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清代庭州军台地理分布研究

2021-09-10王涛

商业2.0-市场与监管 2021年2期

王涛

摘要:军台是清代清政府在新疆地區设置的重要军事设施,在历史长河的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是我国在新疆地区行使主权的有力证明,说明了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一重要历史问题。本文查阅参照各类清代史料文献,分析研究清代庭州军台的地理分布状况并说明其历史作用。

关键词:军台;庭州;清代文献;清代新疆

1.清代庭州

庭州是历史上的重要地区,对西域及中国历史的发展都具有极大的影响。庭州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变迁,有着悠久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任何一个地区的发展,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都会受到周边临近地区的影响。由于地理环境、历史发展等诸多客观因素,清代庭州地区除了主要包括济木萨外,周边临近的很多地区也都与济木萨有着频繁的交流,多地在互相影响下共同发展。因此,本文所指清代庭州地区,即以济木萨为主要地区,又包括乌鲁木齐以及哈密等与济木萨有着紧密历史关联的地区。

2.清代庭州军台的地理分布

清代庭州的军台数量虽不如其他地区之多,但也具有一定的规模,《西陲要略》中载有清代庭州的军台几十余处。限于篇幅,此处仅简要列举其中部分军台。

《西陲要略》对清代庭州地区的军台有如下记载:

“乌鲁木齐鄂伦拜昇底台一百二十里东至昂吉尔台,一百一十里至哈喇巴勒噶逊台;济木萨底台一百一十里至哈必尔罕布拉克台,一百里至根忒克台;哈密底台七十里至黄芦岗台,七十里至长流水台,七十里至格子烟墩台,一百四十里至苦水台,七十里至沙泉子台,九十里至星星峡台,八十里至马莲井子台,七十里至大泉台,八十里至红柳园台,七十里至白墩子台,九十里至安西台,七十里至小湾台,九十里至卜隆吉台,九十里至三道满台。”

由《西陲要略》所载可知,清代庭州具有极高的战略地位,因此清政府在这一地区设置了众多军台。在分析了清代庭州地区的军台分布状况之后,可以得出其地理分布不均衡的特点,一些地区占有大部分的军台,乌鲁木齐、哈密是庭州地区军台数量最多的,济木萨也有2处,对比之下,其他地区设置的军台很少。

3.影响清代庭州地区军台分布的原因

清代庭州地区的军台地理分布主要受到城镇规模的影响。有清一代,清政府都重视对庭州地区的开发,城镇发展迅速。由于迅速增加的城镇规模和人口,就随之需要增加大量的军台以保障社会的稳定。各城镇军台的数量,取决于其规模的大小。

乌鲁木齐是庭州地区的政治、经济中心,历来都具有很高的战略地位,因此其城镇规模的也是这一地区最大的。乌鲁木齐城镇较大,“城周四里八分”,各类手工艺品极为精致,市场贸易“繁盛无比”。除了商业繁荣外,乌鲁木齐也有充足的天山冰雪融水,土地产量极高,农业繁荣,主要经济作物如“小麦、棉花”畅销天山南北。由此可见,乌鲁木齐由于其战略地位较高,城镇规模较大,因此所设军台较多。

济木萨,庭州地区历史名城,城镇规模也比较宏大。济木萨是庭州商业比较发达的地区之一,集市贸易繁荣,巴扎上所售之物琳琅满目,玉器珠宝,牛马铁器应有尽有。济木萨的土地也较为肥沃,各类农作物产量极高。由于济木萨的历史重要性,设有2处军台。

哈密地区历史悠久,属于庭州地区较大的城镇。哈密土城高大,分有四门。农业产量较高,品种丰富,棉花、稻米盛于庭州地区。除了农业之外,哈密的手工制造业也有一定程度的发展,出产的金银铁器、毡毯绸布样样精巧。哈密具有极高的历史地位,因此也设有若干军台。

4.启示

通过上文对庭州地区军台地理分布的分析,可知有清一代庭州地区的重视程度都极高,因此可以给我们今天新疆的发展带来一定的启示。

国家强大,社会才可稳定。由上文可见,清代庭州地区军台的数量较多。根据各类文献的记载,这些军台也都驻扎有数量不等的官兵,多者三四十名,少者一二十名。有些规模小的军台如沙泉子军台虽无数十守军,但也“满兵、回子各三”。这样的消耗需要大量的人力以及各类资金开销,需要强大的国力作为支撑。由此可见,只有国家强大了,社会才可稳定。因此我们今天的新疆发展,应当借鉴清代有关军台的设置方面的成功经验,在保持社会稳定的前提下,又要努力加快经济建设。

参考文献:

[1]祁韵士.西陲要略[M].台北:成文出版社,1967.

[2]钟兴麒.西域图志校注[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3.

[3]王强.新疆台站的作用[J].西域研究,2007,(3).

[4]张林涛.清代克赛尔军台变迁[J].新疆地方志,1996,(3).

[5]刘博.浅析新疆台站体系[J].西部文化,2015,(10).

注释:

1.祁韵士.西陲要略[M].台北:成文出版社,1967.21.

2.同上。

3.马大正.新疆乡土志稿[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11.326.

4.钟兴麟.西域图志校注[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3.289.

5.于顺.清代卡伦述[J].历史研究,197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