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清末桐城文献的存佚考论

2021-09-10杨君

科技研究 2021年14期
关键词:清末桐城战火

杨君

摘要:明清时的安徽文献繁盛,同时催生了遗响百年的“桐城派”。文化文献互相滋养,使得桐城渐成安徽文士聚集之地,藏书著述盛极一时。但清末时局不稳,兵燹处处,对清末桐城藏书造成了极大的损毁与散佚。战火过后,文献匮乏促使当时的文人积极著述,桐城文献得以复兴。

关键词:桐城 清末 文献 战火 藏书

于清代出现于中国文坛的“桐城派”,前后迁延两百年,流派意识明确,古文风格强烈,作家群体庞大,是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重大影响的散文流派。文化发达之地必是文献聚集之地,桐城除了以古文流派闻名,明清时期的桐城,其科举举士、名宦学者、私家藏书都有盛名。但晚清社会时局不稳,战火频发,尤其是1850年至1864年的太平天国运动,席卷中国南方各省,尤其江、浙、湘、皖等地,处于战事风暴中心,各地的藏书楼均遭受到严重破坏,其藏书刻书事也受到不同程度影响。 下面,晚清战火为主要影响因素,分析清末桐城文献的损毁、散佚及保存复兴等情况。

晚清战事首推太平天国运动。其于咸丰元年(1851)由洪秀全、杨秀清等人在广西金田村发起,到同治三年(1864)随着其首都天京(南京)陷落而失败,历经十数年,是清晚期一场中国规模最大、影响深远的反清运动。太平天国运动本质是具有进步意义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起义运动,但也正因为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太平天国运动对所到之处文献破坏尤为严重。据记载,太平天国在占领南京时曾发布诏书:“凡一切孔孟诸子百家妖书邪说者尽行焚除,皆不准买卖藏读也,否则问罪也……但世间有书不奏旨、不盖玺而传读者,定然问罪也。”由此一诏书即可看出其对民间所藏文献损毁之重。具体损失程度,可以从藏书场所和民间私家藏书两个方面来进行考证。

一、桐城藏书之在兵燹中所受破坏

太平天国运动发起后,即于咸丰三年(1853)十月攻下桐城,直到同治三年(1864)总督曾国藩派兵进驻桐城灭太平天国余部,桐城始得收复。这一段时间内,桐城藏书所大多遭到损毁,我们可以从藏书所破坏程度推测桐城文献被损的程度。其时藏书之所大概有四类:官衙祠堂、书院家塾、寺庙藏书以及私家藏书,这里具体分析前三个场所在战火中的焚毁情况,私家藏书另做分析。

据安徽省社科院历史研究所张秀玉老师所做的研究统计,明确见于记载的、于咸丰三年(1853)被太平天国战火焚毁的藏书所有桐城县署、桐城县丞署、桐城大学学舍明伦堂、桐城书院六所(培文、毓秀、天城、白鹤峰、桐乡、丰乐)。其藏书损失可从战前明伦堂藏书一窥。道光时明伦堂所藏书籍有:“四书大全十四本,易经大全十四本,诗经大全一十本、礼记大全十七本、性理大全二十八本、为善阴骘一本、五伦书十本、彰善瘅恶二本、居业录二本、通志略一百十九本、孝顺事实一本、皇后劝善书十本、大清律一套、学政全书一本“,共计15部248本,另一套。另有桂林方氏义塾,为道光三十年间(1850)乡绅捐助所建,规模可观,同样毁于太平天国战火。同时还有其他诸如桐城典史署、城守署等官衙机关,以及城隍庙、火神庙、龙王庙等寺院庙宇,史公祠、黄公祠、张公膏庙、左忠毅公祠等祠堂,都是旧城内藏书纳典处,均遭焚毁,典籍均不存。同治期间所修《桐城县志》称:“其余旧志所載祠庙均遭兵燹尚未重建。”

而私塾義学时清代桐城士子启蒙的最普遍形式,这些小型学校几乎遍布城郭乡间,但太平天国十年战火之后,几乎不存。据《桐城县志略》记载,到民国二十五年(1936),全县私塾2780所,学生三万多人,可以想见战火未及之时,桐城私塾乡学应远胜于这个数目。其中所存有的供学生启蒙的书本,如《三字经》、《弟子规》,乃至于一些清代私塾常备的朱子《小学》、《圣谕启蒙》、《宗约歌》等等,也应毁于当时。

二、私家藏书事

私人藏书是古时文献保存流传的重要渠道之一,在桐城,尤其成为当地藏书的主要形式。古代教育未如今日普及,识文断字、接受过教育的是极少数的一部分人,藏书更不是家家户户普遍之事。道光时戴均衡描述读书人读书耗费银两:“此数十种者,购之每不下数百金。有力者吝而弗求,无力者求而弗得。以故乡曲一二有志之士,多苦贫不能聚书。而世家之有书者,子弟多蓄而不观,而又弗肯以公于寒士。“道尽贫寒士子读书的辛酸。而即使是世家大族,数代的藏书在战争年代想要得以保存尤为艰难。据文献分析,兵燹中藏书大家的文献流失大致分为两种情况:毁于战火或是流散于乡间。

1.文献损毁

这段时期桐城可考的、以聚藏经典而载入当地志略的藏书家大概有戴均衡、张君、文汉光、光聪谐乃至后来居上的萧穆等人,其私人藏书几乎都在太平战争战火中毁坏或流失殆尽。前一种情况如上文提到的戴均衡,此人为道光年间巨人,人称其有经济才,藏书近万卷,于桐城城陷之时只字不存毁于战火;或如张君,记载称他“累世积古书至数万卷,画数百轴,多前贤校雠、题跋,手墨灿然”,应属藏书中的善本珍本。但一遇城池陷落,“园亭、书籍俱没于贼。”

2.民间散佚

文献流失于乡间,多是由于乱世中钱款短缺自行出售,或是藏书者出城避难藏书被乡人私相分卖。桐城于城陷之时,文人多弃宅出走,隐于城外龙眠山。家宅财物乃至藏书于是成为弃物为他人分收一空。如文汉光家藏书,据萧穆《与鄢陵苏菊村先生书》记载:“当贼陷城数年间,乡间尚有安土,世家大族,自明以来,积书充栋,多为乡人搬出贱售。公(指文汉光)先后所收十数万卷。逾年,孔城镇大乱,先生仓皇奉母逃避,家中所收之书,又为土人分略,售之远方。“

三、文献的保存与重刻

文献的焚毁或散佚对于藏书家来说,无疑都是灭顶之灾。但相比之下,乱世战火中文献的流失或被抢夺售卖,在文献学意义上来讲,要远胜于前者。很多大家中散落流出的书籍善本,后来经过其他藏书家刻意搜求、购置,再次保存下来。如文献家萧穆后来收藏的很多书籍善本,都是出自于文汉光家流出的藏品。不仅如此,咸丰七年,萧穆至桐城北乡访求遗书,收得孙学颜古文稿本:“时邑中穷年为贼所踞,,世家大族所藏之书,兵火之余,贫民拾得一二,出售于外。余族人某有获书数千卷,乃行繙阅,取数十种,忽得先生手钞一册,乃其生平所为古文也。”又如几经周转收藏的宋代蜀刻大字本《孔氏家语》五册,此书为毛氏汲古阁旧藏,书末附有毛晋、毛扆跋,桐城姚世培家珍藏。后于乱世中因银两紧缺而出售,被同邑姚伯厚带至萧穆处被重金购入保存。后光绪二十一年,因校勘刘大櫆《历朝诗选》资金不足,萧穆将此书抵押给刘世珩,刘世珩据此为底本影刻,文献得以进一步传承。

兵火之后的文献传承,大多都是有赖于清末几位藏书家文献学家,如萧穆、方宗诚、戴均衡等的刻意搜求与悉心收藏,其中包含了传承文化、保留前人心血的深意。萧穆在偶得姚康之《掌慧集》五册后言:“近年来专搜前辈之书,欲各为副本,藏之两地。非敢自谓能表彰前人也,盖深欲幸脱兵火,俟他日有能表彰前人者付之耳。”这些幸存于世的书籍多称为后世孤本、善本,或是如《孔氏家语》得以被人整理重刻。桐城本是文化胜地,却因长达十年之久的太平天国战火,书籍文献遭到很大程度的损毁,不得不算是“晚清一大书厄”。但当代也有学者认为,桐城文献经此战火,无意中起到了去芜存菁的效果。无用之书即使被焚毁亦无损于世,而有用之书即使乱世也自有文人士子用心搜求、通过种种途径得以重建。正如南宋郑樵所说:“自汉以来,书籍之于今日,百不存一二,非秦人亡之也,学者自亡之耳。”

参考文献:

[1]萧穆:《敬孚类稿》,黄山书社2014年版。

[2]刘声木:《桐城文学渊源撰述考》,黄山书社1989年版。

[3]王国均:《桐城县志》,同治。

[4]张秀玉:《咸丰兵燹与桐城文献考论》,《安徽史学》2018年第6期。

[5]刘尚恒:《一介寒儒出荒乡,满腹经纶名沪滨》,《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00年第2期。

[6]项纯文:《文献学家萧穆和他的<敬孚类稿>》,《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年第3期;

[7]徐雁平:《中国古代文学流派的桐城模式》,《文学评论》2020年第3期。

猜你喜欢

清末桐城战火
乌克兰战火未息,平民在帮助平民
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民间文学的保护与开发
安徽桐城六尺巷
战火中的叙利亚
萧晓阳的眼界与《近代桐城文派研究》
逃离家乡
清末书院改学堂
简述清末西方中国观的转变
论清末粤汉铁路风潮对粤港地区报业的影响
浅谈清末新式学堂与中国近现代学术文化中心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