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ICU脑出血术后患者的护理对策研究

2021-09-10侯莉娜

医学概论 2021年2期
关键词:脑出血不良反应优质护理

侯莉娜

摘要:目的文章主要针对护理干预措施对脑出血ICU观察患者的实际应用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方便选取2019年1月—2020年5月该院收治的脑出血患者67例,根据其临床护理方法分为常规组33例与观察组34例,常规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方法。对比两组患者护理30d后神经功能、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护理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30d后神经功能评分(7.25±5.42)分明显优于对照组(12.15±5.4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79,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5.88%)明显低于对照组(18.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148,P<0.05);护理有效率(94.12%)明显高于对照组(72.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84,P<0.05);家属满意度评分(94.5±3.5)分明显高于对照组(81.0±6.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628,P<0.05)。结论对脑出血术后ICU观察患者进行优质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临床护理有效率较高,家属满意度较高,有利于改善护患关系,对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也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脑出血;ICU观察;优质护理;不良反应

引言

脑出血是临床中的一种常见疾病,其发病速度快、病情严重,致残率和死亡率较高。手术治疗后恢复期较长,且伴有后遗症。本文通过干预住在我院神经外科的脑出血患者的护理,分析对脑出血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措施对其术后肌力恢复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方便选取该院收治的脑出血并进行手术的患者67例纳入临床研究,根据其临床护理方法分为常规组33例与观察组34例,常规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方法。所有患者均诊断为高血压脑出血。该次临床研究所有入组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经该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观察组男20例,女14例;年龄50~77岁,平均年龄(62.7±4.5)岁;发病至手术时间1.4~43.8h;其中壳核出血18例、丘脑出血7例、额叶出血4例、脑桥出血5例、小脑出血2例、脑室出血2例。对照组男19例,女14例;年龄51~78岁,平均年龄(63.1±5.2)岁;发病至手术时间1.3~44.1h;其中壳核出血17例、丘脑出血8例、额叶出血3例、脑桥出血4例、小脑出血1例、脑室出血1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脑出血手术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结束,但是术后为了使患者可以尽快恢复,一些必要的护理常识还是必须掌握的。“吃”得好饮食与健康休戚相关,何况是已经做完脑出血手术的患者,更是需要吃得好,才能促进机体尽快恢复到健康的狀态。但是吃得好可不是我们生活中常说的什么营养高就吃什么,而是要讲究吃、讲究营养搭配。首先,姿势正确。在吃饭时可以在患者背部用靠垫垫一下,这样在喂食的过程中可以避免食物漏出,还可以避免由于吃饭的姿势不对使得误吞某些食物导致呛咳情况出现。其次,食物搭配得当。手术后每日的饮食必须精细,一日三餐不可应付了事,还要保证食物营养均衡。对于一些特殊患者,可以在进食前用勺子从患者牙缝喂进去一口水,便于患者张口,为之后的食物摄入提供保障。在手术后初期以一些流质食物为主,并尽量搭上高维生素、高蛋白的食物,便于消化与吸收。“练”得溜受到手术的影响,手术后难免在运动上存在一定滞后问题,因此一旦手术结束了必要的功能锻炼还是不能少的,尤其是对做了手术的大脑进行功能锻炼。可用的锻炼方法有很多,没必要追求过于刺激的功能训练,先从最简单的发音、吞咽等功能锻炼开始,之后随着大脑功能渐渐恢复,再逐渐增加功能锻炼的难度。每日,可以在进食前进行15分钟左右的吞咽、咀嚼等锻炼。

2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前后30dNIHSS评分对比

两组患者经手术治疗并护理干预后其NIHSS评分较治疗前均得到明显改善;观察组患者护理后NIHSS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

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两组患者护理有效率对比

观察组患者护理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针对脑出血患者的护理,要注意以下几点:1.脑出血患者急救后要做到绝对休息,护理期间避免移动患者,可辅助患者四肢被动活动;2.要告知患者及家属出现疼痛属于疾病发展的常见症状,应为患者做针对性处理,避免患者或家属过度紧张;3.部分患者治疗后可能出现烦躁不安等情况,护理中要做好针对性处理。例如,使用约束带与床挡等保护性装置,避免出现患者坠床事件。待患者病情稳定后烦躁症状可消失,此时可以去除对患者躯体的约束,但保护性装置床挡需继续应用。脑出血疾病发病较急,且发展速度较快,会伴随出现偏瘫与语言障碍等诸多症状,且治疗后患者还可能出现躁动等情况,这就极大地增加了护理难度。在对脑出血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时,关键是要确保患者绝对卧床休息,同时要注重防控疾病进展期与康复期的并发症,避免因并发症影响到治疗效果以及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黄丽春.综合康复护理干预与常规护理在脑出血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对比[J].基层医学论坛,2019,23(36):5269-5270.

[2]汪秋菊.系统化护理对钻孔引流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并发症及患者预后的影响[J].基层医学论坛,2019,23(36):5300-5301.

[3]吴拥年.综合护理干预对微创术治疗脑出血患者的影响分析[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4,18(20):8-11.

[4]张玉云.低热量肠内营养护理对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的效果观察[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9,26(24):171.

[5]杨素芳,张华英,邓林军.优质护理联合个性化护理对脑出血患者术后神经损伤程度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9, 25(22):108-111.

(陕西省人民医院 陕西西安 710068)

猜你喜欢

脑出血不良反应优质护理
全方位促醒护理在重症脑出血术后昏迷患者中的应用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护理干预在脑出血患者肺部感染中的预防
颅内减压技术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
综合护理干预对首次机采血小板献血者持续献血应用效果分析
前列腺增生患者护理中优质护理服务的应用意义探析
骨瓜提取物的不良反应分析
紫杉醇脂质体治疗妇科恶性肿瘤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