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歌曲《梅兰芳》的演唱分析

2021-09-10李倩

文学天地 2021年3期
关键词:演唱分析歌曲梅兰芳

摘要:民族声乐曲《梅兰芳》是作曲家吴小平先生的一部力作,这部作品把民族声乐元素和京剧元素完美融合,是戏歌中一部优秀的作品。在笔者演唱的戏歌当中,本首作品是笔者最喜欢的。笔者从作品概述和演唱处理两个大的方面对这部作品进行分析研究,尤其是在演唱处理方面,又分别从咬字、气息、润腔、身段四个方面进行分析,通过这些分析研究,为其他演唱者提供借鉴。

关键词:歌曲;梅兰芳;演唱分析

一、作品概述

这首作品是吴小平在梅兰芳先生诞辰100周年为纪念先生而创作的作品,这首歌独具匠心地植入具有影响力的中国传统戏曲元素--京剧元素,给了听众更直接的听觉冲击,直击心灵,勾起中国人血液里流淌着的中国魂。

曲作者吴小平与梅兰芳先生是泰州老乡,由于父亲喜欢京剧,所以吴小平自小耳濡目染,特别敬仰梅兰芳先生,为后来的作曲生涯打下了基础。这次创作借鉴了“梅派”唱腔的精华,也对传统的京剧板式、力度和色彩都做了处理,使京剧与现代音乐完美的融会贯通,赋予了《梅兰芳》这首歌独特的风格和民族色彩。

《梅兰芳》的词作者刘鹏春,江苏泰兴人,长期致力于戏剧和文学创作的研究,有着超高的文笔能力。歌曲中的歌词虽短,但却集中的体现了梅兰芳先生的艺术人生,生动的刻画了梅兰芳先生的风骨与气节,并且精心的将梅兰芳先生著名的代表作《苏三起解》和《霸王别姬》渗透在歌词里,整首歌词既写出了梅兰芳作为旦角的柔美娇艳,又写出了他作为中华男儿的刚烈不屈。

《梅兰芳》这首歌曲的曲式结构为复段式,全曲由两部分构成。第一部分运用了大量的京剧元素,借鉴了《贵妃醉酒》中的特性音调,采用了京剧的四平调,通过旋律与歌词的完美融合,展现了人物角色的魅力。通过间奏的转变,音乐风格突变,第二部分速度较快,由之前的柔美婉转变为豪放激昂,运用散板和摇板把歌曲推向高潮。这首歌由引子、慢板、中板、快板四个部分组成,各段之间完美衔接,形成了这首柔美又不失大气的经典。

二、《梅兰芳》的演唱处理

《梅兰芳》借鉴了京剧的基本曲调,是一首京味十足的戏歌,要想唱出味道更得学习京剧的一些演唱技巧。

(一)咬字

京剧讲究“以字带声,字正腔圆”,对咬字极其重视,咬字清晰、流畅、又不死板,并且出来的声音要有韵律感。汉语是声母加韵母拼起来的,京剧极其注重字的“归韵”。所以这首戏歌要格外注意归韵的问题。例如这首歌的第一句“那一轮女儿的如水明月”,这句里的“水”字,先发出“shu”音,再归韵到“ei”上,归韵力度要适度,再比如“月”字,必须是用“yi”“yu”“yue”才能拼出來,先出“yi”由“yu”过渡到“yue”,这样完整的把字咬出来。还有第二段的“源自于男儿的心火刚烈”里的“源”,我们要先把前半部分拖长,最后归韵的时候再把“an”唱出来,但是在前半部分拖长的时候一定要保持高位置,也不要拖的过于长,否则会显得声音干扁死板。这一点在很多歌里都适用。

(二)气息

京剧特别注重“气沉丹田”,京剧里也一直有“气乃声之源”的说法。在歌唱中,需要深吸气来迫使隔膜下沉,用腹部来控制呼吸,讲究保持气的均匀,关键不在于一口气憋多久,而是看你呼吸的平稳度。而在我们学习声乐的时候也是特别注重气息的运用,因为呼吸的支持也是歌唱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所以对于气息的要求贯穿始终。《梅兰芳》这首歌的前半段速度较慢,需要气息平稳绵长,才能经得起拖腔的考验,而后半段的速度加快,运用了京剧中经典的紧拉慢唱手法,则需要气深深扎根,稳得住,才能唱的精彩,达到歌曲的高潮。

(三)润腔

京剧中的润腔也是非常重要的手段。润腔是独具特色的可以美化、装饰和润色唱腔的技法,最能体现出京剧的味道,不但是京剧中的重要技巧,对民族声乐也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润腔中包括倚音、颤音、波音、甩音、顿音、实阻音等等。本首作品中有非常多的润腔,光是第一句的前五个小节就有三个倚音。 “轮”字用了一个上单倚音,“月”字连续用了两个倚音,一个复倚音一个单倚音,复倚音的总时值与单倚音相同,所以在唱的时候要灵巧,不能喧宾夺主,把倚音唱的比主音还明显。“源自于男儿的”歌词所对应的短短两个小节就运用到了三次波音。但是这三次波音的时值是不同的,要根据波音所对应的音符长短来定。第一个波音对应的是八分音符,时值相对较长一点,但是后两个波音,则都是对应的十六分音符,时值相对较短,唱起来速度要快,在提高灵敏度的同时要注意主音和节奏,要在唱好波音的同时也要把握此句的整体节奏和速度。第一句里的“女”就需要用到甩音,使韵味更浓。第二段的“泣泪泣血”后面是一段很长的拖腔,就可以使用顿音,加上一点哭腔,可以更好地表现出本首歌曲的意境。除去这些,润腔还有好许多种,也有很多润腔技巧并不会在谱面上标记出来,要靠演唱者根据自身对于作品的理解适度进行创编,但是要注意,多了就会太花哨,少了就会死板,体现不出该有的韵味,要灵活多变。

(四)身段

京剧是一门综合性表演艺术,集音乐、文学、唱腔、表演、化妆、脸谱、锣鼓等为一体,传统的京剧表演要求演员在表演时除了必须掌握“唱念做打”,还要同时掌握“手、眼、身、法、步”,也就是京剧表演者的形体神态方面。两者紧密配合,相辅相成。

本作品的表演者除了在唱腔上的仔细斟酌,在肢体上的也不能随意。虽然不至于像京剧表演时一举一动都具有程式化,但也要采用一些京剧的肢体、身段、表情管理等对声乐进行辅助,尽量给欣赏者最强烈的感官感受,所以需要把演唱中的唱腔、肢体、表情等融为一体,根据歌词和唱腔来编排动作。但是要注意的是,这是一首现代民族声乐曲,在表演时一定要注意力度,不能为了追求京剧表演的效果而太过夸张。

比如在歌曲第一句“那一轮女儿的如水明月”,这一句非常的有意蕴,也非常婉约,这个时候的表情和动作也要柔和一些,可以用兰花指慢慢指向明月,深情望月。唱到“半是崇公道,半是苏三迢迢”的时候可以稍微模仿一下京剧的名段《苏三起解》里的动作形态。唱到“半是楚霸王,半是虞姬”的时候中间可以稍微顿一下,模仿京剧中楚霸王和虞姬的身段,前半句表现出楚霸王的伟岸魁梧,后半句表现出虞姬的柔美娇艳,也从侧面体现出了梅兰芳先生台上风情万种,台下男儿气概的真实的样子。

三、结语

歌曲《梅兰芳》的创作在当代民族声乐作品中是成功的,无论是曲调、旋律、节奏还是歌词,都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这首歌是现代唱法和传统戏曲唱法的碰撞、交汇、融合的典范,演唱者需要灵活准确的把握意境,才能更好的展现这首歌的艺术魅力。

参考文献:

[1]胡洋洋.浅析民族声乐中戏歌的艺术特色——以歌曲《梅兰芳》为例[J].北方音乐,2018年14期.

[2]刘燕.现代民族声乐唱法对戏曲唱腔的借鉴研究——以京歌《梅兰芳》为例.[J]北方音乐,2017年第18期.

[3]王蜀霞.声乐作品《梅兰芳》的审美意蕴探究.[J]大舞台,2015年03期.

[4]肖豆豆.民族声乐作品《梅兰芳》的艺术特色及演唱诠释.[J]北方音乐,2016年14期.

[5]王晓荧.现代民族声乐对传统京剧元素的借鉴—以声乐作品《贵妃醉酒》《梅兰芳》为例.[D]江西财经大学,2017.

[6]徐乙玮.声乐作品《梅兰芳》的分析及演唱处理.[D]四川师范大学,2017.

个人简介:

李倩,女,汉族,1996年1月30日出生于山东菏泽,在读研究生,目前就读于齐鲁工业大学体育与音乐学院音乐表演方向。

(齐鲁工业大学  250306)

猜你喜欢

演唱分析歌曲梅兰芳
梅兰芳以情打假
歌剧《江姐》选段《我为共产主义把青春贡献》的演唱分析
甘肃文县白马藏族文化的艺术特色
初中英语课前热身活动
声乐套曲《冬之旅》第十一首《春梦》歌曲演唱分析
论通俗歌曲演唱中的情感体现
浅析歌曲在法语教学中的应用
梅兰芳以情打假
歌剧费加罗婚礼《你再不要去做情郎》演唱分析
歌剧选段《木兰花》演唱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