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小学体能大课间活动有效性的策略探究

2021-09-10李启云

当代体育 2021年6期
关键词:课间身体素质青少年

李启云

大课间体育活动有别于体育课,对学生的体育素质提升有的独特的作用,一周下来体育课的课时较少,而大课间的开展却能够做到每日进行。长此以往,坚持开展体能大课间活动,可以在日积月累之中,提升小学生们的身体综合素质,使其体能有较大提升。分配在校时间给学生,使其能够使学习掌握更多的相关体育技能。

1 改变观念,积极参与

大课间体育活动与以往的健身操不同,是基于素质教育对当代学生提出的身体素质要求而设立。旨在通过日积月累的锻炼,有效的提升学生的体能素质。小学学段的学生,身体和心智都在飞速发展。在这一阶段进行有合理规划、有组织的训练,可以帮助我们的学生有效的提升身体素质。但人们对“大课间”这一活动的认识,还错误的停留在,组织学生走个过场,假模假式的进行体育活动。与它的前辈“课间操”相比,大课间体育活动受时间限制较少,从而可以开展更多的活动。放弃了“软绵绵”的课间操,选用全新的体育项目和形式。练习强度和着重方向都处在合理区间,可以更好的提升学生们的体能素质。体能大课间一般被安排在学校上午或者下午的中间时段,在学生们学习疲惫之时来到户外进行活动。这种形式,好处不仅在于可以使学生们的身体得到锻炼,还可以对学生们的精神起到舒缓作用,调剂紧张的学习生活。众多学生在一定的空间内开展活动,可以有效的提升学生们的集体意识,较为明显的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课间活动的重要性在多年前就被人所发现,并加以重视,“青少年阳光快乐体育”教育工程早在二十世纪初便被教育部提出,以期引起各地学校的重视,注重体育教育。早期我国学生普遍重成绩,身体素质薄弱。重视体育,将体育着重加入日常教学,可以有效改变我国二十世纪初青少年学生体质普遍较差的不良现象,提升国民身体素质。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青少年们拥有了强健的体魄,也意味着这个国家拥有了美好的未来。国家高瞻远瞩,用政策对生活实际进行规划,保障学生们能够健康茁壮成长。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体能大课间这一活动,不争朝夕之短,不要求立即看到实效,而是要长远的对整个中国的人民身体体质进行提升。以身体素质和体能的提升,来促进学生们的长远发展。最近发布的《青少年体育“十三五”规划》也明确提出,为了更好的促进青少年的体育技能提升,各学校必须破除形式的阻碍。用具体的方案,加以实施,来促进学生们的体育素质发展。不断提出新的目标和要求,不满足于过去的成绩,不断促进青少年运动能力的发展。这份规划还在发展目标之中立下了长远目标—— “青少年体育素养普遍提高,参加体育活动意识普遍增强,普遍学会一项以上终身受益的体育锻炼项目。”体能大课间的开展就是学生熟悉各体育项目的良好时机,通过群体活动,提升个体素质。

2 误区总结,深入研究

近几年来,各地都积极开展了大课间体育活动。但由于开展过快,各地都出现了求速度不求质量的问题。经过研究,我们不难看出,部分学校所组织的大课间活动缺少真正的内核,只是跟风学习他人。笔者总结了以下几个问题,并对每个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方案。

2.1 观念落后,认识不足

许多班主任老师对这一活动的认识不足,囿于过去的观念,认为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开展应该纳入体育老师的工作范畴,割裂了大课间活动对于学生成长的促进性,错误的认识了其作用。在课间活动时,常常缺勤不与学生共同参与。把担子丢给了体育任课教师,让体育老师进行组织和安排。许多学校体育老师人手短缺,实在难以在大课间期间管理众多学生,导致工作难以推进。大课间活动没有落到实处,学生们也开始跟着“划水”,嬉笑打闹,并未进行体育活动,体能自然没有得到锻炼和提升。

在这种情况下,学校领导和老师必须要革新观念,将体能大课间活动视作日常教学的重要部分。校领导要起到带头作用,统筹兼顾进行规划。形成相关的负责小组,每个年纪责任到人,以体育任课教师为主心骨,各班班主任从旁协作辅助。校内多方重视,共同参与谋求合作,可以大大提升大课间体育活动的有效性,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体育锻炼,提升体能。我国学校的行政体制使得领导在日常的教学管理中拥有着较重的话语权。因此,学校领导必须对体能大课间加以重视,在全校上下形成重视体育的氛围,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和体能提升。用意识来推动教学实际的良好发展,脱离唯成绩论的陈旧思想,对体育也报以和其他科目同样的重视。

2.2 活动内容单调

许多学校的体育大课间活动单一,形式单调,实在难以激起学生们进行体能提升的兴趣。我们不能过分强调形式而忽略了内容的重要性,要用内容来培养学生们的兴趣与提升其主动创造性。根据调查我们不难发现,许多学校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并未适应时代进行改良发展,为了节约成本和人力,依旧使用过去的广播体操、跑操等项目,其活动开展形式已经跟不上时代的发展,进行球类、民俗运动等创新项目实践的学校仍是少数。大部分学校的活动开展形式也未改变,仍为全校学生共同进行大课间活动,教师在旁进行监督管理。这样的方式虽然节省了人力,方便了对于学生们的管理,但是却扼杀了学生们对于体育活动的兴趣。全体整齐划一,进行相同项目的练习,时间久了,重复陈旧的体育项目难免乏味。久而久之,学生们对于体能大课间的活动也就产生了厌烦的心理。

基于这种情况,学校可以针对性的进行活动改革。每个项目安排好相关的负责老师,尊重学生们的兴趣,使其自由进行选择。学校还可以定期进行体能评测发挥体育项目的竞技性、对抗性特色,以比赛的形式来提升学生们的体能。用多样化的活动内容与组织形式,满足学生们的运动需求。

2.3 体育场地短缺,设施破损严重

学校体育活动的开展也需要相应的资金,资金短缺成为了首要问题。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失去了多样的器材学生和老师也难以开展活课间动据。许多学校由于办学时间较长,存在器材老旧与严重损坏的情况。不能满足学生的活动需求,难以开展体育运动。

为了解决这种情况,学校还需从源头抓起,多方共同努力改变这一现状。保卫处相关人员对体育锻炼的日常设施要及时做好维护工作。对学生们也要加强教育,爱护公物人人有责。体育教师也要对学生们进行教育,指导他们正确的使用体育器材,在避免自己受伤害的同时也减少对器材的损耗。学校领导也要及时做好学校的财政规划,预留好资金,进行體育器材的维修与采买。在这样的情况下,体育设施陈旧破损的难题也能得到较快的解决。

3 师生共创,快乐活动

大课间活动从来都不只是学生们的舞台,教师也应该积极参与活动。教师即组织活动,又参与活动。这样的形式延长了教师和学生们的相处时间,使孩子们也能看到平日里教师们不为人知的一面,融洽了师生关系,缓解了课堂上的严厉与紧张。使师生之间的关系升华,亦师亦友,构建新教育理念下的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师生共同参与,还能较好体现出全民健身的理念,用自身的行动推动体育强国的发展。有教师在旁辅助监督,学生也可以缓步进行一些高强度的运动,从而较好的达到提升体能的目的。

教师参与活动,学生们有了监督者,也会比平时锻炼更为认真和用心。促进师生参与,增进全校师生对于大课间活动的参与度和归属感。教师在场,可以对学生们在大课间活动中的表现进行评价,在一定的时间节点内进行评比。学校也可以把大课间活动时各班级的表现派专人记录,并将其作为优秀集体评选参考依据,使“大课间”强身健体,增强体能的观念深入人心,从而在校园内持续开展。

4 总结

体能大课间活动是适应素质教育理念而产生的优秀模式,帮助学生们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提升自己的身体素质。使学生能够切实的锻炼身体,提升体能,不让口号单是口号,更能真正的落于实处。促进学校文化的多元、向上发展,这种基于体能大课间而衍生出来的健康生活的校园氛围,是其他活动难以比拟的。体能大课间已经成为了学生们参加体育锻炼和丰富校园生活的重要方式和渠道,更成为了学生们在校园内的日常学习生活中不可割舍的一部分。学校和老师们必须及时改变观念,认真对待,落实这一教育活动。重视大课间的作用,增强学生们的体质,提升学生们的体育学科素质,让孩子们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

(作者单位: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东湖小学)

猜你喜欢

课间身体素质青少年
蔬果能让青少年的心理更健康
针对性身体素质训练在标准舞技术中的应用
锻炼
课间10分钟
课间10分钟
新发现
中日青少年体质PK
快乐课间
课间10分钟
青少年打篮球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