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患者输血前检验的重要性及几种疾病应如何输血

2021-09-10蒋凤

康颐 2021年4期
关键词:全血休克红细胞

蒋凤

【中图分类号】R446.6 【文献标识码】B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1.04.055

众所周知,在临床医疗工作当中,输血是最为常用的一种治疗方式,对于临床医疗工作至关重要。但是需要知晓的是,在一些特殊情况下,病原体是可以在血液中进行存活的,不重视这一点就进行输血治疗的情况下,是会传播疾病的,包含常见的乙肝、丙肝和梅毒等等,甚至是艾滋病,这对于国内的临床医疗工作和患者都是极其不利的。虽然目前患者输血之前的筛选方式已经是比较成熟的了,但是笔者发现,由于现阶段部分临床医师不重视患者的输血前检验工作,没有能够做到科学合理的输血治疗,后续衍生出来的医疗纠纷会增多,对于患者来说也是一种比较严重的负担,这是临床治疗工作所不想看到的一种情况。

就目前来看,进行正式的输血之前,患者需要经历一系列的检查工作,并且实际的花销并不是很小,比较费时间,如果接受输血者一方认为将要输入的血液已经经过了筛选,足够安全被感染疾病的几率也是比较低的,患者此时往往不愿意承担这一检查费用。或者处于紧急状况进行输血的情况下,来不及进行检查,而一旦出现以上两种情况,一旦接受输血者感染了输血性疾病,其风险需要由受血方来承担,因此在进行正式输血之前,需要向受血方解释清楚相关事宜,这样即便出现了相干的一系列事故,后续也能够分清是哪一方的责任,笔者建议即将输血的患者需要做以下几种常规的检查工作,包含谷丙转氨酶(ALT)、乙肝表面抗原(HsBAg)、丙肝抗体(Anti-HCV)、梅毒血清学、艾滋病抗体(Anti-HIV)以下几项检查,具体输注不同类型,其所起到的作用也是不尽相同的,具体内容如下所示:

悬浮红细胞:用于需要提高血液携氧能力,血容量基本正常或低血容量已被纠正的患者。低血容量患者可配晶体液或胶体液应用。

血小板:用于患者血小板数量减少或功能异常伴有出血倾向或表现。

新鲜冰冻血浆(FFP):用于凝血因子缺乏的患者。

全血:用于急性大量血液丢失可能出现低血容量休克的患者,或患者存在持续活动性出血,估计失血量超过自身血容量的30%.回输自体全血不受本指征限制,根据患者血容量决定。具体的临床输血过程中,首先要看临床的需要,通常急性失血或大出血的病人的血液输注原则是先补充血容量,也就是先输血浆,然后再输红细胞,当然这类病人通常都会建立多个通路,冷沉淀和血小板可以同时输注。

骨科与输血关系比较大的主要创伤和其他骨手术的输血一般情况下,其用量都是比较少的,在输血之前,需要选用浓缩红细胞、大量输血者应该搭配输注全血,比例维持在2:1比较好,可以选择保存期五天用全血或者是新鲜血液,其在输血治疗过程中都能够取得相当不错的效果。

患者具有巨幼细胞性贫血,其主要原因是患者自身的脱氧核酸合成方面具有障碍引起的,主要是缺乏叶酸、维生素B12,呈现出来的是一种大细胞性贫血。在实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患者具有显著的贫血体征和症状的情况下,就需要输注浓缩红细胞,尤其是临产的产妇或者是需要进行大型手术的患者,营养性 巨幼细胞贫血伴发蛋白质缺乏引起的全身水肿,可适当输注白蛋白。

大面积、深度烧伤的患者,在后续接受治疗过程中经常容易出现烧伤严重的休克现象,此时就需要针对这一类病症的患者进行输液和输血,避免患者处于长期休克状态。具体的治疗需要根据烧伤者的病理生理特点和临床表现进行治疗,临床上一般可以将这一类患者的病症分为休克期、感染期、修复期三种,不同的时间段需要采取不同的输血方式和血样的选择。

对于休克期的烧伤患者,其烧伤面积少于50%的,是可以单纯输注晶体液的,但是使用量一定要足。针对烧伤面积大于50%的,胶体补给方面需要主要以血浆和全血为主,避免患者因为病情出现休克现象;

对于感染期的患者来说,其处于烧伤后期的情况下,其红细胞存活期是比较短的,侵袭性感染等等因素会使得患者自身的骨髓造血功能被严重抑制,后续就会出现一定程度的贫血情况,此时需要输注浓缩红细胞或者是全血,主力患者进行身体的恢复;

对于修复期的患者来说,一般情况下其输血机会是比较少的,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依照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浓缩红细胞的输注,避免患者出现贫血的现象;

电烧伤患者后期的患者经常出现严重的贫血现象,此时在临床治疗过程中需要及时输注浓缩红细胞或者是全血。

针对缺铁性贫血的患者的输血治疗,其之所以会出现贫血现象,其主要是自身的铁元素缺乏严重,影响到了血红蛋白的合成,最终就形成了贫血的现象。在贫血比较严重的情况下,还需要进行手术,对于这一类的患者需要输注一定的浓缩红细胞。另外在进行正式的输血之前,还需要查明患者缺铁的原因,实现针对性的治疗,避免患者出现其他的并发症。

针对心功能不够完善的患者来说,之所以形成这种情况,其主要的原因是患者自身的心脏病,一般情况下都需要快速输血来挽救生命,同时相关的临床患者的治疗需要进行密切的观察。例如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的心脏的安全隐患是比较严重的,应当更加密切的观察,其中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其血红蛋白低于100g/L的患者,可以输注浓缩红细胞,另外进行输注过程中,需要静脉滴注低分子右旋糖醉或其他代浆液,以降低血黏度并改善微循环港流,依据临床治疗实践也能够发现,这是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效果的。

针对新生儿的败血症,抗生素治療无法取得良好效果的情况下,可以输注浓缩粒细胞进行治疗,另外还可以应用换血疗法,以此方式去除血中的细菌、毒素等等,实现持续的新鲜血液的供给,并且提供大量的抗体和补体等等,使得组织中的氧释放和氧利用得以增加。

结论:综上所述,就是目前为止针对患者输血前检验的重要性及几种疾病应如何输血的相关研究和分析了,从文中阐述内容中能够发现,不同的疾病的输血治疗具有很大的不同,因此在临床医疗过程中,不仅需要重视患者输血的检验,还需要依据患者的疾病情况进行治疗和输血,使得患者快速恢复健康。

猜你喜欢

全血休克红细胞
去甲肾上腺素联合山莨菪碱治疗感染性休克的疗效观察
分析妇产科治疗失血性休克治疗的相关手段
高中牛物学红细胞知识总览
经常镜下血尿是怎么回事
红细胞及网织红细胞参数对肾性贫血的鉴别诊断意义
急性失血性休克该怎么办
休克的紧急处理方法有哪些?
献血的间隔期需要多久
宝宝感冒发烧为何要做全血CRP
探讨如何合理调控成分血液资源,避免血液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