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李白“仙风道骨” 形象定格及展示

2021-09-10黄庆华

今古文创 2021年22期
关键词:李白

【摘要】 李白被誉为“诗仙”,与其“仙风道骨”形象有莫大关系。李白“仙风道骨”气质的形成,与苏颋、司马承祯、韩朝宗和贺知章等人的延誉密不可分,也是他们对李白为人为文的肯定和赞许。李白正是在“仙风道骨”形象气质映照下,写出了超凡脱俗的游仙诗。

【关键词】 李白;仙风道骨;形象气质;诗作展示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22-0006-02

李白被称为“诗仙”,在中国诗人中,有两人得到过“仙人”的评价:一为李白,谓“诗仙”,一为苏轼,谓“坡仙”。苏轼之人,有“逸怀浩气”,一种超出尘世一般人之上的寥廓高远的精神气质,苏轼之诗,像“天风海雨”,天上那种无拘无束的风和海上那种无边无际的雨。叶嘉莹先生说,倘以李白和苏轼相较,苏轼是“人而仙者”,李白是“仙而人者”。所谓“仙而人者”,就是说李白生来就属于那种不受任何拘束的天才,可惜不幸落到人间,人间到处是约束,到處是痛苦,到处是陷阱,像一张大网将其牢牢罩住,李白只能“不羁”,“羁”字本身由“网”“马”“革”组成,仙人谪贬人间被“网”罩住,像“马”一样被“革”束缚,不能动弹,难以施展。故而,只能说,李白本来就是属于天上而不是属于人间的。也有一种说法,唐代三大诗人,李白是“天才”,杜甫是“地才”,王维是“人才”。

一、李白“仙风道骨”形象定格

李白具仙风道骨气质,后世谓之“诗仙”“酒仙”,亦与其长相、气质、行为等相关,更重要的是他与四个人的交往中获得的延誉。这四个人分别是苏颋、司马承祯、韩朝宗和贺知章。

(一)苏颋。开元八年(公元720年),礼部尚书苏颋出任益州大都督府长史,李白携带自己的文学作品在半路上拜谒,向苏颋请教。苏颋非常赏识李白,对其同僚说:“此子天才英丽,下笔不休……若广之以学,可以相如比肩也。”后苏颋向朝廷举荐西蜀人才,还提到“赵蕤术数,李白文章”,以相如比李白,可观其文采斐然,足可吸引“粉丝”,其威力无比,有影响力和辐射力,还有些许杀伤力。

(二)司马承祯。李白在江陵期间,与当时著名的道士司马承祯有过会晤,司马承祯在道教界享有很高的声誉,与皇室接触紧密,曾多次受到武后、睿宗和玄宗的接见。青年李白的器宇轩昂,赢得了这位老道士的极口赞誉,说李白“有仙风道骨,可与神游八极之表”。李白兴奋异常,为此次会晤写了一篇《大鹏赋》,以“激三千里以崛起,向九万而迅征”,抒发了自己豪迈的气概和远大的抱负。大鹏鸟源于庄子,逍遥游是庄子的人生哲学,“抟扶摇而上九万里”,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司马承祯的赞许,肯定了李白的仙家气质,激励了李白的游仙志气。

(三)韩朝宗。李白在襄阳,“高冠佩雄剑,长揖韩荆州”,韩荆州即韩朝宗,当时官荆州大都督府长史,兼判襄州刺史、山南东道采访处置使,李白谒见韩朝宗,称其能谦恭下士,识拔人才,颂云“生不用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赞誉他人的同时,李白也高度彰显自我,有“十五好剑术,徧干诸侯;三十成文章,历抵卿相”的社交,有“虽长不满七尺,而心雄万夫”的气概和“日试万言,倚马可待”的才气。此时,极显李白一副横冲直撞甚至带点无赖的豪迈风度,“大人先生”形象跃然纸上,这绝不是诗经时代的谦谦君子,也不是宋词时代的文弱书生,好一个堂堂男儿,多的是对自我的张扬、对现实的肯定和对未来的梦想。

(四)贺知章。李白在长安期间,结识贺知章。据孟棨《本事诗》说:“李太白初自蜀至京师,舍于逆旅。贺监知章闻其名,首访之。既奇其姿,复请所为文。出《蜀道难》以示之。读未竟,称叹者数四,号为谪仙,解金龟换酒,与倾尽醉。期不间日,由是称誉光赫。”同时,贺知章见其《乌栖曲》,叹赏苦吟,说:“此诗可以泣鬼神矣。”李白用“光照临川之笔”,“龙光射斗牛之墟”,用其天才的笔调征服了“四明狂客”,让狂者自然沉静,回味那天赋仙姿和鬼斧神工诗作。

同时,李白在仙风道骨上直追孟浩然。有《赠孟浩然》:“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风神散朗的高人隐士形象,“弃轩冕”“卧松云”的飘逸行为,是李白的敬仰和羡慕。李白生活在盛唐,时代孕育了他的气质和个性,他的诗作又充分地反映了盛唐气象。林庚先生对李白有一个诗性的描述:“(李白、杜甫)这两个诗国的巨星,他们并肩站在那时代的顶峰上,然而心情是两样的。一个诗人正是刚从那上山的路走上了山顶尖,一望四面辽阔,不禁扬眉吐气,简直是‘欲上青天揽明月’了。”这一位诗人是李白,诗人的浪漫气质和诗歌的浪漫精神,是盛唐气象的土壤培育,李白用生机盎然的眼光看山光(世界),是一个充满生气的宏阔的世界,诗作所创设也是一个充满生气的宏阔的世界。李白嘹亮的歌唱,展现的是盛唐之音的华彩乐章。

李白之所以被称为“诗仙”,是因其在诗的国度里,他是一个不遵守人间规则的人。“仙”的定义准确而有趣,确实,李白自身建构的诗人风范,人们无法用世俗的标准去衡量和判断,其嗜酒,其游侠,其傲视,可以说是对人世间规则的叛逆和破坏。李白是“诗仙”,“仙”乃道家风范,李白可以说把道家的生命哲学演绎得淋漓尽致,变成了一种典范;杜甫是“诗圣”,“圣”与儒家同脉,儒家生命的最高理想就是成为圣人。“圣”需在人间完成,“仙”要于神界修炼;“圣”是个人在群体生活中的自我锤炼,“仙”是个体在群体生活中的自我解放。

二、李白游仙诗特质展示

游仙诗,《文选》(李善注)释曰:“凡游仙之篇,皆所以滓秽尘网,锱铢缨绂;餐霞倒影、饵玉玄都。”皆是求仙漫游、采药炼丹和玄幻理想,抒写光怪陆离的仙境和浪漫的神仙生活。李白诗歌发端无兴,想象瑰丽,气势非凡,尤以游仙诗为最。李白一面经历“十五游神仙,游仙未曾歇”(《感遇》其五),一面感慨“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李白一生游山玩水,寻仙访道,游历许多名山大川,创作了不少游仙诗,为“仙风道骨”之外化和展示。“诗仙”游仙诗,奇幻超越,创造了一个神话世界,虽浪漫却也新奇。在这个天地里,有追求超凡脱俗的仙境,有抒发怀才不遇的愤懑,有释放张扬个性的心声。

(一)“仙风道骨”的社会环境。营造超凡脱俗的仙境,引人遥想。李白总想“升仙”或“飞仙”,生活在一个浪漫自由的国度。李白信奉道教,希望徜徉于太虚境,遨游于天地间,登仙山、踏星月,驾云鹤、御飞龙。登池州秋浦的大楼山,“时登大楼山,举首望仙真。羽驾灭去影,飙车绝回轮。”(《古风五十九首》其四),希望遇见乘鸾鹤、御风云的仙人,与之长相亲。登周至县太白山(即终南山),“太白何苍苍,星辰上森列……中有绿发翁,披云卧松雪。”(《古风五十九首》其五)偶遇貌若少年的绿发仙人,教长生术。登同州莲花山(即华山),“西上莲花山,迢迢见明星……邀我登云台,高揖卫叔卿。”(《古风五十九首》其十七)想象遇见仙女驾鸿翱翔,凌空飞行。登泰山,如《游泰山六首》其一:“登高望蓬瀛,想象金银台。天门一长啸,万里清风来。玉女四五人,飘摇下九垓。含笑引素手,遗我流霞杯。”以想象和联想,将神仙世界描绘得神奇美妙,具有引人入胜之效,也符合诗人寻仙访道的心理意识。

(二)“仙风道骨”的情感内蕴。抒发怀才不遇的忧愤,暗斥现实。游仙诗,李白作“雄飞啸傲于岳颠之想”,自由奔放,无所拘束。可以摘天星、饮瑶池和宿天门,有众神护卫,堪乘云驾风,获玉女眷顾,捧流霞丹液,遨游天际,神飞扬而觉与天地通,悠悠然如羽化之仙。直欲脫离现实,现实却不忍直视。高蹈下有怜悯。如《西上莲花山》(古风第十九),“俯视洛阳川,茫茫走胡兵。流血涂野草,豺狼尽冠缨。”现实太残酷,无法直视,一边是叛军肆虐,生灵涂炭,血流遍野,一边是豺狼当道,污秽不堪。真想高蹈尘外,洁净而美好。飘逸高举之中颇有几分志士不遇的悲愤。奇幻间存隐忧。如《蜀道难》,“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常咨嗟”,变幻莫测的笔调,雄浑惊险的景致,跳跃着惊心动魄的心弦,热切赞叹之间也隐含着诗人于国事的忧虑与关切。读者从奇峭险峻的蜀道中不难感受到诗人豪迈奔放的个性和酣畅淋漓的情致。

(三)“仙风道骨”的特异气质。展露自由洒脱的心声,希冀羽化。李白自负第一,以大鹏自诩,“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上李邕》),逍遥自在。李白自认为大道在我,万物皆备于我,“观化游无垠”(《送岑君归鸣皋山》)。如此信念产生高度的自信,甚至自负。李白恃才放旷,作诗,“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州”(《江上吟》);李白踌躇满志,宣言,“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南陵别儿童入京》);无论言志还是赋诗,都弥漫着一种仙家气质,令人无法复制和模仿,遥不可及却又心怀希冀,诗仙气质实难超越。如《梦游天姥吟留别》,神游仙境,反觉“世间行乐亦如此”,高呼“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新颜”,希望羽化成仙。与群仙联欢,同神灵默会,忘却了世俗的名利关锁和诡诈心机,褪尽了人间的污秽浊臭和私心杂念,尽享仙界的自由自在,无拘无束。

参考文献:

[1]郁贤皓.李白选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2]王运熙.李白研究[M].北京:作家出版社,1962.

[3]林庚.诗人李白[M].上海:上海文艺联合出版社,1964.

[4]金谷园.浩浩落落 独往独来——小议李白的游仙诗[J].文史杂志,2017,(07).

[5]方日晰.论李白的古风[J].西北大学学报,1983,(3).

[6]徐聪文.简论李白游仙诗[C].中国李白研究(2015年集),2015,(10).

作者简介:

黄庆华,女,汉族,湖南澧县人,广西民族师范学院教师。

猜你喜欢

李白
登金陵凤凰台(节选)
唐?李白 《客中行》(草书)
诗仙李白的归宿
子夜秋歌
我和李白做朋友
倒下的那一刻
李白之死