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体育教师优化课堂管理对策思考

2021-09-10韩风

体育时空 2021年8期
关键词:课堂管理学生发展教学质量

韩风

中图分类号:G807.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21)04-027-02

摘  要  时代在不断地发展,每一个年龄段的学生都有其特点。因此,教师在进行课堂管理时应针对本年龄段孩子的特点进行教学管理。教师是课堂的管理者,同理,体育老师也是管理者。在课堂管理过程中,教师应积极调动起学生的内在动力,培养学生的班集体凝聚力。本文通过对小学体育课的实践调查反馈进行分析,认为影响小学体育课堂管理的主要因素是小学生的心理及其行为特征以及体育课的非文化课属性,旨在发现并指出当前小学体育老师对课堂管理不到位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  小学体育教师  课堂管理  教学质量  学生发展

小学体育老师在教授体育课程的过程中还需要做好课堂管理工作。在体育课程中,体育老师的行为举止以及对学生的引导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小学生正处于行为习惯培养以及意识品质塑造的阶段,正因如此,小学体育教师一定要重视自己的课堂角色,做好对学生的引导工作,以帮助小学生形成良好习惯。体育老师做好对课堂的管理工作不仅能提高小学体育课堂的教学质量,还对培养学生全面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一、小学体育教师在课堂管理过程中面临的挑战

小学处于义务教育阶段最基层的位置,大部分的小学生仍处于儿童时期。特别是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这部分小学低年级学生普遍为6—8岁,更准确地说,他们还只是刚离开幼儿园的孩子。幼儿园的课程体系对于小学而言缺乏一定的课堂仪式,课程主要以游戏为主,教学内容的系统性较低,授课内容大部分是以幼儿心理发展规律开展的游戏、唱歌跳舞等。当这部分孩子逐渐长大,成为进入小学的适龄儿童,在进入小学课堂受教育时,儿童的心智与行为的发展不能与其年龄的增长速度相匹配。再者,儿童在幼儿园时期尚未接受过相对严格的“必要约束”行为规范,孩子在这个阶段中容易养成在课堂上玩耍的不良习惯。儿童在小学低年级的文化课教师的课堂管理中要逐渐调整自己的行为习惯,适应学校的行为规范。但由于体育课的特殊性质,小学低年级在上体育课时会重新拾起幼儿园时期的情景,导致体育老师管理课堂的难度增加。随着时间的推移,儿童的心智逐渐成熟,小学较高年级的学生会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习惯小学的课堂行为规范。无论是在体育课开始的前几分钟,如班长集合并整理队伍期间,还是课程结束的集合下课环节,小学高年纪的孩子已经适应了学校课堂的管理秩序,能夠较好地遵守课堂纪律以及小学生行为规范准则。相比之下,体育老师难以管理小学低年级的课堂的最主要原因在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心智发展不成熟以及受体育课堂的特殊性质影响等。考虑到学生所处的年龄特点,小学体育课程应更多以游戏的形式开展,使学生在游戏中活动身体,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发展。相比其他的文化课程,体育课需要学生动起来,学生参与体育课堂需要有一定的身体活动。也就是说,体育课没有其他的文化课程那种严格的纪律要求,更多的是鼓励学生动起来,进而导致课堂的纪律要求比学科课程低。上述种种原因造成了体育老师管理小学低年级班级的难度较大,低年级的小学生会在上体育课时出现各种与课程学习内容无关的小动作,如注意力不集中,与旁边的同学嬉闹等。而这种现象的存在导致很多小学体育老师难以按教学计划开展课程,把大量的时间花在了维持纪律上,随即也就造成小学体育老师在谈到对课程的纪律管理时戏称自己在课程中的角色是“保姆”或“幼教”。

二、小学体育教师管理好课堂的方案

(一)营造良好的体育课堂氛围

有效地实施教学计划的重要条件之一是具有良好的课堂氛围。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是教师在课堂管理中极为重要的一环,也是教师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要做好课堂管理,师生必须要做到相互配合,一定是有共同参与的过程的。体育课也不例外,甚至在体育课独特的特点作用下,师生之间的活动显得尤为重要。而这也有助于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良好的关系以及浓厚的师生感情,与此同时,这也能激发起学生自觉遵守并维护课堂纪律,充分调动起老师教学的积极性以及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影响体育课教学效果以及学生学习效率的因素中,课堂氛围是一个关键的因素,课堂氛围好与坏是评估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指标。老师要想做到管理好课堂,就要和学生共同努力营造出一种融洽的学习氛围,在这种氛围下才能使课程管理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作用。因此,小学体育老师应尽力做好以下几点。第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以及积极向上的课堂氛围,体育老师要重视学生的情感与意见,打造一个人性化化的课堂氛围。为此,体育教师要在体育课的教学过程中使用情感化的教学方式,努力建设融洽的师生关系,积极搭建一个教学相长、师生互助的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生态系统。第二,包容接纳学生,努力满足学生的归属感需要。归属感是指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对班集体产生的认同感、公平感、价值感以及使命感。班集体的归属感会给学生带来强烈的责任感,能够调动起学生的内部驱动力,可以有效地满足学生的精神需要,帮助小学生培养其适应能力以及其精神品质。

(二)改进小学体育课的教学计划,提高其教学质量

小学体育课程教学计划的完成依赖于教师对课堂管理效果。影响体育老师对课堂教学的管理效果的关键因素主要有两点,一是老师的有效教学行为,二是教师的教学效率。

1.设计合理的小学体育课教学计划是优化课堂管理的基础。合理的教学计划是教师达到高效率管理课堂的核心。量化评价一节体育课的重要指标之一就是这节体育课的教学计划的完成度。体育老师在设置教学计划过程中要根据新课标的要求以及小学生的实际上课情况进行安排。教师在设计课程安排时要考虑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细化课程目标。体育老师只有明确了适合所带班级的具体教学目标之后,才能够对学生进行有的放矢地教学,这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授课内容的随意性以及盲目性。除此之外,高效的小学体育课堂还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在安排教学计划时应充分考虑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差异。所以,小学体育老师若想实现高效率的课堂教学,就要尽量调动起小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根据每个班级的情况制定其合适的体育教学计划。而这就要求小学体育老师必须了解每个班级的具体情况,这样才能让每一个孩子得到发展。

2.改进的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内容是实现优化教师课堂管理的根本。课程内容的重要载体是教材,在进行小学体育教育教学活动时,仔细研究和挖掘教材是小学体育老师的重要任务。小学体育老师在备课时应从教育班的实际情况出发,创新性地使用教材,根据每个教育班的不同特点科学合理地进行教学内容的设计。除此之外,还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心智水平以及其兴趣、能力和需要。小学体育老师应对体育课的核心理念有确切的理解和掌握,并能将小学体育教育教学的核心理念有机地与课堂教学内容相结合,从而使每个学生在体育方面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得到提升。

(三)优化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方法,是实现高效课堂教学管理的关键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新课改势在必行。在新课改的时代背景下,小学的体育教学重心也从一开始的理论知识技能讲解转向对学生运动能力的培养,即从一开始的侧重“老师教”,到现在侧重“学生学”,由原先的“结果重于过程转”变为“过程重于结果”,由统一教学转变为现在的个性化教学。学生是体育课堂的主体,体育老师要积极地调动学生的上课积极性,让学生在课程中感受快乐,体会运动带来的乐趣。例如,在小学体育课的教育教学过程中适当地设计一些有趣且有一定难度的游戏,以游戏的方式提高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热情和积极性。

(四)丰富的课外活动形式,增加学生课外生活的趣味性

当一个班集体中有四十多个学生,那必然是由不同性格、情感倾向各异的个体组成的,而且在小学阶段的孩子都处于童年时期,生性活泼。因此,小学体育老师在进行课堂管理时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难题。尤其是在我们受“考试分数”这一指挥棒引导的时候,教师的课堂管理往往会有欲速则不达的效果。通常情况下,我们会把一个班级称为一个集体,没有向心力的集体就是一盘散沙。一个集体具有很强的向心力会给学生带来较大的归属感,能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班集体向心力可以表现在德智体美劳的各个方面,而增强班级凝聚力的有效手段之一是丰富的集体活动。丰富的集体活动不但可以使学生的课余生活丰富多彩,增进学生与老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情感,而且能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和荣誉感。正处于儿童时期的小学生精力旺盛,活泼好动,对集体活动充满着热情。同时,此类班集体活动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平台用以发挥各自的特长。例如,在校运会上,除了那些积极参赛的小运动员们,我们最常见的就是在场外为运动员们加油呐喊的学生,这些学生有的是班级里自发组织照顾运动员的同学,也有的是在校运会赛场上遇到一些小挫折但在集体荣誉感的驱动下依然坚持比赛的少年。再举个例子,班级里的文化建设可以让孩子们自行设计并动手装扮教室。这类班级活动可以豐富孩子的课余生活,增加他们校园生活的趣味性,从而提高老师的课堂管理效率。

三、结语

本文通过对小学体育课堂的调查研究分析,并结合小学时期的儿童心理特点和行为特征,根据科学的课堂教学管理方法,建议小学体育老师基于“寓教于乐”的理念进行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式的设定,以及在维持课堂纪律和课堂管理时采取灵活多变的形式,特别是要注意利用好这个年龄段孩子的身心特点,以获得事半功倍的课堂管理效果。

参考文献:

[1]秦红梅.浅议小学体育教师如何优化课堂管理[J].学苑教育,2015(11):78.

[2]陈妙华.小学体育教师课堂管理之思考[J].运动精品,2018,37(06):28+30.

猜你喜欢

课堂管理学生发展教学质量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高中生网络成瘾及其相关因素探究
“互联网+”思维在应用型高校课堂管理的思考与探索
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