛇吞象”,前几单元课文所收录的俗语总体偏难。因此,在俗语的编排上,几乎没有任何逻辑上的推演与难度方面的控制,这直接影响到了留学生对俗语的初步感知。而教材后几单元收录的俗语难度不一,且整部教材对俗语的注释详略程度不同,造成俗语的总体编排稍显凌乱。汉语教材是一线教师授课的现实依据,也是留学生最重要的学习材料。因此,教材中对俗语编排的不当直接导致实际教学效果不佳。

四、优化策略

(一)依据俗语的文本背景构建文化语境

《发展汉语高级综合(Ⅰ)》中的俗语全部选自教材中的课文,虽然俗语所处的文化语境在教材编写过程中被过滤,但课文所提示的文本背景却直接与俗语的文化内涵相关。以该教材第五课“走上自首之路”所收录的“浪子回头金不换”为例,这条俗语直接与该课的主题相关。因此,教师不妨利用课文所提示的上下文语境来重构其文化背景。《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将“浪子”释义为:“游荡不务正业的年轻人”。海边起伏的波浪往往带给人们自由与自在感,然而,这份自由若是逾越了界限,就变成了祸,因此,便有了“浪子”一词。中国古代有许多弃恶从善的典故,也就有了人们对“浪子回头金不换”的感悟。限于教学时间与学生文化背景的差异,面向留学生的俗语教学显然不能对其一一溯源。因此,教师可以借用“走上自首之路”这篇课文的主人公—一名逃逸多年的年轻犯罪来诠释“浪子”一词的含义,并根据他后来悔过与自首的行为来启发学生对“浪子回头金不换”的理解。

因此,在面对一些内涵丰富的俗语时,教师不必拘泥于课下对于俗语的注解,可以利用俗语所处的上下文语境和课文背景来重建俗语的文化语境,强化学生对俗语的认知与理解。

(二)灵活把控俗语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

高级汉语综合课的课程体系庞大,涉及的教学内容复杂,教材中的生词、课文、语法与文化项目之间的学习关联性很强,对生词的解释往往与单元话题相关,对文化项目的认知也常常建立在深入理解课文的基础上。以该教材第九课收录的“人欲无边蛇吞象”为例,这条俗语虽然只是以课下注释的形式呈现,但是其含义与第九课所探讨的“高薪养廉”话题息息相关。教师可以在课程导入阶段就将“人欲无边蛇吞象”这条俗语呈现给学生,在简单介绍其字面意思后,针对“欲望”与“贪婪”等关键词与学生展开课前讨论。这既解决了这条俗语教学方面的问题,也为第九课话题的展开、课文与字词的处理做好了铺垫。教师不要拘泥于教材对于俗语的编排顺序与处理方式,而应结合学生学情与课程进度来综合把控俗语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地位。

(三)兼顾俗语的随文教学和专题讲授

作为一种特殊的词汇教学,俗语的文化内涵丰富,语素含义复杂,结构类别多样。目前,关于俗语教学的顺序与难度尚未达成共识。因此,教师在俗语教学过程中应重点考虑到俗语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并结合学情对其进行集中讲解或个别处理。而教材中其他结构和语义类似、文化要素或历史典故相近的俗语则适合在阶段性教学后进行集中专题讲解,比如“功夫不负有心人”和“浪子回头金不换”等俗语;或者“瘦死骆驼比马大”和“好心当作驴肝肺”这些含有动物类词汇的俗语。

汉语教师在遵循词汇教学一般规律的同时,还应考虑到俗语作为一类特殊汉语词汇的个性特征。每条俗语的结构形式不一、文化内涵不同,因此,在俗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将包含共性的俗语归为一类进行专题式讲解,将那些极具个性或难度较大的俗语在课文语境中及时随堂处理,以免与其他俗语混淆。

五、结语

俗语是汉语词汇中的一类特殊成分,反映着民族文化和社会背景,学习者不了解清楚就无法理解和运用。特别是中高级阶段有相当数量的成语、惯用语等固定短语,应重点讲练[4]。此外,中高级阶段的俗语教学还和词汇与文化教学不可分割,俗语教学也因此成为汉语教学中重要的一环。但不可否认的是,部分俗语所根植的传统文化语境在当今科技时代正处在消解与崩溃的边缘,逐渐丧失文化土壤的传统俗语很难触发人们真切的生活体验和文化认同,也给面向留学生的俗语教学带来了诸多问题。当然,对俗语教学的认识也曾一度陷入仅对其进行知识性讲解的误区,忽略了俗语本身的交际价值,导致对俗语教学处理的不当。基于此,我们应利用课文背景来弥补俗语所依附的文化语境,并根据学情来灵活调控俗语在教学中的地位,兼顾俗语的集中处理与随文教学的统一,为面向留学生的俗语教学提供高效的教学设计方案。

[参考文献]

[1]王勤.俗语的性质和范围—俗语论之一[J].湘潭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04):107-111.

[2]刘珣.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0.

[3]黄伯荣,廖旭东.现代汉语(增订六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

[4]周小兵.对外汉语教学入门[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18.

猜你喜欢

文化语境俗语词汇
客家俗语巧诵读
俗语图文对对碰
数字俗语
基于性别和观看模式的思考
情景教学在日语教学中的实践应用
当代文化语境下的曲艺传播与身份认同
大学英语中的文化语境教学模式初探
词汇小达人
词汇小达人
词汇小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