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铁运营安全风险前兆信息识别与控制

2021-09-10魏浩汉

科学与生活 2021年10期
关键词:轨道交通乘客评估

魏浩汉

摘要: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交通产业越来越发达,城市的交通形式是多种多样的,私家车过多,道路基础设施有限而导致经常出现堵车的问题,使人们的出行无法舒心、安心、快捷,因此在城市的交通系统当中需要合理利用空间,把地铁、公交车和出租车紧密的联系起来,打造立体的交通运输网络。但是由于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施工单位没有对轨道交通建设项目进行科学的规划,导致施工工作量大,这可能会导致轨道交通系统的设备不能正常稳定的工作。

关键词:地铁运营安全;安全风险;控制

引言

轨道交通具有容量大的特点,因而受到了广大市民的青睐。而为了保障社会民众的高效和安全出行,必须加大对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监督力度,尤其是在施工和检测过程中,需要将各项工作做细做实,落实好安全管理措施。

1影响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的因素

1.1人对轨道交通运营安全产生的影响

人是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轨道交通运输系统建设的主体,也是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运行的保护和管理的主体。所以,人也影响着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安全。但是,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人们越来越依赖它们。在车辆的行驶过程中,人们低着头玩手机游戏和聊天的现象非常普遍,导致轨道列车和站台上的安全标志往往被人们遗漏掉,人们甚至对此视而不见,置之不理,它往往会导致一系列安全问题。乘客安全意识不强,轨道交通运输系统的安全问题难以得到有效解决。另外,城市轨道服务部门的工作人员的应急培训技能也不够。因此,在高峰期不能适当疏散乘客,造成一定的轨道交通乘车环境的混乱,从而容易引发安全事故,威胁到乘客的安全。

1.2环境对轨道交通运营安全产生的影响

影响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安全受到了外部和内部环境的影响,内部的环境一般包括区间、站内区域、设备和控制室等区域的空气质量指标。这一系列的数据指标如果出现问题可能会导致员工和乘客生病,以及设备出现问题故障。外界环境包括自然条件,例如极端的气候事件以及与之相关的社会状况,而极端恐怖组织的恐怖袭击,主要有人为释放毒气、爆炸、纵火等。恶劣的自然环境是由自然引发的,人类无法改变的环境,例如台风、暴雨、暴风雪等。

2提高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安全风险管控的措施

2.1构建安全风险管理体系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安全风险管理体系的构建必须依照实际工程管理情况而定,体系中还需要明确风险评估、风险等级和风险因素识别等工作,明确划分存在的安全隐患,制定出科学的整改方案。在施工时,构建科学的安全风险管理体系是抓好各项安全工作、提高施工效率的重要保障。与此同时,还需要构建出一套完整的安全风险预警体系,对于出现的安全事故进行预警,实现对轨道施工的安全管控,为施工的正常进行提供良好的环境,尤其是在隧道施工过程中,该体系的建立能够排除安全隐患,提升隧道施工质量。采用分层预警的方式,将预警警示分为红色、橙色、黄色三个等级,然后对每个层次的预警进行综合管理,建立现场施工应急队伍,必要时可及时救援。这种方式对轨道交通工程建设开展有着积极的作用,能够减少安全风险发生率。

2.2公共安全防范系统

城市轨道交通公共安全防范系统采用技术防范、实体防范和人力防范等多重措施,构建一体化公共安全防范系统。技术防范、实体防范应相互配合,并能支撑人力防范。防范系统具体内容如下:1)技术防范系统:包括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入侵报警系统、便携式安全检查及探测系统、出入口控制系统、电子巡查系统和安防集成平台。2)公共安全实体防范系统:包括的设施设备有围栏与围墙、安全照明、车辆控制和停车设施、车站环境设计以及其他安全措施。3)公共安全人力防范系统:是指围绕安全管理开展的建章立制、安全岗位设置、人力和资源配置等一系列活动。

2.3做好专业人才培养

通过做好专业人才培养,为体系的顺利应用奠定良好的应用基础,提升安全评价体系的实用价值。首先,应加强专业人才日常工作期间的培训工作,使其可以具备较强的操作能力,应营造实践应用环境,使人才的综合能力可得到快速提升。其次,做好专业人才综合能力的测试工作,可采用线上或线下的测试方式,实时了解参训人员的学习情况,以此调整后续的培训内容,提升培训课程的使用价值。最后,做好季度考核工作,根據考核结果替换队伍中的不合格成员,提高参训人员的重视程度,提升运营安全评价体系的可靠性。

2.4加强设备更新管理

通过加强设备更新管理,可提高运营安全评价体系的使用价值,加快相关工作的开展速度。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借助互联网技术搭建信息采集平台,整合目前市场中流通的技术、设备信息,将这些数据进行采集,并对其进行定期的应用整合,从中选择先进的技术或设备。对设备的可行性进行分析,采用仿真软件模拟设备应用后的使用情况,根据评估后的相关内容,结合目前成本的可利用状态选择是否引进设备。在日常管理中应做好设备更新管理工作,提升设备管理内容的实用价值。

2.5服务品质

在服务品质评估活动中,可以从乘客对运营服务认可度、满意度和评价服务品质等方面,进行综合考量。在城市轨道交通服务品质考量过程中,可以借助调查问卷,加强乘客对运营服务的认可度和满意度调查。通过设计科学的评价指标,收集乘客对指标的反馈,通过加强数据信息的处理和分析,有效掌握乘客对运营服务的评价。为了提升其整体的工作质量,要从乘客的角度构建相应的服务品质指标体系。从轨道交通舒适程度、运营时间是否合理投诉机制是否完善等多个方面来开展相应的指标评价工作。在服务品质评价的过程中,还包含了许多其他的规范,具有很强的客观性特征。因而在城市轨道交通运营评价指标体系构建过程中,还需要综合考虑到行车服务,服务监管方面,轨道硬件设施可靠性等相关因素的影响。在保证城市轨道交通运行安全性和稳定性的同时,有效提升及整体的服务品质,全面加强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等相应工作。

2.6运营安全评估

安全评估是由独立第三方评估者或机构,在整个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对安全控制系统是否能按要求实现其安全性保障功能所进行的客观审查和判断,在城市轨道交通风险控制和安全管理方面有重要作用。1)运营安全评估模式。安全评估覆盖城市轨道交通生命周期全过程,涵盖所有专业领域。评估模式主要包括设计或可行性研究阶段评估、安全预评价、新线试运营安全评价和既有线运营安全评价。2)安全评估方法。安全评估也称为风险评估,是通过提供基于事实的信息并进行分析,就如何处理特定风险及如何选择风险应对策略进行科学决策。风险评估是由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评价以及风险应对构成的一个完整过程。

结束语

安全管理制度的建立,对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管理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是整个轨道交通系统优化的关键。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可以更有效地保证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安全。

参考文献

[1]吕培印,刘淼.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安全风险管理现状与发展建议[J].都市快轨交通,2018(6):4.

[2]姚艳.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服务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研究[J].黑龙江交通科技,2020,43(6):252-253.

合肥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运营分公司 安徽省合肥市 230000

猜你喜欢

轨道交通乘客评估
轨道交通TOD模式创新引领宁波城市发展
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及电力技术探析
城市轨道交通节假日期间大客流行车组织思考与实践
“风的乘客”
停车原因
轨道交通快慢车越行问题研究
轨道交通快慢车越行问题研究
地方立法后评估刍议
评估社会组织评估:元评估理论的探索性应用
360度绩效评估在事业单位绩效考核中的应用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