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合唱教学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中的育人功能

2021-09-10徐晓东陈盛华

商业2.0-市场与监管 2021年5期
关键词:声部艺术大学生

徐晓东 陈盛华

摘要:合唱课程是高职音乐专业学生的必修课,同时也是非艺术类学生的选修课,合唱教学对培育校园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是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合唱教学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有效载体,能够促进大学生的道德、意志、品格、情操建设,具有陶冶和滋养作用。

关键词:合唱;思政;爱国情怀

1.合唱教学对大学生培养审美能力的培养

合唱是一门高雅艺术,也是一门科学,它不仅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丰富人民的精神生活,还能陶冶人们的审美情趣。合唱源于西方的宗教,在中世纪的欧洲,宗教音乐和唱诗班的出现规范的了合唱的艺术形式,受西方教育的影响,20世纪初,有西方引进的“学堂乐歌”形式,合唱艺术在我过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在合唱教学的培养中,包含了很多方面,主要有:科学统一的发声方法、音准节奏的训练以及音乐风格的把握和舞台表现力。合唱艺术博大精深,合唱的表现形式、作品风格丰富多彩,因此合唱教学不仅是技术的培养,同时也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通过合唱教学实践提高大学生的审美价值取向的构建水平和艺术评价能力,从而在生常生活中能够鉴别真善美。

以合唱教学中发声训练为例,合唱的发声方法是合唱能力的基础。合唱的发声强调“合”字,是在美声发声的位置基础上,注重合唱中的共性、学会自我控制,协调统一,发声状态是以混声、半声、轻声为主,柔和富有弹性和张力。从审美价值观来看,它是追求人声的本质情感的表现。但在当今电子音乐发达的社会中,各种鱼龙混杂的电声音乐,一些依靠电声包装、缺乏人声本质力量的歌手被网络捧红,形成快餐式的音乐表现模式,直接影响了当代大学生的审美能力。

殊不知那些经常刺激耳膜的声音是通过现代电子科技包装所成的。导致很多学生在课堂上去模仿那些发声,最终结果是原本很好的嗓子因为盲目的去模仿、导致声带小结声音发干发白等现象,最终对嗓音造成的是伤害。

因此在合唱教学中,要结合合唱作品,让学生建立正确的发声方法,如何科学的运用合唱唱法,学生一旦树立了这种科学的发声观念,并使它成为稳定的审美观时,他的鉴赏能力和审美价值取向就得到了很好的培养。

2.合唱教学对大学生集体主义、大局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

现在的大学生都是90后的孩子,生逢盛世,顺风顺水,加之大多是独生子女,一些人身上无形中少了些逆境中的坚韧,但他们不乏自信、不乏自尊、不乏理想、不乏特长。但个性十足,缺乏集体意识,大局意识,总是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团队协作能力。

合唱是一门需集体团结协作、某种程度上追求共性的艺术。需要各個声部相互协作、良好配合,共同完成音乐作品。合唱教学,不仅能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还能增强其团结协作能力,和顾全大局艺术,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合唱教学中笔者一直强调学生要注重声音的和谐和统一合唱最基本的要求是声音和谐,这建立在所有人对于声音观念有统一认识的基础上。一首能打动心扉的作品一定是统一的声音观念、人与人之间声音的统一是横向的统一;高音区、中音区、低音区的统一是纵向的统一。在每次合唱教学中对学生提出声音的统一要求,循循渐进的就让学生建立了集体主义观念。

笔者在合唱教学中将安静、倾听、合作、服从、尊重和分享等几个关键词反复的在学生耳边灌输。合唱是音乐表演艺术,而音乐存在的前提必须是一个安静的环境,合唱更需要一个安静的环境,合唱教学和合唱表演时,学生之间必须相互倾听,来调节自己的音色,使自己的音色能够融入到集体中,听从授课老师的要求,声部与声部之间要相互倾听。正如我国著名合唱指挥家作曲家陈国权老师所说,合唱不仅是需要唱功的而且还需要很好的听功。合唱的合作不仅仅意味着自己的忍让,而是要服从,个人服从集体,学生服从指导老师(指挥),指挥服从作曲者,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诠释作品的内涵,更完美的展现合唱作品的魅力,更能打动观众的心扉,在合唱教学中笔者始终将“合唱中没有我,只有我们”的精神贯穿于整个教学之中。合唱教学的过程也是人与人相互尊重的过程,团员与团员、声部与声部、团员与指挥、合唱团与伴奏都是相互尊重的合作关系,大家又一起尊重作品与作曲家。教师找到一首好的作品,将作品分享学生,学生通过排练分享到美妙的音乐。在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或校外艺术实践中又可以分享给其他观众。可以说合唱就是学习和实践分享的艺术。

3.合唱教学可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高科技不断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思想也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得更加开放和多元化,在这种背景之下,大学生的思想很容易受到西方敌对分子错误诱导,对当今中国社会的产生不满的负面情绪。因而作为高校的艺术教师,有义务在教学上利用专业特色,来不断的向学生渗透爱国情怀,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发挥合唱教学的德育功能。

在合唱教学中笔者选择具有时代鲜明的曲目,就歌曲本身而言,无论是是从旋律还是歌词上都非常具有时代感。例如《中国之梦》这首歌曲气势蓬勃,节奏鲜明,铿锵有力,在气势恢宏的气氛中,学生在的感受力无形中加强了民族自豪感。

红色歌曲是我国文艺创作者在结合革命战斗生活,和新中国成立之后抒发伟大的无产阶级志向、赞美人民群众生活积极向上,歌颂我们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的艺术作品。红色歌曲曲调积极向上、铿锵有力、催人奋进。红色歌曲的主题是弘扬了深厚的社会主义情感、抒发了民族情感,坚定了爱国情感因而也蕴含了深刻的思想政治内涵,因此,笔者在合唱教学过程中通过挖掘红色歌曲的精髓,让学生能够更加深刻的领悟红色歌曲的内涵,让学生在思想方面得到熏陶。比如经典红歌作品《龙的传人》这首作品,由候德建作曲,任策改编的经典四声部混声合唱作品。这首作品是八十年代的校园民谣,深获中华儿女的共鸣,传遍华夏大地,耳熟能详、老少皆唱,这是熟悉旋律,可以让学生内心产生一股爱国热情。《龙的传人》这首歌词看似简单,它以超越政治、超越时空的高度,再现出一种民族自豪感和民族精神。整首作品分为四部分,男声部用低沉、舒缓、充满内在激情的音音色来表达对长江黄河的赞美,男女声部相互呼应,高低起伏的旋律,似乎在传说着古老的神话故事,又似带一些悲壮凄凉,歌颂我们的母亲河,是龙的血脉也是我们炎黄子孙的血脉。女声的旋律如同炎黄儿女们无助、孤独、恐惧的哭诉声,男声的旋律如同伤感,不平凡的感概,在呐喊中挣扎,整首作品描述了中华古老文明源远流长,长江、黄河是延续五千年文明的象征的符号,体现了中华民族是勤劳、坚韧、积极向上的民族,鸦片战争的百年屈辱敲醒了中华儿女,让中华儿女从睡梦中清醒反思和痛苦。表达了中华儿女在废墟中崛起,不惧艰难拼搏向上的民族气节。

4.结语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同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

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创新“红色教育”模式。合唱教学是全方位的艺术教学,合唱又是作为一中集体演唱的表演形式,其独特的表现形式和艺术感染力,赋予了合唱教学的育人功能。在严肃枯燥、理论性较强的思政课堂与合唱的艺术魅力完美结合,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展现出特殊的育人功能,在促进当代大学生的德智体美的培养,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马梅.从合唱角度谈审美价值取向[J].人民音乐2002 (11):41-4

[2]王花磊.合唱教育在加强大学生思想教育方面的重要性[J].现代交际2015(06)

作者简介:

徐晓东(1987.4-),男,汉族,湖北黄冈人,学士,浙江横店影视职业学院讲师 研究方向 :音乐表演;

陈盛华(1989.9-),女,汉族, 湖北黄冈人,学士,研究方向:音乐学。

猜你喜欢

声部艺术大学生
业余合唱团的分声部训练
多声部视唱训练
二声部合唱教学之初探
大学生就业趋势
纸的艺术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