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画继承与发展问题之我见

2021-09-10姚琪

今古文创 2021年13期
关键词:继承与发展传统文化

姚琪

【摘要】 当下时代的快速发展,督促着中国画与之同行。自“85思潮”开始,中国画继承与发展问题的讨论就从未间断过,讨论的激烈程度就代表着各方见解的不同,那如何在众多声音中判断中国画未来发展的方向,需要我们更加坚定地把握好传统文化和中国古典美学精神关于国画的创作本质和精神文化内核。一方面需要扎根传统,用最大的功力打入到传统中,在传统中感知国画创作的本质和文化语境。另一方面需要站在宏观角度,从时代、民族、个人创作三个层面出发,让中国画加入新鲜血液。

【关键词】 继承与发展;传统文化;精神文化内核;创作本质

【中图分类号】J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13-0097-02

创新是自85思潮以来中国画面对的关键问题,随着时代的演进,当下各类艺术思潮和新兴文化都在集结涌动,一时间冲向艺术市场。而此时,中国画又在寻求新的突破,各大国画展览上陆续出现了许多“新面貌”,随之褒贬不一。面对这些不同的声音,我们需要更为清晰地认识到中国画的根脉,了解其历史发展规律后,以新的视角和更为包容平和的心态去面对中国画的变革,才能把握好中国画发展的前进方向。唯有明确了中国画生长的语言环境和内在基础结构,才能把握好中国画的艺术精神。不了解中国画发展的历史规律,不明确中国画的艺术本质和创作内核,就无法使中国画在世界美术中保持特有的价值和光芒,甚至会让中国画面目全非。中国画应从传统中寻求突破与创新,才能保持独立且唯一的价值体系。倘若弄不清中国画的根脉,便无法谈其创新,笔者就中国画继承与发展的问题有以下几点见解。

一、有关继承的问题

每当谈起中国画的继承,就无法规避传统这个问题。而事实上,中国画的演进也一直围绕着传统展开。这源于中国画的发展革新需遵循于其核心价值,而其核心价值就来源于传统。这里的传统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受中国古典美学影响;第二个层面是中国画的展现方式:笔墨的使用;第三个层面是艺术精神的问题,也可以理解为中国画的内核。

首先,第一层面的中国古典美学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产物,中国古典美学中提出的许多概念都是基于中国古代哲学观产生的。也就是说,中国古典美学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它在中国千年的文化土壤中孕育,在特定的语言和审美形式中凝练形成独特的美学价值体系。内核于“一分三,三生万物”的哲学思想,外化于儒释道相结合的古典美学精神。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着重强调的“意”也被中国古典美学所沿用,成为古典美学体系中的审美活动的基础构成,也是对审美对象的审美标准,是审美活动的出发点和主旨。因此,中国画的评判向来围绕着“意”,呈现出多层次多维度且具有主客体关联和环境关联的复杂活动。由此,以中国传统文化体系中的“意象”作为古典美学范畴体系的中心,中国画的表现形式也基于此外化于人們熟知的“留白、画外之象”等表达方式。相较于西方美学范畴追求张力和视觉冲击力来说,中国画受传统文化体系的内秀清雅之美的影响,更为注重审美客体及审美对象的内在感受。在受西方美学体系的冲击下,更应该清楚地意识到中国画是基于中国传统文化语境和中国古典美学范畴的审美本质和特性下产生和发展的,并在历时千年的轨迹中遵循其发展规律进行创作活动。若一味接纳西方美学所倡导的外在表现和视觉冲击力的单性特点,强行改变中国画创作活动的性质和基础构成,会因此失去了原有的核心美学价值和生命力。

再论其传统的第二层面:笔墨技法。“笔墨中心论”是近年来争议很大的问题,先搁置这个争议就中国画创新而言,中国画的绘画工具有笔墨纸砚,在创作过程中,画家根据绘画的需要,将毛笔分为了狼毫、羊毫、兼毫等,根据绘画需要选择。墨也根据创作需要分为了焦、重、浓、淡、清,甚有特别点的宿墨和加入茶等物质处理后的墨汁,用纸也需格外的讲究。除了工具的讲究区分外,绘画技法在历代大家学者的创作中简意为皴擦点染勾勒等。由此,中国画有了外在表达的工具和传达形式,这是中国画立于传统的浅层表现,更为重要的是深层意味的笔墨。笔墨不单单是绘画的工具,还是创作者具象或抽象表达自然事物生命力的能力。郑板桥的“三竹说”讲的最后一竹“手中之竹”,如何将“眼中之竹”转化为“手中之竹”,这就需要创作者有笔墨的能力,笔墨能力就包括了创作时的思维转化、技法、构图等。笔墨能力的高低虽不能一棒而就创作水平的高低,但笔墨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限制着创作活动。并且在历代名画的品评中,很多令人称奇之处,就是笔墨的运用。综上而言,任何一位国画创作者都应具有一定水准的笔墨技法,且在中国画创新时有勇气追求笔墨表现上的突破,以最大的勇气和能力打入到传统当中来,再以最大的勇气和能力从传统笔墨中探寻出自己的道路。

关于传统的第三层面是国画的创作内核:艺术精神层面。中国艺术精神的核心导向其实与中国古典美学价值体系息息相关,它不仅包含了审美视角、文化精神、古典美学体系还有民族性的问题。但这里笔者分开是希望能站在宏观视角下总体把握传统这个复杂庞大的问题。有关传统和继承问题的相关研究很多,但不乏许多视角单一的文章。真正探求国画创新需要渗入到传统的各个层面。在历时五千多年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沁润中,传统文化和中国哲学所倡导的人文精神,对中国画产生了巨大影响,以人为本的内在修身以养德的自然生命状态在国画创作中体现为对“气韵”的追求,谢赫在六法中提出的“气韵生动”认为品评最高标准是看其作品中是否充分体现了自然生命力和感染力,对气韵的追求也成为国画书法品评的普遍共识。与此对应中国哲学中“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我善养吾浩然之气”。笔者还有一点认识在于华夏民族性中对“中庸之道”的认可和血脉中流通的基因性传承。这点对国画的创作、表现形式、自然事物的认知方式以及情感的抒发程度也有极大影响。所以,古代名画中都透露着清雅内秀大气磅礴之感。

综上三个层面的传统根源揭示了唯有扎根于传统,打破机械地对传统的认知,才能汲取传统赋予国画的养料,有选择性地摄取传统所赋予的力量。也只有从传统中才能清楚认识到中国画的审美本质和其历史发展规律,顺应自然发展规律才能更好地将民族性和时代性融合进现代国画中。

二、有关创新的问题

中西融合和全球化进程是历史演进的必然,同时督促我们加入时代元素巩固中国艺术文化体系。当前,中国画创新发展中出现两个错误方向,其一是许多画家学者为了反映在中西文化交融中所取得的收获,片面的将西方文化中的程式化、符号化的东西强行灌入到国画创作里,并未真正研究过西方美学体系,不熟知西方文化思潮的演进过程和各艺术风格出现的时代背景,只看到流于表面的形式文化符号,就不假思索地安装在自己的国画创作当中。即丢失了中国画创作的核心本质,又使得创作“中不中,洋不洋,让观者一头雾水。”其二是照搬西方艺术价值体系的东西,完全舍弃中国古典美学和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用西方艺术体系的思维、理念和表现形式去表现中国画,甚至不再使用传统的水墨,加入油画等绘画材料。创新是扬弃,不是同化,是将传统中有益的东西保留,有悖于这个时代的糟粕丢弃。例如黄宾虹在水墨实验中开创出“黑宾虹”,后又受到印象派的启发,将国画中的石色具有遮盖性的特点加入浓密的水墨中进行点染,是以将西方艺术体系中能为中国画创作带来新思路和新视角的东西提取,加以融合转化为中国画的新元素的典范。而这一切的基础是传统,如何为传统纳新,是讨论发展的关键。

从时代角度出发,中国画的发展需要“时代性”,换言之,中国画的创作需要与大环境相结合。无论是创作内容、创作思路还是审美视角,都需要“时代性”。在创作中阐述时代精神,体现新时代的精神风貌。其次,中国画的纳新需要民族元素。千年前的书画名家需要长途跋涉,周游各地,了解风土人情和地域风貌。而科技交通快速发展的今天,互联网和交通所提供的讯息传递快捷全面,这为中国画的创新提供了很好的地域性民族元素。在傳统中加入民族元素,结合各民族本土艺术审美形态和原生态的艺术形式,将传统文化语境与民族文化语境融合,会为中国画创新提供更多的创作养料和方向。民族性的语言程式与传统水墨程式的结合,不仅丰满中国画的语言表现程式,还会巩固中国画在世界艺术体系中的独特价值。

从创作者角度出发,创新需要个人语言和个人表现方式。中国画尤为喜爱用“画外之象”来传达作者对事物的认知和情感。创作理念是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这就需要创作者有艺术敏锐度和感知能力,在生活点滴中积累素材,且转化成为自己的艺术表现语言。

综上,传统像一根延续千年的藤蔓,创新则是这根千年古藤万年不枯的养料。这根藤蔓紧紧地将中国画需要的精神文化内核和审美本质传递给后人,并且这根藤蔓也会将这个时代的经典传递到未来。传统还是一个开放且内外循环的系统,它一直在循序渐进地吸取这个时代和民族最新鲜的血液,滋养传统,又将它的精华供养着中国美学体系。传统并不代表“老、旧、土”,它维系着中国最古老的艺术文化精神屹立不倒。从“85思潮”开始,中国画继承与发展问题的讨论从未间断,无论是书画名家,还是书画爱好者都在积极地寻求新的发展方向,并就传统和发展的问题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见解,这本身就是对传统的关切和爱护。在探索的道路上难免有坎坷曲折,但在大家的努力下,中国画的发展之路光明似锦。

参考文献:

[1]陈池瑜.黄宾虹对中国美术史学研究的贡献[J].美术研究,2005,(01).

[2]张正.试论中国画的继承与创新[J].艺术评鉴,2019,(17).

[3]刘海粟.中国画的继承与创新[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06,(02).

[4]朱俊.九十年代以来中国画继承与创新研究述评[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06,(03).

猜你喜欢

继承与发展传统文化
对民歌《龙船调》及两首《新龙船调》的音乐对比分析
中国传统服装服饰的舞台表达形式
湖北民间织绣工艺的现代产业化可能性初探
瑶族舞蹈的道具运用与形象塑造
解构主义思潮下的当代戏曲艺术研究
“图书馆+书院”公共文化服务模式探析
就陕西平面外宣出版物创意设计谈几点看法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