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与人分享的快乐

2021-09-10姚虹

清风 2021年14期
关键词:小熊同伴中心

姚虹

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我经常能看到班上发生这样的情景:两个幼儿为争抢同一个玩具而哭闹;有幼儿拿着玩具,自己不玩也不愿意给别的小朋友玩。这些举动体现了幼儿以自我为中心。幼儿园里的孩子以独生子女居多,在家都是被宠着、惯着的,很容易养成只愿意拿人家赠予的物品却不愿意分享自己物品的举动。作为教师,可以利用班级的日常生活引导幼儿懂得“与同伴分享”,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

分享是一种综合性的行为,是同伴间团结友爱、相互关心更深一步的表现行为。我们说的分享,是把个人喜欢的东西、好的情绪及自己的收获与别人一起分享的过程。这也是幼儿靠近团体、摆脱以自我为中心的强有力的方式。

教师可通过文学作品培养幼儿分享认知。好的文学作品具有永恒的生命力,好的童话故事、诗歌等都能对孩子进行分享教育。因此,利用讲故事、表演故事内容、唱歌等多种方式来引导幼儿,让幼儿知道和同伴做游戏、一起分享自己的快乐,那就是真正的快乐。如:《南瓜做的家》故事中小熊由于自私的行为没有了朋友,自己很孤单,当小熊和动物朋友们一起分享它的漂亮的南瓜房子时,它获得了朋友。我在讲完故事后,引导幼儿自己看图中小熊脸上表情的变化,让他们来把表情演一演,进而抛出问题,帮助幼儿更深一步了解小熊表情发生变化的原因:小熊高兴是为什么?(动物们夸它的房子漂亮)小熊不高兴又是为什么?(怕动物来自己家玩,把家里弄脏)后来为什么小熊又高兴了?(动物朋友们帮小熊把房子修好了,小熊邀请动物朋友们到自己家玩),根据提问让幼儿一步一步通过回答感受小熊的一些内心的情绪变化,并同时引导幼儿进行故事内容的表演,让幼儿充分感受到以自我为中心的膨胀(拒绝小动物)—克服自我中心(没有朋友的孤独)—与人分享的快乐(让小动物来做客)这一心理变化的过程,让幼儿知道分享的快乐,懂得要控制自己的自私行为。

教师可通过日常生活培养幼儿分享体验。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让幼儿受到影响,所以教师要做个有心人,把自己所见所听的有教育意义的事情讲给幼儿听,和幼儿分享快乐、忧伤,在无形之中使幼儿受到情感共鸣。逐渐地,幼儿也会分享自己的一些开心的、伤心的事情,有时也会把自己做的梦讲给同伴听,和同伴们一起分享他当时的情绪。

另外,通过迁移感情的方法,引导幼儿换位思考,能够使其感受来自同伴的情感,逐步养成积极的、正确的心理体验。例如:一次,迪迪小朋友拿来一本精彩的故事书《恐龙的秘密》,小朋友看到了都想看,可是迪迪不肯借书给小朋友,怕他们把书弄坏。我觉得教育时机到了,于是走到迪迪面前,拿了他的书说道:“这书归我了,你要看,怎么办?”迪迪不假思索地说:“借我看看吧。”我“犹豫”着说:“如果我不愿意借你,你会怎么想?”迪迪想了想说:“不开心……”迪迪這时明白了,马上对小朋友们说:“谁愿意和我一起来看书呀?”很快大家又和迪迪一起玩了。在平时的生活中,幼儿表现出来的就是一种随意且自然的状态,教师看到这些现象后及时进行随机的教育,能起到很好的教育效果,使幼儿逐渐养成喜欢和他人分享的好习惯。

教师可利用幼儿的日常交往培养幼儿分享行为。幼儿学到了分享这一概念,慢慢地就会形成分享这一情感意识。幼儿在感知这方面主观地按照自己的需求去感受事物,容易被外界因素左右,因此出现的分享举动可能会不太稳定。有些幼儿在教师面前愿意和同伴交换玩具,但教师不在的时候,马上拿回自己的东西,这是一种“假分享”,其在和小伙伴游戏中摆脱以自我为中心的行为还是比较困难的。因此,教师要尽量给孩子们创造出更多的交往空间,鼓励幼儿主动参加集体活动,鼓励幼儿相互交流、商量,引导幼儿能分享自己的东西和同伴一起看、一起玩。同时,在玩玩、看看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幼儿间的合作,使幼儿喜欢与同伴做游戏。在幼儿间有矛盾发生时,教师要引导他们从别人的角度思考,让他们学会顾虑他人的感受,形成换位思考的意识,继而摆脱以自我为中心,养成与他人合作、共享的品质。

分享是一种综合性行为,是同伴间团结友爱、相互关心更深一步的表现。我们说的分享,是把个人喜欢的东西、好的情绪及自己的收获与他人一起分享,也是幼儿靠近团体、摆脱以自我为中心的强有力的方式。教师应利用合适的方法培养幼儿,让他们产生分享的意识和欲望,让幼儿的这个分享行为更稳定。教师还应建立合适的分享规则,让这个行为得到有序的规范,使幼儿学会分享这一行为,也为其以后养成好的品德素质打下基础。

(作者单位系江苏省昆山市千灯美景幼儿园)

猜你喜欢

小熊同伴中心
寻找失散的同伴
嘿,这欢乐的日子!
小熊
熔岩灯
磁悬浮初探
先定中心后搭配
可爱的小熊
落地
站在世界中心感受 Thinkpad T400s
好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