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慧养老,幸福晚年

2021-09-10何宏伟张玉梅瑞

启迪·上 2021年3期
关键词:智慧养老互联网

何宏伟 张玉 梅瑞

摘要:自21世纪以来,我国迎来了人口老龄化时代,面对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当前人口老龄化压力的增大以及传统家庭养老的日益化。为应和国家“互联网+智慧养老”政策,致力于从科学的角度;出发,利用移动互联网、AI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服务于老人,实现智慧养老,幸福晚年的目的。本文旨在“互联网+”移动形势下,探讨移动端线上高效快捷的智慧养老解决方案,做到让子女省心、放心、安心、,让老人开心、舒心。

【关键词】互联网 智慧养老 线上解决方案

截至2020年,我国60岁以上老人约2.55亿左右,占总人口的18%左右,预计到2050年老年人人口规模将达近5亿。面对我国老龄化规模大、老龄化速度快的发展形势,养老问题尤为迫切,而智慧养老积极促进健康与互联网的融合,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迅速发展。智慧养老可以集成AI人工智能、5G网络、大数据、云计算以及互联网等技术,为老年人提供低成本、高效率的养老服务,让子女全方位实时便利无死角全程监控,切实保障老人安享晚年,子女放心服务。

一、概述

1.互联网+物联网

凭借互联网技术,结合云计算以及大数据等处理方式,把互联网技术有效地融入到传统养老服务中,从而有效地调动社会资源,全力服务老龄化群体,为老龄化群体提供更为多彩的、更为多样的养老产品和服务,满足老年人多元化、多层次的养老需要,创造出全面的、系统的、联动的、有特色的养老服务新方法。在“互联网+养老”服务模式中,养老服务的步骤可以划分成三个:第一,养老需求方发出养老的意向,借助手机、笔记本电脑等移动终端发布到相应的互联网信息平台上,相关平台对相关信息加以吸收、处理,并反馈给养老供给方。养老需求方指的是老龄化群体及其家人,养老供给方指的是养老服务的提供方,而互联网信息平台指的是相关的互联网企业。第二,养老供给方通过互联网信息平台宣传它们的产品。互联网信息平台不仅可以为养老需求方提供相关的产品和服务信息,也可以根据养老需求方的需要对所收集到的信息和服务进行分门别类梳理,从而提供个性化的信息及服务。第三,面对越来越多的大数据信息,互联网信息平台能够有针对性地为养老需求方提供相应的养老信息以及定向咨询,为养老供给方提供行业发展以及大数据方向咨询,无论是哪一方都可以通过互联网信息平台进行沟通。利用物联网技术,通过各类传感器告知家人,使老人的日常生活处于远程监控状态。在智慧养老系统中,除了连接身体健康监测设备,还可通过物联网技术将各类方便老人起居生活的智能家居连接在一起。

2. AI疾病预警技术

疾病监测预警AI,通过大数据构建监测评估模型,实现对传染病溯源、风险区划分、发展趋势模拟预测等功能,支持防控策略和行动的提前布局。

3. 5G技术

5G技术在传统1G、2G、3G以及4G的基础上,利用终端直通技术转发分离化、网络虚拟化、功能模块化、部署分布化达到四维架框,采用D2D技术实现用户节点发送和接收信号,并具有自动路由的功能。在智慧养老应用中,老人能够居家意识到儿女的存在,不需要中间体转换,可直接与子女进行情感交流,真正填充老人精神世界,促進父母与子女交流,情感的加固,真正实现隔空传爱,最大化减少空巢老人情感的缺失,给予爱的关怀。除此之外,5G居家养老,通过改变信息交流方式、强化资源配置整合力度、提升服务管理效率等手段,破解现有养老服务模式存在的各种“痛点”,给养老产业带来革命性变化。未来5G智慧系统可以服务于中老年人的养老需求,例如找养老院、心率状况监控、睡眠状况监控、家庭防火防电、安全健康、老年餐预订、日常家政服务、上门护理服务等,成为老年人日常生活的小助手,让老年人的生活不孤单。

二、智慧养老线上解决方案

1.智慧养老整体状况

智慧养老主要包括居家安全、出行安全、健康管理、云端监护以及情感交流四个板块,全面贯彻落实安养、乐活、常乐的方针,利用创新技术具体化实施对应方针策略。居家安全主要包括老人所处环境安全,财产安全;健康管理主要包含老人饮食安全,身体各项指标正常;云端监护主要连接本市医院以及其他组织,确保突发情况发生;情感交流主要指远程视频以及借助AI人工智能对老人简单情感交流,丰富老人精神文化生活。

2.硬件设计

2.1家庭危险情况检测

家庭危险主要指老人居家所处环境是否安全,可在门窗安装感应传导器、红外线传感器等。在家里的公共区域如客厅、厨房安装AI摄像头。AI摄像头能准确处理画面变化,准确记录老人的出现的境头画面,提高确认老人出门时间的效率。AI摄像头设有“隐私模式”时间设置在5到30分钟,用老人的声纹控制系统开关,届时摄像头会自动切断电源。AI人工智能技术可通过网络实施监控,若有突发情况发生,例如:房间进入盗贼、煤气泄漏、火灾以及其它危及到人身安全的事情,AI人工智能技术会根据环境自动识别并快速综合信息,通过手机终端开启红色、橙色、黄色警示并及时通知子女以及线下组织,线下的养老机构会与线上监护系统签约,以达到老人第一时间的需求与呵护。

2.2健康管理监测

健康管理主要指老人身体各项指标是否正常,每日卡路里消耗,心率测量以及饮食推荐等。通过JWotch健康监护手环,运用内嵌脉搏感应器结合老人当天运动给予分析老人心率,血压,血氧等,并通过GPS定位系统,展示老人运动轨迹。健康检测手环配置重力监护系统,配合传感器来监护老人是否跌倒,并选择是否需要救援。移动网络下动态健康管理加静态数据档案,每日都会向子女推荐老人每日饮食安排。移动终端连接家属手机APP,儿女可通过线上观看父母,也可自动设置与老人交谈内容,设定时间播放,老人通过AI人工智能语言系统实施语音播报。

2.3云端监护防控措施

云端监控通过北斗卫星、电子罗盘以及迷你微型摄像头,实施跟踪确认,结合AI人工智能技术,利用GSM报警系统以及互联网5G信号的普及,连接网络端节点利用网络交换系统,实施信号传播。如有意外发生,家属手机APP便会产生红色报警系统,及时通知并采取相应防护措施。

2.4隔空传爱与社区社交

隔空传爱主要是针对老人情感需求,利用AI人工智能技术,采用小爱等同学模拟家属陪伴,家属可通过手机APP利用连接端向人工智能输送自己想说的话,人工智能也可根据老人提问自动回答相关问题,通过语音传播功能定时播放国内相关事件,也会综合老人喜好定时播放相关内容。隔空传爱系统会链接子女的手机客户端,子女可以在客户端中更新自己的状态,让老人自行决定是否联系子女。充分避免子女与老人闲暇不同步而产生的隔阂现象。社区社交主要针对老人圈的建设,老人如果觉得在家里自己孤独完全可以在社区中约麻将、约一个舞团、串串闲话,唠唠家常。要创建一个团队主要针对老人社区安全社交安全建设,打造一个健康的老人社区。

2.5其它设施部署

AI人工智能开关:接受控制网络发射信号源,对家庭住宅,家用电器等起到控制开关作用;

AI基于“听说看辨想”的基础能力平台,智能客服云,利用视觉、语音等识别系统,连接管理运营,接入节点管理,利用大数据分析,机器化管理网络传输,家属可全方位,无死角管理老人。

3.软件设计

3.1数据库管理系统

利用大数据,将测量传感检测到的数据统一储存,通过AI人工智能技术,机器分析模拟数据,为老年人构建每日健康档案,一人一档,并针对性提出相关建议,在医院就诊时,医生可通过一人一档查看老人近期身体状况并作出合理化建议。

3.2操作系统

操作系统具体指子女绑定相关APP,子女可通过手机端对老人进行关心、照顾,也可在空闲时间进行实时查看。

3.3语言处理系统

子女可通过手机端连线老人,实施隔空传爱。语言处理还包括AI智能系统定时语音播报的相关时政以及天气预报等资料,利用语音传输功能可对特殊关照老人提供吃药、体检等定时提醒,与此同时,也会向子女推送政府养老等政策。

三、总结

健康是保障中老年群体生活和参与社会的重要基础,因此也是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大多数老人以及子女都希望老人可以拥有高质量的晚年生活;据有关媒体报道,目前西方发达国家平均有5%-15%的老年人采用机构养老,其中北欧大约为5%-12%,英国大约为10%,美国大约为20%。然而中国只有3%,可见中国老人大多数是在家进行养老的,养老机构只占其中一小部分。并且未来10年独居老人数量也将呈爆发性增长,那么如何让老人在家中也能让自己安心、让子女放心的度过一个高质量、超品质的晚年生活,本文针对此类问题进行探讨研究。本文旨在对“互联网+”大数据时代,利用AI人工智能技术以及即将普及的5G网络下对智慧养老、安享晚年方案进行了探讨,并详细解说了方案设计中的关键技术;并且设置了家庭危险情况检测、健康管理检测、云端检测防控等措施,切实保护老年人的身心健康。“互联网+”下的养老模式,可以高效、低能弥补当前社会老人所面临的日常生活中不足,当然本手机端APP仍存在不足,并未能切身满足老年人的需求,但是随着5G时代的到来,人工智能的普及,我相信智慧养老平台技術核心人员会不断完善养老产业,相关养老模式也会更加成熟,愿老人夕阳生活更加美好,儿女更加放心。

参考文献

[1]杨状元,林建中。人工智能的现状及今后发展趋势展望[J].科技信息,2009(04) : 184~185.

[2]耿蕊,阮安民,沈鹏悦,等.基于物联网的智慧健康养老服务平台构建[J].智慧健康,2016,2(10):23-28.

猜你喜欢

智慧养老互联网
“互联网+”环境之下的著作权保护
“互联网+”对传统图书出版的影响和推动作用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乌镇“智慧养老”引习近平关注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新型智慧居家养老服务平台的应用探索
开启“智慧养老”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