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口腔内持续低负压吸引在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儿中的应用研究

2021-09-10陈阳李成承蔡榕李梅

医学前沿 2021年11期
关键词:住院时间小儿

陈阳 李成承 蔡榕 李梅

摘要:目的:研究口腔内持续低负压吸引用于小儿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的价值。方法:2019年9月-2020年8月本院PICU接诊急性低氧性呼吸衰竭患儿50名,都接受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随机均分2组。研究组采取口腔内持续低负压吸引法,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对比机械通气时间等指标。结果:针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研究组0.0%,比对照组16.0%低,P<0.05。针对机械通气时间与住院时间,研究组分别是(7.01±2.04)d、(10.79±3.15)d,比对照组(9.48±2.13)d、(14.12±4.56)d短,P<0.05。针对气管插管胶布潮湿更换率,研究组4.0%,比对照组24.0%低,P<0.05。针对意外拔管率,研究组0.0%,比对照组12.0%低,P<0.05。结论:于小儿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中用口腔内持续低负压吸引法,效果好,且利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机械通气时间的缩短,病情的恢复,及气管插管胶布潮湿更换率的降低。

关键词:经口气管插管;口腔内持续低负压吸引;住院时间;小儿

目前,机械通气作为一种辅助通气技术,被广泛用于儿科重症监护室中,但对于小儿这类特殊群体而言,其依从性比较差,在机械通气过程中容易出现躁动与焦虑的情况,使得其更易出现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等并发症[1]。另外,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也会增加患儿口腔中分泌物的量,若不积极干预将极易因反流和误吸而导致细菌入侵的情况,危及生命健康。本文旨在分析口腔内持续低负压吸引用于小儿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的价值,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5

2019年9月-2020年8月本院PICU接诊急性低氧性呼吸衰竭患儿50名,随机均分2组。研究组女生12名,男生13名,年纪在28d-12个月之间,平均(2.36±0.21)个月。对照组女生11名,男生14名,年纪在28d-12个月之间,平均(2.41±0.23)个月。2组年纪等资料对比,P>0.05,具有可比性。

1.2 排除标准[2]

(1)明确诊断的肺部感染者。(2)口腔出血者。(3)血小板低者。(4)口腔溃疡者。(5)口腔有创面者。

1.3 方法

2组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期间都接受常规护理:(1)定期对呼吸机设备进行清洁,严禁对呼吸机管路进行频繁的更换,切勿过度镇静,并每日间断唤醒患儿。(2)做好口腔护理与手卫生工作,选择可吸引气管内导管。(3)将灭菌水作为呼吸机的湿化液,并每日对湿化液和滤纸进行更换。(4)每日对患儿机械通气的必要性进行评估,尽量缩短机械通气的时间,尽早撤机拔管。(5)及时对冷凝水进行倾倒,确保集水杯处于最低位。

研究组加用口腔内持续低负压吸引技术,详细如下:常规吸痰后,对患儿施以口腔内持续低负压吸引处理。按要求连接好一次性牙科抽吸接头和中心负压吸引装置,并经气管插管外壁向口腔中缓慢插入吸痰管,需控制插入深度在2-4cm之间。于气管插管旁对抽吸接头进行妥善的固定,然后再低负压持续引流口腔中滞留的分泌物。操作过程中,需控制吸引压力为20-40mmHg,并每日对无菌吸痰装置进行1次更换。注意观察中心负压表的压力,确保吸引通畅。

1.4 评价指标

(1)统计2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例数,记录机械通气时间与住院时间。

(2)观察2组气管插管胶布潮湿更换情况,记录意外拔管发生例数。

1.5 统计学分析

数据处理经SPSS 20.0,t对计量资料( )检验,χ2对计数资料[n(%)]检验。若P<0.05,提示差异显著。

2 结果

2.1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分析

针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者,研究组0名;对照组4名,占16.0%。研究组比对照组低,X2=7.0254,P<0.05。

2.2 干预情况分析

针对机械通气时间与住院时间,研究组比对照组短,P<0.05。

2.3 气管插管胶布潮湿更换率分析

针对气管插管胶布潮湿更换者,研究组1例,占4.0%;对照组6例,占24.0%。研究组比对照组低,X2=7.1983,P<0.05。

2.4 意外拔管率分析

针对意外拔管者,研究组0例;对照组3例,占12.0%。研究组比对照组低,X2=6.9921,P<0.05。

3 讨论

对于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儿来说,其口鼻咽腔中的分泌物能够促进细菌的繁殖,而口咽部定植菌误吸与下漏则是引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一个重要原因[3]。另外,使用广谱抗菌药物、病情严重、营养不良和免疫力差也能引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通过口腔内持续低负压吸引治疗可及时清除患儿口腔中的分泌物,让患儿口腔能够保持清洁,从而有助于预防致病菌移行至气管中。并且,口腔内持续低负压吸引也能避免因胶布更换、潮湿和局部频繁擦拭等问题而损伤到患儿的皮肤黏膜,另外,此法也能降低吸痰次数,减轻患儿痛苦,降低护理工作量[4]。此研究,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上,研究组比对照组低,P<0.05;在机械通气时间与住院时间上,研究组比对照组短,P<0.05;在氣管插管胶布潮湿更换率上,研究组比对照组低,P<0.05;在意外拔管率上,研究组比对照组低,P<0.05。

综上,小儿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用口腔内持续低负压吸引法,效果好,气管插管胶布潮湿更换率低,且利于机械通气时间的缩短,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及意外拔管率的降低,建议推广。

参考文献:

[1] 朱晓燕,魏薇萍,管佳慧. 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口腔持续低负压吸引的效果观察[J].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2,37(5):604-605.

[2] 欧阳丽梅,欧婉莹,杨美姬. 口腔持续低负压吸引在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儿中的应用[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18,15(11):77-79.

[3] 张丹如,金如,徐武秀. 口泰清洗口腔联合持续低负压吸引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效果观察[J]. 海峡药学,2012,24(2):196-197.

[4] 孟树萍,程兆云,李晓慧,等. 持续口腔内低负压吸引在冠状动脉搭桥术后的临床应用研究[J].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27(17):4-5.

猜你喜欢

住院时间小儿
小儿难养
优质护理模式在脑积水患者中的应用观察
全程优质护理对食管癌患者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腹腔镜与胃镜结合用于胃间质瘤手术治疗临床研究
瓣膜置换并同期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大叶性肺炎39例治疗分析
临床护理路径在肋骨骨折42例患者中的应用
小儿惊厥紧急处理
话说小儿常的肛直肠疾病
容易混淆的两种小儿紫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